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如何更好规避出血风险

摘要

出血和血管并发症不仅增加PCI患者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日,而且导致短期或者长期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目前国际上对于PCI出血并发症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出血发生率不尽相同,约在2.4%-3.5%之间.随着新型抗血小板制剂和抗凝方案的应用,规避PCI出血风险的策略也在不断变化,介入治疗的进步已经改变了出血与缺血并发症的平衡.快速抑制ADP受体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使得血小板Ⅱb/Ⅲa受体抑制剂的常规使用正在逐渐减少;PCI术前充分预先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术中不必常规使用Ⅱb/Ⅲa受体抑制剂;优先应用桡动脉作为介入径路,特殊情况应用股动脉路径时应用血管闭合器;部分高危出血风险患者应用比伐卢定可能是规避PCI出血风险的较好策略.ACC/AHA指南承认肝素的剂量是基于随机试验的经验性治疗,临床实践中是否监测ACT水平仍不确定,但合用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且保持ACT200-250秒,或不联合GPI保持ACT250-300秒,仍是PCI术中肝素抗凝的标准治疗方案,并鼓励术者尽量维持ACT在推荐范围内的低水平,以避免出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