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3-11-07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隶属于雀形目鸫科鸫属,无亚种分化,在中国分布广泛,除青海、西藏、宁夏外,见于各省.有关其繁殖生态学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报道,于2013年5月至8月在吉林省永吉县大岗子林场对灰背鸫的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巢位参数的统计调查发现,它通常筑巢于灌木密度比较高,草本植物高度比较低,且离路较近的乔木和灌木中.灰背鸫营开放性巢.雌雄鸟共同筑巢,筑巢期2~3天.巢成碗状,外壁由枯草茎、细软的枝条、藤秧等混以泥土筑成,内壁由细软枝条和草根构成.巢高165.18±6.94cm(n=55),巢外径121.16±0.89×113.25±0.71mm(n=55);巢内径89.58±1.16×81.79±1.46mm (n=55).窝卵数为4~6枚.卵淡绿色或浅蓝色、被有红褐色和淡紫色深浅两层斑点.卵重5.09±0.59g (n=86).卵的长短径26.79±0.16×19.14±0.08mm (n=86).当最后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化。灰背鸫的孵卵完全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11~13天,同一窝中的雏鸟在1~2天内孵出。孵化率为0.97±0.08 (n=55)。灰背鸫雏鸟为晚成鸟,雌雄鸟共同育雏,育雏期为12-13天。孵化和育雏时巢内温度大致保持恒定,平均为32.4°。饲喂的主要食物有蚯蚓、昆虫蚴、蝗虫、鳞翅目幼虫等。经拟合,灰背鸫雏鸟的体重,嚎长、附趾长、体长、翅长和尾长均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发现灰背鸫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天敌的捕食,个别是由于人为的破坏和捡拾。
  • 摘要:参照已有雁形目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扩增及测序技术获得了四种雁形目鸟类(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豆雁Anserfabalis,鸳鸯Aix galericula和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其基因组特点并对各基因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四种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是16595 bp、16688 bp、16651 bp和16653 bp.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ND1-6、ND4L、ATP6、ATP8、COI-Ⅲ和Cytb)、2个rRNA基因(16S rRNA和12S rRNA)、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的控制区(D-Loop区).四种雁形目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长度、位置与已知雁形目鸟类相似,其编码蛋白质区域和rRNA基因与其它雁形目鸟类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显示其线粒体基因组在进化上十分保守.蛋白质编码基因中,主要以ATN和GTG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以典型的TAA,T-或TAG为主.非编码区包括少量的基因间隔区和控制区,控制区均位于tRNAGlu和tRNAPhe之间.预测了22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除tRNASer(AGN)和tRNAPhe缺少DHU臂外,其余均能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2个rRNA基因(16S rRNA和12S rRNA)位于tRNAPhe和tRNALeu之间,并以tRNAVal间隔.
  • 摘要:获得一个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是加快对此物种了解的重要捷径.随着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发展,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和时间较传统技术都大大地降低,基因组学的研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比于传统的Sanger测序,新一代测序技术无需构建各类复杂的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 可根据基因组重复序列的的特点,构建不同插入片段的文库进行测序,整体测序深度在60x以上,保证了单碱基的准确性和基因组的完整性.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鸟类基因组学研究有助于在分子层面上揭示许多鸟类学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例如涉及到鸟类起源、系统分类、行为与适应性、驯化、及病毒传播等;在家禽及宠物鸟育种方面,基因组选择进一步推动了良种选育工作.迄今为止,红原鸡、火鸡、绿头鸭、鸽子、斑胸草雀、白领姬鹟、游隼、猎隼、地山雀等鸟类基因组地相继破译,为鸟类基因组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相比于整个鸟纲而言,破译的鸟类仍然只是极少数,同时还有一些棘手的科学问题,需要鸟类学专家借助于一个更大的研究平台,同心协力共同解决.华大基因始终坚持以大科学项目带学科的发展战略,以探索基因组科学的新型发展道路为使命,先后启动了"千人基因组计划"、"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千种动植物基因组计划"、"千种昆虫转录组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对于提升中国在基因组学、遗传资源保护、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并将带动相关学科及产业的发展.
  • 摘要:运用分子鉴定手段改变了对鸟类婚配制度的认识,大约有90%的鸟类物种存在婚外配现象.婚外配的发生可能为后代获得来自配偶以外的生态资源或优良基因.斑尾榛鸡行为学观察表明在繁殖前期有明显的领域行为并维持较为稳定的配偶对.然而由于野外种群性比偏雄(1.78∶1.00),有44%的雄鸟在繁殖期找不到配偶.2007-2010年,在莲花山采集到34巢220只子代的DNA样本(205卵膜和15胚胎),并获得了21巢母鸟的血液或羽毛样本以及15巢所在领域雄鸟的血液样本.通过12个微卫星位点(其中一位点位于性染色体Z和W上)的分析表明,有4巢雏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父亲,即至少两个位点不符合孟德尔显性遗传规律;其余30巢雏鸟(88%)可能不存在婚外配现象;同时,无线电遥测的9个配偶对跟实际的婚配关系一致.推测婚外配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配对雄鸟的死亡(1巢)或者巢寄生(1巢).斑尾榛鸡雄鸟在繁殖前期与雌鸟维持很强的配对关系,一方面可以减少婚外配的产生,另一方面为雌鸟取食高营养的地面食物(如云杉种子、无脊椎动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提供警戒,以保证其繁殖成功率。
  • 摘要: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问题之一.随全球气候变化,很多物种的分布区发生了改变,物候期提前或推迟,动物的繁殖、种群变化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以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东亚特有的迁徙鸟类)和海南鵐(Gorsachius magnificus,东亚特有的山地繁殖鸟类)两种濒危鸟类为例,探讨气候变化对其栖息地的影响.基于生态位模型(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预测并比较了气候变化对黑脸琵鹭的越冬地和海南鵐的繁殖地的影响及在两种鸟类中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假定没有扩散限制的条件下,黑脸琵鹭的适宜越冬面积区在气候变化下将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Oecologia,2010.164:555-565),而海南鳽的适宜栖息地将会缩减.同时,黑脸琵鹭的适宜越冬分布区中心位置将可能北移.从而,在全球气候变化下,需要整合现有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来加强濒危鸟类的保护管理计划和更合理的选择保护地,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 摘要: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全长466 km,横穿沙漠,是我国最长的沙漠公路.为防止流沙上公路对交通造成影响,在沙漠公路两侧还人工种植了植被防护带,是沙漠公路工程的一部分.白尾地鸦Podoces biddulphi是仅分布在中国塔里木盆地的中国鸟类特有种,数量约为4100-6700只,塔克拉玛干沙漠是白尾地鸦的主要分布区.以往研究表明公路交通等人类活动会显著改变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现状,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沙漠公路对白尾地鸦数量和警戒行为等方面影响,探讨公路交通对白尾地鸦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现状的影响.研究表明:(1)距离沙漠公路越近,白尾地鸦的密度越高,沙漠公路对白尾地鸦具有"正效应".这种"正效应"与青藏公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研究结果类似.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燥、植被贫瘠,白尾地鸦等鸟类的分布密度也较低,而随着沙漠公路的修建和通车,尤其是沙漠公路防护植被带为白尾地鸦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这对白尾地鸦有利,因此距离沙漠公路越近,白尾地鸦的密度越高。(2)人类活动显著影响和改变了白尾地鸦的警戒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强度人类活动干扰下,白尾地鸦的警戒距离和惊飞距离也不同。在沙漠腹地远地沙摸公路的地区比沙漠公路周边白尾地鸦的警戒距离和惊飞距离要更远,而在沙摸公路沿线的人类定居点,白尾地鸦的警戒距离和惊飞距离最近。该结果表明随着沙漠公路的修建和通车,人类活动逐渐增多,白尾地鸦与人类接触的机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适应与人类的接触,也更不怕人,这体现出鸟类对人类活动干扰的适应,同时也反映出人类活动干扰对野生动物行为习性的改变和影响。
  • 摘要:中华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又名黑嘴端凤头燕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CR)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极为稀少,据估计目前全球总数量不超过50只,因其踪迹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1861年在印尼东部被首次发现并命名,1937年在中国山东青岛沐官岛为最后一笔记录,2000年在中国台湾马祖列岛被重新发现.2004年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发现了中华凤头燕鸥20只成体,当年因台风的影响繁殖失败;2005年和2006年在浙江不曾记录到繁殖群体,2007年在韭山列岛的繁殖因人为干扰失败,2008年至2013年繁殖群转移至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并在连续六年中均繁殖成功.为了加强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群的监测,建立多栖息地繁殖网络,有效拯救并复壮其种群数量,2013年,利用社群吸引技术,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实施了大凤头燕鸥和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种群人工招引项目.
  • 摘要:本装置是一种在人工巢箱中捕捉繁殖期雌雄成鸟的装置,已在大山雀、杂色山雀、沼泽山雀和白眉姬鹟等小型洞巢鸟中进行抓捕验证,效果较好.在鸟类生态学研究中,利用人工巢箱吸引鸟类繁殖已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鸟类种群动态、生活史演化、数量遗传学、性选择等理论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上述研究中,捕捉人工巢箱繁殖雌雄成鸟并取得其血液样本和体征指标是这些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对人工巢箱中繁殖成鸟进行捕捉,关键在于高的捕捉效率和准确率,以及低的惊扰程度以防止弃巢.目前经典的用于捕捉人工巢箱繁殖成鸟的方法,主要是雾网法,即在人工巢箱附近悬挂雾网,等待成鸟撞网并被网挂住后,将成鸟从网上摘出.该方法在悬挂雾网和等待成鸟撞网上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成鸟上网后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将鸟从网上摘出,对成鸟惊扰较大.另外该方法效率低,在挂网和收网时需要两个人协同才可完成,并且有可能出现误抓等情况,一旦误抓后将对后续分子实验分析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组经过多次改进后获得的该新抓捕装置,该装置有三大优点:1、效率高,整个过程可单人完成。本装置小巧轻便,捕捉成鸟时一个人可在距离较近的几个巢箱内同时放置本装置,然后来回巡视。即同一时间可完成对多个巢箱中成鸟的捕捉。2、速度快,对成鸟惊扰小。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人工巢箱内部,成鸟感觉不到任何异常,捕捉效率与成鸟回巢频率相关。且被捕捉后成鸟是被困在巢中,几乎不会对鸟造成惊吓。3、准确率高。该装置只会捕捉进入本人工巢箱内的鸟类,在鸟类的育雏期非本巢箱繁殖成鸟不会进入该巢箱,因此该装置捕捉到的鸟可以肯定是该巢的繁殖成鸟。
  • 摘要:四川林鸮(Strix davidi)是中国唯一特有鸮类,仅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山针叶林中.1995年,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内首次发现四川林鸮,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是过去曾为采伐过的林场,四川林鸮筑巢所需的大树非常有限.2000年,在保护区内挂设了40个人工巢箱供它们繁殖.2002年,四川林鸮第一次在巢箱内繁殖.四川林鸮雄鸟四季都在其领域内,冬末就有求偶和领域行为发生,傍晚和凌晨是林鸮活跃的高峰期,雄鸟会发出低沉的叫声,在林中扩散得很远.雄鸟找到合适营巢地后会在巢附近发出强烈的领域叫声,三月底开始交配,交配前,雄鸟通常向雌鸟提供一些猎物.四川林鸮最早的产卵时间为4月1日,产卵间隔约2天,窝卵数1-3枚,雌鸟单独孵卵,孵卵期约为28-30天.孵卵期间雌鸟每天2次离开巢箱取食,食物由雄鸟提供.当幼鸟约2周龄时,雄鸟捕食后在巢边或进入巢箱交给雌鸟,分配食物给雏鸟只由雌鸟完成,这个期间也发现雌鸟把猎物储藏于树杈处.
  • 摘要:巢址选择影响鸟类的繁殖成功率,研究影响鸟类巢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于受威胁种类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从2009-2012年间,在莲花山发现斑尾榛鸡巢67个.通过对67个巢址样方与268个潜在的可能营巢点的25个栖息地因子比较,发现,3个因素在巢址样方和存在样方间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分别是营巢树的种类,营巢树的直径和高度.斑尾榛鸡营巢时随机选择桦树(x2=3.563,df=1,P=0.059)和针叶树(x2=0.015,df=1,P=0.903),更多的选择柳树(x2=10.737,df=1,P=0.001),而避开其它树种(x2=11.905,df=1,P=0.0006).与潜在的营巢树相比,实际利用的营巢树具有更小的胸径(12.7±0.9m vs 19.8±1.6m,P<0.0001)和树高(5.5±0.4m vs 7.2±0.9m,P=0.006).营巢树与配对雄鸟领域核心的平均距离为40.1±3.1m.67巢中,25个巢繁殖失败,45个巢繁殖成功;25个栖息地参数和与雄鸟领域中心的距离在成功巢与失败巢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
  • 摘要:血雉(Ithaginis cruentus)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西北部、青海、甘肃的祁连山、陕西南部和附近地区的秦岭山脉及尼泊尔、锡金和不丹(郑作新,1978),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012年4~8月,在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对血雉春季和夏季的栖息地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莲花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将4-5月划分为春季,6-8月为夏季.在不影响其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利用无线电技术跟踪观察,确定栖息点,待其离开后以观察到地点为中心做10×10m的样方.在甘肃莲花山的研究表明,春季血雉主要选择雪深度相对较浅,均值为4.606cm,灌木盖度均值0.154和距水源距离均值为56.61m的地方作为栖息地;夏季血雉主要选择乔木数量均值为7.49棵、灌木高度均值1.218m和阴坡、半阴坡作为栖息地.两季度的差异性检验表明:乔木胸径、针叶树数量、灌木高度、灌木盖度、苔藓盖度、草盖度在春、夏两个季节内差异极显著,而坡向在两个季节内差异显著.春季栖息地的选择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能量以缓解冬季食物匮乏带来的负面影响;夏季栖息地的选择是为了减少雏鸟的死亡率并为雏鸟提供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这些结果显示,血雉会根据不同季节的环境特征和自身的不同阶段(繁殖期和非繁殖期)对栖息地的进行评估选择.
  • 摘要:更新世冰期被认为是影响现生物种遗传结构的主要原因.由于欧洲和亚洲大陆经历的冰期存在规模和强度的差异,导致两个区域物种的种群历史动态有所不同.以往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对大山雀的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揭示出五个分化良好的谱系分支.对大山雀东亚种群演化历程模拟显示出LGM对东亚种群的影响要小于对欧洲物种的影响强度,东亚的种群经历了早于LGM的种群增长事件.基此,对大山雀东亚地区的谱系分支和种群演化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二代测序技术从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群体snps位点信息,在基因组的水平上刻画出大山雀的谱系分支结构和种群演化历史.大山雀是欧亚大陆广布种,分布区域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不同区域种群的演化历史,既受地质历史事件如冰期/间冰期和高原隆升等环境变化的综合影响,也是自身主动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进化结果.通过计算大山雀不同群体遗传分化数值,挖掘出大山雀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功能基因.
  •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带来的野生动物生境破坏日益加剧,开展野生动物潜在生境分布预测及评价研究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鄱阳湖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最重要越冬地,开展鄱阳湖越冬白鹤生境评价研究是白鹤生境保护的重要环节.该文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了鄱阳湖区2003-2009年间5期冬季Landsat-TM遥感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对其生境与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并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叠加计算,评价不同水位情景下的越冬白鹤潜在适宜生境;同时对鄱阳湖区的国家级、省级、县级保护区内白鹤生境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评价不同等级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结果表明:在鄱阳湖区水位7.96m-12.16m区间内,随着水位上升,越冬白鹤不适宜生境面积越来越多,而最适宜、适宜及次适宜生境面积越来越少,其中当水位12.16m时,白鹤总适宜生境(最适宜生境与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仅为936.15km2.鄱阳湖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大小依次为县级>国家级>省级,但保护区内总适宜生境面积却为国家级>省级>县级,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最适宜生境面积远远高出其他级别保护区.该研究结果为鄱阳湖区越冬季节水位管控及白鹤生境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 摘要:自迈尔提出地理物种形成概念以来,异域物种形成便广泛成为解释物种分化的最主要机制.异域物种形成理论认为种群间的基因流,会弭平之间的遗传差异,因此种群间地理分隔,可阻却种群间基因流,确保种群持绩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然而,近年来核基因多基因遗传多样性数据,显示基因流普遍存在姊妹种的分化过程.以东亚鸟类为例,分布在台湾及大陆低地的台湾画眉与画眉,或者灰胸竹鸡及台湾竹鸡间,虽然台湾海崃隔离它们的分布范围,但它们的分化过程中,都存在显着基因交流;物种分化期间存在基因流的现象,也发现于繁殖地分隔在南北半球的皇家琵鹭与黑脸琵鹭间.然而对于分布于高海拔而呈现间断分布的酒红朱雀及台湾朱雀,甚至呈临域分布的棕头鸦雀及灰喉鸦雀,遗传数据则显示,这些物种间的分化,存在绝对的基因流中断。因此,地理隔离在东亚鸟类物种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并不如原先所设想般普遍,然而非异域物种形成对东亚鸟类物种分化的重要性,则仍需进一步评估。此外,将来对东亚鸟类多样性起源的研究,则应更加关注局部适应等其他机制,在鸟类物种形成所扮演的角色。
  • 摘要:海鸟群体,尤其是燕鸥群体的限制主要来自于适宜繁殖地的缺乏.渔业资源过度捕捞、人为干扰、入侵兽类的捕食、人为栖息地的改变等都导致了燕鸥繁殖地的丧失.通过营造适宜的岛屿栖息地,并吸引燕鸥到这些栖息地繁殖的方法,在美国西北部实施了一系列的红嘴巨燕鸥繁殖群的恢复项目.在北美开展展类似燕鸥恢复项目的总目标,是为繁殖燕鸥提供一个多样适宜的栖息地网络,促进燕鸥繁殖群增长,从而达到长期保护燕鸥种群的目的。应用4步法在岛屿上新建红嘴巨燕鸥繁殖群,着重于繁殖栖息地的营造和管理:(1)营造适宜的燕鸥繁殖栖息地,(2)利用社群吸引技术(假鸟和声音回放)吸引燕鸥繁殖群体,(3)密切监测新建繁殖地,确认影响繁殖群形成的因素,(4)如果有捕食者存在,则消除捕食者。在创建新繁殖地之后的第一个繁殖季节,利用社群吸引技术,在14个新建栖息地中成功地吸引并形成了12个红嘴巨燕鸥繁殖群。对于这些新建繁殖群,主要威胁来自捕食者(包括鸟类和兽类)、繁殖栖息地竞争者(多数为鸥类)、人类干扰和食物短缺。标记一目击数据显示,原有繁殖群中的红嘴巨燕鸥可很快发现新建的繁殖栖息地(甚至在100多公里之外),它们或加入新的繁殖群,或在新建繁殖地之间转移,取决于不同繁殖地的状况。这一燕鸥繁殖群恢复方法目前正被应用来帮助在中国沿海拯救极危鸟类中华凤头燕鸥。最近的结果显示,在北美行之有效的4步法,应用于中国东海恢复创建大凤头燕鸥繁殖网络同样有效。中华凤头燕鸥总是混在大凤头燕鸥群中繁殖,所以恢复大凤头燕鸥繁殖群也将同时促进中华凤头燕鸥种群的恢复。
  • 摘要:鸟类鸣唱主要功能是吸引配偶和维持领域,由于性选择、种群历史、鸣唱学习、形态差异等原因,不同种群、个体间的鸣声可能会发生分化.强脚树莺(Cettia fortipes)广布于中国南部,是常见的灌丛鸟类,繁殖期雄鸟领域性非常强,鸣唱简单、洪亮,非常适于作为鸣唱研究的模型动物.本工作从地理变异、个体差异、句型功能等方面分析了强脚树莺鸣唱的分化.基于线粒体cytb和ND2基因和核基因ODC基因,对地理种群的系统支持对鸣长格局的预测.rn 基于强脚树莺的鸣唱,对宽阔水保护区的20只和董寨保护区的139只雄鸟进行了个体识别研究,发现每个个体的鸣唱在整个繁殖季和年际间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同个体的鸣唱差异非常显著。分别用alpha句型和beta句型去识别个体,正确率均超过98%。对董寨强脚树莺种群的模拟分析还表明,基于鸣长识别个体的正确率随着变量数的增多而上升。利用物理标记存在捕捉、再发现难度大,且会对鸟类造成一定的影响等问题,而基于鸣唱标记鸟类的具有非损伤、低干扰、易操作的特点,在鸟类监测等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同时强脚树莺自身也能识别个体间鸣唱的差异,在亲一敌效应的鸣声识别实验中,强脚树莺更多靠近播放陌生者鸣唱的音箱,表现出强烈的攻击行为。强脚树莺对陌生者的入侵反应更激烈,符合亲敌效应的预测。利用强脚树莺鸣唱个体性的特征,还尝试开展了通过录音矩阵来定位个体和确定目标个体的活动区的实验。alpha句型和beta句型是强脚树莺鸣唱中最常用的两种句型。这两种句型在自发鸣唱和诱发鸣唱中使用的比率无显著的差异,回放诱发的反应也无显著差异。表明与其他已经报道的树莺属鸟类不同,强脚树莺的alpha句型和beta句型在保卫领域的功能上是等同的。
  • 摘要:第三纪后半叶和第四纪青藏高原地区经历了高原快速抬升、冷暖气候的交替发生和生态环境的重大变化,强烈影响着高原地区生物物种形成、生物地理格局和种群系统地理结构.本文通过发表的鸟类系统地理研究结果,整理青藏高原鸟类系统地理一般格局.青藏高原东部冰期避难地:雀形目和鸡形目鸟类系统地理研究证明西秦岭以北到祁连山黄土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存在一个鸟类避难地,以及快速在高原草地上扩散,这类鸟缺少明显的种群系统地理结构,如两种雪雀、角百灵、石鸡和西藏雪鸡.另一类是森林和灌丛鸟类,随高原的抬升,受森林退缩的影响,这类鸟至今仍然生活在这一地区,种群一直比较稳定,没有经历快速扩张,种群系统地理结构清晰,例如褚红尾鸲、血雉、雄鹑属。低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分化:随青藏高原抬升高原草原得以迅速发展,高原上一些草原鸟类虽然冰后期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区快速扩张,但种群仍然处于冰期小种群遗传瓶颈阶段,遗传多样性低,如白腰雪雀、西藏雪鸡和棕颈雪雀。
  • 摘要:以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孵化饲养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为研究对象,对雏鸡阶段(3~90日龄)的生长发育体征指标(体重、喙长、跗趾长、趾长等)进行测量,并做彩环标记,结合成年褐马鸡的外部特征进行雌雄区别.旨在研究人工饲养下的褐马鸡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及雌雄个体的生长差异.通过对3窝同日出壳的30只雏鸡3~90日龄的生长发育指标参数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分析,发现不同窝之间雏鸡体征指标的绝对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喙、跗跖及趾的绝对生长率相互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喙显著先于其他两项生长发育,趾的生长早于跗趾;雌雄个体间的体征指标拟合方程存在差异,雄性个体各体征参数的拟合曲线渐近线值、拐点日龄均大于雌性,雄性t10-90小于雌性.褐马鸡雏鸡与获得食物有关的器官发育较早,是鸟类生长发育遵循着重要功能优先发育原则的突出体现.褐马鸡雌雄雏鸡生长发育至一定阶段时,体重、喙、跗趾及趾生长发育速率会出现异速性.
  • 摘要: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选择高潮带光滩、中潮带光滩、低潮带光滩、高潮带米草丛和潮沟边滩(无米草分布的区域)等栖息地类型,从鸻鹬类嘴长和觅食策略2个角度研究了鸻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的主要底栖动物是双壳类和甲壳类动物,其分布和鸻鹬类的分布基本一致;嘴长50mm以上鸻鹬类的密度与甲壳类密度显著正相关,嘴长25mm以下鸻鹬类密度与双壳类密度及底栖动物总密度显著正相关,嘴长25-50mm鸻鹬类密度与任何一类底栖动物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视觉连续型觅食策略者密度与甲壳类密度显著正相关,触觉连续型觅食策略鸻鹬类密度与双壳类密度及底栖动物总密度显著正相关,奔-停型觅食策略鸻鹬类密度与任何一类底栖动物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嘴长50mm以上和25-50mm的鸻鹬类的比例与面上型底栖动物的比例正相关,与面下型底栖动物的比例负相关,而嘴长25mm以下的鸻鹬类与其相反;视觉连续型和奔-停型觅食策略鸻鹬类的比例与面上型底栖动物的比例具有正相关性,与面下型底栖动物的比例具有负相关性;触觉连续型觅食策略鸻鹬类与其相反,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 摘要:2001~2013年,作者对红碱淖湿地遗鸥繁殖群体及湖心岛生境变化进行了连续性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00年遗鸥迁至红碱淖繁殖,2007年,红碱淖遗鸥繁殖群数量达到第一个峰值5 036巢.2008年,红碱淖遗鸥繁殖群数量下降,2010年和201 1年,红碱淖遗鸥繁殖群数量达到第二个峰值,7 708巢和7 604巢;2012年,繁殖群数量下降为5 140巢,2013年不足4 545巢(作者统计数据).2005~2011年间,遗鸥鄂尔多斯种群主要集中于红碱淖繁殖.期间对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东部湖泊调查未见到遗鸥繁殖分布,亦未见有其他繁殖地点的报道.2012年内蒙古袄太湿地(高立杰等2013)和陕西定边苟池湿地分别发现遗鸥繁殖分布.繁殖地环境变化是造成遗鸥遗鸥繁殖群体数量大幅波动的主要外部因素.由于鄂尔多斯高原持续干旱,加之2006年和2008年开始,红碱淖上游两条主要水源补给河流拦河筑坝,红碱淖水位快速下降,致使2009年至2011年红碱淖浮出水面适宜遗鸥繁殖的湖心岛数量、面积的增加,随后2012年、2013年多数湖心岛与湖岸相连形成半岛,湖心岛的数量、面积又急剧减少,无力承载遗鸥庞大的繁殖群体.2012年袄太湿地和2013年苟池湿地遗鸥繁殖繁殖群的出现可以初步解释红碱淖湿地2012年以来遗鸥繁殖群数量下降,一些遗鸥繁殖个体的去向.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其他目前未知的繁殖地点.
  • 摘要:作者于2012年、2013年对陕西省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大鸨东方亚种(Otis tarda dybowskaii)越冬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记录利用样方及对照样方各64个,统计栖息地生境中植物种类、植物平均高度、草本盖度、水源距离、最近路距离等15项参数.在调查的实验样方中,68%位于麦田中,22%位于玉米地中,麦田和玉米地是大鸨在越冬区倾向选择的生境.对生境特征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第一主成分中,大鸨在选择栖息地时偏向于植物质量,而偏离枯草比例较高生境,故可以认为是食物质量因子.第二主成分中,方差贡献率最高的为居民点距离、最近人类活动处距离,可视为持续性干扰因子;第三主成分中,方差贡献率最高的为裸地比例,生境选择中倾向于避开裸地比例较高的区域,可能与食物缺乏有关,可为食物丰度因子;第四主成分中,方差贡献率最高的为最近路距离,故可认为是偶发性干扰因子;第五主成分为隐蔽条件因子.这五个成分在因子分析的累计值为73.891%,表明在大鸨对越冬区的选择中,食物因素、持续性干扰因素占据最主要的原因.在大鸨越冬地,应鼓励农民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以增加越冬期大鸨的食物种类及数量.同时,应改变传统牧牛、羊散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是保护陕西黄河湿地大鸨越冬种群的重要途径.
  • 摘要:大鸨(Otis tarda),又名野雁、地鵏、羊须鸨,隶属于鹤形目(Gruiformes)、鸨科(Otidae),是一种大型地栖鸟类,为世界珍稀物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2013年1月29日~3月1日,采用随机问卷的方法对陕西黄河湿地大鸨越冬分布区(大荔县苏村乡、韦林镇、赵渡乡和平民乡、潼关县秦东镇和华阴市北社乡)进行调查,并对大鸨的栖息生境进行实地考察.当问及对大鸨印象时,85.8%的村民未听也未见过大鸨,0.8%的村民通过电视等媒体了解大鸨,13.3%的村民在麦地、花生地或黄河滩地见过大鸨.见过大鸨的均为男性,共16人,集中在41~60岁之间.结果表明,当地人大多缺乏对大鸨的认识,关注程度不高,同时也说明大鸨的隐蔽性强、警惕性高、不易被发现或靠近.野外调查发现,人为干扰(军事打靶训练、农业灌溉、采挖莲菜和鱼塘并网)、基建(公路网络、输电线路等)、过牧(以放羊为主)和毒饵是影响大鸨越冬生存的主要因素.噪音、围垦、天敌和人口密集等因素加剧了大鸨的濒危程度.在保护大鸨的行动中,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意识.从保护大鸨的自然越冬栖息环境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尽可能保证其生境的优质化和完整性.
  • 摘要:画眉科(Timaliidae)鸟类是一类主要栖息于林下的食虫鸟.全世界画眉科鸟类共有263种,主要分布于东洋界的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中国有画眉科鸟类126种,占世界的48%,主要分布于滇南山地、西南山地和华南地区,中国是画眉科鸟类分布的辐射中心.华南地区天然林鸟类群落以食虫鸟为主、其中画眉科鸟类占相当高的比例,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更是成为优势种.近几年通过对华南地区的桉树、马尾松、相思树、橡胶等人工林的鸟类群落研究发现,华南地区人工林以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大山雀(Parus major)、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等鸟类为优势种,而画眉科鸟的种类和数量均非常少.在天然林中,食虫鸟、食果鸟占优势;而在人工林中,食谷鸟、食花蜜鸟占优势.画眉科鸟类是天然林混合鸟群的核心种,而暗绿绣眼鸟在人工林鸟类混合群构成中占重要作用.
  • 摘要: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吉林省吉林市大岗林场选择了砍伐区、放牧区和养殖区3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样地,对鸟类群落的结构及鸟类集团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三类干扰样地内共记录到鸟类66种,隶属于11目26科.放牧区的种类最少,有42种,其次为砍伐区,共有48种,种类最多的是养殖区,共54种.在三类干扰样地内,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P=0.115)、丰富度指数(P=0.122)以及种间相遇率(P=0.143)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砍伐区和养殖区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放牧区(P=0.049),而砍伐区与养殖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砍伐样地内的洞巢鸟类的多样性低于放牧区和养殖区,养殖样地内的偶见种较多.砍伐样地鸟类取食集团结构较为简单,可分为4个,放牧区和养殖区各有5个.对于不同干扰区植被特征的调查发现:砍伐区的乔木数量、树冠盖度显著地小于放牧区和养殖区(p<0.05),而放牧区和养殖区的乔木数量、树冠盖度、树桩数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三种干扰区内的草本均高及草本盖度差异极为显著(p<0.01),由于放牧活动的影响,放牧区的草本高度及盖度远远小于其他两类活动区.通过以上结果,得知人类活动直接导致了景观特征和鸟类生境的改变,进而影响整个鸟类群落的结构.
  • 摘要:2010年9月~2013年6月在澳门路凼城生态保护区对鸟类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共记录鸟类151种,隶属15目39科.澳门路凼城生态保护区鸟类占澳门鸟类总数的一半左右(50.3%).其中非雀形目有21科84种,占路凼城生态保护区总种数的55.63%;雀形目有18科67种,占生态保护区鸟类种数44.37%.就数量来看,生态保护区鸟类中的优势种有7种,常见种29种,偶见种及稀有种115.澳门鸟类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07)公约附录Ⅰ的有游隼和红隼,属于公约附录Ⅱ的有6种.黑脸琵鹭被列入濒危(EN)鸟类.岩鹭、黑脸琵鹭、小鸦鹃、褐翅鸦鹃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罗纹鸭、阔咀鹬、暗绿柳莺、灰林(鵖)、高山短翅莺和远东树莺为澳门的新记录种.本文还对路凼城生态保护区鸟类频度,路凼城生态保护区鸟类种类和数量变化情况,路凼城生态保护区代表性物种黑脸琵鹭的栖息情况,及路凼城生态保护区今后的保育方向进行了讨论.
  • 摘要: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给其动物宿主的免疫系统施加了很强的选择压力,促使与宿主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产生适应性的遗传变异.因此,阐明动物免疫系统进化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Toll样受体基因家族(Toll-like receptor (TLR) gene family)成员在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并激发先天性免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野生动物Toll样受体基因在种间和种内的进化模式研究却很少研究.作为多种病原生物的天然宿主和传播者,雁形目鸟类是研究动物免疫系统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类群之一.采用功能基因测序的方法,对Toll样受体基因家族在多种雁形目鸟类间和绿头鸭的分子进化模式进行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基因收到由病原微生物驱动的选择作用,存在一定的种间变异.本研究可丰富对鸟类免疫系统适应性进化的认识,并为阐明宿主与病原生物协同进化提供重要启示.
  • 摘要:禽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Plasmodium)、血液变形虫(Haemoproteus)和住血原虫(Leucocytozoon)等原虫所感染的血液寄生虫疾病,其传播需藉由蚊、蠓等吸血昆虫做为媒介.由于病媒和病原需在较温暖地区才能顺完成其生活史,禽疟疾通常较盛行于温暖的地区.本研究以广布于中国的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为对象,探讨其体内禽疟疾在各地的盛行率和寄生虫的亲源地理.一共检测来自中国东部27处、共1065只树麻雀的血液样本.各地点血液寄生虫的盛行率自0至28.57%不等,整体的盛行率为6.5%.禽疟疾盛行率和各地点的年均温之间并无显着相关,但和年平均相对湿度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寄生虫粒线体细胞色素b的DNA序列分析共监定出七种支系,分别属于三种疟原虫和四种血液变形虫支系,唯92.8%感染个体的寄生虫均来自其中三种支系.麻雀体内疟原虫和血液变形虫的分布有明显地理区隔:所有血液变形虫均只出现在长江以南的地区,长江以北地区的麻雀则只检测出疟原虫,但有少数疟原虫也会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本研究首次报导禽疟疾在中国鸟类的盛行状况,并发现在中国的树麻雀中,禽疟疾寄生虫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南北分化现象,二者大致以长江为界.此现象是否也存在其他广布鸟种中仍有待后续更多研究.
  • 摘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许多湿地面临诸多环境问题,如湿地资源不断缩减、功能退化、水体污染等.为了恢复湿地生态功能,许多地方开展了湿地修复项目.为了有效评估湿地修复的生态绩效,以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选择杭州市西溪湿地和和睦湿地作为研究样地,探索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模式以及修复成效.西溪湿地与和睦湿地均位于杭州市区的西部,是重要的城市次生湿地.杭州市政府从2004年开始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2005年建成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毗邻的和睦湿地则几乎未进行过治理.于2004年至2012年对西溪湿地的鸟类群落动态进行了长期监测监测,并于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对和睦湿地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通过比较西溪湿地生态修复前后、西溪湿地不同修复强度、经过修复的西溪湿地和未经修复的和睦湿地栖息地参数(植被组成、水质、底栖生物、食物丰富度等)和鸟类群落参数(物种数、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等)的变化,分析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成效.结果显示,湿地修复前后,鸟类群落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体表现为鸟类多样性提高,物种组成改变,其中水鸟种类增加,鸟类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等.
  • 摘要:黄眉姬鹟种组分布于亚洲东部,雄鸟均具有明黄色的腰部,其种组内的分类地位历来有争议.目前广为接受的分类方式包括三个物种,白眉姬鹟,黄眉姬鹟和绿背姬鹟.但是现有分类体系尚缺少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支持,对于各类群的分化历史也缺少了解.本研究采用三个线粒体基因(ND2,ND3,COI),两个常染色体基因(ODC和MYO),及一个Z染色体基因(CHDZ15)为分子标记,扩增了总长度为3541bp的序列.以姬鹟属的三对姐妹种:鸲姬鹟—锈胸蓝姬鹟,红胸姬鹟—红喉姬鹟,白领姬鹟—斑姬鹟为外群,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黄眉姬鹟种组内的各分类单元在基于贝叶斯法构建的基因树和物种树上,均形成了高度支持的单系群,白眉姬鹟首先与其它三个类群分开绿背姬鹟次之;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黄眉姬鹟的两个亚种.各分类单元之间的分化程度很高,根据COI基因在最优进化模型下计算的遗传距离,最小值出现在黄眉姬鹟的两个亚种之间,己达2.8%,高于白领姬鹟与斑姬鹟的遗传距离(2.2% )且根据物种树推算的分化时间也与白领姬鹟和斑姬鹟的分化时间相近。判别函数分析表明,黄眉姬鹟种组内的各分类单元在形态和鸣声特征上均具有显著分化。结合分布区和生态环境分析,确证绿背姬鹟为一个独立的物种;同时,建议将黄眉姬鹟的两个亚种均提升为独立的物种,分别为黄眉姬鹟Ficedula narcissina和琉球姬鹅。
  • 摘要:近年来由电子废弃物不当拆解所造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问题.鸟类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而POPs对鸟类的影响多集中在个别物种的毒理学分析,且POPs在鸟体内的富集具栖息地、食性、年龄差异等特点,区域范围不同鸟种对POPs的响应模式缺乏研究.本研究以珠三角某电子垃圾二次拆解污染源暴露区、毗邻区、以及位于北江上游对照区的鸟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鸟种在种群、功能团和群落结构三个层次对POPs的响应特征.结果如下:(1)随着污染源暴露浓度的增加,鸟类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暴露区<毗邻区<对照区);(2)对照区鸟类的栖息地及食性功能团结构异质化程度高,分布均匀,而食虫鸟(p=0.042)和食谷鸟(p=0.034)在污染区显著减少;(3)暴露区与毗邻区群落结构相似性高,说明POPs的扩散效应及两地之间的高物种替换率;(4)基于物种及功能团水平的NMDS排序表明,因受POPs影响而显著减少的类群主要为林地食虫鸟(画眉科、绣眼科)和草地专性鸟种(雉科、扇尾莺科);部分农田鸟类也受影响,如食果鸟(椋鸟科)和食谷鸟(鹀科).上述结论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不同污染物浓度水平、多重组合效应、以及在食物网络方面对鸟类的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摘要:鸟类学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索鸟类鸣声包含的信息、信息传递及其功能的研究.近十年来报警声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Craib于1994年提出假说:杜鹃与雀鹰的相近形态影响宿主行为,宿主因不能够区分杜鹃和雀鹰而减少攻击行为甚至逃离巢区,进而为寄主杜鹃提供了产寄生卵的时间,提高了寄生成功率.2013年3月-7月,在左家自然保护区利用标本模拟天敌入侵对大山雀能否识别形态相近的种间巢寄生者大杜鹃和捕食者松雀鹰开展了研究.行为统计分析未发现大山雀对三种模型的报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利用Avisoft SASLab Pr0 5.2软件进行报警声参数采集,采集的报警声时长为120s,包括音素型,音素的最低频、最高频、频差、持续时间、个数等.统计分析发现大山雀对大杜鹃(n=19)、松雀鹰(n=20)及山斑鸡(n=20)的报警声中部分音素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如C音素持续时间(Kruskal-Wallis:H=156.883,df=2,P=0.000)三组之间差异极显著,在大杜鹃与山斑鸿间(Mann-Whitneytest:P=0.000<0.017),松雀鹰与大杜鹃间差异极显著(P=0.000<0.017),山斑鸡与松雀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82>0.017)。D音素持续时间三组之间差异极显著(Kruskal-Wallis:H=43.538.df=2,P-0.000),大杜鹃与山斑坞间差异极显著(Mann-Whitney test:P=0.000<0.017),山斑鸿与松雀鹰间差异极显著(P=0.000<0.017),松雀鹰与大杜鹃间无显著性差异(P=0.279>0.017)。8个音素型参数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山雀对报警声大杜鹃和松雀鹰具有明显差异,证明其能够识别形态相似的寄生者和捕食者,并发出相对应的报警声,报警声中不同音素型可能含有特殊功能信息。
  • 摘要:2011年和2012年冬季在陕西省洋县开展的朱鹮(Nipponia nippon)野外考察共发现朱鹮和白鹭(Egretta garzetta)群体541次,其中混合群72次(占13.31%),白鹭群272次(占50.28%),朱鹮群197次(占36.41%).利用卡方检验分析朱鹮和白鹭集群数量特征,发现在混合群(x32=20.092,P=0,000)和单独群(x32=60.763,P=0.000)中白鹭和朱鹮群体数量均差异性显著,而混合群中白鹭和朱鹮的数量与白鹭群(x32 =1.371,P=0.712)和朱鹮群(x32=2.573.P=0.462)差异性不显著.利用接近实验测定朱鹮与白鹭混合群、朱鹮群和白鹭群的警戒距离和惊飞距离.对于朱鹮群和混合群,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群中朱鹮的警戒距离(F1.121=19.649,P=0.000)和惊飞距离(F1,121=6.442,P=0.013)都显著大于朱鹮群,混合群和朱鹮群中朱鹮的觅食行为(F9.83-1.125,P=0.293)和警戒行为(F9,83=0.804,P=0,373)差异性不显著,但是群体大小对朱鹮觅食行为(F9.83=5.572,P=0.000)和警戒行为(F9,83=4,889,P=0.000)都具有显著影响.对于白鹭群和混合群,GLM分析发现群体大小对觅食行为和警戒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于是对白鹭群和混合群进行均值检验,发现混合群中白鹭的警戒距离(t=4.333,P=0.001)和警戒次数(t=-3.544,p=001)相比白鹭群显著增加,步行次数则显著降低(t=-8.228,P=0.000)。结果表明白鹭与朱鹮的混合群在野外出现频次较低,并且与单独群数量特征相同,所以混合群在野外是随机出现的。在混合群中,朱鹮可以借助白鹭充当“多眼睛”效应,增加觅食时间,降低警戒时间,白鹭提高警戒,通过减少移动来弥补警戒上的投入。
  • 摘要:糖皮质激素在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免疫反应、行为和认知等功能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糖皮质激素需要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这些重要功能.目前,在脊椎动物中糖皮质激素有高亲和力的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低亲和力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两种类型.一般本底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与MR结合有助于机体应对可预测的环境变化,而应激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与GR结合有助于机体应对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而在鸟类中,对GR和MR基因的克隆在鸟类中报道较少,本文克隆了树麻雀的GR (eGR) cDNA2,795bp,包括开放阅读框全长2,322bp,编码773个氨基酸;MR (eMR)cDNA 3,002bp,包括开放阅读框全长2,952bp,编码983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eGR和eMR氨基酸序列和斑胸草雀(99%,98%),白领姬鹟(96%,98%),虎皮鹦鹉(96%,97%)、绿头鸭(96%,96%)、家鸡(94%,95%)的同源性较高,而与斑马鱼(52%,52%)、非洲爪蟾(52%,69%)、褐家鼠(72%,79%)、密西西比鳄(85%,90%)的同源性较低;进一步比较eGR和eMR受体的三个功能域,转录激活区(AF-1)、DNA结合区(DBD)和激素结合区(LBD)发现,DBD在四足动物中同源性最高达98.68-100%,LBD在羊膜动物中同源性较高为91.94-100%,而AF-1在羊膜动物中的同源性较低(87-97%).
  • 摘要:微卫星标记由于其高突变性,是一种解决父权分析和近期(10-100代)遗传变化问题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微卫星开发利用特定的探针从文库中富集微卫星片段,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全面有效的手段.利用褐马鸡血液DNA样品,构建了180bp的短片段库.通过然后基于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对文库进行双末端(Paired-End)测序,读长为100bp,共产生了50G raw data.通过过滤掉在contig序列两端的SSR序列(距离contig序列两端小于100bp),共检测出45317个SSR序列.从中随机挑选了118对微卫星序列,利用Batch Primer进行引物设计.接着在6个个体中利用这些引物进行PCR,有7对引物显示出多态.将这7对引物在24个个体中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显示多态性极低.这与之前的磁珠富集法筛选微卫星和线粒体序列分析结果一致.利用者7对引物在其姊妹种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显示出良好的多态性.
  • 摘要:将15种鹤类的COI,cytb和12S rRNA序列及三者综合数据分别利用NJ法、ME法及ML法,采用K-2和MCL模型,以东方白鹤为外群,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方法得到的系统树,除置信度不同外,拓扑结构基本一致(ML法的K-2模型建树效果不理想),但不同序列之间的结果有所不同。其中COI的系统树拓扑结构与三者综合数据得到的基本一致:其结果均显示,黑冠鹤和灰冠鹤最先分化出来,然后是白鹤。之后又分成两大支,一支(A组)都属于鹤属,包括丹顶鹤、美洲鹤、灰鹤、白头鹤和黑颈鹤,依次分化,其中黑颈鹤与白头鹤的关系较近;另一支(B组)分为两小枝,B1支包括;白枕鹤、澳洲鹤和赤颈鹤,依次分化;B2支包括沙丘鹤、肉垂鹤、蓑羽鹤、蓝鹤,依次分化,其中沙丘鹤的位置置信度较低。但COI的在ML法的K-2模型中沙丘鹤的位置显示较B支先分化出来,其位置置信度低。可见,利用COI序列分析鸟类系统发育比较准确。
  • 摘要: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环境及其特殊,因此研究青藏高原上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青藏高原的鸟类数据来检验青藏高原的物种分布格局及其机制,环境数据选择了AET(实际蒸散量)、ROUGH(地形崎岖度)、PS(降水量年较差)、MDR(每日温度差)、LANDCOVER(植被多样性)、MITCM(最冷月的最低温度),使用非空间多元回归(OLS)和空间多元回归(SAR)两种方法.并把青藏高原的鸟类分成不同类群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地形崎岖度相对其他环境因子更显著的影响青藏高原总体鸟类多样性的分布.在不同地理分区以及不同鸟类类群的环境因子驱动力也不甚相同.东洋界鸟类和鸽形目鸟类分布主要受最冷月的最低温度的影响,古北界鸟类和雀形目分布是受地形崎岖度的影响,而鸡形目鸟类的分布则受植被多样性影响较大,隼形目鸟类受实际蒸散量的影响最大,地形崎岖度对隼形目鸟类分布几乎没有影响.空间模型与非空间模型的结果除个别不同外基本相似。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鸟类数据支持栖息地异质性假说,可能的机制是地理阻隔能提高物种形成的几率。实际蒸散量对青藏高原鸟类分布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这点和其他文献不同,可能是因为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环境比较恶劣。不同类群的鸟类对环境的需求不同,因此不同的环境因素决定了不同类群鸟类的分布。鸡形目鸟类主要取食植物,因此植被多样性在其多样性分布中占据了主要地位。集形目的鸟类活动范围广,因此不被地形异质性所限制。雀形目鸟类一般体型较小,活动范围也比较狭窄,地理阻隔有利于新物种的形成,因此地形异质性对雀形目鸟类的分布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 摘要:动物会根据潜在捕食者的行为变化改变自身警戒策略.研究接近者行为细节对觅食者警戒级别的影响,在理解动物警戒行为,对于促进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012年4-6月研究者在陕西汉中朱鹦(Nipponia nippon)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觅食朱鹮对人类接近干扰的行为响应.将朱鹮警戒行为分为四个等级,记录朱鹮在应对刺激时的警戒行为变化,共进行5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接近距离与警戒级别显著负相关(Corr Coeff=-0.522,P=0.000),驻留时间与警戒级别显著正相关(Corr Coeff.551,P=0.000),接近速度与警戒级别没有显著相关(Corr Coeff=0.082,P=0.585).研究结果支持风险权衡理论,同时表明鸟类的反捕食行为是一种复杂精细行为策略,朱鹮能够根据接近者的行为细节改变警戒行为,由此建议保护区针对特定游客行为制定更详细的规定进行鸟类保护.
  • 摘要:研究两个物种同域分布时的接触带已经成为近年来动物系统与进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接触带的遗传组成和基因流状况还为阐明物种之间的隔离机制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研究界面,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接触带的形成和维持及杂交物种可能的进化命运.联合形态学、线粒体、性染色体基因和微卫星数据,对大山雀(Paurs major)两个接触带(新疆和西南地区)的进化动态进行研究,分析基因交流或基因渗透的方向和水平,评价接触带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接触带两个同域分布的谱系具有截然不同的形态学差异;形态学分析和微卫星标记均探测到混合种群;Z-染色体基因没能监测到任何聚类结构.在该区域大山雀形态学和线粒体上的渐变分布,较高的基因交流以及逐渐扩大的接触带宽度将这个地区归为松散接触带(relaxed zone),接触带的范围在过去40年时间大约向北扩张了700kmn.在中国西南地区接触带,线粒体和核基因标记揭示的谱系分支结构一致(AcoⅠ核标记,Fst=0.56,P<0.05;BRM核标记,Fsr=0.66,P<0.05)。一个分支局限分布于高山环境中;另外一个分支更多分布于平原地区,混合种群限制在从高山到平原的过渡环境中。基于线粒体和Z染色体的零迁移率表明谱系分支间共享的多态性是古代多态性的遗留,西南接触带的两个分支仍然处在分化过程中。推测这两个谱系分支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态类型,地方适应性是保持分支边界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整合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探测到接触带中大山雀的两个进化模式:分化分支的融合和正在进行的分支分化。
  • 摘要:食物是限制动物分布和扩散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也是影响鸟类迁徙策略及停歇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丹项鹤是一种典型的迁徙鸟类,黄渤海地区的三个河口和滨海湿地是丹顶鹤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本研究采用粪样分析法研究丹顶鹤迁徙和越冬期食物组成的地区差异以及对主要食物的选择性取食.结果发现:三个研究地区丹顶鹤的食物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F=219.0,P<0.001),其中盐城主要以水稻(Oryza sativa)为主(51.7%),有一定比例的玉米、螃蟹、鱼类、螺类和龙虾;盘锦以香蒲的根茎为主(54.3%),有一定比例的玉米和鱼类以及少量螃蟹;而山东黄河三角洲则以动物性食物——螃蟹为主(87.6%),兼有少许鱼类和玉米.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螃蟹绝大多数为天津厚蟹,仅极少数为宽身大眼蟹和中华绒鳌蟹。天津厚蟹在丹顶鹤食谱中的比例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秋季到春季,螃蟹残体的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F=17.0,P<0.0001)。丹顶鹤对天津厚蟹的大小和性别也具有明显的选择,其倾向于取食中小体型的雌性螃蟹(x2=57.7,df=1,P<0.0001)。对天津厚蟹营养和能值的测定发现,雌性螃蟹的可消化质量明显优于雄性(T=-3.9,df=102,p<0.0001)。丹顶鹤对雌性螃蟹的选择可能是与雌性螃蟹的可消化质量有关,但其在取食过程中如何对雌雄螃蟹进行辨别尚不清楚。不同地区食物资源的地区差异对丹顶鹤迁徙的影响,特别是天津厚蟹这种特殊的食物资源在丹顶鹤迁徙停歇期生理生态学中的作用等问题履待深入研究。
  • 摘要:对鸟类亲子关系的研究是现今鸟类行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晚成鸟中子代乞食与亲本递食关系的研究为探索动物社会关系进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山噪鹛(Garrulax davidi)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capidae)、画眉亚科(Timaliinae)、噪鹛属(Garrulax),是中国特有鸟种,也是中国噪鹛属中分布范围最北的鸟种.于2011年-2012年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的山噪鹛亲本的递食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山噪鹛亲本采取"轮换递食方位"和"试探性多分配"的递食策略来弱化同胞间的竞争强度.非独立期,雏鸟对食物的需求量较小,亲本对食物的分配时间较长,递食方位不影响亲本对任一雏鸟进行食物分配,"试探性多分配"策略能保证亲本将食物分配给最需要食物的雏鸟,此时巢内雏鸟体重的变异系数不随窝卵数的增加而增加;独立期,雏鸟对食物的需求量增大,乞食能力增强,亲本对食物的分配时间缩短,雏鸟乞食强度和同胞竞争强度限制了亲本对食物进行多次分配的能力,因此亲本采用"轮换递食方位"的策略来弱化同胞间的竞争,此时低窝雏数巢内雏鸟体重的变异系数与非独立期无显著变化,而高窝雏数巢内雏鸟体重出现分化,核心雏鸟(最先孵出的雏鸟)的体重显著重于边际雏鸟(第一天以后孵出的雏鸟)的体重.
  • 摘要:草原夜鹰(Caprimugus affinis)为台湾地区普遍的繁殖鸟,然到了秋冬季节其族群数量便锐减,去向不明.本研究透过繁放、无线电追踪、观鸟者目击纪录等多项方法,尝试了解其可能的移动模式.本研究分别在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与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1月20日间,在花莲与台东共捕获651只夜鹰.其中,2011年冬季有20只(12雄;8雌)同地回收记录,1只在花莲大荣标放的雌夜鹰在台东的中华大桥异地回收,两地相隔118公里.2012年冬季有12只(6雄;6雌)同地回收,另有15只(5雄;10雌)为2011年冬季击放的个体,其中有3只是异地回收,相距最速距离为101公里.两年度系放回收率分别为4.9%与5.4%,而隔年系放回收率为3.5%.研究期间同时造行30只个体无线电追踪,有23只个体至少追踪23天以上.追踪期间包括气温下降与回升过程,多数个体在繁殖结束后会有短距离的位移,而在较低温的12、1月则有2只个体分别记录到往南23.65与11.48公里,但在气温回升过程中,又陆续回到原标放点附近.本研究另发现在非繁殖季时,夜鹰会转往不同栖息地类型与海拔活动,最高曾在南横天池(2244公尺)记录过,也有在离岛等短暂出现,显示台湾地区的夜鹰应该也有跨海度冬的可能。另由感温式发报器监测,初步显示雌夜鹰平均体表温度31.9℃明显较雄夜鹰为33.7℃低,而以最低体表温度来看,雌夜鹰比雄夜鹰低约4℃。追踪期间,雌夜鹰有19.6~26.4%的追踪天是整日平均体表温度低于30℃,而雄夜鹰的比例则在5.1~9.9%,明显较雌夜鹰低,显示雄性个体较雌性具有抵抗低温的能力。
  • 摘要:世界范围急剧的城市化进程及其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重要的关注点.虽然城市化被认为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物种已逐渐适应城市化进程并成功在城市中定居.乌鸫(Turdus merula)以前是典型的隐居性森林鸟类,但现在已经成为城市中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国外大量研究表明,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城市中的乌鸫种群在许多行为和生态方面都做了调整,比如延长繁殖时间、降低迁徙倾向、改变歌唱声音、对人的干扰不敏感等.但是,有关乌鸫在城市中的巢址改变及其在适应城市化中的作用还很少有人关注.在2010到2011年的繁殖季节,对杭州市乌鸫的鸟巢进行了系统搜寻.调查中共发现55个乌鸫的巢,其中30巢(占所有巢的55.5%)位于花盆、阳台花架、空调架、栏杆、保笼顶部等各类城市建筑上.乌鸫在城市建筑上营巢是其对城市化进程的一种适应.城市中天然巢址(高大树木)的缺少、人工巢址的增多,以及由地面硬化所引起的营巢所用泥土的减少,都可能是导致乌鸫在城市建筑上营巢的重要原因.
  • 摘要:2008年至2010年,采用环志和无线电跟踪法对陕西宁陕朱鹮(Nipponia nippon)再引入种群的扩散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朱鹮出飞幼鸟的活动范围在其出飞后的一到两周内(平均为11.5天)主要集中于其出生地周围约100 m的范围内,如开阔栖息地边缘的针阔混交林.在此期间,出飞幼鸟仍需双亲照顾,每天获得亲鸟的喂食.到八月中旬,朱鹮幼鸟开始独立并逐渐远离其出生地向新的栖息地扩散.在稚后扩散过程中,幼鸟的平均扩散方向为204.4°,平均扩散距离为11.3 km.从出生地扩散到首个越冬地平均需约75.2天.在此过程中觅食地类型交替变换.在所有栖息地类型中,稻田的利用率最高,而河流的利用主要集中于8-10月.马尾松为主要的夜宿树种,其利用率在夜宿栖息地类型中最高.虽然朱鹮野生种群稚后扩散的距离是再引入种群的两倍,但是两者之间扩散的模式类似.研究结果对于极危物种的再引入是非常有价值的.
  • 摘要: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对于水鸟而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为了监测这地区水鸟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于1997年底起进行"米埔内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水鸟普查"项目,由香港观鸟会执行,以收集水鸟以及依赖湿地的鸟类每年数量变化等基线数据.从1997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后海湾地区共录得138不同种类,平均每年录得89种水鸟及于冬季时录得66种水鸟.根据水鸟种类的最高数字,后海湾地区的水鸟组成如下:涉禽(33.5%,38,996只)、鸭及鸊鷈(32.7%,38,099只)、鸥及燕鸥(14.7%,17,119只)、鸬鹚(12.5%,14,533只)、鹭鸟(5.6%,6,529只)、秧鸡(0.89%,1,037只).在春、秋两季录得的水鸟,以涉禽为主,而冬季则是鸭及鷉居多.总体上,水鸟数量在冬季为最高,春季次之,而夏秋两季数量显著较低.此外,最近5年,后海湾地区录得15种全球受胁或渐危的水鸟,以及25种水鸟的数量超过全球或地区性种群数量的百份之一,其中包括普通鸬鹚、黑脸琵鹭、琵嘴鸭、凤头潜鸭、反嘴鹬、白腰杓鹬、小青脚鹬、弯嘴滨鹬、勺嘴鹬、黑嘴鸥等.渔护署的水鸟普查是成功的长期监测项目,详实地记录了后海湾地区水鸟种群数量时空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 摘要:近年全球气候变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两极地区.山地对气候变化同样是十分敏感的区域.山地特有物种通常仅分布于当地有限的海拔范围内,而且许多高海拔物种对于当地寒冷严酷的气候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气候变化对这些物种造成的影响很可能与极地物种相似,都将是毁灭性的.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以及种群存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适宜栖息地丧失,适宜分布区的大尺度迁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适宜分布区的空间连接性变化(破碎化)间接影响种群的生存.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是全球分布最南端的松鸡科鸟类,仅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的山地森林.利用MaxEnt软件建立该物种分布模型,并预测该物种当前以及未来的潜在分布区.结果显示:(1)适宜分布区面积呈递减趋势,尤其是在IPCC假定的较高排放标准时(A2a);(2)将发生垂直方向以及纬度方向的适宜分布区迁移,该鸟将被迫向更北和更高的区域迁移;(3)尽管适宜分布区面积在较近的未来(例如2020)并未发生剧烈变化,但是分布区的破碎化程度显著增加.因此,建议在运用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时应加强从空间连接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否则很可能低估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 摘要:通过对典型迁徙鸟类种群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并纠正在全球变暖对寒热带生态影响的一般观点.一般认为,热带地区的温度增长预测将小于寒带地区,因而对热带地区的生态影响也会更小.但近来有学者在一些变温动物的研究上,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尽管鸟类和其他的恒温动物可以自由的控制体温,温度上升仍然会对他们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对他们身体的直接影响,也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所造成的一些间接影响,比如像对生态系统,栖息地和他们所赖以生存的其他动物.本研究通过深入比较温度升高对迁徙的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繁殖地和越冬地整体生态影响的的不同,发现并指出,温度在寒带地区升高将会增加灰斑鹆的种群增长率,然而温度升高在热带地区将会降低种群增长率.结论表明了灰斑鸻在热带地区的越冬地温度过高,而在寒带地区的繁殖地温度过低.这证明了温度上升对热带的负面影响将远远大于寒带,而这种生态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变温动物,更具有普遍重要性.
  • 摘要:近30年以来,作为多种水鸟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东亚地区潮间带的面积已经减少了35%以上.与此同时,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已有21%(33种)的水鸟被列为受胁种或近危种,潮间带的丧失已成为威胁东亚地区水鸟生存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在此迁徙中停的种类,繁殖水鸟的生存状态及受胁因素缺乏适当评估.而孵卵是鸟类繁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孵化成功率的高低既能对个体的生育率和适合度产生直接影响,也关系到一个种群或一个物种的兴衰存亡.了解鸟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孵化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推测其适宜的繁殖条件,将对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渤海湾北部环颈鸻的繁殖种群进行研究发现,其孵化过程的表观成功率为23.00%(n=413),失败原因主要包括捕食、人类干扰以及雨水淹没.通过MARK软件分析表明,季节、巢日龄、气温、降雨量、巢密度、生境类型均会对其孵化成功率产生影响.其巢的日存活率(DSR)随季节的推移、巢日龄的增加、气温的升高、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明环颈鹤的孵化成功率易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随着巢密度的增加,其DSR逐渐上升,表明巢密度较高的区域环颈鹃的孵化成功率较高。不同栖息地之间DSR的差异表明相较于养虾池之间的池埂,废井地和高级盐池的池埂是更适于环颈鹤营巢繁殖的栖息地;当其营巢于砾石地时,其繁殖成功率最高,红砖地次之,泥沙地最低,结合其孵化失败的原因分析,不同栖息地间人类干扰强度和巢的隐蔽程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与国外多个地点的研究相比,渤海湾北部环颈鹤繁殖种群的繁殖成功率明显偏低,表明这可能是造成近年来环颈鹤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因素之一,而人类干扰活动的增加和适宜繁殖地的减少是导致其繁殖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保护以环颈鹤为代表的繁殖水鸟,在其原始的繁殖地已经萎缩殆尽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强对人工环境中的鸟类繁殖地的保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 摘要:尽管道路对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可能产生的阻隔影响已有许多报道,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那些扩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种,如蛙类.对于飞行能力较强的动物如鸟类,却很少有人关注,因为一般认为,扩散能力较强的物种受道路阻隔的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以北京地区的麻雀(Passer montanus)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北京城区的环形公路(二环到四环)对环内和环外种群之间基因流的潜在影响.取样点包括城区和乡下的麻雀种群共19个点,采用7个DNA微卫星标记.结果表明,北京城区和乡下的麻雀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城区,同一环路两侧的麻雀种群的遗传差异(FsT)相对较显著,而没有道路隔离的种群则没有此现象.而且,来自城区取样点的麻雀具有较多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的位点(loci),而乡下种群却没有.由于道路对动物种群基因流的影响将随着时间而增加,因此研究表明,即使对麻雀这样飞行能力相对较强的物种而言,道路对其基因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 摘要:山东省动物地理区划属古北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具有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等重要湿地,使山东成为众多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鸟类的中转站,本地鸟类区系呈现与东洋界相过渡的特点,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山东鸟类.关于山东省境内鸟的物种多样性,中科院郑作新院士的《中国鸟类区系纲要》(1987)记录到324种亚种,郑光美院士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2011)记录到395种亚种,《华东鸟类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朱曦,2008)的记录是441种亚种.省内鸟类资源调查,《山东鸟类调查名录》(纪加义,1987-1988)的记录是376种,406种亚种.据201年6月前的专业文献统计,山东鸟类共有记录452种(510种亚种),其中,仅1-2篇文献记录且记载的鸟分布区远离山东,或文献对亚种存在及其分布记载有分歧,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证分布状况的28种亚种,如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 affinis)等,可能不分布或已经没有分布的19种亚种,如朱鹮(Nipponia Nippon)、红胸鸻(Charadrius asiaticus)等,有研究文献及标本、照片或环志等佐证资料可以基本确认分布山东的鸟类437种(464种亚种).
  • 摘要:香港的海鸟及燕鸥研究主要由香港观鸟会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是每年香港燕鸥繁殖群落的调查工作.该调查工作始于1998年,开始是由香港观鸟会一班热心会员组成的燕鸥研究组义务进行,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亦有进行相关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香港繁殖的燕鸥有三种:褐翅,粉红及黑枕燕鸥,近年繁殖燕鸥的数目维持在700-900只的水平,但仍较2004年高锋期时近1000只为少.同时香港观鸟会亦于2006年完成香港春季迁徙海鸟调查项目.从前春季海鸟于香港只有零星纪录,直至2005年香港观鸟会发现有大量海鸟在春季经过本港南边海域,故此2006年本会得到特区政府的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赞助,进行一次有系统的调查.此次调查于三月中至五月初,总共进行了24次,调查海域包括香港东南一带海域.调查发现该春天有一定数目的短尾鹱及贼鸥(包括长尾贼鸥、短尾贼鸥及中贼鸥)经过香港水域,这些鸟种以前只有较少的春季纪录,对本地及华南地区的海鸟调查有重要的启发.另外,于台风吹袭期间,有部分热心会员亦会进行海鸟观测,其中发现大部分台风都会令海鸟较接近陆地,故此台风吹袭期间海鸟的观测纪录上升.
  • 摘要:黑嘴端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nsteini)为IUCN列为濒危等级之稀有鸟类,且马祖地区拥有世上唯二的稳定繁殖族群,但十年来相关之繁殖基础资料都相当缺乏.本研究藉由影像无线传输之技术,对马祖列岛燕鸥自然保护区之黑嘴端凤头燕鸥与大凤头燕鸥之繁殖群聚进行监测,试图了解其在繁殖期间对于栖地之需求与收集繁殖生物学相关资料,以利后续保育计划之拟订.2011-2012年间,研究人员于4月间配合台北市野鸟学会,在台湾马祖列岛燕鸥保护区内选择在两岛屿放置假鸟与影像传输系统,利用影像系统即时监控无人岛屿上的燕鸥繁殖概况,并配合自动照相机掌握岛屿上燕鸥的繁殖情形.藉由自马祖列岛燕鸥保护区回传的影像资料,研究人员确认了两年间黑嘴端凤头燕鸥抵达各岛屿的时间、产卵时间、巢位位置与繁殖状况.藉由回传的影像,发现在2011年与2012年的繁殖初期都发生了大批的弃巢现象,推测弃巢的原因可能为:捕食压力、人为干扰、气候等.藉由过去两年的研究成果,也对管理单位提出保育黑嘴端凤头燕鸥的建议如下:栖地营造、移除捕食者与野外监测系统设置.
  • 摘要:人类自森林古猿进化而来,没有脱离动物界,应该与自然界和谐一致.但人类的发展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危机伴随着人类的发生而发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本文作者回顾了人类从最初产生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生物资源的掠夺和破坏,着重描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人类的产生和农业、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第一次生态危机的出现,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森林草原的破坏.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森林的破坏,并造成空气、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第二次生态危机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人口的增加使得加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获取资源的能力,人化自然更加广泛,生态危机加剧.总之,人类社会人口增加越来越快,人类的数量已经从旧石器时代100万人发展到1999年的60亿人;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从500年前的2/3到1990年的1/3;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植物资源越来越少,1850年以来已有75种鸟类和兽类灭绝.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濒临灭绝.估计现在全世界有2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濒危.
  • 摘要:小岛屿效应(the small island effect,SIE)是岛屿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小岛屿效应是指当岛屿面积小于某一特定面积阈值时,物种数不随面积增大而增大的格局.但是,现有研究对各个类群关注非常不均衡,目前主要集中在植物和无脊椎动物,兽类和蜥蜴类也开始受到重视,而有关鸟类的小岛屿效应及其形成机制长期以来却被忽视了.而且,以往用来鉴定小岛屿效应是否存在的方法往往存在严重缺陷,主要包括在比较具有不同数量参数的模型时没有考虑模型复杂性、没有比较所有相关的数学模型、没有将无物种分布的岛屿考虑在内等.因此,关于小岛屿效应是否存在及其普适性还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通过对千岛湖42个岛屿上鸟类丰富度和多度的调查,在利用断点回归模型(breakpoint regression models)、零模型(Null model)与通径分析(path analysis)等方法控制以上缺陷的基础上,对千岛湖鸟类群落是否存在小岛屿效应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千岛湖鸟类群落不支持小岛屿效应.本研究表明,在以后的研究中,为了正确检验小岛屿效应是否存在,应当充分考虑上述鉴定小岛屿效应的所有方法缺陷.
  • 摘要:含糖丰富的花蜜是很多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植物为动物提供花蜜,同时也利用动物传粉,这一协同进化关系在热带地区尤为突出.种类丰富的鸟类是热带植物花粉传播的重要媒介,成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产生与维持的重要使者.海南岛地处热带,具有典型的热带雨林和种类丰富的海岸红树林.本研究选取海南岛的食蜜传粉鸟类和鸟类传粉植物类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察记录,调查岛内不同植被类型中食蜜传粉鸟类的种类、数量、栖息地的选择、拜访植物的偏好,以及鸟类传粉植物的种类、分布现状和花朵的特征.此外,通过测定鸟类拜访植物的花蜜体积、含糖总量以及三种主要糖类(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含量,结合野外的观察总结出岛内专食性太阳鸟和其它偶食性食蜜鸟取食花蜜的特点.本项目有助于深入理解鸟类的食性及其传粉行为,同时为保护相关的鸟类传粉媒介和珍稀濒危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大鸨Otis tarda属鹤形目(Gruiformes)鸨科(Otidae),为大型陆栖鸟类.2012年1~2月,为评估陕西黄河湿地大鸨越冬期营养状况,作者收集大鸨(东方亚种O.t dybowskii)新鲜粪便并利用Kjeltee 2300自动凯氏定氮仪、SX-4-10型马弗炉、L-89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蛋白质、灰分和氨基酸含量等做了测定.粪便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0.55%,其次是天门冬氨酸(0.36%)、甘氨酸(0.35%)、脯氨酸(0.34%);组氨酸含量最低,为0.10%.粪便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分别为40.25%、19.81%.把大鸨粪便成分水解为六种类型,即豆苗、豆瓣、麦苗、麦粒、玉米、杂物,然后烘干测重,干重百分比分别为0.47%、4.05%、84.80%、6.75%、2.86%、1.07%.结果表明,大鸨越冬期间主要在种植小麦以及洒落有少量作物种子的农田活动.麦苗是粪便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大鸨越冬期的主要食物,但其粗蛋白含量偏低.粪便中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大,在提高大鸨对食物选择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 摘要:在过去十多年间,长江口盐沼湿地的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快速扩散.与此同时,斑背大尾莺在长江口盐沼湿地的繁殖种群数量快速增加:二十世纪初,斑背大尾莺是当地的鸟类新记录;目前斑背大尾莺是盐沼湿地的主要繁殖鸟类.斑背大尾莺种群数量的快速增加可能与互花米草的快速扩散密切相关.为了了解斑背大尾莺在长江口的建群和种群增加与互花米草扩散之间的关系,在崇明东滩对斑背大尾莺的栖息地利用、巢址选择、食物来源以及繁殖成功率进行了调查.样点调查和无线电遥测的结果表明,斑背大尾莺在互花米草入侵栖息地的密度明显高于在土著植物芦苇栖息地的密度,其繁殖领域主要由互花米草栖息地组成,其所有的巢都是以互花米草植株作为巢址.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互花米草是斑背大尾莺食物链上的重要初级生产者,特别是对雏鸟和雌鸟的食物贡献较大.斑背大尾莺在崇明东滩的繁殖成功率与其在中国东北和日本原产地的繁殖成功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互花米草栖息地为斑背大尾莺提供了必需的繁殖场所和食物来源,斑背大尾莺在长江口的定居和种群快速增长与互花米草入侵和快速扩散有着直接关系.本研究也表明,早期的外来入侵生物对入侵地生态系统的改变有利于其他非土著物种的成功定居.这为了解生物入侵的发生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鸟类的贮食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食物和季节是两个关键因子.本文采用人工投食的方式研究杂色山雀冬春季节对松子和葵花籽两种食物的贮食选择,以及食物和季节因素对贮食位点的空间分布和微生境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杂色山雀优先贮食松子(97.1%;x2=176.9,df=1,P<0.0001),仅在春季贮食少量葵花籽(2.9%);贮食位点主要选择树皮裂缝(39.5%)、灌木根部(33.8%)、草丛(15.8%)、石缝(7.0%)和苔藓下面(4.5%)5种生境;其贮食位点的空间分布呈分散状态,集中于投食点100m范围内,密度分布随食物搬运距离的增加而递减(X2=311.0,df=6,P<0.001).杂色山雀的贮食模式(x2=4.6,df=1,P=0.032)和贮食位点的微生境选择(X2=21.0,df=4,P<0.001)均受季节的影响,其中,贮食模式的季节变化可能是与生境中松子的可获得性的下降有关,而杂色山雀冬季对树皮裂缝的利用率明显高于春季可能是由于冬季的积雪覆盖限制了其对地面贮食点的利用.杂色山雀的就近贮食模式可能是为了增加贮食效率,但关于不同个体之间贮食位点的差异,以及季节变化对贮食位点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气候变化对鸟类的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鸟类研究者最关心的两个点:(1)可以获取有哪些气候变化的数据?(2)这些数据是否对鸟类研究适用?本报告内容如下:(1)将针对不同的鸟类研究问题,分别从长时间观测站点数据和大尺度格点数据两个角度来回答:有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是怎么收集的?有什么优点和问题?从哪里可以获取?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气象数据来源已不局限于地面观测站点,卫星、雷达观测以及数值模式数据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本报告提到的许多数据来自这些非传统的观测,望能促进鸟类研究者了解和使用这些宝贵的数据,促进科学发现.(2)将从天气事件和气候事件的典型空间和时间尺度的角度来分析气象观测数据的时、空代表性.不同变量的时、空代表性不同.例如,降水这种局地性很强变量的时空代表性比较气温弱,代表性问题会带来数据的不确定性,本报告还将介绍几种气候研究中降低和量化不确定性的方法.
  • 摘要:冠羽画眉为台湾特有种鸟类,全世界仅分布在台湾的中高海拔山区,堪称「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台湾冠羽画眉具有非常特殊的共享一巢合作生殖的社会行为,亦即多对亲鸟会在同一巢内彼此竞争生蛋,但也会共同合作筑巢、孵蛋与照顾雏乌.在全世界近一万种的鸟类中,只有不到20种鸟类有这种行为.台湾中海拔山区,梅雨季连绵的降雨与低温、台风季的豪雨,对于冠羽画眉而言是负面的环境条件,但是也提供了研究者独特的机会来了解恶劣气候如何影响冠羽画眉的社会行为.此研究为2004-2007年间,在台大南投县梅峰山地农场,结合了传统的望远镜直接追踪观察,再利用先进无线射频芯片(RFID)辨识与数字录像系统进行监测.研究团队指出,在收集了37个冠羽画眉鸟巢,共85天的孵蛋竞争录像,以及分析了288小时的喂食雏鸟数据后,发现冠羽画眉在恶劣的天候条件下,个体会减少与其他群内个体的竞争,包括减少竞争生蛋时的卡位打斗、下较少的蛋以及增加共同孵蛋行为.更重要的发现是,因为减少竞争, 较少雏鸟因为亲鸟间竞争而死亡,反而使得更多的雏鸟得以成功离巢.研究者透过建立演化赛局理论模式,证实了老祖宗孙子兵法里同舟共济的概念,否定了一般人直觉式认为资源越少越要明争暗斗的想法;也阐释了在困顿的环境里,其实大家更要戮力合作共体时艰,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 摘要:2012~2013年5~7月,应用e-Science信息技术和标记法,对陕西神木县红碱淖(N38°13 ′~39°27 ′,E 109°42′~110°54 ′)繁殖地遗鸥(Larus relictus)的减少育雏和杀婴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集中产卵的平均窝卵数与6月后期产卵的平均窝卵数存在显著差异;同窝中卵重和卵大小,随着卵数依次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而同窝中雏鸟出壳时体重却没有差异性.减少育雏方式主要是通过放弃孵化最后1枚卵、双亲放弃喂食和遗鸥杀婴;遗鸥杀婴现象中主要表现为叼扦或吞食雏鸟.雏鸟死亡率最高主要发生于10日龄之前和20日龄之后的雏鸟,占雏鸟死亡总数的85%.这可能是亲鸟为了减少食物资源竞争而采取减少育雏数的一种调节机制,或者是权衡生存和繁殖投入之间分配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杀婴现象.然而实地调查中也发现,恶劣的气候(如大风或大雨)也是导致雏鸟死亡增加的重要因素.另外,本文也证实遗鸥育雏数减少策略符合异步孵化的Lack's育雏数减少假说.
  • 摘要:多年来,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一直在香港米埔内后海湾定期监测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的数量.2011年11月底,渔护署职员于香港新界西北米埔新村拯救了一只普通鸬鹚成鸟,并给该鸟佩戴一个卫星发报器(发报器终端机平台)之后,将牠野放并以卫星定位追踪进行监测,包括迁飞路线、越冬地、停栖地、中途站及繁殖地的生境及迁移位置等.该普通鸬鹚于2012年3月开始从香港越冬地向北迁徙,途经中国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多个地方,于5月初进入蒙古国,最后到达后杭盖省中部杭盖山区.其后所接收的讯号显示该鸟并无迁移迹象,推测该鸟在迁徙至繁殖地之前可能已经死亡、或者给它佩戴的关卫星发报器已经掉落.渔护署的追踪研究提供了香港越冬的普通鸬鹚迁徙的新资料,该普通鸬鹚由香港迁飞至蒙古国的总迁徙距离至少5,444公里,期间至少经过17个中途站及3个停栖地,繁殖地可能位于蒙古国中部以西或更北的地方.
  • 摘要:羽毛延迟成熟(Delayed Plumage Maturation,DPM)是指鸟类在第一个繁殖季节无法获得和成年个体一样羽毛的现象,需要在第一个繁殖季完成后才能完全披上成体羽毛.狭义的DPM特指雀形目鸟类中雄鸟羽毛延迟成熟现象.以白腹短翅鸲(Hodgsonius phaenicuroides)为研究对象,从到达时间、配对成功率、领域质量和标本实验四个方面对亚成体雄鸟的羽毛延迟成熟现象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白腹短翅鸲亚成体雄鸟通过晚到达繁殖地避免了和成体雄鸟的激烈竞争,暗淡的羽毛有利于其在第一个繁殖季在成体雄鸟领域附近确立自己的领域并减少来自于成体雄鸟的攻击,在提高自身第一个繁殖季配对成功率的同时,还有更多的机会熟悉成体雄鸟的领域并在下一年度抢占周边领域质量较高的生境,从而提高其自身的适合度.研究结果倾向于DPM有助于表明亚成体雄鸟的地位,大部分结论和状态信号假说(Status-signaling Hypothesis,SSH)一致,但研究也发现亚成体在进入成体领域时,其行为上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此时其暗淡的羽色可能有助于降低其被成体雄鸟发现的概率,这一结果和隐蔽假说(Cryptic Hypothesis,CH)比较一致.
  • 摘要:于2013年1月26日~2月3日采用瞬时扫描法在陕西黄河湿地渭河、洛河、黄河交汇区对大鸨(Otis tarda)的越冬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鸨越冬期日行为时间分配中静立行为(32.75%)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取食行为(27.55%),游走行为(16.69%):观察(8.45%)和趴卧行为(7.49%)所占比例较少;空中运动(2.49%)、展翅(0.4%)、打斗(0.07%)、追逐(0.03%)和打蓬(0.02%)行为所占比例最少.静立行为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9:00~10:00和12:00~13:00);取食和游走行为在11:00~12:00的比例最大;趴窝行为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期(10:00~11:00和13:00~14:00);观察行为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期(12:00~13:00和15:00~17:00);理羽行为在12:00~14:00为一天中的高峰期;空中运动行为在一天中有三个高峰期,分别为10:00~11:00、13:00~14:00和17:00~18:00.对晴天和阴雪天条件下大鸨的越冬行为分析表明,不同天气对大鸨越冬行为有显著影响,晴天大鸨的趴卧(13.53%±21.87%)和空中运动行为(3.29%±15.31%)的比例较阴雨雪天高(阴雪天分别为1.64%±3.27%和0.63%±4.15%),阴雨雪天大鸨的取食行为(27.94%±17.27%)、游走行为(17.22%±12.67%)和观察行为(8.18%±12.20%)的比例较晴天高(晴天分别为24.09%±19.45%、12.94%±12.43%和6.57%±12.35%).取食、游走、趴卧以及静立行为在不同天气下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
  • 摘要:白颊噪鹛属于雀形目、画眉科、噪鹛属,在国内广泛分布于甘肃、陕西南部至长江以南的华南和西南各省(区),国外还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和中南半岛.其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等地的矮树灌丛和竹丛中,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低山灌丛鸟类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白颊噪鹛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常见鸟种,是成都市区内最常见的种类之一.2011年9月12日~2012年1月3日,2012年9月12日~2012年12月24日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白颊噪鹛在非繁殖季节时的集群行为、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白颊噪鹛集中小群,平均集群大小(8.59±2.76)只;集群间活动范围有重叠现象.在行为节律上,白颊噪鹛的觅食、运动、警戒、保养、社会行为等五种行为均具有极显著的节律性变化,觅食高峰出现在8:00-10:00和16:00-18:00.运动高峰发生在7:00-8:00和18:00-19:00 ,警戒行为频率在7:00-10:00、11:00-12:00、13:00-14:00和17:00-19:00都比较高,保养行为频次在15:00-16:00有个小高峰,社会行为在7:00-8:00、12:00-15:00、17:00-19:00活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非繁殖季节的昼间,白颊噪鹃用于觅食的时间最多(53.43±4.01)%,其次为运动(13.43±1.84)%,保养(11.72±1.75)%,社会行为(10.89±2.26)%和警戒(10.53±1.23)%。觅食行为与集群大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329,dF=81,P<0.01)警戒行为与集群大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R=-0.432,df=81,P<0.01)。集小群生活可能是白颊噪鹛能较好适应城市生活的主要原因。
  • 摘要:由于涉及到帮助行为的悖论,合作繁殖备受关注.一些假说试图解释合作繁殖的起源,例如生态限制模型和"爱家"获益模型(benefit ofphilopatry model).帮助者被认为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利,这也同时被用来解释帮助行为的起源.然而另外一些观点认为帮助行为本身是非适应性的,而仅是晚成雏鸟类(altricial bird)对于实施亲本照顾的本能反应.利用DNA杂交所建立的系统进化关系,Ligon和Burt (2004)发现鸟类晚成和合作繁殖特征同为鸟类类群的祖先性状,而且合作繁殖在晚成雏鸟类中出现的频率远远大于期望值(即发育模式与合作繁殖的进化相互独立).因此,他们认为晚成鸟类的进化在合作繁殖行为的起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研究则认为鸟类晚成的发育进化模式不能够充分解释合作繁殖的进化模式.相反,一些有利于晚成鸟类群体生活的因素可能在合作繁殖的进化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应该被重视.另外,很多具有合作繁殖行为的鸟类聚集在陆生鸟类(landbird)的类群,这似乎表明陆生鸟类的祖先也许发展出一些特征,如对群体生活更大的忍耐力,对乞食雏鸟更强的反应等,更有利于合作繁殖行为的产生.
  • 摘要: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对浙江温州瓯江口湿地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采用线点法,选择永强滩涂、灵昆岛、南湾炮台等湿地,每月上旬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32种,隶属15目41科76属,其中留鸟28种,夏候鸟19种,冬候鸟55种,旅鸟30种;在鸟类区系上,东洋界种占14.4%,古北界种占53.8%,广布种占31.8%,古北界种占优势.但从繁殖鸟分析,东洋界种与古北界种之比为3∶1,东洋界种明显占优势.鸟类季节动态中春季鸟类63种,其中留鸟18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23种,旅鸟12种.夏季鸟类46种,鸟类群落比较稳定.秋季鸟类67种,其中旅鸟最多.冬季鸟类群落比较稳定,计有70种,其中冬候鸟种类最多,达45种.按鸟种个体数统计,12月最高,4月至9月个体数量较低,表明该区鸟类物种组成和数量变动明显地受越冬鸟类迁入和旅鸟经过的影响.瓯江口湿地鸟类中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13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红喉潜鸟、大白鹭、鸿雁等计68种;属于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30种;属于中美迁徙鸟类名录的鸟类51种.目前瓯江口湿地正在进行大面积围垦,冬候鸟的越冬地和春、秋季大量旅鸟的停栖、觅食地大量减少,已严重危及鸟类的生存.该区鸟类物种多样性保护值得关注.
  • 摘要:崇明东滩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然而崇明东滩也是上海促淤圈围重点区域之一,导致当地植物群落和滩涂湿地结构的改变,从而直接造成了鸟类生物多样性的明显下降,因此东滩湿地保护人员采取了修复和优化的治理措施,但在治理同时也将自然滩涂改造成人工湿地.本研究将改造后自然滩涂作为研究水鸟群落结构与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生境关系的研究区域,并把研究区域分为4种不同人工湿地类型,捕鱼港优化区即一期工程(已修复)、鸟类栖息地优化区即二期工程(修复中)、人工鱼蟹塘、耀全农场.分析这4种生境中鸟类群落特征并寻找鸟类对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同时考虑修复优化工程的保育功能,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人工湿地进行研究,从而对湿地改造提出科学的改造建议.由于前期大量研究表明春季鸟类数量和种类较丰富,能够更好地反映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现状.因此从2013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大潮期和小潮期分别对上述4种不同人工湿地进行了鸟类及其生境因子调查.此次调查共统计到水鸟2357只,隶属于7目10科45种,其中斑嘴鸭、红骨顶、金眶鸻、环颈鸻、牛背鹭、鹤鹬、林鹬等25种鸟类为优势种.非参数检验分析表明,春季4类人工湿地水鸟种类、密度、多样性均有显著性差异,一期工程内水鸟的种类、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为最大。通过对生境因子与鸟类群落特征进行相关分析,根据非参数的结果可以总结出裸露浅滩面积、水域面积、生境小岛个数是影响水鸟分布的关键因子,为此对鸟类栖息地优化区的修复及其完善提出科学建议。
  • 摘要:在迁徙的季节里很难掌握移动分散的鹤类和水鸟种群数量与分布.同步野外调查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能帮助人们了解这些鸟类的动态.自2010年以来,在每年春秋两季在中国东部——从呼伦贝尔到渤海湾的多个地点开展了针对迁徙鹤类和水鸟同步野外调查.本调查区域位于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通道的中段.这里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湿地为水鸟提供休养生息的安全停歇地,如呼伦贝尔草原上额尔古纳河、莫日格勒河、辉河、乌尔逊河的淡水河流河漫滩湿地;达赉湖和其周边的半咸水湖泊湿地;松嫩平原上扎龙、莫莫格、向海、图牧吉、科尔沁、哈拉海和三江平原上挠力河、洪河、三江和兴凯湖内陆淡水漫滩湿地;辽河流域的卧龙湖和獾子洞等水库湿地;辽河-双台子河河口和黄河三角洲的河口湿地和渤海湾的海滨滩涂湿地.几年来的调查共覆盖了30多块湿地,100多个调查点,每年参与的人数100多人.本项活动为自愿参加,得到志愿者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但此活动仍为早期,面临一些问题.
  • 摘要:白头鹤在森林湿地中繁殖.对其繁殖栖息地的研究,远不如芦苇沼泽中的鹤类便利.采用模型的方法,对白头鹤繁殖栖息地进行分析,以便能够客观地揭示这一物种在东北亚地区的繁殖分布状况,更好地保护该物种和其栖息地.应用过去十几年(2002-2013)在小兴安岭白头鹤繁殖区域的调查数据,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Salford Predictive Modeler等数据分析软件,采用建立模型的方式对白头鹤繁殖栖息地进行了预测.为了选择最好的模型,在景观尺度上创建了CART、MARS、RandomForest和TreeNet四个模型,并且在模型准确率、专家建议、文献资料与实际情况的对比的基础上,最终选择RandomForest为最佳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的结果,在景观尺度上,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为坡度、海拔和坡向;海拔于300-500米之间,且面向北面的平缓地区为白头鹤的适宜繁殖栖息地.再使用GIS处理,计算适宜繁殖栖息地的面积.最终得出结果为,适宜繁殖区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3.24%,可容纳约2,000-3,000对繁殖白头鹤,占全球数量的50%左右.
  • 摘要:双台河口保护区是世界濒危鸟类丹顶鹤大陆种群西线群体不同生活史阶段的重要栖息地.2008-2010年每年的3-4月,采用定点观察法、二维坐标法、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保护区内春季迁徙期丹顶鹤觅食栖息地的多尺度选择进行了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迁徙期,该保护区丹顶鹤觅食栖息地选择包括2个尺度3个选择,即大生境尺度内觅食生境类型选择和小生境尺度内觅食区选择、觅食微生境选择;(2)觅食生境类型偏好选择芦苇沼泽(90.00%),也偶选玉米地、泥滩、草甸等生境;(3)觅食区选择通过宏生境因子和干扰因子来判定,宏生境因子包括明水面、堤坝和火烧地,距离均在30 m以内;干扰因子包括居民区和油田等强干扰因子和道路等弱干扰因子,均采取远离的方式进行回避,居民区保持在1km以上,油田保持在2km以上,道路保持在300-500 m;(4)觅食微生境选择通过微生境因子来判定,包括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植被直径等,选择盖度小(<5%)且植被高度小于喙长的区域觅食.
  • 摘要:2013年3月,在北京市密云水库北岸不老屯进行鸟类资源调查表明,在此栖息的鸟类有91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白尾海雕和金雕七种,其中白鹤为IUCN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鸳鸯,白枕鹤,灰鹤,白琵鹭,黑耳鸢,短趾雕,白尾鹞,普通鵟,大鵟,毛脚鵟,黄爪隼,红隼,灰背隼,猎隼,游隼等18种.白枕鹤停歇种群最高记录到1020只,几乎是中国大陆亚种群的全部,豆雁,灰鹤都超过了湿地公约全球种群1%的标准,完全具备指定国际重要湿地的条件.然而,随着南水北调的不断推进,密云水库的水位将抬升15米,候鸟已经适用的栖息地将发生根本变化,对整个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候鸟迁徙(停歇)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为了掌握栖息地恢复与重建规律,对植被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薦草群系,白鳞莎草全系,球穗莎草群系,旋鳞莎草群系等消落带湿生植被,挺水植被群系主要有香蒲群系及芦苇群系,和沉水植物小茨藻群系,大茨藻群系,狐尾藻群系,黑藻群系,马来眼子菜-黑藻群系,篦齿眼子菜群系以及线叶眼子菜群系对候鸟停歇有重要影响.其中湿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消落带及周边草地,分布的鸟类群落是以鹤类、鹳类、鹭类和雁类为主的大型涉禽.挺水植被带分布在消落带和1m以下浅水区域,沉水植被带主要分布水深在2m以下区域,分布的鸟类群落是以大小天鹅和鸭类为主的游禽.为了确保南水北调后维持较为理想的候鸟停歇地,建议北京市政府提前构建适应水位变化的库滨带湿地,建立密云水库北岸湿地公园,并逐步将这一区域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 摘要:大陆华东与台湾隔海相邻,研究海崍两岸鸟类多样性的相似性,可为两地鸟类系统演化、生物地理学提供参考依据.大陆华东地区有鸟类21目87科286属665种,台湾为19目73科234属553种.平均每科属数大陆华东为3.29,台湾为3.21;平均每属鸟种数大陆华东为2.33,台湾为2.28,结果比较相近.台湾鸟类区系组成与大陆华东相比较,其目、科、属、种所占华东的比例分别为90.5%、83.9%、81.8%、80.2%,相似程度比较高.台湾与华东相同科中相同鸟类中台湾鸟类所占不同百分比的科数分别为100%(30科);90-99%(5科);80-89%(4科);70-79%(9科);60-69%(10科);50-59%(7科);40-49%(2科);30-39%(4科);20-29%(3科);10-19%(1科);0-9%(1科).台湾与大陆华东鸟类组成中相同的有73科,大陆独有9科,台湾独有Phaethontidael科,台湾独有的鸟类51种.各科鸟种中鸟种数最多的属有鹀属(18种)、台湾(16种);柳莺属(17种)、台湾(10种);鸥属(13种)、台湾(12种);燕鸥属(10种)、台湾(12种),该2种为白嘴端燕鸥和白腰燕鸥;鸭属(12种)、台湾(12种):滨鹬属(12种)、台湾(13种),多高跷鹬1种;鹨属(11种)、台湾(11种);鸫属(11种)、台湾(10种);噪鹛属(11种),台湾较少仅4种。大陆华东、台湾有中国鸟类特有种28种,其中仅分布于大陆华东的有7种,仅产于台湾的有18种。台湾鸟类特有种占华东、台湾鸟类特有种总数的75%,台湾鸟类特有种多。可能与台湾为岛屿,同大陆隔离较早,加上山地多且垂直幅度大,自然环境相对较复杂有关。
  • 摘要:贼鸥在分类上隶属鸻形目贼鸥科(Stercorariidae,Charadriiformes),是繁殖于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冬季迁至亚热带及热带海域的中等或大型海洋鸟类.全世界共有7种贼鸥,国内已知分布有4种,其中以中贼鸥(Stercorarius pomarinus)分布最为广泛,见于山西、内蒙、四川、江苏、浙江等地,为罕见旅鸟.1976年出版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第二版)中首次将"江苏东海"列为中贼鸥的分布地点,并被其后诸多著者引用.事实上,这一记录既得不到相关文献报道或标本采集记录的支持,又因江苏沿海属黄海海域而与《中国鸟类区系纲要》中记载的分布地点"东海沿岸"(coast of East China Sea)相抵.查阅周本湘等人原始文献可知,1962年12月11日开始至1964年4月19日间连续9次进行的东海鸟类调查中多次在东经121°30′-125°30′和北纬27°20′-32°0 ′范围上海和浙江外海观察到中贼鸥,并于1964年1月7日采获1只雌性标本.以上调查区域均处于东海范围之内,并未涉及黄海海域.据此笔者认为,江苏东海的"中贼鸥记录",实际是上述浙江东海海域记录之张冠李戴,而江苏截止目前尚无该种记录.另外,Martin Williams曾于2000年报道1990年10月3日在河北北戴河东海滩记录到中贼鸥第一年冬羽个体1只,此记录多被其后著者忽视.综上所述,中贼鸥在国内的分布应为:山西、河北、内蒙、甘肃、浙江、上海、广东、福建、香港、海南、台湾、四川及贵州.
  • 摘要:2011年1月-2011年12月,采取样线法和网捕法,共选取15条样线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类型的鸟类每月进行1次调查与监测,共记录鸟类213种34601只,隶属15目46科,其中留鸟136种,夏侯鸟45种,冬侯鸟27种,旅鸟5种.在区系组成上,该地区主要以东洋界鸟类为主,其中东洋界鸟类有102种,古北界鸟类有26种,其余为广布种.对不同季节的鸟类群落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从H指数看出,秋季多样性最高,为4.02;夏季次之,为3.92;春季为3.87;冬季为3.82.比较DS指数发现,夏季、秋季和冬季均为0.97;春季为0.96,其差距仅0.01.比较J指数发现,春季的均匀度最高,为0.46;夏季次之,为0.44,秋季为0.43;冬季最低,为0.41;比较各季度的差距发现,最高的季度和最低的季度之间的差距为0.05.结果说明,壶瓶山鸟类的多样性、相对多度和均匀度相差不大,鸟类群落结构在时间上无明显波动,相对稳定,这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 摘要:通过1991-1997年和2002-2004年两次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选择林线河滩耕地居民区、阔叶林区、针阔混交林区、针叶林区和山地土壁石质悬崖峭壁五种类型栖息地,设置长400m,左右跨度100米的固定路线进行红角鸮、雕鸮和纵纹腹小鸮迁徙特性调查、种群密度调查和繁殖特性分析,并采用剖捡标本和食丸的方法分析其食性,借以分析三种鸮对五种类型生境的利用特性和繁殖期繁殖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红角鸮迁徙的特点,北徙年均差异34天,南迁年均差异2-5天,居留期162-166天,间隔期199-203天,在本区的生态活动是相对稳定的.阔叶林生境是红角鸮的主要栖息环境.山地土壁、石质悬崖峭壁区是雕鸮的主要栖息环境.林线河滩耕地居民区是纵纹腹小鸮的主要栖息环境.通过其繁殖特性的分析,表明三种鸮在繁殖巢穴选取、产卵、孵卵和育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三种繁殖鸮的食性,以农田鼠类、昆虫和部分鸟类为食性,为森林益鸟,应该加以保护.但由于其生境利用较为特殊,种群数量偏低,其繁殖受到食物丰富度的一定影响.
  • 摘要: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是中国黑颈鹤繁殖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为了了解若尔盖沼泽湿地黑颈鹤的分布及繁殖状况,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在四川若尔盖县对黑颈鹤的数量、分布及繁殖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在2013年4月至7月的不间断调查中,共观察记录到黑颈鹤995只,其中繁殖对194对,当年幼鹤246只,费繁殖对361只(3只以上的群体),主要分布在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保护区内的湖泊和大面积沼泽地区域.在发现的194个繁殖对中,有幼鹤的繁殖对为126对,占64.5%,明显高于2012年(34.1%)及以前的调查结果(30%左右).其繁殖期较长,从4月中旬发现做巢一直持续到7月初都有孵化.依做巢位置可划分为沼泽草墩巢、湖泊草堆巢、湖泊草丛巢、湖泊岛地巢、湖泊泥堆巢5种形式,以沼泽草墩巢最多.在测量观察的82个巢中,有81个巢为2枚卵,1个巢为3枚.本次调查是若尔盖县记录黑颈鹤数量最多的1次,也是首次在野外记录产3枚卵.观察发现其做巢与繁殖经验、放牧时间和繁殖时间剩余都有一定的关系;其领域行为与人类干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具体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被称为"唯一真正的森林雁鸭类"的树洞筑巢的绿翅雁(Neochen jubata)数量稀少,并且还在下降.对绿翅雁长距离迁徙的卫星追踪是首次对亚马逊森林物种开展的卫星追踪研究(Davenport,Nole and Carlos 2012).2010年,在秘鲁的马努国家公园带上信号发射器的绿翅雁的追踪结果表明,它们由东向西迁徙,到达玻利维亚Llanos de Moxos地区的稀树草原湿地.它们然后表现为部分迁徙,即部分个体整年都留在此处.在巴西的胡鲁亚热带雨林繁殖的绿翅雁雨季会消失,但不知道迁徙何处(Endo,2013).胡鲁亚雨林与哥伦比亚的大草原和玻利维亚Llanos de Moxos的距离相似,暗示其中一个区域可能成为绿翅雁的觅食地.据此,2012年9月,在胡鲁亚Uacari Extractive保护区标记两只绿翅雁的繁殖个体.利用聚乙烯双背带给两只鸟佩戴了微波GPS/ARGOS太阳能PTT发射器(30g).鸟类飞行路线被ARGOS系统跟踪并发布在Movebank.org.一只绿翅雁停留在胡鲁亚,2012年11月信号消失;第二只向南迁徙950千米,到达玻利维亚的Llanos de Moxos,位置在2010年在秘鲁标记的绿翅雁迁徙目的地的30千米以内.可见玻利维亚Llanos deMoxos草原是西亚马逊大部分绿翅雁重要的雨季栖息地.虽然这片湿地已经被列入国际湿地公约,但因98%的区域属私人所有,更多的保护措施仍然亟待实施.对绿翅雁的这个研究案例表明,即使是个体数量极少的卫星遥测结果,也能够为理解物种的保护需求提供重要数据.
  • 摘要:建立鸟类繁殖种群和越冬种群的迁徙连接是理解迁徙生态学和迁徙进化的关键部分.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境内6个繁殖地和3个越冬地的斑背大尾莺尾羽的稳定同位素氘(δD)比率.假设所有鸟类均在繁殖之后换羽.依据降水中氘的比率,绘制国内不同区域生长季节降水中氘(δDp)的空间分布图;建立羽毛内氘的比率和降水中氘的比率的回归方程,依据羽毛内氘的比率估计斑背大尾莺越冬个体的换羽地点.为了确定越冬个体的繁殖地,依据贝叶斯分类原理利用羽毛内氘的比率(δDf)和体长参数对已分类的6组繁殖个体和36只未分组越冬个体的繁殖地进行判别分析,建立斑背大尾莺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的迁徙连接.进一步溯源6个繁殖地斑背大尾莺个体的换羽地,将其与越冬个体的迁徙连接形式相结合评价斑背大尾莺的扩散能力.结果表明;1、生长季节降水中δDp,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2、降水中氘的比率(δDp)与斑背大尾莺羽毛内氘的比率(δDf)相关性较强,二者的回归方程为;δDp=0.1821×δDf-34.886(R2-0.536)。3、斑背大尾莺越冬个体尾羽内氘的比率与越冬地的纬度呈负相关,其迁徙连接形式为链式迁徙。4、斑背大尾莺迁徙连接形式趋于多元化,迁徙连接存在年际变化,迁徙连接程度较弱,扩散能力较强。5、南矶山、崇明、东营、丹东等地均为斑背大尾莺的迁徙停歇地,其中东营尤为重要。东营为斑背大尾莺北方繁殖种群的重要迁徙停歇地,是南方繁殖种群的重要扩散地,迁徙期东营斑背大尾莺种群为国内最大的集合种群。
  • 摘要: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冬季,通过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调查鄱阳湖湿地冬季碟形湖内的越冬鸟类群落结构,调查地点包括江西鄱阳湖地区的星子县、永修县、共青城、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九江县、庐山区、瑞昌市、新建县、进贤县、余干县和鄱阳县.总共记录到越冬鸟类88种,另有29种属于文献文献报道但本次调查中未发现的种类.总共117种鸟类分别属于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鸻行目和佛法僧目.在鄱阳湖,种类和数量分布最多的是冬候鸟,达到78种.小天鹅、鸿雁、豆雁、白额雁、绿翅鸭和斑嘴鸭是鄱阳湖湿地越冬鸟类中的绝对优势种.这些种类每年冬季的个体数量均超过1万只.鸟类个体数量最多的冬季蝶形湖泊主要包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蚌湖、大湖池、沙湖和大汉湖,都昌县的黄金嘴,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白沙湖,余千县的林充湖和南湖,以及鄱阳县的珠湖.各种越冬鸟类在鄱阳湖湿地的种群数量分布差异主要是与各碟形湖水位的高低和食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只有在冬季开始后,使碟形湖洼地的水位逐渐降低,越冬鸟类才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湖泊中的食物.
  • 摘要: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中国最重要的沿海滩涂及大量的内陆河流湖泊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湿地资源使其成为东亚地区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场所,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2009年6月~2010年12月对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的14个样地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了江苏省鸟类不同阶段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并运用GIS技术将鸟类区系型的聚类结果转化为地理分布格局,将鸟类地理分布信息转化为丰富度格局,结果发现:江苏省共有鸟类467种,隶属于19目74科,是邻近省市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省份.鸟类丰富度格局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主要在东部的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一带,丰富度最高,达400种以上,分布有全省80%以上的鸟类;第二等级主要在南京—苏州一线的江苏省南部区域,丰富度次高,达300种以上;第三等级主要在连云港、南通、宿迁及其周边等分散的区域,丰富度达250种以上;第四等级主要在徐州、泰州等西北—东南一线,丰富度最低,在200种以上.结果表明,江苏省鸟类的地理分布格局不仅受到环境异质性的影响,也与东部鸟类迁徙密切相关.
  • 摘要: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快速增加,导致作为野生动物栖息生境的湿地面临巨大的开发压力.而依赖于湿地生存的水鸟类群的生存也面临很严峻的威胁.在2011年和2012年的越冬期(12月-次年一月),采用分区直数法,在19个省份开展了水鸟种群数量和分布的取样调查,在2011年对57个区域进行了调查,2012年又对52个区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7个水鸟种群数量超过2万的地点和48个分布有种群数量大于全球数量1%物种的地点.发现,在这些重要的水鸟分布地点中,仅有20.8%(10个)的地点受到良好保护,而另有20.8%(10个)的地点未收到保护.而这10个未受保护的地点中,有9个是分布在沿海的湿地.建议在保护区建设中要充分考虑重要湿地,特别是沿海重要湿地的保护状况,加快湿地保护区建设速度,保护好越冬水鸟.
  • 摘要:小燕鸥(Sterna albifrons)是二级珍贵稀有保育类动物,更是台湾本岛唯一有繁殖纪绿的燕鸥.其利用的繁殖栖地种类繁多:沙滩、沙丘、砾石地、珊瑚礁岩碎屑、丽盐场、泥地等.在通往的研究中,发现小燕鸥于部分栖地繁殖时会利用环境素材作为巢材,为了解小燕鸥在不同类型繁殖栖地的巢材利用状况,本研究于2013年5-7月期间在台湾4个小燕鸥主要的繁殖栖地,澎湖县吉贝乡、宜兰县兰阳溪出海口、彰化县仑尾工业区和嘉义县布袋乡,进行巢位普查,纪录小燕鸥使用巢材情形.在不同类型繁殖栖地的环境下,小燕鸥使用的巢材种类各异,主要使用的巢材包括枯枝、石块、蚵彀、珊瑚碎屑及人造物等,使用的巢数比例也不相同.为进一步探讨巢材的功能,本研究于宜兰县兰阳溪出海口做深入研究,在小燕鸥巢位附近架设自动照相机,放置温湿度纪录器,探讨巢材利用与否对小燕鸥孵巢行为和繁殖结果的影响.
  • 摘要:鸟类混合群(mixed-species bird flocks)是热带、亚热带森林鸟类群落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social organization).本研究旨在探讨土地利用集约化过程中鸟类混合群的响应机制,特别是种间集群的共存方式对跟随种的保护生物学意义.对斯里兰卡及印度南部热带雨林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封禁森林、退化森林、外围农耕区)中集群与非集群鸟类的调查结果表明:(1)农耕区缺乏混合群;退化林的群密度与封禁林相似,但其群组成个体数较少,而且缺乏森林内部鸟种;(2)核心种的变化未对群的大小及组成造成影响,不同生境类型间鸟种集群性(species' propensity)无显著差异,但是森林内部鸟种在后两种生境中活动或觅食时更易加入混合群;(3)零模型模拟实验证明,野外生境中混合群的真实组成包含更多的森林内部鸟种个体,而开阔生境种类的个体则更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封禁林与农耕区结合的异质性景观对参与集群的鸟种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鸟类混合群构建成因今后仍需对其空间生态位、植被结构影响开展进一步的分析.
  • 摘要:一个大区域内可能存在多种生态过程,不同小区域独特的生态和进化特征才真正与生物多样性相联系.本研究将东经60-180度的欧亚大陆陆地部分划分为五个亚区,用层级推进模型(Gradient Boosted Models,GBM)研究各亚区内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转换得到的主因子与繁殖鸟(BSR)和居留鸟(SSR)之间的关系.在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的区域,如干旱区和寒冷区,降水量和能量收入主导对多样性格局的解释,两者与多样性呈正相关,能够解释模型中40%以上的变异.在热带区,多样性与海拔波动幅度和地表崎岖度呈正相关,并主导对多样性的解释(38.5%),说明当水热条件优越时,生境异质性能够促进物种共存.同样的,生境异质性可以解释极地区37.8%以上的变异,但降水同样决定着区域内的多样性格局(37.3%),不同的生态过程同时在极地区发挥作用。在温带区,单独使用气温年较差可以解释48.1%的变异,气候季节性和物种多样性呈负相关。而整个研究区域在不同的模型中结论不一致,当环境因素作为输入时,气温年较差与多样性格局相关,而用主因子作为输入时,多样性格局受降水控制。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下控制物种多样性格局的生态学过程并不相同,在解释一个地区物种多样性格局时,需要分区域讨论并综合多种解释。
  • 摘要:鸟类鸣声是鸟类交流的"语言",也是鸟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鸟类的鸣声作为同种个体间的一种通讯方式及种内和种间的识别机制早已被广泛的应用在系统学的研究中.本文通过对国内大量分布的这7种鹤(蓑羽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颈鹤、灰鹤和丹顶鹤)的鸣声的分析,找寻可以反映这些鹤类亲缘关系的同源鸣声,并利用鸣声的主要物理特征建立这7种鹤的系统分类关系.同时将其结果与利用线粒体Cvtb序列进行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相比较,综合探讨中国7种鹤的系统发育关系.文中采用Avisoft SAS-Lab软件进行声谱分析,测试鹤鸣叫和对鸣的物理特征,经过因子分析找出能够代表鸣声特征(因子负荷大于0.7)共同因子,再利用其共同因子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以各种鸣声物理特征建立的系统发育结果较为一致,其中白头鹤、黑颈鹤、灰鹤和丹顶鹤形成一个分支,白鹤和白枕鹤形成另一分支,蓑羽鹤离这两个分支的亲缘关系均较远.而利用来自于Genbank的细胞色素b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中国7种鹤类分为3个类群,蓑羽鹤为一单独的分支,白鹤与白枕鹤聚为一群,其它的构成第三分支,与以鹤鸣叫特征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发现在物种的水平上,鸟类的鸣声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显的物种鉴别特征。并且鸣声音节的持续时间并不是鸣声的主要特征,而鸣声音节的频率相对能够代表鸣声更大部分特征。并且,虽然鹤类繁殖期鸣唱是配偶间相互联系识别及进行性选择的重要讯息,但是鸣叫可能会更好地反映出遗传特征,更适于用作系统分类研究。鸣声作为鸟类行为的一种,无疑是分类学特征之一。鸟声学与形态学、行为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相结合,探讨鸟类物种独立性、系统发育及帮助解决其它学科解决分类疑难是现代鸟声学应用于系统发育研究的主要趋势。
  • 摘要:湿地丧失与退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依赖湿地生存的水鸟.种间竞争对越冬水鸟的生境利用产生重要影响.越冬期集群水鸟的资源利用和分割已经成为水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对与白头鹤在同一区域越冬的白额雁、小白额雁、豆雁三种雁的生境利用和资源分割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路线寻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觅食白头鹤与雁类在不同时期各种生境中出现的数量,记录生境特征,通过计算生境利用率、空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研究资源分割.结果表明,随着越冬时间的推移,白头鹤种群与雁类集团对各种生境的利用程度和空间生态位宽度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三个越冬阶段白头鹤与雁类对草滩生境的利用率均较高,白头鹤对草滩生境利用率分别是0.454,0.435,0.959,雁类对草滩生境利用率分别是0.627,0.491,0.616,说明草滩生境是二者最大重叠的越冬资源.白头鹤与雁类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均在越冬中期最高,分别是1.099和1.133,表明中期可获得的生境最多.二者间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在越冬后期最大为0.914,中期次之0.906,前期重叠值则最小,为0.854.水鸟生态位的动态变化体现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水鸟之间通过调整生态位宽度来缓解种间竞争从而达到共存。
  • 摘要:再引入(reintroduction)是目前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常用手段,也是多数物种保护项目的最终目标.2010年4月~2011年11月,在湖南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再引入研究,包括释放区域选择和评估、人工繁育动物野化训练以及释放后的监测三方面.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查明桃源洞保护区的环境条件适合黄腹角雉生活.通过红外触发相机辅助监测,查明了实验区内主要大中型兽类和雉类种类,明确了黄腹角雉的主要潜在天敌.为开展野化训练工作,在海拔1370m的针阔混交林内搭建了一个面积1300m2的野化笼,在研究期间进行了3批次黄腹角雉野化训练.野化训练中,利用瞬时扫描法记录黄腹角雉的行为变化.结果表明,野化训练对人工繁育黄腹角雉的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经训练后黄腹角雉的取食频率和取食地点多样性增加;对笼舍内各类小生境的利用率明显增加.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训练后期的食性,发现训练后期黄腹角雄大量食用笼内的食物。粪便装片中来自笼内野生植物的表皮残片比例为89.12%,说明训练后期黄腹角雄对投喂饲料的依赖程度很低。放归野外的黄腹角雄包括经过野化训练的实验组和未经训练的对照组。释放后利用无线电遥测追踪和实地观察了解每个个体的存活情况和活动区域。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率一个月后即有极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存活率为85.7%,对照组为20.0%。通过对野化训练组、对照组和野生角雄栖息地样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野化训练组和对照组栖息地存在明显差异,而野化训练组与野生角雄栖息地差异较小。本实验采用的野化训练措施对提升人工繁育黄腹角堆释放后存活率具有显著作用。
  • 摘要: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境内,地处东经103°57′-104°04′,北纬28°39′-28°43′.海拔范围900-2,008m,总面积约3500 hm2,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四川山鹧鸪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凉山山系,是四川山鹧鸪、珙桐等旗舰物种的集中分布区,拥有地球同纬度地区少有的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天然阔叶林,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00 m,年均温度12℃-14.7℃,平均相对湿度>85%.植被主要由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组成,优势树种包括栲、木荷、山茶、柃木、槭树及杜鹃等.保护区鸟类约260余种,是国际重点鸟区之一.保护区鸟类资源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特有种丰富,包括四川山鹧鸪、灰胸竹鸡、灰胸薮鹛、金额雀鹛、橙翅噪鹛、棕噪鹛、暗色鸦雀、黄腹山雀和蓝鸡等9种中国特有种鸟类:其次是珍稀濒危种类多,包括四川山鹧鸪、红腹角雉、灰胸薮鹛、灰头斑翅鹛、金额雀鹛等.该保护区是开展雉类、鹛类及鸦雀类科学研究的理想地点.
  • 摘要:一般认为,在热带地区温度增长带来的生态效应相对于寒带地区较小.但是近来有学者认为,热带地区的变温动物所处的温度范围已经接近或达到他们的最适合温度,所以在热带地区,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增长也会对它们的种群增长率产生严重的的影响.虽然在生理方面,恒温动物受到温度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可能并不大,但是温度可能对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其他物种产生影响,因此这种由温度所带来的间接影响则不容忽视,温度增长依然可能会对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通过建立热带地区恒温动物——香港的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种群的种群增长率与温度关系模型来验证上述观点.研究表明,尽管作为恒温动物,黑水鸡可以调节其自身温度,但是他们的种群增长率仍然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并在21℃达到最大值,此后便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越来越迅速.由于香港的温度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其黑水鸡种群的最适合温度(21℃),如果该地区温度增长,其种群增长率将迅速下降.本研究证明,热带地区的气候变化不仅仅会对变温动物带来影响,更可能会对包括恒温动物在内的物种带来普遍影响和挑战.
  • 摘要:本研究运用最大熵值模型配合不同的环境和气候参数数据集来预测四川旋木雀潜在分布状况,探讨气候变化对该种可能造成的影响。模型预测结果显示:(1)该种的适宜分布区除局限于已知的四川盆地西缘及陕西秦岭山区之外,新发现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山系也存在该种的适宜生境;(2)其适宜分布区完全处于峨眉冷杉、岷江冷杉和巴山冷杉这3种中国特有针叶树分布范围之内;(3)其适宜分布区将在气候变化模拟情景下面临严重丧失的状况,高达70%的适宜分布区面积会消失,尽管该种的分布区可以向北延伸,但由此获得新的适宜地面积远小于丧失的面积,并伴随栖息地破碎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4)使用不同环境及气候参数数据集,比较了5种不同物种分布模型预测能力的优劣,其中主成分模型(PCA)和精简模型的表现最为稳定,因此应先判别不同环境和气候参数的权重,以减少在模型模拟过程中使用的参数量,有助于提高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综上所述,建议应在四川旋木雀潜在的适宜栖息地当中全面开展更多的野外调查,尤其是大巴山山系的适宜生境中究竟有无该种生存。
  • 摘要:人工芦苇湿地是鸟类繁殖与越冬的良好场所,鸟类群落不仅维持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是对芦苇生境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逐月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的人工芦苇湿地和原生芦苇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共记录到鸟类11目28科50种,其中人工、原生芦苇湿地分别为39种、36种,共有25种,人工芦苇湿地雀形目种类相对较多,原生芦苇湿地非雀形目种类相对较多.从全年看,两种芦苇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密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2月,5月种数达到全年最大30种,6月密度达到全年最大为14.74只/hm2,至9月份为种类和密度的回落期,10-12月鸟种数和密度基本稳定.从各季节看,春季鸟类物种数、多样性、均匀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各月鸟类物种数比较发现,冬季和春季人工芦苇湿地》原生芦苇湿地:夏季和秋季原生芦苇湿地>人工芦苇湿地;各月鸟类密度对比发现,2月至5月人工芦苇湿地>原生芦苇湿地;6月至1月原生芦苇湿地>人工芦苇湿地。两种生境鸟类群落在秋季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593,春季最低相似性系数为0.487。春季原生芦苇湿地多样性(H'=3.5976)和夏季原生芦苇湿地多样性(H'=3.4434)高,人工芦苇湿地在秋季多样性(H'=2.5315)和冬季多样性(H'=2.6783)高。从两种芦苇湿地的鸟类群落比较来看,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人工芦苇湿地的恢复己接近原生芦苇湿地。
  • 摘要:2011年3-10月,对扎龙保护区内迁徙白头鹤的停歇期、主要行为及栖息地、觅食行为的活动节律和食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出:2011年,扎龙保护区,(1)迁徙白头鹤的迁歇期为5个月,分别为3-4月和8-10月;其中,春季停歇发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1个月左右;秋季停歇发生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2个月左右;(2)迁徙白头鹤的主要行为有夜息、觅食、昼息三种;相应的栖息地分别为夜息地、觅食地和昼息地;(3)觅食行为是主要行为,均呈现两个高峰;觅食生境偏爱选择农田和芦苇沼泽;(4)迁徙期的食物包括14科24种植物;植物的科组成中,以禾本科和藜科为主,其次是豆科与菊科、千屈菜科和唇形科;植物的种组成中,以玉米、芦苇、碱蓬和野豌豆为主,其次是千屈菜、黄岑、羊草.rn 建议:(1)搜索保护区内和区边可能存在的白头鹤的迁徙分布盲区,并对其内居民进行宣教;(2)连续监测集群分布区域内白头鹤的食性组成,并密切关注区域内居民的农忙动向:(3)在白头鹤集群分布区应建立季节性的监测与救护预案。
  • 摘要:2012年3月至5月及2013年3月至7月,根据亲鸟行为判定巢址法和系统搜寻法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短尾鹪鹛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短尾鹪鹛繁殖期为2-7月,繁殖高峰期在3月中上旬,孵卵期为8-9d,育雏期为9-11d.卵椭圆形,白色基底,上面遍布大小不一红褐色斑点或连成一小片.窝卵数为3枚,卵重3.48±0.39g,卵大小为24.20(±1.32) mm×17.14(±0.78) mm.短尾鹪鹛的孵化成功率为82.22% (n=90),繁殖成功率为57.78%(n=90).孵卵期间,亲鸟每天离巢3-8次,平均日离巢次数为5.28±0.31(n=18),日平均离巢总时间为276.2min(n=18),日平均在巢率为80.82%.对41巢的18个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短尾鹪鹛选择营巢洞穴的主要因子是安全因子、干燥因子和食物因子.利用样方(n=15)和对照样方(n=26)在坡位、50cm*50cm范围内的巢上盖度和100cm* 100cm范围内的巢上盖度3个因子上差异显著.
  • 摘要:2012年4-6月及2013年3-7月,采用温度记录仪和红外线照相技术,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7巢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3月底4月初迁飞至该保护区,巢址选择和筑巢高峰期为4月中旬至下旬,巢基本呈圆形,直径94.1cm(n=11),距水面高度13cm(n=11);产卵期为4月底至5月10日前,窝卵数为2枚(n=11),产卵间隔为2-3天(n=11),卵呈椭圆形,卵呈灰绿色并伴有褐色斑点,卵均重206.5g(217.3-189.3g,n=22),卵长径104.1 mm (130.2-96.2mm,n=22),卵短径62.4mm (63.8-59.2mm,n=22).对7巢安装探头温度自动记录仪和红外线相机监测,结果发现黑颈鹤孵化期为31-33天(n=7),幼鸟出壳后4-6h (n=11)便可自行行走,8h以后就可下水游走.黑颈鹤的孵化成功率为78.6% (n=14),繁殖成功率为64.3%(n=14).双亲共同孵化,雌鸟投入时间多,占68%,;孵化期平均孵化温度22.7℃(n=7),离巢期温度为巢址地面温度,其中最高温度41℃,最低温度-4℃.亲鸟在夜间和中午温度最高时有离巢现象,但是未影响繁殖成功率。对保护区黑颈鹤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繁殖前(98只,30对繁殖群,38只亚成体)和繁殖后期(159只)调查,种群增长率为50%。
  • 摘要:通过野外布设样线的方法在黑龙江省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收集与白头鹤巢址选择和生境利用有关的生境因子,并结合GIS技术和现代生态学建模方法,根据白头鹤的分布、生境特征,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确定影响白头鹤空间分布及活动的生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白头鹤主要选择利用郁闭度较高,有小面积水域的林间湿地筑巢繁殖,雏鸟出壳1-2天后,成鹤带雏鸟离开繁殖巢,在巢周围觅食、活动.本研究中,白头鹤利用的繁殖地主要位于阔叶林内部,对其他生境类型的利用则相对较少,这同随机样点相比,存在明显的选择性.白头鹤选择的巢生境中植被以桦树、毛赤杨为主,林下植被以高草为主,及少量灌丛.筑巢水面大小约25-144m2,水深约12-35cm.此外,在白头鹤生境利用中,白头鹤觅食点对地物特征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在觅食活动点中,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斑块面积、斑块复杂性、植被指数、坡度、距离水源距离等多个因子.在AIC筛选的模型中,斑块面积、斑块复杂性、植被指数等因子没有被剔除.在生境变量的比较中,斑块面积、坡度、海拔以及距离河流的距离等重要性系数较高,对白头鹤觅食活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还基于野外收集的资料,应用数学模型,结合地统计学模型对白头鹤的生境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内白头鹤的潜在最适宜生境面积为1040.9 km2,而不适宜面积约占24.86%.将道路密度因子引入到模型中以后,白头鹤的最适宜生境面积迅速下降,由原来的9.16%降至2.34%.而适宜生境面积变化不大,不适宜生境面积有所增加,由24.85%增加至25.52%。
  • 摘要: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低氧、高寒、强紫外是其典型的极端环境特征,栖息于青藏高原上的动物能调节自身的生理状态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在进化过程中形成最佳的生理生态策略和独特的遗传基础.本研究比较青藏高原和低海拔区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的生活史策略、应激反应调节通路特征发现:(1)青藏高原树麻雀体重显著高于低海拔区种群,符合贝格曼定律;(2)青藏高原树麻雀的第二次繁殖期与换羽期具有明显的重叠现象,这一特征不同于低海拔区种群;(3)在繁殖期,青藏高原树麻雀的肾上腺皮质酮应激反应、皮质酮结合蛋白(CBG)和皮质酮受体(GR)同低海拔种群相似,但在换羽期具有显著高于低海拔种群.因此,青藏高原树麻雀依然具有低海拔种群起源的"多次繁殖"的生活史策略,但因青藏高原冬季寒冷漫长,青藏高原种群表现出第二次繁殖期与换羽期重合的策略,而此时的肾上腺皮质酮应激反应增强,下游CBG和GR受体水平升高较好地协调了繁殖与自身生存之间的平衡,保证其获得最大适合度,这一生理生态适应对策成为青藏高原树麻雀适应极端环境的最佳策略.
  • 摘要:2013年5月5~10日、5月18~24日,北京观鸟会栗斑腹鹀项目组在香港观鸟会、东方鸟类俱乐部的支持下,完成了第三年的栗斑腹鹀分布专题调查.本年度的调查结果,新发现了3个栗斑腹鹀繁殖的分布地点.本年度调查分为两次,第一次,从科右中旗到乌兰浩特,沿Gi11国道和省道,对公路两边有山杏林的生境进行排查,重复了希尔根往年的样线样点和科右中旗坤都冷的一个样点样线.调查涉及18个地点,44个样点.第二次,先后在内蒙兴安盟图牧吉、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扎鲁特旗鲁北、赤峰林东及吉林白城、洮南的相关地区进行了调查,涉及15个地点,26个样点.这70个样点有7个记录到栗斑腹鹀,其中3个一直有记录的旧点:内蒙古科右中旗希尔根,扎赉特旗图牧吉马鞍山;吉林白城大岗林场.4个有栗斑腹鹀记录的新点分别位于内蒙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右中旗南部和新佳木、扎鲁特旗鲁北南部.6个点的栗斑腹鹀均有繁殖行为.科右中旗希尔根种群数量有较明显增加,记录到41只,与2011年的数量相比增加了一倍多.这应该是当地保护区与草场承包主人加强保护的结果.新老地点共记录70只以上.
  • 摘要:本研究利用PCR以及3'和5'RCAE技术获得黄嘴白鹭MHC Ⅱ类B基因全长1020bp的cDNA序列和全长2360bp的DNA序列.实验中共分离得到4个位点的MHCⅡ类B功能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Egeu-DAB1-4.黄嘴白鹭MHC Ⅱ类B基因DNA序列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其中外显子1为91bp编码前导肽,内含子1长度280~600bp,外显子2长270bp编码β1区域,内含子2长度为266bp,外显子3长282bp编码β2序列,内含子3为11obp,外显子4编码跨膜区长107bp,内含子4为115bp,外显子5编码部分胞质结构域,内含子5为160bp,外显子6编码胞质结构域和部分3'UTR.不同位点间序列差异集中出现在第一内含子部分.利用2010年福建菜屿繁殖黄嘴白鹭种群的32个幼鸟个体检测MHCⅡ B基因第二及第三外显子的多态性,共获得包含第二外显子和第三外显子,长度为1470bp的的22个单倍型序列.这些序列中9个来自Egeu-DAB1位点,5个来自Egeu-DAB2位点,3个来自Egeu-DAB3位点,剩余5个来自Egeu-DAB4位点.在外显子部分多态性最高的是Egeu-DAB1位点,同时该位点的dN/ds值为1.87表现出正选择作用,多态性最低的是Egeu-DAB3位点.采用PAML软件中的CODEML程序计算第二外显子上的正选择作用,共发现了13个位点受到了正选择作用(置信区间水平大于95%).表明正选择作用是维持黄嘴白鹭MHC Ⅱ类B基因的多态性的机制之一.
  • 摘要: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是研究物种栖息地需求的主要方法之一.逻辑斯蒂回归是一种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是物种分布模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种较新的机器学习模型,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逐步增多.本文应用以上两种模型分析4种长尾雉的分布.选用了17个环境因子来构建模型,包括温度、降水、土地利用类型等.长尾雉的分布数据包括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212条记录;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85条记录;黑长尾雉(Syrmaticus mikado),12条记录;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208条记录.不同模型之间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Kappa值、最小预测面积(MPA)等指标进行比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综合表现最好,其给出的变量重要性信息可以为逻辑斯蒂回归的变量选择提供指导,从而提高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表现.在全国尺度上,温度和降水是影响4种长尾雉分布的主要因素.白颈长尾雉的分布主要受年平均降水量、最冷季节最低温和最暖季节最高温的影响;黑颈长尾雉的分布区暖季平均温较高、降水季节性变异较大即有明显干湿季;黑长尾雉分布于降水季节性差异不大、温度季节性变异小及较高人类足迹指数的地区;白冠长尾雉分布区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mm,且温度季节性变化越小降雨量要求越大.
  • 摘要:2012年3月-2013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湖北省广水市蔡河镇对野生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利用16台红外相机在40个相机位点对白冠长尾雉进行了监测.累计1774个相机日,拍摄到2242个独立视频,其中白冠长尾雉的视频占18%,共记录538只次,雌雄比为1.43∶1.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每日有两个活动高峰期,上午雄性个体的活动高峰期比雌性个体早两个小时.白冠长尾雉的主要行为是移动和觅食,分别占到总频次的40.71%和33.10%,其余5种行为依次为:警戒9.29%,梳理7.14%,休息5.00%,对抗2.62%,育幼2.14%.雌性白冠长尾雉的警戒行为频次比例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5).不同季节之间取食行为、移动行为、对抗行为比例之间有显著差异,冬季的取食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夏季(P<0.05),夏季移动行为比例显著高于秋季(P<0.05)和冬季(P<0.05),而警戒、梳理、休息和育幼行为比例则无显著差异.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