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词学史上的“潜气内转”说

摘要

“潜气内转”这一概念始于三国繁钦《与魏文帝笺》,原是形容声乐的运气技巧,唐宋词及明清戏曲演唱中的啭喉与此密切相关。清代学者开始将这一概念用于评论书法,诗歌等,而在光绪年间,不少学者以“潜气内转”为基本方法和特征沟通骈文与词两种文体,其中在词学批评中的影响为最大,并一直持续到民国年间。潜气内转主要体现在长调中,讲究笔法内转深潜,并在结构上体现出浑化的特征。潜气内转的结构段落与静宇有关,勾勒技法起了重要作用。潜气内转往往潜伏在丽密字面与四言句式之下,其宗旨在于通过内转形成力量,表达厚重的情感,部分地承侍了六朝骈文的若干审美特点,晚清梦窗清真词风盛行,“潜气内转”为晚清词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并为词体特性及词史发展的价值重估奠定了基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