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年会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病机探析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病机探析

摘要

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的历史来看,中医学并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病名。根据MIRI过程中出现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倦怠乏力等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胸痹”、“心悸”范畴。中医认为心气虚衰是胸痹首要病因,痰瘀互阻推动胸痹疾病进程心气虚损贯穿再灌注治疗始终,并为再灌注后产生的热毒、浊毒、水饮提供了有利的潜伏条件,此外,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可以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机制,加重心血管疾病症状。中医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的价值,治疗可采用传统益气活血法。在化瘀类处方中加入理气或益气之品,如:血府逐瘀汤中加用柴胡、桔梗、枳壳等升清降浊,疏理气机;通窍活血汤中加用麝香、葱姜类辛通之药通窍以利血行;补阳还五汤中更是运用大剂量黄芪补气行血此外,还可采用凉血安神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法干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如1L-8、ICAM-1、CD40-L、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热休克蛋白(HSP60)、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及P-选择素,抑制炎症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