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发挥,给社会及家庭亦造成了较大的负担。文章介绍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问卷、内镜检查、胆汁反流的监测等病理诊断方法,指出RDQ量表是诊断GERD的良好工具,国内运用相当成熟及广泛,其操作简单省时,但是经过其他辅助检查的证实发现工具量表阳性诊断率偏低,故其只能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一个参考或一种辅助手段。上消化道内镜的使用比较广泛,但非糜烂性反流病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其内镜下表现通常无戮膜损伤,运用上消化道内镜无法判断其疗效,需要使用另外的检查手段来补充其不足。胆汁反流监测仪可通过检测胆红素来反映胆汁反流存在与否及其程度。监测食管内胆汁含量可得到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频率和量。国内研究结果发现,单纯采用食管pH监测,则NERD的诊断阳性率为65.9%,而联合胆汁监测可使阳性率升高到84.1%,有效提高了诊断率。提出利用24h食管阻抗-PH检测,提高NERD诊断率和疗效评价的客观性,作为NERD治疗后的主要疗效指标,复查内镜与病理,作为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n食管的主要疗效判别方式,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作为GERD的次要疗效指标等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