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基于土壤墒情的河南省冬小麦干旱灾害特点及评估

基于土壤墒情的河南省冬小麦干旱灾害特点及评估

摘要

在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文献中,基本上都是用降水负距平作为小麦干旱灾害评估指标,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短期内,某一时段降水偏少,如果前期降水量偏多,则土壤墒情会较好,小麦并不一定发生干旱;或者地下水位较高,或者人为进行了灌溉,土壤墒情也不会差,小麦也不会发生干旱。所以用降水负距平作为小麦干旱灾害评估指标,只有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评估结果才会准确。在短期干旱或干旱期间采取了灌溉措施的情况下,则评估的结果就会缺乏科学性,实用性不强。用土壤墒情作为小麦干旱灾害评估指标,即克服了用降水负距平作为干旱评估指标的缺点,又克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无论是对短期干旱或长期干旱评估结果都会较为准确。在此理论支持下,本文依据河南省三十多个农业气象基本站的土壤测墒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按一定的土壤墒情干旱标准,把干旱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构建干旱评估模式,对河南省冬小麦土壤干旱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干旱总体分布趋势是:豫西和豫北的林州一带干旱发生较重,然后从豫西向豫中和豫南及西南延伸。有一个明显的“口”字形,“口”字形的线上都是干旱高发区,其次是豫东的商丘、永城,干旱指数也较高。干旱指数低值区分布在豫北的汤阴、杞县,豫西的卢氏,豫东的沈丘,豫南信阳,潢川及其以南一带,干旱指数都在1.0以下。河南省冬小麦干旱灾害主要以轻旱为主,这说明轻旱发生的频率最高,累计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中旱指数介于轻旱和重旱之间,重旱指数最小,说明重旱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低于轻旱和中旱。除重旱外,轻旱和中旱的分布趋势和干旱灾害的总体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因此,轻旱和中旱的分布趋势决定了河南省干旱灾害的总体分布趋势。就单站而言,25年期间,河南省30个农业气象基本站共发生轻旱765次,占干旱发生总次数的50%;中旱549次,占干旱发生总次数的36%;重旱222次,占干旱发生总次数的14%,结果和轻、中、重旱的干旱指数高低相一致。此研究结论实用性较强,紧跟当前气候条件的变化,论述透彻,经业务应用效果较好,可在本省、本市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