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一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 >MRI结构象技术在慢性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MRI结构象技术在慢性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基于过去十年间大量的疼痛机制研究,疼痛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普遍被理解为是不同神经元结构活动的整合.在慢性背痛和幻肢痛患者脑功能重组的研究中发现,慢性疼痛不仅是导致脑功能状态改变的原因,也是大脑发生可塑性改变的结果.支配对应躯体脑区体积的增大或缩小,可导致大脑功能的变化,如皮质活动的增加和皮质功能区的移位.脑结构象MRI研究发现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在皮层下和皮质脑结构中表现出灰质体积的减少,这一发现促进了对与慢性疼痛紧密相关的“功能重组”概念拓展到了“结构重组”.过去十年间磁共振(MRI)结构象的多项研究表明,慢性背痛等14类慢性疼痛综合征均会导致大脑结构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灰质结构的变化并非随机分布,而主要集中在负责疼痛信号处理、加工和整合的脑区,如扣带皮层、眶额叶皮质、脑岛和背侧脑桥,及其他结构包括丘脑,基底神经节和双侧海马旁回等.本文现将几类常见的慢性疼痛综合征引起的大脑结构改变予以综述,MRI结构象技术运用于慢性疼痛机制的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尽管疼痛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体验,但疼痛患者中只有小部分会发展为慢性疼痛。对于一部分人群来说,中枢疼痛信号传递系统的结构性差异可能导致了慢性疼痛的转化。在疾病慢性化的过程中,“神经元可塑性”是目前普遍认可的调节机制。总结近几年基于MRI结构象技术运用于慢性疼痛综合征中枢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大脑灰质的变化并非随机分布,而主要集中于功能高度特异的脑区,即扣带皮层、脑岛、颞叶和额叶/前额叶皮层,这些脑区都参与了中枢伤害性信号的处理、加工,并对疼痛体验和疼痛期待起着多元整合的作用。截至目前,多项基于MRI结构象的疼痛研究都报道了疼痛持续时间和灰质减少程度的相关性,提示形态学的变化常继发于慢性疼痛的持续。但是,对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出现变化的原因还知之甚少。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增加研究的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慢性伤害性输入导致脑内皮质结构的重塑,突显了成人大脑也具有发生解剖学改变的潜力。仍需提高对慢性疼痛过程中发生的皮质重塑的理解,这将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有巨大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