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年会
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年会

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11-11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会议文集: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医心身医学创始人赵志付教授运用刚柔辨证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疑难心身疾病获效良多.文章举疑难心身疾病心悸伴烦热典型验案一则,通过医案分析了赵师刚柔辨治本病的思辨过程和处方方案.该患者运用刚柔辨证属于刚虚证。用药多用酸甘咸寒,佐以温药,寒热兼顾,阴阳并调。白芍、丹参、炒酸枣仁、柏子仁,能入心肝肾经,柔肝养心血;龟板、龙齿、珍珠母,滋阴潜肝肾之中的相火;桅子lOg、肉桂3g,采用桅子苦寒清心火除烦,肉桂辛甘热,入肾经,引火归元,寒热并用,相反相成;患者平素纳差,干呕,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后天生化无源,百病丛生,故处方茯苓、白术、砂仁、鸡内金,共同健脾和胃;患者腰部及下肢怕冷畏风,给予炮姜,干姜性辛温,入脾胃肝肺经,炮制后色黑入肾,肾温则浮火自降,下焦自温。
  • 摘要:介绍了两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诊疗实例。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以心悸、胸闷、胸痛等主诉为主要症状,伴有头晕、失眠、烦躁、多汗等自主神经失调的症状,同时常合并有焦虑、抑郁表现.赵志付主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了刚柔辨治心身论,从中医的脏腑理论出发,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显著疗效.赵主任的刚柔心身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的阴阳刚柔学说和心身合一学说。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主疏泄。其病机主要是肝的疏泄失调导致刚柔不能相济,出现气血阴阳失调。治疗原则柔以制刚、刚之治柔。刚证治疗遵循酸甘化阴——以柔制刚。临床常常选用白芍、酸枣仁、丹参等药柔肝养心、桅子黄连牡丹皮等泻肝清心。柔证的治疗遵循辛甘化阳—疏肝化阳。治疗中常选用柴胡枳壳香附等疏肝、郁金石菖蒲合欢皮等理气结郁。
  • 摘要: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病,包括睡眠数量、质量和节律的紊乱,其中最常见的是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中医认为不寐的总病机为营卫不和,阳不入阴.介绍一则运用“刚柔辨证”理论治疗失眠的验案。病人平素性情阴柔,情绪抑郁,少语寡言,属柔症之虚证。抑郁日久伤及脾胃与心,属于肝郁气滞,心脾两虚之症。治以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综合治疗为法。此方以柴胡,白芍,枳壳、香附、石菖蒲、郁金、合欢皮疏肝解郁理气,以炒枣仁、柏子仁柔肝养阴安神,小茴香、乌药、莱菔子健脾,炙大芸、熟大黄、焦桅子除热养阴,本方以疏肝解郁健脾为特点,临症见效甚佳。
  • 摘要:小柴胡汤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创,虽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但因药少而精、力专效宏,备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历久弥新.小柴胡汤原为少阳病之主方,但从临床应用看,已突破了原方应用范围,现代临床运用表明,小柴胡汤广泛应用于外感内伤杂症、临床多科疾病中,小柴胡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报道时而可见,但缺乏系统、有待深入.小柴胡汤配伍精灵,效果确切,临床中体会到心血管的常见病及疑难症,只要病机相符,皆可以本方加减使用,故仲景云“小柴胡汤但见一证即是,不必悉具”。临床中观察到小柴胡汤治疗冠心病、双心疾病、心律失常等常有较好疗效。可用小柴胡汤的原方原量,或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加减。冠心病心绞痛加丹参、姜黄等宽胸开痹、活血通脉;合并心律失常加甘松、生龙齿等安神定志,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加荷叶、茯苓、丝瓜络、葛根等化浊通络;失眠者加炒枣仁、珍珠母以宁心安神。“病与证相符合皆可服之”,深感小柴胡汤是解决临床疑难症的良方。
  • 摘要:血瘀证模型是中药复方及中药制剂药效和药理研究的基本工具.复制血瘀证模型的关键在于力求创造出同某种人类证候近似的动物模型.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血瘀证的病因主要为寒,热,气,血.血瘀证的动物模型大致分为两类:病因造模和模拟血管病理.最后以动物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指标、以药测证三个方面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目前血瘀证的造模方法繁多,通过对多个模型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探索更理想的血瘀证造模方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研究.血瘀证的动物模型建立也可以概括为“二因三果”,“二因”即为病因和物理化学方法,“三果”,即为动物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指标、以药测证。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仍然碰到一些实际的困难,比如传统病因的选择性实施与规范化的建立;客观指标的特异性、重现性差;缺乏对动物模型的辨证诊断及模型构建评价体系;模型缺乏重复应用性,尚无得到广泛认可。
  • 摘要:瓜蒌薤白类方最早见于汉代名医张仲景的著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为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的基础方剂,现广泛应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笔者通过将单味瓜蒌、单味薤白的药理作用与瓜蒌薤白组合方剂的药理作用分别研究后对比,验证基础方瓜蒌薤白组和对于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从现代药理作用机制角度阐述瓜蒌薤白组合对心血管多面多效的影响,发现其组合作为基本方剂的必要性.实验表明,以瓜蒌薤白为基础化裁而得各类方剂中均含有瓜蒌薤白类方的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化学成分,其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保护血管内皮、保护缺血心急组织、拮抗缺血心肌钙离子超载等。现代研究表明,瓜蒌薤白类方也可用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等具有上述症候者,或胸阳不振、痰浊内阻见症者。虽然在瓜蒌薤白类方的有效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瓜蒌薤白类方对于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作用的确切机制仍存在诸多盲区,这些类方可能存在的其他有效成分仍有待挖掘。
  • 摘要:中医康复医学历史悠久,目前有学者运用中药、针刺、艾灸、推拿、按摩、刮痧、药膳、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手段和方式,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进行了中医康复的有益探索.基于文献回顾,阐述了中医心脏康复的潜力和优势,同时对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发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剖析.实践证明,中医心脏康复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再入院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传统手段和方式将会在心脏康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太极拳、气功和八段锦等中国传统运动方式能够让心血管病患者受益,可降低血压及血脂水平,对心衰症状及体力和情绪亦有改善作用,国外的多家媒体对此文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医心脏康复前景广阔,但同时,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才刚刚起步,相关体系远未完备,尚有很多方面工作需要充实完善。
  •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类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从是否建立人工气道、冠状动脉结扎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的选择方面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方法及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因素以期简化模型制备过程,提高科研人员的造模水平,从而为医学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来源.目前的模型制备过程中存在动物存活率低、造模成功率低、操作繁琐复杂等问题制约了研究内容的发展与突破。从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中可以看到,模型的制备过程有简单化的趋势。非人工通气条件下手术者摆脱了呼吸机的限制,节省了制备模型的时间,节约物力和财力成本,同样降低了手术者制作水平的门槛。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对于保证手术者状态和动物状态的稳定较为有利。麻醉剂用量也因整体手术过程时间缩短而减少,对动物的影响和死亡率降低有显著的作用。进行改进优化的冠脉结扎方法便于学习和掌握,值得推广。在保证模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制作速度是提高造模成功率的关键,关于这一点相信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 摘要:目的: 检索及分析气滞血瘀证相关文献,为开展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研究方法,检索1974-2016年中国知网(CNKI)中气滞血瘀证文献,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文献年份分布趋势、文献病种分布、作者、文献研究类型,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现状. 结果: (1)经过筛选,共有1121篇名含有气滞血瘀.总体讲对于气滞血瘀证的研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2)经统计,气滞血瘀证主要涉及76种病种,并主要集中在妇科、外科/骨科、心血管疾病及脾胃消化疾病中; (3)气滞血瘀证文献类型以临床试验、病例报道、证候诊断标准为主. 结论: (1)气滞血瘀证是中医常见证候,已针对其开展了相关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的研究; (2)有关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与完善.
  • 摘要:心血管疾病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健康统计报告2016》将其列为全球死亡首因.芎芍胶囊是陈可冀院士根据经典活血化瘀复方血府逐瘀汤化裁而来,由川芎、赤芍有效部位构成,对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均有显著疗效.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提取活血化瘀药川芎、赤芍的有效组分,测定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筛选有效组分最佳疗效比例,进行一系列的药代、药效实验,并运用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证实了芍芍胶囊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独特的活血化瘀疗效和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尽管现有关于芎芍胶囊的研究己证实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和可能的药效机制,未来仍需要更多证据来逐步搭建芎芍胶囊治疗心血管病的网络体系。例如,芎芍胶囊能够促进心肌梗塞区的血管新生而改善心肌缺血,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重构,但血管新生和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病的影响、芎芍胶囊对心肌缺血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血管新生和血管重构的相关性等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究。今后的中药复方研究工作,还需要借助西医临床研究的经验,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并深入探究中药的作用机制,从而客观评价中药的临床疗效。
  • 摘要:衰老是细胞清除代谢废物的功能降低,导致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过度积累,从而使生命体的生存能力降低.自噬是细胞内主要的代谢途径,可以分解受损的蛋白和细胞器进行能量循环利用,并可参与衰老以及与衰老相关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不同,将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其过程分为诱导、核化、自噬前体的延伸及蛋白降解再利用.自噬的信号通路与衰老的调节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因此细胞自噬的水平与衰老密切相关,衰老进程中自噬水平降低,且自噬水平的降低可加速衰老进程,同时自噬水平升高可以延缓衰老,就是说自噬对于衰老的进程有调节作用,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热量限制等方面探讨自噬调节衰老的机制.另外,中医药对于自噬及其对衰老的调节方面的研究仍为起步阶段,但从理论研究及药物实验等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 摘要:目的:探析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标的分布及其动态演变规律. 方法:检索197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家知网(CNKI)发表文献,对文献中关于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证候要素、证候要素靶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文献93篇,总病例数23270例,血脂异常常见证候有痰浊阻滞(5061,21.75%)、气滞血瘀(2949,12.67%)、阴虚阳亢(2733,11.74%)等,常见证候要素有痰浊(7073,30.40%)、阴虚(6064,26.06%)、血瘀(5898,25.35%)等,相关证候要素靶标有脾(13657,58.69%)、肾(9975,42.87%)、肝(8812,37.87%)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脂异常患者虚证逐渐减少,而实证逐渐增多;如:①气阴两虚证从整体观察呈下降趋势,1986-1995年、1996-2005年、2006-2015年该证候所占百分比(1.40%、6.38%、3.23%)明显低于1975-1985年(23.52%),②痰浊阻滞证则呈上升趋势(1975-1985年:7.47%、1986-1995年:38.36%、1996-2005年:18.90%、2006-2015年:21.75%);证候要素血瘀在近40年动态演变过程中所占百分比波动不大(21.82%-26.71%);血脂异常患者主要证候要素靶标由肝(71.43%→35.26%)、肾(68.13%→41.82%)转向脾(33.85%→60.39%). 结论:血脂异常实证逐渐增多,近10年证候以痰浊阻滞、气滞血瘀为主,证候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证候要素靶标以脾为多;虚证逐渐减少,近10年以气虚为主.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本病病因复杂,笔者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位在主要在心,由肝气郁结而始,日久及肾,累及五脏;发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用药强调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辨证论治.鼓励患者畅情志,增强患者治疗的治愈信心,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与遗传、环境有关的可导致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损害并致功能障碍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肾脏是高血压最常波及的靶器官之一,而尿微量白蛋白是肾损害前期的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若不及早干预治疗,可能发展为肾损伤,甚至可发展为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李平教授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临床治疗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取得明显临床疗效,为微量白蛋白尿的及早治疗提供有效经验.李平教授从中医角度辩证论治,考虑糖毒损伤肾络,肾脏失其封藏功能所致;血压方面,患者形体偏胖,属痰湿体质,痰湿郁久化热,肝阳上亢,汲取肾阴,导致肾络失养,故治疗以化瘀通络,补肾养阴,在临床中取得明显疗效,尤其是水红花子的灵活应用,为微量白蛋白尿的及早治疗提供有效经验,真实可靠,对发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特色优势是个很好的借鉴。
  • 摘要: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李应东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眩晕病及新方用药研发提供参考.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通过对治疗眩晕病的137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4首.研究李应东教授治疗眩晕的方剂,在健脾化湿、活血理气以治"后天之本"的基础上兼以安神、清热、解表、开窍的药,其立法、组方的中心思想归纳为攻补兼施立足扶正以健脾化湿主,兼活血理气,化痰通窍,贯穿始终;用药甘淡平和,顾护脾胃;肺脾肾三脏相通,紧密联系.
  • 摘要:介绍洪善贻教授诊疗青中年高血压伴有代谢紊乱的经验,洪老师认为青中年高血压最常见肝火上炎,痰湿内阻,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在临证时,应辩证与辩病相结合,以辩证为主,根据不同的病机,详细辩证,从肝脾肾论治,从血脉论治,发挥中医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优势,逆转高血压的发展.在控制血压的同时,纠正代谢紊乱,才能逆转或延缓高血压的发生,中医中药多部位,多靶点,更为灵活,整体统一,体质辩病辩证的思路,为青中年高血压的诊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摘要: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全方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等组成,补气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虚血瘀所致偏瘫.笔者临症常以本方灵活化裁治疗多种病症,由于这些疾病的病因病机相同,或处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因而采用相同的治法和相同的方药,随证加减,都收到了治愈疾病的目的,这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原则,更说明了这一原则的正确性和实用价值。故凡气虚血瘀之乳腺癌术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月经不调及脑梗塞者,不可拘泥原方主治范围,可广泛用于临床多科和多种杂病。
  • 摘要:对《续名医类案》心病医案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心痛的发病特点、主要症状及不同表现,得出心病、胃心病病性以实者及虚实夹杂者为多,纯虚者较为少见.通过对古代文献中心痛、胃心痛医案的整理,得出中医治疗主要从调气调血入手,病偏实者调气当以理气活血或行气化痰为主,理气活血者可用丹参饮、血府逐瘀汤为主方;行气化痰者偏寒可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偏热可用小陷胸汤为主;病偏虚者当以补气养血为主,可以四物汤、生脉饮、归脾汤等为主方.虚实夹杂者临床当辨清标本缓急,随证加减.所载心胃痛一门医案丰富,且治疗不拘于一法,有用方药亦有热针、热敷疗法.虽胸痹一名在汉已提出,但作者仍将心痛胃痛列于一门,并不简单是古人分不清何为胃痛何为心痛,而是为今人提供一种思路,即心痛不仅可以从心本身论治,亦可从脾胃着手,为当今社会治疗胸痹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本文通过对痰浊的成因、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治疗思路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治疗中.刘中勇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痰浊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重要病机之一,在治疗上除了要考虑本虚-气虚,标实-瘀浊以外,还应当从痰浊来论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所以防止pci术后再狭窄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改善机体脂质代谢、阻止血小板进一步的活化、黏附、聚集,减轻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此采用刘中勇教授自拟的“痰浊汤”治疗。方中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祛痰宽胸,化胸中结聚痰浊,宣胸中阳气,使胸阳振,痰浊降,气机畅,脉络通。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使脾胃恢复运化,痰湿不生,从源头上避免痰浊的生成。用四物之川芎、赤芍、当归活血化瘀,清胸中之瘀血,破痰瘀互结之瘀。丹参、石菖蒲引诸药入心,通心气,益心血,开心窍。陈皮、枇杷叶、竹茹三药清热、理气、化痰,给痰浊以出入。本方既有治标之祛痰化瘀,又有治本之健脾化痰,标本兼治,痰瘀得化、痰浊不生,脉络得通。总之,中医药治疗再狭窄的优点在于辨证论治,整体治疗,采用中医药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摘要: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通过临床观察患者的诊疗经过,从而确定炙甘草汤加减干预此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结果:炙甘草汤加减很好的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足,从根本上着手,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率、阵发性房颤复发率、缺血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有确切疗效.结论:炙甘草汤加减的安全性较高,几乎无毒副反应,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其在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如介入后再狭窄、症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等一系列问题仍是难解之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长期以来,中医药防治在冠心病方面有着广泛研究,且近年来大量研究也表明中医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治疗调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中医药研究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冠心病介入后的治疗,近年来涌现出了众多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PMI的中医药防治领域丹参类制剂、特别是丹红注射液,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中医药在介入心脏病的治疗上虽然存在诸多瓶颈,但目前己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证实了有多种中药及方剂可作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多个病理环节,临床研究也已取得一定进展,相信在全体中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诊疗措施定会越臻完善,在疾病的机制、方法、中药剂型以及评价体系上都将有新的探索及发现。
  • 摘要:三七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其止血散瘀定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出血证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三七在中医药市场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在中国一年销售额达5000吨.主治咯血、鼻衄、外伤出血、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和脑血管疾病.三七的化学成分包括皂苷、多糖、三七素、黄酮类、挥发性成分及微量炔醇类等化合物。三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血栓、促凝血、促进血液生成、抗心律失常、降血压等作用。三七的植物化学和药理作用的探索己经取得了很多成果,结合有效活性成分和药效进行不断精简优化,突破传统中药“粗、大、黑”的劣势,完成向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转变,开发了三七通舒胶囊、血塞通软胶囊、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一系列成分清楚、研究充分的药物,是一条符合中医药理论而相对更为可行的途径。
  • 摘要:结合1则门诊病例对滋养心阴在室性早搏治疗中的意义做初步的总结。室性早搏为心内科临床常见病,本病发病人群无一定规律,可见于健康人,亦可见于各类心脏病患者.根据本病心悸、胸闷等症状,可归属于心悸、胸痹、心痛、真心痛、怔忡等相关病证范畴。心悸病因较多,其中阴虚致悸多责之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阴,或劳倦太过,脾阳被伤,生化之源不足,阴血亏虚,致心神失养而发为心悸。《黄帝内经》依据疾病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将“调和”作为疾病痊愈的目的及标准,促进人体正气“自和”,滋养心阴,使正胜邪却,疾病向愈。治疗处方以养阴定悸汤加减。养阴定悸汤取方自炙甘草汤及桂枝甘草龙骨牡蜗汤。用生地、麦冬、麻仁、阿胶、大枣等柔药补血养阴,并以刚剂炙甘草、人参、生姜、桂枝、清酒等益气通阳行血,两组药物刚柔相济,使阴阳两调,体现了仲景“阴阳自和,必自愈”的治疗原则。桂枝性温通心阳、和畅心气;炙甘草补中益气,补养心气;生龙骨镇静安神,使神明内守;生牡蛎潜镇浮阳之躁动,以使神藏于心。诸药合用,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从而使心阳得复以顾护心神,心神得护则潜藏而不外动,诸症得除。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关于AS的病因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因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细胞浸润、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激活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造成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文献研究表明中药抗A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部分中药通过细胞信号通路抗AS的作用机制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阐明.试验研究表明,小陷胸汤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斑块的形成及其NF-kB的表达;罗布麻叶总黄酮通过干预p38MAPK/NF-kb信号通路下调相关蛋白来实现其抗AS的作用。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通过TGF-β1/Smad2信号通路改善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生物活性的改变,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笔者依据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补肾调肝降浊法”治疗AS。其依据如下:AS除与全身性疾病所致(继发性血脂异常)外,多由于遗传基因缺陷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寄真阴真阳,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血脉则血脉不畅,肾水不能涵养肝木,则肝失调畅,肝主疏泄失司,加之久坐不动,或饮食失节,脾之运化功能亦失调,导致水液代谢失调、痰瘀内生而导致AS。
  • 摘要: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影响极大.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法仍是防治心律失常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中医药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防治心律失常的中药属于天然的植物药,脏器毒性作用较低,较少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有着一定的优势。探讨了今后中医药抗心律失常离子通道研究的方向.将膜片钳及聚合酶链式反应等现代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对离子通道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有效的技术方法对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更深入的了解药物对离子通道的作用,符合一个好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标准及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开发方向。中药抗心律失常复方的配伍规律和意义,若能得到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阐释和验证,必将引起抗心律失常中药领域的重大飞跃,将为丰富中医药抗心律失常的机制,迈出可喜的一步。
  • 摘要:综述近10年来针刺降压机理研究的现状.从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分析探讨针刺常用穴位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总结其降压的临床机理.针刺通过调节人体的体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平衡以此来改善心血管功能,调整外周血管阻力,调节心肌细胞中游离离子的含量及影响中枢机制,影响主动脉血管重构等达到临床降压的效果。针刺降压平稳,既可降低即刻血压,又可维持降压效应,促进血压达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虽然针刺治疗高血压的机理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也有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缺乏大样本实验研究的证据;加强针刺降压远期疗效的评价;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治疗处方和研究方案.
  • 摘要:胆与心关系密切,其理论源于《内经》和《难经》,后世医家不断继承,二者从经络络属、五行相生、君相相辅等方面相互影响.从胆论治心系疾病的理论在古今医著中也多有体现,并为现代临床广泛应用.临床上许多常见心血管疾病应用从胆而治,可收获良效.通过梳理胆与心的相关性,归纳从胆论治在常见心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中医古籍认为胆与心密切联系,历代医家亦多重视“胆”在心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临证论治多种心系疾病,常配合使用治胆之法,疗效确切。研究表明,心与肝的相互联系,不仅表现为狭义的心脏与肝脏对应关联,而表现为更为广义的关联,诸多的心系疾病(头晕、心悸、胸痹、失眠、瘴病等)都可以从胆论治。由心胆君相相辅,共司神志,心系疾病从胆论治为研究心血管疾病开拓了临床思维,尤其是对于“双心疾病”的防治,具有深远意义。
  • 摘要:本文目的是用"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的新观点探讨高血压形成的原因.目前医学界对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出了很多学说,但仍然是一头雾水、病因不明和机理不清,即使各类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也有很多弊端.之所以这样就是由于科学家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即造成疾病可以有两个因素,一是"内容"异常所造成的疾病,称为内容性疾病;二是"状态"异常所造成的疾病,称为状态性疾病,很大一类疾病(所有慢性退行性疾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都是先状态出现问题,后才出现内容的异常或病理性改变.反映组织细胞状态的客观指标就是组织细胞生物电能稳态是否正常. "内环境稳态"是生理学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是维持机体内各个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目前关于"内环境稳态"只涉及"内容",即各种功能内容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及功能内容偏离正常值有多远.但是,科学家们唯独丢掉或忽略了一种稳态,即"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概念:是指大到整体、系统和组织脏器,小到细胞、细胞器甚至每一个蛋白质分子都蕴含一定量生物电能,而且它们单位体积内所蕴含的能量(主要是生物电能)含量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或者讲它们在行使各自生理功能时,单位体积内生物电能含量要在一定正常范围内波动,生物电能含量的高、低水平反映出它们的状态.各种组织、组织细胞所蕴含的生物电能含量正常,容积电场强度就正常,对组织细胞形成的生物电器效应就正常,就能控制住各种组织细胞活性的正常,血管壁单位体积蕴含生物电能含量也要有一个正常值或正常范围,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都会出现高血压. 高血压早期首先是血管壁状态出现问题,长期、持续性的状态异常最终导致血管壁出现器质性改变,高血压形成的病因就是"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失衡所致.控制和恢复血管壁生物电能稳态才是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的根本方法.
  • 摘要: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总结1989年-2015年间pubmed收录的现代血瘀证相关研究文章发展趋势、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检索pubmed中发表于1989年至2015年间血瘀证相关英文文献.记录统计发表信息、研究内容及文献计量学指标.结果:大部分血瘀证相关文章来源于中国学者,血瘀证相关文章在近年来发表量日益增长,质量也在提高.血瘀证相关现代研究的疾病多样性也随着发文量增加而增加,但血瘀证诊断标准未能统一,相关文章的学术影响力仍然较低.结论:血瘀证相关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在未来需要相应地提高其学术影响力.
  • 摘要:过早搏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多采用辨证施治方法,虽然本病虽可单独出现,但常常由原发病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笔者以为,在治疗本病时,除了辨证论治外,亦应注意辨病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疗效.由于早搏有自身的特殊性,常伴见其他心血管疾病之中,这就需要临证时抓住产生早搏的原发病,以辨证为基础,发挥辨病论治的优势,才能够在治疗早搏过程中获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另外,过早搏动的病机及治疗有其以下共性:虚实夹杂,早搏的发病原因复杂,临证应补泻兼施;患者均有心神不宁之症状,临床可根据虚实症状不同辅以养心安神定悸或镇惊安神定悸之品;治疗早搏时需及汲取现代药理研究的精华,也要结合现代中药学实验研究进展。如苦参、丹参、甘松、老茶树根、桑寄生均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但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应用,不能仅凭药理作用堆砌药物。早搏多为良性,应充分发挥中医的心理疗法,嘱患者放松心情,理性对待病情变化,配合治疗。
  • 摘要: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活血化痰中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然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晰.经研究线粒体DNA、MicroRNAs参与MIRI整个过程且影响预后,线粒体DNA突变是引起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首要因素,MicroRNAs通过表达下降或过表达调控相关基因加重或减轻MIRI损伤,而作为胆固醇转运关键调节器的miR-33通过位于线粒体上CROT、PGC-1α、AMPK等相关基因而调控脂质代谢,然同MIRI的相关性研究却较之为少.因此深入研究miR-33同MIRI的相关性,探析活血化痰中药是否靶标miR-33调节脂质代谢,影响线粒体DNA突变而防治MIRI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双心医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又称为精神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多层次多角度治疗心血管病,同时重视精神心理疾患,提倡心血管和心理的双心健康.在中医学中,早在《内经》中就提出"心主神明"论,心脏与情志是密不可分的,它天然符合双心医学的概念."心主神明"论的提出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情绪波动的产生是在心脏部位感知到,近代以来,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脑主神明"理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当代中医学科的划分上,心理情志类疾病已经归属于脑病门类之下,心脏与心理情志之间的关系基本被割裂开来.双心医学的出现,为"心主神明"论找到了现代科学的理论基础,其基础研究必定会找到医学界对心脏与心理情志之间的深层联系.但是如何在基础领域推动二者的结合却值得探讨,要想中医理论在基础领域研究双心医学,需要中医理论在微观层面上的进一步探索.气络-NEI网络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将中医宏观的整体辩证思维与现代微观研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双心医学领域为进行中医学的基础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心主神明”论还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为临床心血管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经典调节机制,其通过影响DNA结合蛋白的结合能力,影响识别转录因子,或结合某些蛋白,从而实现调控转录水平.目前甲基化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针对特定位点的亚硫酸盐测序法,以及针对基因组富集或全基因组的二代测序.其在中医领域的研究可分为横向的证候生物标志物研究,及纵向的药物分子靶标研究.总之,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时间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明显,调节方式相对间接,充分体现基因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中渗透着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思想,为研究中医证候实质与中药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 摘要: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探索如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效的结合病因病机与生理病理变化,研制更符合临床实际以及中医理论的冠心病心绞痛病症结合动物模型.通过传统中医认为的病因得出的造模方法从多角度出发,建立了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实验动物模型,虽避免了单一因素不能真正代表发病本质的缺陷,但是存在普适性差、不能满足中医证型多样化需求的缺点。中医的研究要遵循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因此要求制备的心绞痛动物模型要兼具西医病理生理特点以及中医证候特点,才能有效的、确切的评价中药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加速中医药面向国际全面发展。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指由任何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己逐步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延缓心室重构,对于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心肌能量代谢重构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收集了从2006年至2015年这10年间"中医药干预心肌能量代谢重构"方面的相关实验室研究.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中医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出相关文献90篇(同一年份当中相同方药的研究按1篇计;不同年份相同方药的研究按>1篇计),中药方药75个(中药复方55个,单味药或者单味药的有效成分研究20个).研究发现,附子水煎物、附子中的主要成分乌头碱均对心肌细胞具有毒性,可以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来降低心肌细胞的活性;甘草、人参均能减小附子毒性,并且均可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来实现。附子与甘草、附子与人参的配伍剂量不同,效果也不同;桂枝与甘草、附子与干姜的配伍剂量不同,对心肌细胞心肌能量代谢的干预作用也不同。这些配伍的研究均出自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可见仲景方配伍之精妙,用量之精确。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发掘这种“精妙配伍”的内在意义,推而广之,使中医药这种“精妙配伍”更清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相信中医药一定会越来越大众化、国际化、世界化。
  • 摘要: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对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心衰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查阅中医文献及临床观察报告,阐述益气活血类中药改善心衰病患者心功能的主要作用机制.以期从新的视角研究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衰病的治疗,为中医药在心衰病的治疗研究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实验表明,益气活血类中药可增强心肌收缩功能、逆转心室重构、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及体内神经内分泌因子等多方面作用机制治疗心衰病,表明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衰病的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治疗心衰疾病的疗效及降低死亡率。此研究方向将对中医药治疗心衰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值得中医学者深入研究、创新及发展。
  •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和研究最多的疾病之一,而离子通道,尤其是钙依赖型钾离子通道(KCA)和三磷酸腺苷依赖型钾离子通道(KATP)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KCA是由c-Src/PI3-kinase/Akt或eNOS-NO-cGMP信号通路激活,从而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而KATP则作为媒介,整合细胞电活动和能量代谢,因此,KCA或/和KATP通道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靶点.大鼠实验表明某些中草药或其活性成分,具有调节这两个通道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中草药和生物活性成分能以多通道、多靶点及双向作用模式调节KCa和KATP离子通道,从而发挥出心血管保护作用。它们源自传统中医药,却具有新的作用靶点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传统药物的治疗功效,这是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更是对药物运用的发展。
  • 摘要:本篇概述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伤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提供新靶点与思路.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可以加速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促进单核细胞黏附,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相关;而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又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互为因果.近年来,研究中药及复方成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损伤修复,有一定进展。动物实验表明,中药可以降低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调节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物质的释放;中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提高内皮细胞存活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通过抗炎干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仅可以控制血压,更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减轻靶器官损害。
  • 摘要:耳穴疗法是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临床上可用来治疗高脂血症.本文通过探讨耳穴的中医理论根源以及现代医学对耳穴的认识,并结合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分析,查阅近20年来关于耳穴防治高脂血症的文献,归纳总结出单纯耳豆疗法、耳穴配合其他疗法和综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概况,认为耳穴疗法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上推广.此外,分析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研究可从制定统一规范的诊疗流程,以及深入探讨耳穴作用机制的方面着手.
  • 摘要: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粘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临床多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喘促等症状.中医认为心痹是由脉痹发展而来,认为心脏瓣膜病是由于“心主血脉-神明”功能遭到破坏的结果,其发病机理为各种原因导致“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引起心脉的痹阻不通。中医药在治疗心脏瓣膜病上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中医药干预,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或延缓心脏神经重构,以此达到缓解瓣膜病患者症状的目的。运用中医辨证治疗,从“心主血脉-神明”理论出发,利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痰阻脉络”、“热扰心神”的主要病理环节,以清化痰热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且未发现毒副作用,为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值得参考、借鉴。
  • 摘要: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提出:心主神明,主血脉,五行属火,应夏季,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小肠腑与心相应.后世医家又重点将心与肾的关系独立出来,形成了"君火相火"和"心肾相交"等理论.成语里很多关于心的描述都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描述甚为精准到位,中医"心"理论在成语也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中医基础理论是建立中医学科的基石,中医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即为“藏象理论”,心作为“君主之官”统领其余四脏,它与肝、脾、肺、肾共同协调平衡以保证五脏元真通畅。中华文化异流而同源,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汉语言文字与中医理论都体现着古人对于世界和人体的认识。成语由长句甚至故事凝练而成,其中含有“心”字的成语就不胜枚举,古人借这些成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描述身心体验。当人们同时查阅《成语辞典》和《黄帝内经》关于心的内容时,发现成语里对于心的描述,恰恰可以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中医理论对于心的论述,也恰好可以由成语作为注解。汉语言中对于心的表达和诊释还有很多,其与中医“心”理论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中医“心”理论理解得越深刻,则越有利于在临床中识别出心系病症,甚至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摘要:文章以传统营卫学说为指导,归纳了心脉与血压的形成机制、营卫与高血压的调节,提出"心脉-营卫失调,气机逆乱"是高血压病的病机所在.并认为"调卫气,宁心神,祛痰浊,畅血脉,和营卫"是高血压病的重要治法,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提出新的思路.用心脉-营卫学说指导高血压病的防治,有中医理论作为基础,且符合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防治措施,切近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信随着该学说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在高血压病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摘要:从临床研究的辨证加减、中药制剂、实验研究等多个角度,总结了近8年来,化痰涤痰方药治疗中风病的相关研究进展,化痰涤痰方药能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从现代药理方面分析可得到明确的解释和依据.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涤痰汤能减少活化caspase-3的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此外,化痰涤痰汤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的体重量的作用。
  • 摘要:心房纤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与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均密切相关,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房颤治疗仍然以以抗凝及控制心室率为重点,以药物及射频消融为主要方法,新型口服抗凝药得到进一步的证据支持,射频消融也受到更多重视和应用,目前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为70%-80%。
  • 摘要:目的:用"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的新观点探讨中医具有整体观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对疾病采取针对性极强的局部治疗,对整体调理较弱,中医治病并不直接对抗疾病,而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调理病变组织脏器的状态,致使病变组织脏器不正常的状态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一种方式是对病变组织脏器进行直接调理;而是通过内外、上下及左右正常状态的组织、脏器来帮助病变器官状态的恢复,例如针灸治疗;对气虚脏器进行补气治疗等等.所以中医治疗具有整体观. 方法:引入"组织细胞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大到整体、系统和组织脏器,小到细胞、细胞器甚至每一个蛋白质分子都蕴含一定量生物电能,而且它们单位体积内所蕴含的生物电能含量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或要在一定正常范围内波动,生物电能含量的高、低反映出它们的功能状态)概念,结合已知的电生理学、生物电磁学、蛋白质物理学等等实验成果最终揭示出中医所讲的"气"的本质。 结果:中医所讲的"气"的本质就是机体所蕴含的"生物电能",像西医的各种"稳态"一样,这个"气"也要有一个稳态或正常范围,超过正常范围的升高就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热证、实证",超出部分就是"火";反之降低就是"虚证、寒证".同时,在人体内生物电能是可以自由运动的,就像"气"一样飘来飘去,所以我们的老祖宗给它起了一个恰当的名字"气".中医经络就是中医的解剖,人体内所有组织脏器、组织细胞能够功能的一致性、协调性的建立就是由经络系统完成的,而且每一个组织脏器或脏腑都与外界构成一条经脉,每一条经脉又以串联方式连接起来,24小时不停的传导,所以内部脏腑的一切表现都会在相应和相关经脉表现出来. 结论:"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概念就是中医的"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治疗和中医保健都是围绕这个"根"进行的,西医将其忽略和丢失了,这是西医的缺陷,西医的这个盲区恰恰是中医的精华.所以,中医将对世界医学作出巨大贡献,一是填补西医的最基础理论"内环境稳态"中的一项空白,即"组织细胞生物电能稳态"内容;二是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增加一个系统,即人体生物电能循环传导系统或经络系统.只有中西医融合为一起世界医学才是一个完整医学.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终末阶段的一组症候群,国内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为0.9%,其5年死亡率与肿瘤相似,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历史悠久,方法独特,具有临床疗效.五苓散加减方是中医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经典方剂,其疗效得到多数医家的肯定.临床试验表明,五苓散加减方具有利水消肿、温阳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并且通过调节尿液,调整血压,拮抗体内醛固酮抑制RAAS系统活性,降低血脂与过氧化脂质含量,以及调节BNP, ET等细胞因子,改变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改善CHF患者喘憋、心悸、水肿、气促、乏力等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延长生存周期,提高生活质量。也有研究提出五苓散配伍益气养阴中药是治疗CHF的一大法则,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 摘要:中国式的"精准医学"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概念异曲同工,强调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中国式精准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来说,不仅体现在药物的精准选择上,更加体现在剂量的精准上,即药物剂量因人而异且动态变化.从β受体阻滞剂及黄芪的剂量调整为切入点,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稳定期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来说,应该根据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等一般情况的变化调整ACEI/ARB和β受体阻断剂的剂量;随着西药剂量的增加,黄芪、知母等中药的剂量也在不断增加,最终使患者能够保证在维持正常血压和心率的前提下增加患者β受体阻断剂的服用剂量,使患者获得最佳获益。强调剂量精准,一方面指每个患者的西药、中药的剂量是各不相同的,而是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变化量体定制;另一方面指患者的服用剂量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不断地调整剂量动态变化,最终使患者获得最佳受益。
  • 摘要:血管修复和血管新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内皮祖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活血化瘀一直是传统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均有显著疗效.通过论述活血化瘀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和复方对内皮祖细胞动员、增殖、迁移、分化、黏附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血管修复和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为今后活血化瘀中药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本文从回顾中医药参与高血压防治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当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中存在并亟待解决的五个问题,其首要问题是高血压中医药概念和理论内涵问题,明确指出不应再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眩晕"、"头痛"等模糊的中医概念.并从《黄帝内经》中发掘出"脉胀"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血脉辨证"的新思想;在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方面提出了"降、稳、调"的理念,中药治疗高血压,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结果来选择方剂和药物,而不能根据药理研究提示来遣方用药,中成药的使用也应如此。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控制血压、改善症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并发症发生四个方面。至于中医药的疗效评价问题,也可以针对上述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这些创新性理论和思维方法,对于重新认识高血压的中医药治疗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冠心病支架术后的中医康复理论、临床与研究.冠心病术后再狭窄病因病机仍不离乎"阳微阴弦",以正虚为本,实邪为标,正虚可为气、阴、阳之虚,标实可为外感、内伤、气滞、血瘀、热毒、痰湿等,正虚邪阻、瘀热互结是其重要机制.临床多从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化痰入手,气滞者兼以行气,热毒者兼以清热解毒,强调病证结合,防治并重.临床对照实验表明,以活血化瘀法、温阳法、痰瘀并治法、益气活血法的中医干预可降低再狭窄发生率,单味药如水蛭、川芎、雷公藤治疗亦有效,中西医结合干预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摘要: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的历史来看,中医学并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病名。根据MIRI过程中出现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倦怠乏力等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胸痹”、“心悸”范畴。中医认为心气虚衰是胸痹首要病因,痰瘀互阻推动胸痹疾病进程心气虚损贯穿再灌注治疗始终,并为再灌注后产生的热毒、浊毒、水饮提供了有利的潜伏条件,此外,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可以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机制,加重心血管疾病症状。中医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的价值,治疗可采用传统益气活血法。在化瘀类处方中加入理气或益气之品,如:血府逐瘀汤中加用柴胡、桔梗、枳壳等升清降浊,疏理气机;通窍活血汤中加用麝香、葱姜类辛通之药通窍以利血行;补阳还五汤中更是运用大剂量黄芪补气行血此外,还可采用凉血安神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法干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如1L-8、ICAM-1、CD40-L、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热休克蛋白(HSP60)、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及P-选择素,抑制炎症反应。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