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2-09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到的速度场常存在缺测区域,对其在临近预报、风场反演、资料同化中的应用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雷达资料缺测区域的填补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本文利用Rankine模型及其模拟资料计算得到多普勒雷达资料,人为设置缺测区域并利用VAD方法进行缺测资料填补,考察VAD方法在对非线性风场下的雷达资料填补效果。个例结果表明:(1)VAD方法对所模拟多普勒雷达资料有一定的拟合能力;(2)在距离雷达中心越近的区域,多普勒速度场满足线性假设,缺测区域小于90°时有不错的填补效果;(3)在距离雷达中心较远的区域,模拟的多普勒速度不能很好满足线性假设,填补效果不好;(4)当缺测区域相同时,填补效果随方位角不同有所不同。
  • 摘要:根据涡旋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天气背景、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及同步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的仔细分析,发现2009年7月6日中午发生在秦皇岛地区的强降水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涡旋自组织现象.当中小尺度系统合并时,同时存在地面中低压的发展,降水增强.
  • 摘要: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冰雹探测算法HDA其设计目的是通过寻找风暴单体中冻结层之上的高反射率因子以获得导出产品-冰雹指数Hl,包括冰雹概率POH、强冰雹概率POSH和最大可能的冰雹尺寸MEHS的预报,然而在实际预报业务过程中,发现利用冰雹指数Hl直接预报冰雹天气往往会出现较多的空报或者实际降雹比预报的冰雹尺寸小的现象,直接对这些产品不加甄别将导致大量报警而使预报员不得不放弃使用该产品,通过对本地雷达所产生的冰雹指数的天气进行观察,发现产生虚警的冰雹指数多数是由超折射所产生的地物杂波引起的,通过检索冰雹指数产品中冰雹概率大于70%的风暴,获得其相对于雷达的方位角及距离,求出该风暴所处的地理经纬度坐标,通过对该坐标上空通过的不同仰角的雷达回波强度进行读取,如果在8KM高度内均存在大于30DBZ的回波且最大回波强度大于50DBZ,则说明该风暴确实是强对流风暴而非超折射引起的虚警,应注意发布冰雹预警等强对流天气预警。通过及时修订0°层及-20°层高度,提高冰雹预警概率的准确性。通过对常年存在地物影响而产生冰雹预警的区域进行统计,将这些区域内出现的冰雹指数不予统计,从而有效减少虚警发生率。通过对冰雹指数进行本地化处理,有效大量的减少了虚假警报的干扰,当冰雹云等强对流天气产生时,高度一般在8km以上,在此高度上强对流天气必定能被其他天气雷达探测到,通过对郑州、商丘雷达对本站雷达40KM内的回波进行对比,可有效减少因本地雷达静锥区所产生的资料空白而导致未能预警现象发生。
  • 摘要:本文总结了CINRAD/SA雷达交流变频数字伺服系统技术特点。根据数字伺服系统的主通道信号流程、监控信号流程、变频器信号流程,从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关键点参数测量入手,从位置环、速度环、加速度环三个方面总结了CINRAD/SA雷达交流变频数字伺服系统故障诊断关键点,以及天线不受控制、天线运转不正常、跳码或角码和天线实际位置不一致故障诊断方法。并列举了由于伺服速度反馈信号不正常,导致天线方位电机过热报警,方位无法完成无超调控制且方位到位精度差和过冲的典型故障个例的理论分析和处理步骤。提出了交流变频数字伺服系统维修方面的一些建议,为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支持和保障提供借鉴。
  • 摘要:深圳于1980年建市,之后经历了快速的建设和腾飞期,到如今成为1000多万人口的国际化花园都市,气象要素也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近年来,有气象专家对气象要素的周末效应(星期效应)进行了研究,并证实了气象要素周末效应的存在。本文重点针对易引起低能见度的相关气象要素进行星期效应分析,并对其显著性进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从1981~2010年30年资料的星期效应分析看,除了雾日数具有显著的星期效应特征外,平均日雨量、降水频次、轻雾日数、霾日数、平均相对湿度等要素的30年星期效应特征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从分段数据分析看,霾日数在1981~1990年间有明显的星期效应,但在后来的20年间变得不明显了;降水频次在1981~1990年段星期效不显著,但在1991~2000年和2001~2010年这两段的星期效应显著。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轻雾日数和降水频次对平均能见度的影响显著,且为负相关;霾日数、雾日数、平均日雨量、平均相对湿度等与平均能见度的相关系数低,其对能见度的影响分析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 摘要:根据南宁国家基本站气象站1956~2011年56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南宁市霾天气的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特点,阐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及其交通安全的危害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霾日数年平均值为20d,年际变化总体是前45年变化比较平稳,后11年变化则比较明显;霾天气的月季变化非常明显,其季节分布特征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月变化分布特征为:最多是12月,最少是7月.中度、重度霾现象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及农作物的生长危害很大,霾使空气质量恶化,可诱发呼吸道疾病、传染病;霾使能见度恶化,严重影响海陆空交通;事故频发;霾严重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霾严重影响区域气候,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
  • 摘要:针对雅安地区特殊的“天漏”气候特征,并且以往研究中对其变化特征的研究较少.利用雅安市1951到2010年降水资料,从降水量和雨日数出发,通过回归分析、小波分析等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方法,综合分析“雅安天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水量上,雅安市年降水量总体呈显著减小趋势,90年代中期以后尤为明显;从季节尺度上来看,春、夏、秋三季降水量呈现明显减少趋势,但冬季与之相反;从逐月降水比重可以看出,极大值主要出现在7、8、9三个月;从量级上看,小雨、中雨、大雨的降水量均在减小,暴雨却在增加,但各量级降水所产生的降水量与全年总降水量的比值相对比较稳定.从雨日数上看,雅安市四季的雨日数均表现出减少趋势,各个强度量级的雨日数也均在波动减小.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和雨日数在年代际时间尺度均存在准周期振荡.
  • 摘要:本文选取了2008年初持续性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利用T213数值预报模式回算的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数据,通过WPD方法获得了基于集合数值预报的低频扰动能量信号,通过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距平相关及误差分析表明,对于中期延伸期的预报而言,低频扰动能量信号是一种有一定业务预报技巧的可预报分量。(1)从200hPa位势高度场1月1日的未来15d预报来看,虽然T213模式集合预报存在着时间延迟的问题,对强低值系统的预报较弱,但对冷暖气流的传播路径及低温雨雪主要爆发区的预报效果较好,当取0.4作为波包大值区(带)和波包小值区(带)的临界值时,在10d以后仍然存在一定的预报技巧,故低频扰动能量信号对于中期延伸期的业务预报具有可参考性。(2)200hPa、500hPa高度场和700hPa经向风场集合预报场扰动能量的距平相关系数较为稳定,1~15d的集合预报与观测场的ACC都维持在0.4以上,从15d预报时效的趋势上看,200hPa高度场在第5d后,处于一个稳定持续的状态;700hPa经向风场和500hPa高度场在15d中均保持在0.42-0.5之间。故可看出,扰动能量信号具有中等程度的可预报性的参考态。(3)200hPa、500hPa高度场和700hPa经向风场在1~5d预报与观测的ACC在东、北半球的预报技巧较高,关键区的相关性都较好,10d以后的相关性较为稳定。尤其是关键区的都有一定程度的预报技巧。因此,说明对T213模式集合预报的低频扰动能量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稳定关键区提高中期延伸期的预报技巧。(4)T213模式集合预报的低频扰动能量分量的预报误差在空间上较为稳定,正负误差较强的区域随时间变化较小。对高纬度地区强冷空气的预报相对较弱,但随时间延长,误差减弱。在中低纬地区波包整体误差值较小,特别是在南海到我国南方地区,基本为较弱的正误差。可见,对于集合数值预报产品利用WPD方法获得的低频扰动能量信号的误差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较为稳定,表明获得的模式分量对10d以后的预报技巧有所改进。
  • 摘要:四川盆地位于我国110°E以西的,南面是云贵高原,西面青藏高原,北邻秦岭高地,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夜雨成了四川各地降水日变化的常见特征之一,由于盆地所属地形复杂,数值模式的预报效果较差,尤其是对降水过程的雨区和雨量的预报。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降雨特征,使得这里长期以来成为研究地形影响天气气候、检验数值模式的地形处理技术的理想对象。降水日变化的研究是目前重点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能否合理模拟降水日变化及其形成机制又是评估模式性能的重要内容。因此模拟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模式(Weather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拟了2008年9月23~24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夜间暴雨过程,侧边界和初始场采用NCAR/NCEP水平分辨率为1°×1°的再分析资料,暴雨发生空间区域分辨率设为12km,时间分辨率设为72s.在模拟结果与常规观测资料的进行对比检验模式性能的基础上,对模式输出的多个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从而讨论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的形成机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WRF模式较好地模拟了四川盆地此次降水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在24小时降水雨带位置和降水日变化规律的模拟上,比较合理地模拟出了降水日变化峰值发生在午夜的特征。(2)通过这次天气过程的模拟研究发现,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特征与其地形有密切关系,并受到亚洲大尺度环流场与中尺度环境下动力与热力条件配置结构的影响。强烈的偏东气流带来充足的暖湿空气进入到四川盆地,受到西部地形阻挡作用在盆地内形成水汽汇聚区,这种作用在前半夜开始增强,同时新疆北部冷槽分裂的冷空气不断南下,造成盆地大气层结不稳定,后半夜随着温度的下降,导致高空水汽凝结产生降水,形成此次夜间暴雨的日变化现象。
  • 摘要: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是一项长期细致,涉及面广的工作.本文通过屏蔽、土壤电阻率、电动力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和示例将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摘要:在对2012年3月16-17日北京大雾天气形势及能见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数据与BJ-RUC数值模拟结果,比较研究了雾的分布区域、温度、湿度、风速及液态水含量的边界层分布特征.总结雾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探讨对雾霾天气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气象条件和因素,检验了BJ-RUC模式探空在本次大雾天气期间的预报性能,具体展现了此次大雾是在稳定大气层结、地面长波辐射冷却降温、充沛水汽条件下形成发展的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雾生成前,北京地区的小雨天气,使得近地面层的湿度大,且850hpa及以下为西南风转东南风,地面高压底部偏东风为大雾维持提供良好的水汽;17日温度日较差达到10度,辐射降温触发了华北雾区的形成;中纬度以纬向环流为主,大气层结比较稳定,风及湿度等各物理量分布均有利于雾的发生和维持,即大雾期间地面风向维持偏东风,风速一般在1-3m/s,浓雾持续时段从近地面25米到200米之间,风速由1m/s左右增加到2-4m/s,风力的加大有利于水汽的输送,而持续的偏东风则有利于水汽的维持;逆温层的存在是本次大雾发生的条件之一,在近地面层至850Hpa层次上均出现了逆温,对空气对流有明显抑制作用,逆温层内最大温差达6度,逆温层厚度超过1000米.2、水汽通量散度的物理量场显示16日20时北京地区为辐散区控制,17日08是850Hpa以下为辐合区控制,对应了湿度的垂直分布图,即水汽带集中在北京地区,并且近地层明显增湿.风廓线雷达数据计算的水平风速显示1-3m/s的弱的水平风速垂直高度可达800米左右;垂直上升运动则显示上升运动的高度可从地面伸展至1000米上下.3、近地面层系统性的偏东风,相对湿度和温度都在BJ-RUC模式中有很好的反映.模式探空的预报随着起报时间的接近,预报与实况接近,特别对逆温层和近地面的偏东风的预报,各时次都有较好的表现,由此导出产品的能见度也能给预报员很好的提示.BJ-RUC模式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导致PBL温度偏暖,雾消散的时间偏快.
  • 摘要:本文统计分析华南地区近58年(1951-2008年)来5月逐日降水的气候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发现5月强降水过程和强暴雨过程的气候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特点是:过程降水总量在50mm以上的降水过程平均每年一次,其中最多的年份发生过3次,而有28%的年份没有发生过强降水过程.近58年中发生过8次强暴雨过程(过程降水总量在100mm以上),平均7-8年发生一次.华南地区5月异常多雨年的水汽来自南海、孟加拉湾和高原南侧三条路径,异常少雨年则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华南上空缺乏东南海洋来的水汽,只有孟加拉湾和高原南侧来的两股水汽;经向的水汽输送异常会引起华南地区降水异常,而纬向的水汽输送异常不会对降水造成异常影响;西南季风前沿的位置虽然对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有重要作用,但必须有南下冷空气的配合,才会使得华南降水异常增多.
  •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地面、探空资料,结合北京地区多种特种探测资料,对北京地区2012年4月20日初雷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诊断分析.2012年4月20日14时至21日06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5毫米,城区平均9毫米.20日08时,贝湖有一低涡东移,北京位于低涡东南部,处于高空500hPa槽前,且与高空槽配合的温度槽落后与高度槽,因此有利于槽的加深,对北京地区出现对流天气提供了较好的中高层动力条件和高空层结条件(冷槽).850hPa暖脊与500hPa冷槽共同构成了一个不稳定层结.江淮气旋北部的偏东暖湿气流北上影响北京,该支偏东风对本次降雨天气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输送,另一方面,在偏东风和地形共同作用下,有利于降水在山前发展,且偏东风在山前的强迫抬升也是触发对流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北京降水开始是从北京西南方向有对流单体发展,紧接着对流不断向东北方向传播,这与底层偏东风有很大关系.西南方向的对流发展,其对流单体的出流与偏东风汇合,这种小尺度的风场辐合是北京对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多种实况资料的详细分析发现,本次过程预报着眼点与难点主要为:(1)偏东风与地形的相互作用,西部出现对流单体后,其出流在底层与偏东风辐合抬升,1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41105024激发下游对流发展.(2)当进地面层湿度增加增厚,除了考虑大雾以外,也要关注水汽达到饱和凝结出现降水的可能.(3)系统不强,整层系统配合不理想,数值预报没有明显的预报出来此次降水过程.预报难度大.(4)由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受到地面辐合线扰动后突发对流.这种天气的可预报性相对较小.且强度和位置很难把握.
  • 摘要:根据花溪区(1971~2010年)4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采用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标对其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气候资源是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气象条件不仅对自然景观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云、雨、雾等天气现象也可以形成奇妙的自然景象.花溪区自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旅游的自然和气候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从气象角度为花溪旅游的发展、规划、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评价花溪区的气候特点和优势后,指出花溪区风光秀丽独特,气候宜人,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由月舒适指数计算可知,花溪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夏季.其中3、4、5、9、10月适合休闲观光游,6-8月适合游泳避暑.全年旅游气象舒适度为59,舒适程度较高,旅游气候条件较为优越.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人类与动物各类重大疾病等相继频发且影响严重,农业气象学、生物气象学、森林气象学、畜牧气象学、医学气象学等应用学科也随即诞生.作为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气象要素是指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基本因素.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健康发展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社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人群死亡的发生.其中,提供肉源性食品的畜牧业是全球都在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确保良性的牧业生产和健康的动物机体,是需要包括畜牧兽医学和气象学在内的多种学科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该文结合气象学原理、畜牧气象学、医学气象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各种气象要素与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之间的关系.首先,气象要素对牧业生产产生影响.在动物繁殖育种方面,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动物繁殖育种性能,如公畜的精子活力和性行为,母畜的发情、受胎率、产后等,进而影响了肉源性食品的质量.这些因素还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以及牧草的生长和产量.其次,畜牧业的发展也对气象环境也有一定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区域气象环境以及畜舍和畜牧场小环境的影响.最后,气象要素对动物疫病防控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对疫病分布的影响;对疫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对动物机体的影响.动物疫病防控是否有效,不仅关系到动物机体的健康,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涉及到人类的安全,因为有很多动物疾病是人兽共患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等等.因此,气象要素与畜牧业生产、动物疫病防控和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相关性.今后,在发展畜牧业和防控动物疫病时,必须考虑到气象因素,气象服务部门也应做好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工作,从而走上一条气象与畜牧和谐发展之路.
  • 摘要:春季是南疆塔里木盆地沙尘暴天气的高发季节.利用GRAPES中尺度数值模式,以GFS资料作为初值场和侧边界值,对新疆2011年3月12日南疆出现的强沙尘暴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对这次过程作诊断分析.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GRAPES中尺度模式对高空槽、西风带、地面温度等强沙尘暴主要影响系统发生、发展及强度模拟效果较好,能较准确地模拟出强沙尘暴过程的动力结构.对于这场南疆沙尘暴天气,西部是翻山风造成,而南疆盆地东南部是由翻山风及东灌风共同影响产生的,这种沙尘暴强度更强,中尺度模式对两个阶段地面风场的模拟效果也很好.(2)冷锋的入侵是造成南疆偏北大风和偏东风的直接原因,也是沙尘暴的诱发因素之一.西西伯利亚地面冷高压强烈发展是这次沙尘暴天气产生的重要地面天气系统.强烈的气压梯度和变压梯度使冷空气加速运动.(3) 位涡的水平分布特征对沙尘暴的出现时间和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与沙尘暴爆发相联系的中尺度低压处于位涡大值区;强沙尘暴区中心位于位涡大值中心的西侧的正值区内,而不是位于位涡大值中心.位涡的正值区反映了冷空气和气旋性环流的活动,这表明了地面冷空气和地面辐合场在沙尘暴天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4)在沙尘暴发生前和初始阶段对流层上升运动较强.沙尘暴最强时,整层转为较强的下沉运动.沙尘暴区上空螺旋度垂直分布为高层负值,低层正值.揭示强的旋转上升运动是大范围沙尘暴发生的动力条件.上升运动转为下沉运动是沙尘暴的最强时段.可以为沙尘预报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根据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估算公式,通过闪电电气-几何模型推理得出影响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的雷击电流幅值I、架空线路高度hd、架空线路距雷击点距离S和回击点高度h四因子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依据其制约的关系,全面分析了架空线路雷电感应电压数值大小。结果表明,若接闪时回击点高度等于零,即闪电击于架空线路附近地面时,其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Us数值大小只与雷击电流幅值I和架空线路高度hd相关。Us随I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逐渐趋缓,且在架空线路高度hd较低时较为明显;若接闪时回击点高度h不等于零,且回击点高度h大于架空线路高度hd时,其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Us数值大小只与雷击电流幅值I、回击点高度h和架空线路高度hd相关。Us随I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陡度由回击点高度h决定,回击点高度h越高,Us随I的增加越缓慢;若接闪时回击点高度h不等于零,当最小间隔距离S为3m,在架空线路高度hd一定时,其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Us在数值上为由雷击电流幅值I决定的最大值。该最大值远大于同等hd和I情况下接闪时回击点高度h等于零时的Us最大值。
  • 摘要:本文采用了欧洲地区统计的风电场雷击事故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雷击是对风力机安全危害非常大的一个因素.(2)风力机上,因雷击最容易损坏的部件是控制系统,依次是电气系统、叶片、发电机.(3)雷电活动情况是决定风力机受雷击损坏程度大小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地形和季节变化也对风力机受雷击损坏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 摘要:文章阐述了黑龙江引进的移动X 波段全相参多普勒气象雷达系统的主要性能和显著技术特点,该移动雷达在重大活动以及重大天气灾害来临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气象应急手段的不足.移动雷达与固定雷达相比,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可为局地灾害性天气(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短时预警预报提供有效手段,为人工影响天气(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提供更为精准的资料.本文通过在使用移动雷达过程中发现的一次接收机故障为例,简要阐述了移动X 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接收机的工作原理,总结出一些维修移动雷达的方法、思路和经验,对如何做好移动雷达技术保障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与同行交流.
  • 摘要:针对我国新一代C波段天气雷达,提出综合考虑雷达波束阻挡、信号衰减以及雷达波束随距离增加而抬高和展宽等因素影响的定量降水估计算法.该算法基于高分辨率地形高度数据计算极坐标中每个方位-斜距库上不受地形阻挡的最低观测仰角,依此从雷达体扫数据中提取用于降水估计的混合反射率因子;结合雷达和雨量计资料对雷达系统标定偏差进行估计后再对雷达反射率因子作衰减订正;使用雷达和雨量计实时同步结合的方法进行降水估计,在计算Z-R关系中的系数a时,考虑了雷达波束随距离增加而抬高和展宽等因素对降水估计精度的影响,将a看作一个距离指数函数,而非一个与距离无关的常数.使用遵义C波段雷达观测到的5次降水过程的体扫资料和对应1 h地面雨量资料,对本文提出来的定量降水估计算法进行测试和效果评估,并与不考虑衰减订正且将Z-R关系中的系数a看作常数的降水估计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算法估计的1h降水的相对误差率平均下降7.3%.
  • 摘要:短波在交通航运、应急救灾、国防安全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短波通信会受到电离层天气变化的严重影响.电离层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区特性,尤其是我国区域电离层赤道异常区域,国外的电离层监测预报产品无法用于我国的通信和测控系统.由于缺乏电离层保障服务,我国短波通信和航天测控用户的质量和效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本次试验验证短波通信与电离层之间的相关性,发展的几种利用电离层数据的短波选频算法(等效路径法、射线追踪法等);并通过与自适应选频算法做比较,对项目组的选频频算法做出评估,积累短波通信数据和链路上的电离层数据,为短波通信电离层保障产品设计、定型等提供支持,为开展短波通信的空间天气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
  • 摘要:综合利用现有模型、资料和航天测控数据,分析电离层对月球探测活动的影响,研究了测控站电离层数据修正,并利用电离层修正数据开展嫦娥二号定轨实验,以评估电离层对探月卫星定轨预报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离层的影响对探月卫星双程测轨数据达到10余米,使用电离层产品对数据进行修正可以明显改进轨道计算的精度,达到优化卫星轨道的目的。对比使用与不使用电离层产品修正数据进行定轨计算,得到的重建轨道差异在50m量级,与目前轨道计算的精度相当,表明探月工程中必须要考虑电离层修正。进一步比较重叠弧段定轨差异,不使用修正数据的轨道偏差达70m,而使用修正后的轨道偏差小于40m,证明明修正后的效果明显。后续要提高探月工程中的测控信号电离层修正精度,需要增加测控站的电离层数据覆盖,改善电离层数据精度,以全面修正测轨数据。
  • 摘要:使用温湿结合的闷热指数定义,采用石家庄和深州两个台站1957~2010年5~8月逐日的14时温度、14时相对湿度和日最高气温资料,通过比较石家庄和深州闷热日数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以及闷热时最高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石家庄和深州的一级闷热日数都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石家庄一级闷热日数呈现出较多-少-多的双峰型年代际变化,深州一级闷热日数呈现出多-少-较多的双峰型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前,深州的一级闷热日数远高于石家庄,而之后这种差距逐渐缩小;石家庄和深州的二级闷热日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1979年以前,石家庄二级闷热日数缓慢减少,1979年以后则迅速增加,深州年代际变化呈现出多-少-较多的双峰型结构,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前,深州的二级闷热日数远高于石家庄,而之后这种差距逐渐缩小。(2)最有利于石家庄闷热天气出现的14时相对湿度为40~70%,最高气温为32~37℃,闷热天气发生时表现为较高的温度以及较高的相对湿度相配合。(3)城市化效应使得石家庄闷热时温度比小城镇高,而湿度比小城镇低,呈现高温低湿的特点。(4)高温在石家庄的闷热天气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而湿度的作用次之。
  • 摘要:统计临城县1960年建站以来到2011年,52年的4-9月逐日极端最高气温资料,根据旬(月)高温日数、持续时间、危害高温日数和强危害高温日数等反映高温危害的指标,分别设置4个异常指数,比较分析4个异常指数之和的排序情况,揭示临城县“5年一遇”至“50年一遇”的年际高温灾害性天气的分布特征,从气象角度综合评价高温影响程度.运用该方法可以为更好地做好高温服务提供依据,丰富县局决策和公共气象服务内容,为基层台站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奠定扎实基础.
  • 摘要:为了解“热在三伏”的程度及其随年代的变化.统计分析了三伏时节邢台观象台1954~2010年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极端气温等气象要素.结果表明:①三伏时节的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比夏季分别高0.8℃和5%;②“短三伏”的平均气温与“长三伏”一样,而“短三伏”的平均相对湿度比“长三伏”低5%;③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及平均降水量随年代延续的变化幅度为每年0.42℃,﹣3.13%、﹣11.25 mm.④计算了“三伏”时节的闷热指数,1级闷热指数80%出现在三伏,二级54%出现在三伏.
  • 摘要: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邢台地区一次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的分析,以及对2001~2010年10年间邢台地区高温天气当日相对湿度和850hPa温度的统计,得出:500hPa稳定的暖高压脊形势和850hPa强的暖气团控制是形成高温有利的环流形势;高空气团的下沉绝热增温是高温天气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地面14时湿度较小(即大气非常干燥),晴间多云(高卷云)天气,是高温天气的必要条件;有部分时段的偏西风是高温的有利条件;850hPa本站的温度预报是关键,当预报850hPa本站的温度在21℃及以上时,提醒预报员进入高温预报流程.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工接地体主要用于独立接地装置和非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例如农村民居),及其在防雷工程中的重要性,如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过高,将直接影响雷电流的散流效果,不但不能及时将雷电流分散入地,起不到良好的防雷作用,反而会因安装了防雷装置增加了被雷击的概率。然后分析了人工接地体的选型、布置等方面对接地电阻的影响。在选型时,笔者从人工接地体的长度、直径分别分析了对接地电阻的影响,并进行了对比计算,得出人工接地体的长度对接地电阻的影响远远大于直径的作用,并指出当长度增加到2-3m以上时,接地电阻不再显著的减少。因而一般垂直接地体都来用2-3m,也解释了为什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规定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而直径对人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的影响是极小的。在布置上,由于集合屏蔽效应,由2个接地电阻值为R(Ω)的接地电极并联连接时,合成接地电阻值不一定是R/2[Ω],这是由于电流线的排斥作用导致每一个接地极发出的电流线在地中穿过的截面积减小,接地极电阻增大。文中给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屏蔽系数。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规定垂直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宜小于接地体长度的两倍(5m).最后,提出了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的预测值,考虑如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人工接地体的增设或使用降阻剂,将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本文将查阅的相关资料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的预测计算公式 dLLR ln42πρ=,(ln)22AL hdR = l +πρ,以及复合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作为预测接地电阻值的公式,为方便计算,继续将单根垂直接地体的计算公式简化为与土壤电阻率之间的一次函数R=kρ(k值见正文内容)供防雷工程的设计或施工参考。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07年7月16~17日发生在天山北坡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双体型造成高低纬度槽脊叠加引导冷空气进入新疆,天山两侧的风切变产生的气旋性辐合加上地形的影响使冷空气堆积,为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天气背景;(2)地面正负变压区的南北波动使准静止锋移动缓慢,孟加拉湾水汽持续向北输送造成天山地区有大面积水汽辐合区,导致降水持续时间长;(3)k指数的增大、沙氏指数的减小、高低空强烈的风切变以及涡度平流的高低空配置加强了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使局地大气潜能和不稳定度增加,具备触发暴雨天气发生的条件;(4)冷锋云系范围较大,最大TBB≥58℃。并在移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孟加拉湾热带气旋水汽持续补充,并以天山中部为轴呈逆时针旋转,造成大范围的降水;(5)雷达资料表现为混合云降水回波特征,回波呈反气旋方式旋转,在山区一带形成辐合,高低层冷暖平流以及中低层的风切变,为降水的产生及维持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 摘要:统计新疆1951到2007年1870条雹灾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二阶主值函数分析其长期变化趋势,对防雹前后(以1978年和1990年为界)趋势系数进行比较,分析防雹效果。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分析,采用morlet小波分析其振荡周期发现,阿克苏地区雹灾损失均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之后开始减少。雹灾受灾面积、雹灾次数分别在1972年和1976年发生了明显的突变。受灾面积和雹灾次数存在10~12左右和15~17年的周期,雹灾经济损失存在5年和8年左右的周期。上世纪90年代阿克苏地区形成大规模综合防雹体系以来,防雹效果显著,平均每年雹灾受灾面积实际减少趋势为2.6%,经济损失实际减少趋势为4.4%,雹灾次数实际减少趋势为6.2%。
  • 摘要:应用2004-2010年武汉雷达和2007-2008年济南、青岛、烟台、宜昌、郑州和重庆共7部雷达资料中28个致灾的强冰雹报告(冰雹直径大于等于19mm),对CINRAD/SA雷达的强冰雹识别及最大冰雹尺寸预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雷达识别算法对强冰雹天气的识别效果较好,击中率POD为97%,虚警率FAR为28%,临界成功指数CSI为71%。但对最大冰雹尺寸的预测与实况偏差较大,绝大部分较实况偏大,与实况的平均差值为32.2mm,平均偏离115%。;(2)每个雷达站对强冰雹识别和最大冰雹大小预测的效果差别较大,各地区有必要根据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和雷达监测情况,总结出有用的冰雹识别和预报经验,但总体而言,南部和北部区域雷达对强冰雹的识别效果差不多,南部雷达对最大冰雹尺寸的预测效果较北部雷达好;(3)强冰雹识别算法对5月份发生的强冰雹天气和冰雹大小预测效果最好,对8月份发生的冰雹天气识别和预测效果最差;(4)强冰雹识别算法对大冰雹的识别效果较好,对直径大于50mm以上的强冰雹天气,识别临界成功指数为97%,但是对最大冰雹尺寸的预测,仅仅对直径为40-49mm的冰雹天气预测效果较好;(5)冰雹识别产品对强冰雹的识别效果随着所识别冰雹概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冰雹识别概率POSH>70时发生冰雹天气的可能性较大,当识别概率POSH达到100时,发生冰雹天气的可能性非常大;(6)由于各雷达站在实际业务运行中没有对0℃层和-20℃层高度进行订正,为了让检验结果与业务运行情况相符,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也没有对0℃层和-20℃层高度进行订正,在夏季(6、7、8月),0℃层和-20℃层高度较高,这可能是夏季(6-8月)强冰雹识别效果差的原因之一,建议各雷达站在实际业务运行中对0℃层和-20℃层高度进行订正,有助于提高雷达对夏季强冰雹天气的识别和大小预测能力;(7)由于受实况灾情的限制,本文只选取已确认发生强冰雹灾害的报告进行典型个例检验,随着今后灾情资料的完备,将有可能对雷达的冰雹识别产品进行更加详细的检验。
  • 摘要:胶乳气球具有相对载重大,飞行时间较长,携带各种探测仪器姿态稳定,测得的资料较快而精度高,施放简便等优点,目前在许多气象、航空和空间科学技术较发达的国家,虽然广泛使用了气象卫星、气象火箭和塑料气球等,但在探测高空要素的方法中使用胶乳气球比例占70%,胶乳气球仍然是做为研究大气、发展气象、航空、宇宙飞行技术和进行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文章首先分析了雨雪天气气象气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述了提高雨雪天气球施放高度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气象探测水平,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展,有必要开展雨雪天用气象气球,满足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力,推动气象事业和国防事业的发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需要。
  • 摘要:应用2000-2011年4-9月京津冀地区探空资料、灾害天气报资料,统计分析了冷涡背景下京津冀地区4-9月连续降雹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冷涡是影响京津冀地区连续降雹的主要天气系统,京津冀地区的降雹一半是发生在长生命史的冷涡背景下的,且降雹主要为连续降雹;(2)连续降雹的区域主要位于冷涡中心的偏南方位;(3)冷涡背景下连续降雹具有明显的日变化(4)冷涡背景下京津冀连续降雹山区高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
  • 摘要:2012年3月23日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强风天气过程.本次过程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强风在北京地区显著增大等特点.为探讨强风的成因,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常规观探测资料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00hPa和850hPa横槽转竖并爆发性南下,地面冷锋过境后的强高压系统东移是造成北京地区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850hPa冷平流中心的南压和地面大风的出现有较好地对应关系;空中中高层辐合低层辐散形成的垂直方向的环流,为动量由高层向低层下传提供了动力条件,空中动量下传增强了大风的强度;北京地区上空深厚的冷平流所形成的较强的温度梯度和气压梯度是产生大风的基本条件,冷平流的从高层向低层的传播增强了地面的气压梯度和温度梯度进而有利于大风的产生;变压梯度风对这次大风过程有重要影响,大风是变压梯度风和大尺度气压梯度风共同作用的结果;垂直螺旋度对北京地区大风天气的预测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大风天气出现在垂直螺旋度负值中心的下游.
  • 摘要:通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再分析格点数据、EC和T799模式预报资料,对2011年12月29日北京地区一次降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认为这次降雪过程是典型的高压回流型降雪.回流形势中偏东风影响时间较短,系统尺度较小,而且较为浅薄等特征是导致未能成功预报的主要原因.对于弱降雪天气过程,需要对模式产品综合分析,寻找共同特征和预报趋势,找出影响最为重要的关键层,关注关键层的变化,准确预报.
  • 摘要:利用1990~2008年闽西北地区南平、三明和龙岩3市28个气象台站的冰雹监测资料,对闽西北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冰雹的持续时间、强度和路径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闽西北地区冰雹出现频率呈明显减少趋势;月变化呈现明显一大单峰(4月)和两小双峰(7月、12月)现象,主要发生时次在14~20时.多雹区位于武夷山脉和鹫峰山脉之间,次多雹区位于建宁、宁化、清流、连城、永安、尤溪一线,少雹地区主要分布在三明中部和龙岩的大部分地区.降雹的持续时间一般短于5分钟,连续降雹日数以孤立日为主;冰雹直径一般在5~50毫米之间,每次降雹以1~2站次较为多见.冰雹路径主要可归结为三条:西→东;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其中西北→东南路径的影响范围较大.
  • 摘要:雷电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闪电强度大小分布特征、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及历年雷电灾害事故时空分布、损失领域构成等特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开展雷电风险评估能掌握雷电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防雷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的可能性,更好地实现防雷装置的科学、经济、有效、安全,提高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对雷电风险评估现状及评估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摘要:斜拉桥又称斜张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现在已建成的斜拉索桥有独塔、双塔和三塔式,以钢筋混凝土塔为主.斜拉桥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最流行的桥梁之一.受桥使用性质、所处的位置及索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雷电安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实地勘察常德市沅江西大桥地处环境、项目建设情况,依据国家标准等有关规定,确定该项目防雷类别,并设置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包括接闪、均压、接地、分流及屏蔽等措施,较全面地介绍了斜拉索大桥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雷电防护技术.
  • 摘要:在防雷大型地网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多层土壤结构、高土壤电阻率等难以套用相关公式就可作出定性分析的问题,而通过现场实际测试数据,与CDEGS软件包相应模块的计算和分析相结合,则可更为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进行大型地网的综合分析及设计.
  • 摘要:利用湖南永州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对湖南入汛后首场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天气形势背景下产生的,不稳定物理量场为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次强对流天气主要是由4个强风暴产生的,其中S0为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中气旋的存在使S0长时间维持,冰雹、大风天气产生前对应的VIL有明显的增加。强风暴的回波特征为高质心的强回波、强回波中心的高度扩展到在-20°等温线以上,高仰角的径向速度存在明显的辐射特征,三体散射特征为冰雹预警的发布提供科学的依据。
  • 摘要:本文用2007年4月到2010年8月太湖周围7个气象台站和苏州(环保局)观测所得的酸雨资料,对太湖周边地区的酸雨状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太湖周边酸雨发生情况严重,各站的酸雨发生率都达到了60%以上,以紧靠太湖的无锡、东山和嘉兴最为严重,其酸雨的发生率达到90%以上,强酸雨的发生率也达到1/2乃至3/4.总体上四季降水都呈酸性,酸性以秋冬季强,夏季最弱。结合地域来看,太湖西部北部的无锡、常州、溧阳、南京的酸雨以秋季为最强,太湖东部南部的苏州、嘉兴、东山、昆山的酸雨以冬春季为最强。从酸雨发生率最高的4个站无锡、东山、嘉兴、昆山来看,嘉兴和东山、昆山的相关性最好;无锡和昆山的相关性次之;昆山和东山的相关性信度只能达到0.05.这表明在这4个站周围有2个主要的酸雨污染源(或者污染物传播方向),一个主要影响嘉兴、东山和昆山,一个主要影响无锡和昆山。这两个污染源传播的交汇点是昆山;污染物没有能进行明显的越太湖传播。对上述4站的强酸雨分析表明,夏季强酸雨发生率只有其它3季的1/3左右,4站同时发生强酸雨的几率大约25%,3站及以上同时发生的几率大约是42%。另外,单独对东山站的酸雨个例进行了酸雨和地面天气实况关系的分析。通过以上工作得到的初步结论是:(1)近4年太湖周边地区的年降水均为酸雨;(2)酸雨、强酸雨发生率以无锡、东山、嘉兴和昆山为高,南京、常州、溧阳发生率低,苏州上方山森林公园的发生率也低,说明酸雨的发生较多的受局地因素的影响;(3)强酸雨的发生具有局地和区域的两重性:强酸雨同时发生率仅1/3左右;一站出现最强酸雨时,其它站也往往为强酸雨;(4)强酸雨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各地均以夏季发生率最低;(5)降水PH与雨量无明显的相关性;(6)风速大利于降水PH增大,东北、西南风利于中性降水出现,西北、东风利于强酸雨出现;(7)太湖有阻隔酸雨污染物传播的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1-2009年苏州市酸雨监测资料的分析,试图揭示苏州市区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酸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所用的资料为苏州市环境监测站位于苏州市科委、环境监测站和上方山三站点的酸雨监测资料。降水样本总数为874个,化学成分样本数160个。通过分析发现,苏州市区降水在2002年以前呈中性降水,2003年开始向酸性降水转变,到2009年,降水已经呈现出强酸雨的特征。酸雨发生率从30%逐步上升到80%以上,强酸雨的发生率也从15%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接近50%。从酸雨样本的化学组成来看,前期阴离子主要为SO42-,占50%以上,2008年开始NO3-占比上升,2009年阴离子主要是NO3-,占总数的56%。通过对PH值和离子组成关系分析和离子间关系分析发现,中性以上降水中的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中Ca2+和NH4+浓度相当,强酸雨的SO42-和NO3-浓度相当,NH4+是Ca2+的4倍左右。离子相关性分析表明,2008年以前SO42-和NO3-浓度相关性也很好,来源基本相同,2008年后 NO3-浓度增大,可能与城市机动车增加有密切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得到的初步结论是:苏州降水的酸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酸雨、强酸雨的发生率明显上升;酸雨的发生率及降水酸度以及强酸雨的发生率均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004年以来,降水主要阳离子为NH4+、其次为Ca2+,主要阴离子为SO42-和NO3-,其中NO3-占阴离子的比例出现增长趋势;影响降水酸度最直接的阴离子是NO3-;强酸雨中的主要污染物离子是NH4+、NO3-、和SO42-,碱性降水的主要污染物离子是Ca2+、NH4+、SO42-;2007年前,降水中各离子间有较好的相关性,2008-2009年NO3-与其他离子的相关性较差,说明NO3-有新的来源,很可能与机动车的增加有直接联系。
  • 摘要:2011年3月28日至4月1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气成分观测站监测到O3的浓度在这段时间内持续的升高,并在4月1日中午达到了浓度峰值(102ppb),超过了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针对这次臭氧的污染过程,本文利用同步的气象资料和大气成分资料进行浓度变化分析、气象条件分析,后向轨迹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以及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这段时期,南京主要受到一次高压过境的影响。高压造成的晴天高温、低湿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此外高压控制下,南京地区在垂直方向上受到下沉气流的影响,wrf模拟的边界层高度随着高压的过境逐渐降低,在这种条件下污染物不易向高层扩散。同时地面的风速较小水平方向扩散能力也不强,导致了污染物在这段时间的累积。随着高压的移动3月31日至4月1日南京主要受到偏东气流影响,后向轨迹表明在这段时间内长三角地区的输送也对此次污染过程有着一定的贡献。
  • 摘要: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即扬尘的排放。扬尘主要包括土壤扬尘、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堆场扬尘。道路扬尘又包括铺装道路扬尘和未铺装道路扬尘。本文主要通过AP-42方法估算土壤扬尘,铺装道路扬尘和施工扬尘排放情况。其中公式所用的参数基本通过调研文献获得。经过计算,2010年南京行政区域土壤扬尘PM50,PM10,PM2.5排放分别为3015t,600t,99t.估算铺装道路扬尘时,为了获取车流量,进行了为期10天左右的观测,通过推算可得虎踞路、江东北路、北京西路、上海路、天津路的日车流量分别为110880、47040、32352、27744、7968辆。经过计算可得南京主城区铺装道路扬尘PM2.5、PM10、PM15、PM30年排放分别为1.29、5.40、7.08、13.26万t,南京行政区域PM2.5、PM10、PM15、PM30年排放分别为2.58、10.8、14.2、26.6万t.PM10与PM30的比值为40.6%左右。估算施工扬尘的前期工作为推算施工面积,施工时间以及确定施工位置。依据容积率和招标网相关资料估算得,2010年南京城区施工工地年平均施工时间为179天,平均施工面积为17461m2.施工位置主要是通过GOOGLE地图进行定位。后期根据上下风向法进行了五次建筑扬尘试验,分析得到修正后的建筑扬尘排放系数TSP和PM10分别为0.068(kg/m2/月),0.038(kg/m2/月).估算得到南京城区施工扬尘TSP和PM10排放分别为0.487,0.270万t.整合上述结果可知,2010年南京行政区域土壤扬尘,铺装道路扬尘,以及南京城区施工扬尘PM10排放总量为11.3万t.
  • 摘要:利用西藏地区夏季地面气温(OT)及NCEP/NCAR(NT1)、ERA-40(ET)、NCEP/DOE(NT2)和JRA-25(JT)四种再分析月平均2 m气温资料,从气候均值、方差、气候趋势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方面对四种气温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四种再分析资料对西藏地区夏季气温的估计均偏低,偏低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JT、ET、NT1、NT2,经高度地形差订正,认为其原因可能与模式地形高度和测站海拔高度的差异有关;(2)西藏夏季气温具有西北变化大、东南变化小的特点,ET和JT对西藏东部气温年际变率的再现能力略强于NT1,在中西部,ET、JT和NT1能力相当;NT2对全域气温年际变率的估计均较差;(3)西藏中部偏南地区及东部一小区域内有弱降温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均为升温趋势,且增温趋势自西北向东南递减,ET在西部的趋势与OT相似,其他资料增温不明显;(4) JT、ET与OT在年际变化上的一致性优于NT1、NT2,NT1与ET均不能反映OT1980年代以前多低于均值、1980年代初期到1990年代后期接近均值、此后高于均值的年代际变化特征;(5)再分析温度与观测温度分布的相似度从高到低依次为JT、ET、NT1、NT2.
  • 摘要:利用1981~2008年的逐日冰雹资料和2007~2008年的天气图资料,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功率谱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藏冰雹的气候特征及天气背景,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年均冰雹日数呈下降趋势,并呈现出2~3年的准周期变化。多雹区沿高原地形和山脉呈带状分布,北部较多,西部和东部相对较少。全区年均冰雹日数为20.8天,最大中心位于那曲;西藏地区冰雹具有明显的季、月、日变化,冰雹在3~10月均有发生,主要出现在6~9月,为典型的夏雹型,夜间和早晨很少降雹,主要发生在12~20时之间。西藏地区冰雹与海拔高度和雷暴有很好的正相关,冰雹的发生与低涡、切变线、西风槽和西太平洋副高等天气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 摘要:目的:分析西北地区东部气温持续性时空分布特点,为月气温预测寻找理论根据和有用信息。方法:应用相关系数、相关概率统计和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93个气象站1961—2009年月平均气温的持续性进行统计和检验。结果:整个研究区域1-2月、5-6月关中、陕南6-7月、陕北7-8月气温持续性好,部分气象站相关系数超过0.001的显著性水平,距平符号一致率达到80%。结论:西北地区东部气温持续性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域差异,月平均气温持续性好的地区和月份,气温偏高或偏低对其下一个月的气温预测有较强指示意义。
  • 摘要:近年来国内暴雨洪涝灾害频发,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如何更好的预报暴雨洪涝灾害是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所在.本系统针对甘肃陇南地区进行洪水以及暴雨预警,在C#平台上使用ArcGIS Engine进行二次开发,并嵌入SWAT模型,作为模拟河道径流量的后台支持.本系统中,用户导入实测或预报的降水及温度信息便可模拟径流,自动读取各县三小时降水数据便可进行暴雨洪涝灾害的预警.同时,系统包含陇南地区的基础数据信息,支持二维、三维显示,可叠加数据,以便综合分析,更直观地反映该地区的情况,便于决策者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建议和决策.
  • 摘要:多光谱遥感影像与雷达遥感影像结合使用有利于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和生长监测。本研究以江苏省中部宝应、高邮和兴化三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冬小麦拔节期Land/TM遥感影像和ERS/SAR遥感影像进行数据融合与分类研究,探索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多源遥感提取方法。基于波段最佳指数和地物光谱可分性,选择3-4-5波段进行分类,针对传统的基于像素分类方法结果易受“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影响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以影像对象为处理单元,结合地物丰富的空间、纹理信息进行小麦面积提取,并与基于像素分类方法(SVM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精度达到了94.16%,较准确地提取出研究区内冬小麦种植面积,比SVM分类结果具有明显优势,该方法可为南方冬小麦种植面积信息的快速获取提供技术支持。
  • 摘要:本文讲述了2011年洪泽县水稻生产虽然前、后期受干旱少雨,中期受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但由于及时灌溉补水、搁田降渍、以肥促长.灌浆成熟期,昼夜温差大,光照足,利于灌浆和干物质的积累,因此穗粒数、千粒重得以提高,大面积稳定增产.
  • 摘要:利用1961—2009年江苏省12个站点的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资料,分析了江苏冬季各月及整个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可能影响江苏冬季各月及整个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大气环流系统。结果表明:江苏冬季气温空间变化常表现为全省气温整体偏高型或偏低型。近49年来,江苏冬季各月及整个冬季气温的异常变化具有明显的年际特征,冬季各月气温之间没有很好的持续性。江苏12月气温异常可能与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大槽,EU遥相关型,东亚冬季风和东亚西风急流有关;1月气温异常可能与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大槽,EU遥相关型,WP遥相关型,东亚冬季风和东亚西风急流有关;2月气温异常可能与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大槽和东亚冬季风有关;冬季气温异常可能与东亚大槽,EU遥相关型,WP遥相关型和东亚冬季风有关。
  • 摘要:利用1960—2010年江西省81个台站月平均气温观测资料和NCEP/NCAR北半球逐月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江西省冬季(当年12月~次年2月)气温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相关,并运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探讨了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异常与江西省冬季气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1)江西省冬季气温以全区一致的变化为主;(2)影响江西省冬季气温异常的500hpa高度场关键区为北大西洋(20~42.5°N,10~70°W)和欧亚地区(25~72.5°N,40~150°E),影响时段分别为当年7月(前期)和当年冬季(同期);(3)前期7月北大西洋关键区高度场与江西冬季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最好的区域位于赣北地区,冬季欧亚大陆关键区高度场与江西冬季气温也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赣北、赣中地区相关最显著。
  • 摘要:利用江西省82个代表站1961~2009年逐日最高温度资料及太平洋逐月海温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江西省极端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江西省盛夏酷暑年、凉夏年同期及前期环流的差异,主要结论是:(1)江西省极端高温天气是与旱季相联系的,极端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盛夏(7~8月),占夏半年的79.7%,以赣北的南部更明显;而4~6月只占10.2%,且4~6月赣北的南部为极端高温天气发生概率的极小值区.(2)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江西省极端高温天气呈增加的态势,并且21世纪以来为极端高温天气偏多期.(3)酷暑年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强:在蒙古、西伯利亚有着广阔的负距平区,蒙古高压减弱,阻塞高压不易形成,冷空气不容易在高纬度堆积,同时弱冷空气南下后被西风气流阻挡,不能继续南下影响我省;在我省高空为正距平区域,500hPa等压面升高,易造成我省高温天气.(4)若前期初夏东亚大槽位置上有弱正距平,鄂霍次克海以北的俄罗斯区域及中高纬大陆都呈现负距平区,而在阿留申附近为正距平区,则盛夏期东亚大槽位置正距平加强,中高纬的负距平中心增强,并北抬至40N以北,整个江南地区上空受正距平中心控制,副高加强,易造成江西省盛夏极端高温天气偏多.有利于盛夏极端高温天气的预测.
  • 摘要:利用辽宁地区夏季23站50年极端最高气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的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应用EOF方法对高温极值样本进行分解,分析了辽宁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规律。第一特征向量表现为区域整体一致的特征,中心区位于辽西北、辽北,第二、三特征向量空间分布表现为东西部反位相和南北反位相的特征。普查了前三个时间系数与前期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认为前三个时间系数的显著影响因子是不同的。采用CSC准则确定最优预测因子,分别建立各时间系数的回归统计模型,并对高温极值历史拟合序列进行回报检验和预测检验。回报结果表明:各站的历史拟合率都保持在一定水平,但拟合率在辽西地区较差。各年的历史拟合率极不均衡,多数年份很稳定,但个别年份拟合率很低。未来三年试验性预测效果逐年下降,模型对未来1年预测能力较好,可以作为业务预测的参考。
  • 摘要:本文选取2006年12月24-27日(平流辐射雾)南京大雾的外场观测资料及NCEP的2.5°×2.5°NC再分析资料和GDAS全球1°×1°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背景、气象要素以及物理量场等方面,对这次浓雾的边界层特征及水汽输送进行分析,探讨雾形成和持续的主要边界层物理和天气学成因。分析表明:(1)这次浓雾过程期间始终存在逆温层,甚至出现多层逆温。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层结更加稳定,在雾形成前期利于低层水汽聚集,雾形成后又抑制水汽的扩散,利于雾体的发展和维持。(2)这次平流雾雾过程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呈负值,低层辐合利于水汽的聚集,雾得以形成和发展,而雾过程后期水汽辐散则加快雾的消亡。而这次平流辐射雾持续时间较长,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以及贯穿整个雾过程的水汽辐合是其长时间维持的重要条件。(3)本次平流辐射雾雾过程中水汽输送路径是自海上抵达南京;雾期间,水汽又来自海上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汽的供应和后期补充量,决定着浓雾的持续时间。
  • 摘要:兰州空气污染一直受到社会关注,空气质量位于全国各大城市末尾,本文利用环保部门的空气质量资料,分析了近10年兰州市空气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兰州空气污染虽整体有减缓趋势,但空气污染仍很严重,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严重时期集中在秋末、冬季和春季,秋冬季空气污染较稳定,春季空气污染变动较大,污染的次峰值发生在3月份,较以往研究结果提前1 个月;结合气象地面和探空观测资料,还分析了兰州在山谷地形条件下大气边界层结构对兰州空气污染的影响,冬季在稳定深厚的逆温层结下,兰州空气污染尤为严重且表现得很稳定的特征.
  • 摘要:2011年11月10~14日苏州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灰霾天气过程,本文利用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大气成分站监测资料对苏州三个站点的受污染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地面受弱气压场控制,风力较小,且有接地逆温的持续存在,大气水平和垂直输送都很弱,导致大量污染物在近地面堆积;三站中昆山站灰霾情况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重;灰霾时各粒径颗粒物浓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细粒子对灰霾贡献作用大;BC浓度的明显上升证实了此次苏州灰霾受到了秸秆焚烧污染影响,而通过CO/SO2及PM10/SO2对比发现昆山站受秸秆焚烧污染程度要严重的多,因此推测昆山本地郊区可能也存在零星秸秆露天焚烧点。
  • 摘要:本文利用宿迁市沭阳县和泗洪县观测站2007~2010年的酸雨观测数据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宿迁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并对比了酸雨pH值与降水量、降水电导率(K值)、酸雨频率变化规律的关系。结果表明:宿迁市5年来酸雨单次降水pH值最低达3.26 mol·L-1,属强酸雨。5年来,沭阳县降水平均pH值均达酸雨标准;泗洪县降水平均pH值正常,春秋季降水酸性最强,酸雨频率出现也最多,冬季则降水酸性和酸雨频率最低;地面风向对宿迁酸雨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形成宿迁酸雨的主要是东南风和东北风;宿迁市雨量的大小对酸雨出现百分率影响不大,但对降水酸度有影响,暴雨的酸性最强,其次是大雨。
  • 摘要:基于三维变分原理建立了针对细颗粒气溶胶PM2.5的同化系统,该系统以WRF/Chem的精细化模拟结果作为背景场,可以同时同化PM2.5总量及无机碳、有机碳、硝酸盐等化学成分观测量。系统的方案设计中,对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进行了Cholesky分解,并假设其在x、y、z三个方向上相互独立,其中水平相关矩阵采用高斯函数形式;垂直相关矩阵由一个月的实际预报统计。单点试验表明,系统可以将单点观测合理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传播,特别是垂直向上的传播完整体现了垂直相关系数矩阵的细微结构。利用美国洛杉矶地区的实际PM2.5观测资料对一次大气化学过程进行了预报检验,发现在同化之后的24小时之内,PM2.5总量的空间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与不同化相比都有明显改善。各化学成分0~24小时的时间相关系数也有明显提高。
  • 摘要:利用1960-2010年陕西76个台站暖季雷暴观测数据、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陕西暖季雷暴气候体征、年际变化主模态以及影响两个主模态的可能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近51年陕西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雷暴日数7月份达到峰值,暖季雷暴日数占全年的70%以上;(2)陕西雷暴日数空间型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的反位相振荡(EOF1)与陕北南部、关中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负异常及延安地区、榆林北部、陕西南部局地正异常(EOF2),分别解释了总方差的52.7%和12.4%;(3)Morlet小波分析显示EOF1存在显著的3—6年变化周期,EOF2存在15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周期;(4)EOF1空间模态时间系数的回归气象要素场显示暖季大陆上气压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4特征线位于30°N附近,西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增强,陕西西部雷暴增多;EOF2时间系数回归表明当蒙古国附近气压场正异常,蒙古气旋填塞,北风分量增强,冷空气南下对陕西暖季雷暴第二空间模态有重要影响;(5)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强度、面积是影响陕西雷暴的空间模态EOF1的重要因子,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线性的,同样,蒙古气旋的位置、强度变化可能与陕西雷暴空间模态EOF2密切相关。
  • 摘要:从杭州气象直播平台总体设计思路入手,详细介绍了直播平台中摄像系统、数字视频切换系统、数字视频矩阵系统、字幕系统、监测系统和录制系统等的建设,并分析了系统应用效果以及直播平台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摘要:地形对区域降水总量及区域内降水的空间分布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如何量化地形影响是制约降水气候场及降水时序列定量精度的重要瓶颈之一,也是最近二十年来各国气象和水文学家努力攻克的技术难题之一。本研究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美国俄勒冈大学的PRISM专家系统,以考虑了地形影响的PRISM月气候降水分析场和DEM数字高程模式为基础,首先对省内68个国家气象站逐站逐月计算了1981-2010及1961-1990两个30年月平均台站气候的比值,依用PRISM制作中的基本原理,局地逐月建立了降水气候与标高的经验线性关系,并运用Shepard反距离内插技术,将原始4.3公里网格点上的PRISM月降水气候场降尺度到1公里网格点上,成功地解决了降水在地形订正中山区与平原、迎风坡与背风坡等处理难点。在完成了考虑地形影响的1公里网格点逐月降水气候场的基础上,对68个基准站逐站计算一年365天每个日历日的三十年平均日降水值。由于日降水变化较大,三十年平均后的365天日降水时序列含有相当的高频噪音,呈现较大起伏。对各台站的30年平均日降水时序列进行谐波分析,并取低频六波的总和定义台站的日降水气候时序列,经过谐波分析后,原始台站30年平均中的高频噪音基本去除,而与梅雨带移动,台风登陆,冷锋南下等主要天气气候系统相关的降水季节变化信号得到了全面的保留。运用Shepard反距离内插技术对68站去除高频噪音后的逐日站点降水气候值进行空间内插,并通过定义调整因子,得到365天浙江省内1公里网格点上考虑地形影响的日降水气候分析场。比较每次计算得到的气候分析值和与之对应的基于独立台站观测的气候值,从而检验气候分析场的精度。交叉检验气候分析值与抽出的独立台站观测气候值定量符合较好。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952,均方根误差为0.617毫米。以上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1公里精细化降水气候场能以较好的定量精度再现浙江省内由季风迁移台风登陆等引起的降水的快速季节演变。
  • 摘要:浙江省经济发达,但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全省的建设和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做好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沙盘系统是一种三维可视化的高新技术产品,可为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提供直观形象的应用环境.本文基于GIS开发了电子沙盘系统,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数据库,并对其在气象网站预报、气象预警短信、多媒体气象电子显示屏等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电子沙盘系统在地质灾害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对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提供了形象直观的地形分析数据,大大增强了地质灾害的气象服务能力.
  • 摘要:针对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特点,以北京市朝阳区高安屯垃圾填埋场防雷工程为例,依据GB50057-2010、GB/T21431-2008等现行国家规范,论述城市垃圾填埋场的防雷措施和方法.
  • 摘要:首先选用北京地区1961-2008年的气候站点资料分析闪电活动的气候背景特征,用2007-2008年的闪电定位资料统计各评估网格单元的地闪密度,得到北京地区网格化地闪密度分布,评估网格单元大小为1km×1km.研究发现北京地区平均地闪密度大致在1.6-2.4次/km2.a之间,有三处地闪密度的高值分布区,分别是西南部房山的拒马河流域地区,北京城中心偏北——昌平——顺义一带,以及平谷——密云一带。借助空间网格技术,根据下垫面承灾体的雷电防护及规避特征,将评估区域划分成建筑物、室外建筑物遮挡部分及空旷地带三种空间类型。然后依据不同空间类型区域的地闪密度、闪电有效截收面积、雷电防护能力、位置参数等因素,分别核算评估网格单元内的雷击危险事件次数,作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致灾因子指标。最后以人作为雷电灾害的首要承灾体,按“风险=雷击危险事件次数×暴露人口”的概念模型方法,测算北京地区雷电灾害风险指数。风险评估结果认为北京城市地区由于人口及经济实体密集分布,雷电灾害风险普遍较高,城市地区的雷电灾害风险具可规避性;农村及城市远近郊区,人口稀少,尽管闪电活动会比城市地区活跃,雷电灾害风险不是太高。通过与近几年北京地区发生的雷电历史灾害事件点的分布情况相对比,评估结论与雷电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和趋势基本吻合。从应用效果上看,基于空间网格计算的精细化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便于风险点的定位及圈定,完全可用于雷电灾害风险预警等业务化运用,这是该技术的主要应用价值所在。
  • 摘要:本文利用1960-2009年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山西58站月降水资料,考虑蒙古中纬度地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特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研究了该指数与东亚大气环流和山西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指数ISSM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20世纪60-70年代以正值为主,而70年代末以负值为主.该指数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印度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特征,还能够指示对流层中低层大气环流异常特征以及山西夏季降水的异常变化.与印度低压异常相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对于山西夏季降水异常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当ISSM指数较高时,印度低压偏强,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偏强,中低层一致的异常偏南风距平带来了异常的水汽输送,有效的水汽输送加上异常的上升运动,导致华北区域降水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山西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的相关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同样表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最弱的时候,其与山西夏季降水的相关性最好.
  • 摘要:为了客观了解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产品对陕西月尺度降水和气温的预测能力,为动态客观集成预测提供定量化信息,促进气候预测工作客观化,对国家气候中心2000-2010年预测产品中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预测结果进行客观化处理,利用现行评分方法和同号率统计方法,对其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月降水量预测年评分平均值57.9,同号率56.3%,其中降水异常级预测年评分平均值63.4,同号率57.7%;月平均气温年评分平均值74.3,同号率70.8%。其中气温异常级预测年评分平均值76.4,同号率72.0%。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产品中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及其异常级的预测评分和同号率年际、月际、区域差别明显,对陕西防汛关键期(7-9月)和重点区域(陕南秦巴山地)月降水量及其异常级的预测能力较强。
  • 摘要:选取1951~2009年锦州常规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资料,应用累积距平法、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锦州地区气温的年和季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突变性检验.结果表明:锦州年和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锦州平均气温突变发生在1994年.
  • 摘要:近年来,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尽管地基探测方法可以准确获得当地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但是无法获得大范围的气溶胶时空分布。而卫星观测因其覆盖面积大,包含了较广阔地区丰富的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时空变化信息,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这也使得利用卫星资料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成为气溶胶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我们业务接收并共享的地球观测系统(EOS)的Terra和Aqua两颗卫星均携带有36个通道的MODIS传感器,光谱设置覆盖了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等通道,为反演气溶胶和地表特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其中l~7波段适合于气溶胶的高分辨率监测,被气溶胶的反演采用,MODIS数据的可见光-短波红外通道适合于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参数,弥补了一般地面观测在较大范围内反映气溶胶空间具体分布和变化趋向的不足,尤其是在台站稀少的内蒙古地区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引进的以暗像元特性为基础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软件,对内蒙古地区2009年12月-12月的EOS/MODIS气象卫星资料进行反演,计算0.55μm气溶胶光学厚度,并提取119个气象台站气溶胶光学厚度值按盟市进行月平均、年平均值统计分析,寻找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非常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最高值区都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的大部地区基本没有最高值出现。(2)内蒙古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月变化:从1月份逐渐增加,到6月和7月份达到全年最大值,再逐渐降低趋势;季节变化:春季和夏季最大,而秋季和冬季最小,夏季>春季>秋季>冬季。(3)暗像元反演方法在反演亮地表的光学厚度时有一定的难度,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4)利用卫星遥感地面空气质量是近年来随着空间遥感手段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仍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难点问题之一。
  •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2006-2009年MODIS/Terra、MODIS/Aqua和MISR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在我国部分地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分布特征。主要有两个高值区,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华北南部以及华东北部地区。高值区位置随四季变化不明显,但在量值上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塔里木盆地春季AOD值最大,华北南部以及华东北部AOD值在夏季最大。MODIS和MISR Angstrom值分布均显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春季气溶胶粒子半径最大;夏季两个高值区的气溶胶粒径达到最小。通过卫星资料与地面AERONET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在SACOL站和北京站,MISR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优于MODIS;在香河站和兴隆站,MODIS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优于MISR.总体上,MISR反演的Angstrom值与地面相对误差为16%,而MODIS为32%。因而在气溶胶辐射强迫研究中,使用MISR反演的Angstrom值来计算不同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得到的结果误差会较小。
  • 摘要:本文采用Micaps资料和机载PMS实时探测资料就中国宁夏银川地区2007年8月26日的一次降水过程做了层状云降水的宏微观特征分析。本次降水过程主要由暖性层状云产生,在云层的下部和上部存在明显的上升气流和乱流,在云层的不同部位也存在有湍流活动,说明云中的起伏随机源很强,云中肯定存在起伏降水机制,在出现乱流的层面上大云滴浓度相对较高。此外,根据本次个例探测的结果,云中半径大于20μm的云滴很少,几乎全部的云滴半径都在20μm以下,而且半径在10μm以下的云滴非常活跃,从雨滴谱资料的中可以看出,雨滴直径都在2~3mm以下,全天的降水基本持续在小雨的等级上。在本次个例中,云滴的增长可能主要是靠起伏凝结增长。当云中少数云滴半径大于14μm,碰并小云滴的效率提高,能有效地启动重力碰并机制,形成降水粒子,其碰并增长速率是随大水滴增大而快速增加的,这也正是暖性层状云产生降水的重要机制。通过对采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平均直径在20μm以上的云滴浓度占不到云滴总浓度的15%,而含水量却占到了近40%,但是在云滴谱的全部谱形中可以看出,云层偏上部的云滴谱中较大云滴质量占优,而在云层偏下部则是小滴占优。说明云层的下部水分主要由小云滴提供,到了高层平均直径大于20μm的云滴对云中含水量的贡献更大,这说明在整个云层中平均直径大于20μm云滴对水汽的贡献作用不容忽视,但也是有一定空间局限性的。结合两次飞行的PMS资料的分析,本次个例中云层的丰水区处于云层中部,有时在云层下部,并且与逆温层结相对应。即便是层状云,云层中也会时常夹杂有干燥层,通过两次飞行的资料处理得到,每次飞行云中都夹有干燥层,而且云中乱流很明显。通过雨滴谱的分析,本次个例中,0.5-1.5mm之间的雨滴数浓度仅占总浓度的21.8%,但是其对雨强的贡献达到了75.2%,可见,这部分雨滴是本次降水的主体。而且在本次个例中,雨滴的尺度变化对雨强变化影响很大,而数浓度并不是影响雨强的决定因素。雨滴谱整体呈现单峰型,谱宽的变化与雨强的起伏吻合的很好。在与相应时段的云滴谱对比分析后得出,地面雨滴的形成与云中大粒子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即降水与云中大粒子的分布关系密切。
  • 摘要:本文利用全球气候化学模式WACCM3模式输出资料研究了QBO对平流层风场、温度场和水汽场影响。分析表明,在QBO东风位相下,赤道平流层20hPa高度附近存在较强的东风区域,在赤道平流层20-50hPa区域有负的纬向风垂直切变,与之伴随的次级环流的上升运动导致该区域温度减低;在QBO西风位相下,赤道平流层20hPa高度附近则对应相对较强的西风,在赤道平流层20-50hPa区域有正的纬向风垂直切变,次级环流对应的下沉运动使得该区域温度升高。QBO对赤道对流层顶的温度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式中没有QBO强迫时,赤道对流层顶温度趋于降低,进入平流层的水汽减少。
  •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软件系统---农作物六种病虫害预报方法(以油菜菌核病为例)和二个硬件系统---多媒体为农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要素数据网络,建成了以政府各部、技术部门、乡镇、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病虫害预报(四情)服务体系.在创新服务机制上,充分利用气象观测要素数据的变化,结合植保站的临近监测,不断作短期订正,准确率显著提高到了100%;同时结合农作物生育期,通过试验,寻找最佳综合防治期,达到了减少施药次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真正做到了正确、快捷、高效、持续,不论在提高预测技术上,还是在服务信息的快捷发布上,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夯实了科学技术基础,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 摘要:近年来,以螃蟹为主的水产养殖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结构中的一种主要经济元素.螃蟹又名河蟹,生长周期一般有四个阶段,即在海水中卵孵化成蚤状幼体,咸淡水中成大眼幼体和仔蟹,仔蟹在淡水池塘中培育成一龄幼蟹,一龄幼蟹再放入大塘和湖泊中养殖,最后成为成熟的螃蟹(绿蟹).从一龄幼蟹到成熟的绿蟹养殖,称之成蟹养殖.而成蟹养殖和生长与气象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气象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螃蟹的蜕壳生长和死亡.本文通过在国家生态县,国家著名品牌“固城湖”螃蟹养殖区,安装自动气象站的方法,对成蟹养殖生长中与温度、日照、降水主要气象要素关系的观测和分析研究,依据主要气象要素温度、日照、降水发生变化,给螃蟹生长带来的影响,从而确定成蟹养殖生长中温度、日照、降水主要气象要素利弊的指标范围.成蟹养殖生长中,不同季节,关键时刻对温度、日照和降水的要求各不相同,特大暴雨和干旱,成蟹生长前期和后期的低温寡照,长时间的高温和连阴雨,都会阻碍螃蟹的正常生长,甚至死亡.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养殖技术,结合气象预报服务,调节好成蟹养殖生长中的环境因子,可减少或降低温度、日照、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对螃蟹蜕壳生长的影响,达到螃蟹顺利生长的目的.
  • 摘要:利用2010年山东人工触发闪电实验(SHATLE)获取的高速摄像和电流资料,分析了起始阶段产生于火箭顶端的上行正先导的光学和通道底部电流特征.在发展的过程中,上行正先导头部的发光亮度要明显强于其后部的先导通道.先导在距地面130-730m高度传输的二维平均速度速度为1.0×105m/s,局部速度的分布范围为2.0×104m/s到1.8×105m/s.先导局部速度随时间和高度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上行正先导发展的最初阶段,金属导线底端得到的雷电流呈现明显的脉冲波形,表明此时先导是以梯级的形式向上发展.
  • 摘要:通过对这起典型的直击雷击中楼顶女儿墙外沿的雷击事故现场调查,分析该雷击发生的原因,指出现有防雷装置的作用与缺陷,并提出该大厦综合防雷的具体措施.
  • 摘要:2006年8月18日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利用成像率为5000幅/s的高速摄像系统记录了两次地面触发闪电过程。对这两次触发闪电中上行先导二维发展速度和先导头部亮度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上行先导的二维传播速度基本在105m/s量级;在二维图像上先导通道均有明显的拐点,闪电通道有明显拐点处速度一般小于其二维平均速度;虽然先导发展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先导二维速度的变化都伴随着先导亮度的明显变化。
  • 摘要: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测站1961-2011年冬季(11月到翌年3月)逐日最低温度的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法给出各站发生冬季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阕值,从而统计出冬季极端低温发生频次、强度。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Gumbe分布函数,其参数及R/S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来分析阿勒泰地区冬季冬季极端低温事件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冬季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的倾向率呈负趋势;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强度的倾向率均呈正趋势。50a一遇冬季极端极值东部较低;西部吉木乃站极高。阿勒泰地区≤-50℃界限的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概率分布。概率在0.05~0.07之间。根据R/S分析,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由减少趋势逐渐转为未来增加趋势,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强度由减弱趋势会逐渐转为未来加强趋势。
  • 摘要:利用大理基本气象站1971-2010年地面观测的风资料并结合NCEP高空风资料,探讨了大理市大风和大风日数的变化和高空风对大理大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风日数年变化可分为70-80年代的波动下降阶段、90年代的低值阶段和21世纪初的上升三个阶段,阶段性明显,但总体没有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过去40a总大风日数的95%出现在1-5月和11、12月份的冬春季节,四个季节均无显著的线性关系;大理大风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大风基本都出现在12:00~20:00时,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较为明显;大风日里,大风风向基本为偏西风,其中WSW风向出现最多;大理大风多为蓝色预警级别,占到了40a来总大风数的91%;地面风速和大风日数在冬春季受高空风速影响显著,随高度增加影响减弱,而在雨季,高空风速对地面风影响不明显。
  • 摘要:本文选取亚欧地区(15-80°N,40-150°E)1961-2009年的500hpa高度场逐日资料,首先对1961-1990年的高度场逐日资料处理得到亚欧地区逐日逐格点的20个气候等概率区间,每个区间的概率为5%。第一个区间为极端偏低环流区间,第20个区间为极端偏高环流区间,然后利用得到的极端偏低环流和极端偏高环流对1991-2009年间500hpa高度场的环流特征进行检验,统计出落在极端偏低环流区和极端偏高环流区的概率。分析逐季节逐月的变化情况,对近20年来出现的极端环流的时空分布进行描述分析。结果从空间分布上得到,近20年亚欧地区极端偏低环流事件增长率在所研究的区域是减少的,基本小于0%;在我国的中部地区及蒙古国是出现增长率最小的区域。而极端偏高环流事件发生的趋势:在春秋和冬季随着纬度的增加增长率逐渐减小,而在夏季最大增长率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一带,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少,这是和夏季副热带高压北上然后南退的气候特征相对应的。
  • 摘要:介于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主要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研究降水稳定同位素效应与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或是与雨量之间的相关性。考虑到温度与雨量二者之间本身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本文利用IAEA/WMO共建的GNIP的位于我国的31个站点的资料,尝试用二元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和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用二元回归方法,同时考虑温度与雨量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单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有所差异,能够弥补一元回归方法的不足,对于优化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帮助。
  • 摘要:对水汽及其变化的研究,一直是天气学和气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大气物理中,地球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最重要的参量之一,由于水汽的时空多变性,水汽也很难描述.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 资料能够显示小尺度的大气温度垂直结构,为数值预报和天气诊断提供了更加准确精细的初始场.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来对晴空状况下AIRS数据进行反演的方法,并与AIRS官方二级产品相比较,获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
  • 摘要:风能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天津滨海新区处于中国沿海风带上,风资源较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风电产业发展迅速。由于风的局地性特征非常强,现有的气象台站风观测远不能满足风资源评估和风电场选址的要求。为此,天津市气象局在天津沿海的滨海新区(包括汉沽、塘沽、大港3个区县)设立3座测风塔,建成专业风能资源观测网,以满足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本文利用天津滨海新区3座测风塔整一年测风资料,在对测风资料进行插补订正后,计算了风速、风频及垂直变化特征等,并给出了风功率密度、风能密度等风能资源参数,得到了滨海新区风资源特征。结果表明,滨海新区7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5.5~6.1m/s,风速随高度增加明显增大,故可以通过提高塔架高度来提高风资源利用率;春季风速最大,夏季最小;3~7m/s的风速出现频率较高;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东南风和西南风。天津滨海新区平均风速虽然不是很高,但风频分布比较适合,具有稳定的主导风向,风的质量很好,且有效小时数高,风资源可利用时间较长。同时风速变化较为平稳,很少有破坏性的风速,在这种风况下,风机的设计和运行都非常经济。3座测风塔中,大港油田和汉沽大神堂风资源较好,若单纯以资源大小来评价,这两地建设大型风电场更为合适。沿海风速随离岸距离增大而迅速衰减,因此可开发的风能资源仅限于沿海地区,但受到土地利用等限制,陆上大型风电场的潜在场地越来越少,开发能力有限。天津地处渤海湾,近海海域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但海上气象观测站点少,观测资料匮乏,风能资源评估困难,因此应在此基础上,研究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方法,为海上风电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COSMIC湿模式大气廓线资料反演的地面以上大气可降水量,首先分析了COSMIC掩星事件在我国大西南及其周边地区(研究区域)的分布情况,然后对研究区域的水汽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初步研究利用COSMIC数据这种新资料分析区域水汽状况的途径。经分析认为,由于COSMIC掩星事件覆盖广,可以弥补研究区域缺乏常规观测站点的不足,提供更多的水汽分布信息。对利用COSMIC数据给出的水汽图象的分析表明,在我国大西南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和海拔高度对大气可降水量的影响显著。青藏高原是大片的干区,水汽状况和周围地区差异明显。
  • 摘要:本文利用西南地区81个气象站1961~2011年50a降水日数资料,根据西南地区气候特征差异,将西南地区划分为5部分,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川西高原、四川盆地、川东地区、云南地区和贵州地区5个区域从降水日数的不同季节、不同强度分别做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地区降水日数以小雨为最多,大雨和暴雨天气夏季出现最多,冬季最少。除川西高原外,四川盆地、川东地区、云南地区及贵州地区的年降水日数均呈波动性缓慢减少的趋势,这与刘晓冉等研究的近40a西南地区年降水资源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雨日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小雨日数的减少。空间分布来看,小雨日数较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北部、四川盆地大部和贵州区的大部;中雨日数较多区域主要出现在云南区西部、南部和四川盆地南部;相对较多的大雨日数主要出现在云南区西部、南部和四川盆地中部以及贵州区南部和川东地区南部,而暴雨主要出现在四川盆地中部。由年降水日数的小波分析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南地区年降水日序列主要存在着3a周期振荡周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则存在4a周期振荡周期。对西南地区50年来降水日数的变化分析表明:该地区降水日数虽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总体变化趋于平稳,并呈现周期性波动。
  • 摘要:本文以探空站和自动站实测资料为“真值”,通过主客观检验GRAPES和WRF模式在西南地区的初始分析场和预报场,一定程度揭示出模式在西南地区的初值质量、动力框架性能和降水参数化效果。GRAPES在西南地区的高度、风速、风向初值质量都不同程度好于WRF,但进入预报阶段,GRAPES高度、温度均方根误差以比WRF更高的斜率随时效增长,GRAPES对西南地区的500hPa高度场预报呈现系统性偏低,而WRF对西南地区高度预报的正误差概率比较高;分类天气过程检验表明,GRAPES对低涡、切变过程的初始分析质量好于WRF,但进入预报阶段,WRF对三类天气过程的低值系统预报正确率都高于GRAPES,这一定程度反映出WRF的模式性能好于GRAPES;分类天气过程降水预报检验表明,低涡过程降水预报难于低槽过程。GRAPES对低涡过程的降水预报能力较低,WRF预报能力最低的是切变过程。这与模式对分类天气过程中低值系统预报能力一致,这一定程度表明两个模式的降水参数化效果水平相当。
  • 摘要:利用全国754个气象台站1978~2007年的气候数据,分析了中国水稻种植区的光照资源和水热条件,并采用模糊数学分层聚类方法对主要水稻产区进行了水稻气候区划.整理和对比前人水稻气候区划研究,总结各区域水稻生长季的气候特征,阐述区划过程,比较格网数据推算方法和空间插值效果,验证模糊数学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结果显示:模糊数学方法在水稻气候区划中有较好的适用性,与现有水稻气候区划结果吻合较好.然而,在气候分析中,未充分考虑相关协变量对气候数据网格化精度的影响,导致引入协变量后气候数据插值的稳定性降低,使得水稻区划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 摘要:The characteristics of 45 unconnected upward leaders (UULs) occurred in 19 downward negative flashes observed in Guangzhou during 2009-2011 are analyzed. Each of the 45 UULs is an upward positive leader initiated by a downward negative stepped leader before a new strike point is struck. For each UUL, severa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when possible mainly by using high-speed images: inception height, inception time prior to return stroke (RS),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strike point and the UUL's inception point, two-dimensional (2D) distance between the nearest tip of the downward leader branches and the UUL's inception point when the UUL is initiated, 2D length, and 2D average propagation velocity, whose values range from 40 m to 503 m (number of samples: 45), less than 0.1 ms to 1.32 ms (38), 20 m to 1.3 km (38), 99 m to 578 m (21), 0.48 m to 399 m (45), and 5.79 to 33.8 x 10' ms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UULs' characteristics shows the following: No UUL with an inception time to RS larger than 0.5 ms is initiated at a height lower than 300 m.
  • 摘要:短期气候预报亦可称为长期预报,按世界气象组织(WMO)GDPFS(Global Data-Processing andForecasting System)手册提供的定义,30天至两年的预报称为长期预报.早在七十年代中期,香港天文台已经为香港的水务署提供定量长期雨量预报以支持水资源管理工作.因为一些技术原因,这个长期预报在九十年代末中止.然而,市民及传媒对短期气候信息的需求促使天文台在2000年代初再度发展这方面的预报.过去数年,天文台积极发展不同时间尺度的短期气候预报,包括季度预报、月预报及第2周至第4周的延伸展望.同时将介绍天文台近年在短期气候预报方面发展的经验.
  • 摘要:短期(2-3天)近地层风速预报对于风电场的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风具有瞬变性和间歇性,目前的模式模拟具有较大的误差,资料同化作为将观测资料和模式背景场相结合产生精确初值的方法,是改进近地层风速预报的重要途径.资料同化过程中,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的正确建立对同化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地区,为了避免全球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区域代表性差的缺陷,本文利用WRF及其3D-VAR系统,针对不同的风电基地,利用NMC方法,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天气气候背景及不同季节下的大气环流背景,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地区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试验结果表明,统计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能有效地反映出同化系统中的多变量约束关系,有利于提高模式在不同地区的模拟能力.
  • 摘要:利用1979-2008年共30年广东省86个测站地面观测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DOE第二套分析资料的大气多要素日平均资料,分析热带大气沿赤道东传的季节内振荡(MJO)对广东降水的影响的物理过程。结果表明:6月MJO活动对广东降水的调制作用与前汛期(4-6月)期间其它月份不同,对6月全省降水正(负)异常有指示意义的是强MJO事件的第3(第6)位相。当赤道MJO处于第3位相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加强西伸,来源于西太平洋地区的水汽随副高边缘向广东输送明显加强,广东水汽通量明显增加,从而导致广东降水加强。第6位相情况基本相反。强MJO第3位相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的物理机制与大气对东印度洋非对称热源的响应有关。根据Gill(1980)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赤道地区存在一个热源时,则大气将对热源产生异常响应:在热源的西侧,由于Rossby波响应,赤道南北出现一对气旋性环流;而在热源东侧,则由于Kelvin波响应,赤道附近出现东风异常。MJO第3位相,强对流处于印度洋东部至海洋大陆,由于对流潜热释放,相当于该地区大气有一热源。苏门答腊至西太平洋赤道地区为明显东风异常,这是由大气产生Kelvin波响应造成。大气垂直方向涡度表达式包含两项:第一项是水平经向风的纬向梯度(Δv/Δx),第二项是水平纬向风的经向梯度负值(-Δu/Δy).在赤道西太平洋存在明显东风异常的情况下,西北太平洋地区纬向风随经向增加(Δu/Δy大于0),即涡度第二项(-Δu/Δy)为负变化,而涡度第一项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西北太平洋地区形成负涡度异常变化,从而导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反气旋性高压加强西伸。可见,赤道MJO活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联系包含了热带大气热力和动力相互作用过程:赤道MJO活动伴随着热源变化,赤道热源变化引起赤道纬向风异常,赤道纬向风异常使赤道外地区(西北太平洋)涡度异常,涡度异常造成了副热带高压的异常。
  • 摘要:本文讲述了温室气体的增加和人类活动可导致气候变化.气候变暖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性的.气候是最不稳定、最敏感、影响面最广和最直接的环境因子.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气候变化最敏感区和最脆弱区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最为敏感,同时指出面对气候变化寻求对策来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 摘要: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光化学反应形成的重要前提物质.因此,研究VOCs的变化特征及来源是非常有意义的.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测定环境空气中VOCs,分析VOCs浓度变化规律及组成特征.同时为了更好的鉴别VOCs来源,对采样点附近的工业源、不同VOCs物种的化学生命周期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结合分子标志物、后向轨迹模型来探索采样点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VOCs浓度月变化范围40.99ppbv~65.40ppbv,月平均浓度47.95ppbv.气象因素影响VOCs浓度变化,当风向为东东北风和西南风并且风速较低时,有利于采样点VOCs浓度的积累.温度与VOCs浓度呈负相关关系.采样点VOCs的组成特征与工业城市东莞相似.对采样点VOCs来源的分析中,通过异戊二烯与机动车标志性物质3—甲基戊烷和顺式二丁烯线性比对、温度与异戊二烯线性比对和异戊二烯的日变化规律三种方法说明异戊二烯是来源于当地植物排放,而通过VOCs物质的化学生命周期、传输时间和风向判定采样点BTEX(苯、甲苯、乙苯和间对二甲苯)是来源于东部城市东莞的工业排放.不同气团对VOCs的组成特征有影响,经过东莞的气团,芳香烃的比例较高,而来自海洋的气团,烯烃的比例比芳香烃高.在VOCs三类组分周末效应的分析中,芳香烃的周末效应最明显,其次是烷烃,烯烃没有表现出周末效应.通过标志性VOCs物种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差异,说明工业的排放和溶剂的挥发是采样点产生周末效应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2011年4月17日影响河北的一次冷锋云系的探测资料,分析了云的微物理特征及人工增雨条件。结果表明:(1)垂直探测时段不同,同一粒子探头探测的同一微物理参数随高度变化差异较大,说明云体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同时可以推测,本次过程的层状云结构分为两层,上部有一层约1300m厚的中云,下部有一层约1500m厚的低云,两者之间有的部位夹有干层。As云底高3500m,云顶约4800m,Sc云底约1500m(地面观测),云顶高3000m.干层厚度约500m.垂直方向上可能存在较薄的过冷水云区。(2)在水平飞行时段出现多个云的边界区,推测As云体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结构较松散。(3)小粒子浓度不小于20个/cm3的云区占很大比例,同时又发现大粒子浓度<20个/L的强可播区存在,因此,本次云系具有一定可播性。(4)由二维图像资料推测在飞行高度以上有过冷水存在,为更好利用降水资源,在飞机性能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飞行作业高度还可适当提高。
  • 摘要:利用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站黑碳仪观测数据、PM10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沙漠腹地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讨论分析,并运用轨迹聚类簇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气团路径对其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时平均黑碳气溶胶浓度与风速呈显著非线性相关,风速3.6m/s后黑碳气溶胶浓度随风速不断增大,不同风向时黑碳气溶胶浓度水平有较明显的差异;该地区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变化与盛行风向上来自污染较严重的气团输送有关,并且受局地沙尘和排放源(主要为冬季天燃气采暖)的影响.
  • 摘要:利用大理市气象站1980-200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同时利用日照进行晴雨天区分,对大理能见度的年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一些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理市能见度年际变化分为两个阶段,下降趋势明显,平均每10a下降1.2km;能见度月变化呈“ω”型,4月份的低值点是由于晴天的低能见度造成的,而9月份的低值点则是由于阴天的低能见度所主导;各季节能见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晴天和阴天各季节下降幅度不同,但春季均是下降最快的季节;一日之中,08时能见度最差,20时最好。各要素与能见度的相关性存在季节变化,不同季节影响能见度的要素不同,同一要素在不同季节也以不同方式影响能见度。
  • 摘要:利用2011年3-5月黑碳气溶胶观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资料,对杭州春季黑碳气溶胶浓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杭州黑碳气溶胶日均浓度为4.67±1.74μg/m3,变化范围为2.12-9.53μg/m3.周末黑碳气溶胶浓度显著高于工作日,体现局地人为源排放的影响。黑碳气溶胶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7-8时出现峰值,14时出现谷值,21是出现次峰值。对黑碳气溶胶小时平均浓度频数统计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的结果表明,杭州市区黑碳气溶胶最大频数浓度为3.08μg/m3.降水对黑碳气溶胶有明显湿清除效应。人类活动、气象因子以及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等因素与黑碳气溶胶的关系密切。
  • 摘要: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澳大利亚气象局实时MJO指数(RMM)以及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研究所高原低涡统年鉴计数据,运用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初步研究了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对高原低涡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MJO对高原低涡具有显著的调制作用,MJO活跃期生成的高原低涡数约为MJO间歇期的3倍,MJO活跃期中,第1和第2位相高原低涡频数分布较多,第3和第7位相较少。分别对第1和第2位相、第3和第7位相进行合成,发现各要素第1和第2位相的合成场中均呈现出明显的有利于高原低涡生成的因素,第3和第7位相的合成场中则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 摘要:利用四川省雅安市195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和1969-2000年逐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青藏高原东侧雅安地区四个典型旱年和四个典型涝年的降水量、降水频率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雅安旱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1242.9mm,涝年的平均年降水量比旱年多1010mm.旱年汛期降水量占旱年降水总量的70.4%,涝年汛期降水量超出旱年一倍,且占涝年降水总量的81.1%。旱、涝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涝年的季节差异更加显著;雨强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相似,夏季达到最大,且旱、涝年年雨强和汛期雨强的差异很明显;旱、涝年之间的雨日差异要小的多,季节差异也不突出。旱、涝年降水量和雨日的最大值、最小值出现月份不同,旱年降水量7月最多、1月最少,而涝年降水量8月最多、12月最少。另外,旱、涝年白天、夜间的月降水量和月雨日最大值出现时间不同,并且不同降水强度,旱、涝年降水量和雨日的逐月变化也有较大差异;旱、涝年降水日变化与夜雨特征都突出,但夜间降水量和频次远远大于白天。旱、涝年降水量和频次的最大值、最小值出现时间有差异,旱年最大小时降水量在凌晨1点,最小在下午14点。涝年夜间小时降水量为双峰结构,最大小时降水量在23点,另一最大值在凌晨3点,最小在下午16点。旱年和涝年最大小时降水频次均出现在午夜零点,最小分别出现在下午14点和15点。并且,降水量和频次从谷值到峰值的增加速率超过了从峰值到谷值的衰减速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其夜间降水量越容易出现多峰值的波动,且旱、涝年夜间降水量和频次的差值也越明显。其中,旱年中雨和大雨降水量和频次高于涝年,但涝年暴雨降水量和频次远高于旱年。
  • 摘要:利用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再分析资料在分析高原低涡识别中的应用,应用天气学和计算几何学知识,根据高度场和风场资料定义了包括闭合低涡、面积、连续、区域、垂直结构及气旋性旋转等高原低涡的识别标准,讨论了高原低涡的客观识别方法;利用低涡中心位势高度值与环境高度场平均高度值定义了新的高原低涡强度指数;利用最大移动距离判定和最小环境气流-低涡移动矢量差相结合连接高原低涡连续移动路径。共识别出53个低涡,对低涡的源地、季节差异、强度、持续时间和路径进行了分析;对识别结果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2009)》进行了对比,除了4、10月的环流转换季节外,两者的低涡个数较为一致;识别结果的低涡生成位置较年鉴偏西,低涡活动路径更为细致。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可以实现客观、定量地分析高原低涡的活动特征;与以往的高原低涡人工翻阅天气图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减轻分析高原低涡的工作量。
  •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即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和感病期及其吻合程度,其中,气候条件是决定流行与否的主导因素。淮阴赤霉病流行频率高,了解和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及危害性,对今后做好小麦赤霉病预报和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2012年小麦赤霉病发生概况今年,淮阴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始见期是5月5日,盛期是5月16日,平均病穗率是15.2%,发生最严重的地块病穗率达89%,发生程度,危害程度品种差异性较大。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冬季温度的影响越冬的菌源是发病的基础,而影响菌源数量的主要气象因素之一就是冬季的温度,冬季温度高于平均水平,就为菌丝提供了较好的越冬环境。扬花期的雨日雨量日照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扬花期是小麦最易感病的生育期,扬花期遇连阴雨有利于病菌侵入,灌浆期遇连阴雨有利于病害扩展。小麦抽穗扬花期高温、多雨、高湿是造成小麦赤霉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