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16全国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脑卒中专病小组在急诊的实践与研究

脑卒中专病小组在急诊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

脑卒中专病护理小组的实施实现了专病、专人、专治的模式。接诊患者后,各小组成员在短时间内可完成人力资源集合与分工,救治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医护合作共同救治,避免了临时集合、任务分配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带来的时间浪费,同时由于每个小组均有固定搭配,合作过程中更具有默契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诊疗的时效性。由表1可见,患者得到初始救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均较前缩短。护士核心能力较前提高,尤其是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急诊脑卒中专病医护微信群的建立加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针对临床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时在群里发布,分别从医、护两方面去解决探讨问题,增加医护之间合作默契性的同时知识储备不断增加。另外,微信群内专业知识信息不定时发布与定期的考核相结合,摆脱了以往定时、定点培训的局限,保证学员随时培训,同时用考核来保证培训效果,从而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核心能力及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脑卒中专病护理小组的诊疗质量。患者及家属对实验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小组实施使患者得到诊疗的时效性提高,患者入院后迅速得到医护人员的共同处置,处置场面忙而有序,医护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求,同时增加家属对医护的信任感。另外,及时诊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残疾率。脑卒中后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后续的康复治疗、医疗护理和家庭护理需求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残疾率的降低节约了治疗成本,减轻了家庭负担,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