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 2015
  • 召开地: 上海
  • 会议文集: 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中国人口学会
  • 出版时间: 2015-11-07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2/4>
79条结果
    • 作者:张华,罗慧敏,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且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但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逐渐扩大,部分地区的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将对未来的人口地理分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采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口增长的省际差异特征,并比较了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对人口增长省际差异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人口增长呈现"实边"趋势,而中国人口增长的“实边”趋势表明,除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西部边境地区也是重要的人口聚集地,对人口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往往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实边”趋势对中国基础设施的分布、边境安全的维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长的“实边”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增强,但西部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的生态脆弱地区,给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多挑战。对人口增长省际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但绝大部分省份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人口增长较快的省份集中于东南沿海和西部边境等沿边地区,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的省份集中于中南部地区,即人口由行政区划内部向外围转移,呈现“实边”趋势。
    • 作者:曹广忠,嘉文,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资料分县资料,对中国人口城镇化和就业非农化进程的空间格局分异、相互关系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镇化和非农化水平的分布和演变都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特征和地带分异特征,但呈现出差异化的空间集散态势,二者在不同地区形成多样化的相互关系.对不同地区二者相互关系演变的分析表明,城镇化和非农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方始终超前或滞后的情况并不会始终存在。此外,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阶段,非农化适当超前或同步于城镇化都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主导的驱动力量不一致是城镇化和非农化过程的空间差异和相互关系形成的基础,要素投入引致的经济增长直接促进就业非农化进程,但在推动人口城镇化上则更多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政府政策实施力度的不同也导致这一机制过程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
    • 作者:刘传江,赵晓梦,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劳动年龄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养老的重任,可以说劳动年龄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判断人口红利的重要指标,研究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空间因素引入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区域性分布问题当中,借助ESDA分析方法,利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劳动年龄人口空间总体、局部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探索经济增长和交通设施对劳动年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文中引入空间误差模型(SEM)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年龄人口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一个区域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会促进其相邻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交通设施对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有负向促进效用。因此简单地认为交通设施的提高和经济发展落后会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 作者:赵东霞,韩增林,赵彪,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中国已全面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研究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不仅是开展老龄人口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面向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服务设施规划配置等的核心所在.通过选取全国332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根据五普、六普老年人口数据,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和2010年全国地级市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域人口老龄化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特征,空间集聚进一步增强;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表现出以热点区为中心,逐渐向外围地区过渡的中心-外围结构;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差别,地形起伏度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在减弱,而降水丰沛度的影响却在加深,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对人口老龄化具有正向影响,人口迁入率对人口老龄化为负相关作用,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呈波动变化特征。
    • 作者:章国琴,段进,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过度攫取人口红利,忽视劳动者利益的城镇化主体缺位现象,本意上已经远离城镇化的初衷.对城镇化先行主体——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发展,尤其对当地农民工的生存环境的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研究发现,发达地区人口自然生长率十余年来增长低迷,依靠外来劳工数量的逐年增补才保持了该地区人口供需结构的基本平衡。当地劳工数量缺值逐年加大成为“民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基于实地调研发现,因沉重的老少抚养负担,生存发展空间日渐压缩,当地农民自发进行城镇化的梦想日趋遥远。基于以上社会事实,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思路。
  • 摘要:根据近80年来国家5次人口普查以县级为单元的人口统计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的黑河(瑗珲)-腾冲线(以下简称“线”)西北部人口比例4%为人口密度分界线划分标准,考虑到县界完整性,绘制了五期(分别为1935年、1964年、1982年、2000年、2010年)人口密度突变线,分析了近80年来人口密度突变线的位置变化情况;以1980s-2010年LUCC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近30年来的全国城乡建设用地信息进行提取,计算了不同时期中国的城乡用地密度,分析了近30年来全国以及黑河(瑗珲)-腾冲线东西两侧的城乡用地密度变化,总结了中国城镇扩展过程及其时空格局演变所反映的人口变化规律。基于县级人口统计数据,结合遥感数据生成了近20年来基于公里格网的人口密度变化成果,分析了线东西两侧近20年人口密度变化在区域面积以及增长速率上所呈现的不同情况。结果表明:近80年来,人口密度突变线整体向西北方向偏移,将人口密度5期的突变线叠加呈现3个变化明显的区段.基于遥感数据的城乡用地密度变化间接反映线两侧近30年人口密度变化特征,而且线东西两侧近20年人口密度变化在区域面积以及增长速率上呈现的不同情况。
    • 作者:童玉芬,王莹莹,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以流动人口个体的成本收益为切入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个体成本收益对流动人口流入地选择的影响,试图回答为什么流动人口如此青睐超大城市作为迁入地.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入地的净收入对流动人口流入地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另外,与实际收入囊中的现金收入相比,不同流入地的工资水平也就是对收入的预期对其选择流入地的影响更大,这说明不同地区巨大的工资收入差距是流动人口向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集聚的重要原因.
    • 作者:曾毅,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在能源消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家庭户相比个人而言是更合适的分析单位(Lutz and Prinz,1994;Ryszawaka-Grzeszczak,2010;Bradbury et al.,2014).原因在于能源以及许多商品和服务比如水、电、做饭取暖燃料、家用车、食品、交通、理财、老年照料和其他社会服务等通常以家庭户为单位进行购买和消费,而非个人.因此,对家庭户数量和结构的估算和预测对于理解地区和全球能源需求和相关资源环境影响非常重要。目前,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目前缺乏家庭户分析,并通过研究未来家庭户变化对资源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建议将家庭户预测和能源消费预测结合起来,这定将有助于理解地区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发展趋势。这些方法上的建议有利于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不可避免的家庭户小型化持续变化必将到来,因此,应当尽早深入研究,为实现应对资源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而努力。
    • 作者:杨云彦,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李克强27日在国博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胡焕庸线"说,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总理之问和“胡焕庸线”问题的核心在于科学的、可持续的、均衡的发展,而不是人口绝对的平均化的分布。应该按照国土功能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对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话,在人口分布意义的“胡焕庸线“没有大的改变的同时,地区发展水平意义上的“胡焕庸线”,则有望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这应该也就是科学发展理念在地区发展方面的具体体现。
  • 摘要:2014年11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向社会和科学界提出了关于"胡焕庸线"的问题,很多媒体称之为"总理之问","胡焕庸线"也因此成为时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个热词,就此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针对这一困境,本文首先梳理了胡焕庸线的由来,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提出的背景是当时对国内人口是否过剩的大讨论。基于“一普”、“五普”和“六普”等人口数据和ArcGIS平台,分析了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规模、比重和密度变化,数据显示人口城镇化和人口迁移并没有改变胡焕庸线确定的人口分布格局。据此提出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东密西疏格局在较长时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群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东南半壁的格局在较长时期也不会发生变化,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同时,本文认为总理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解”的,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和更好质量的城镇化,中部亦然。
    • 作者:周海旺,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胡焕庸线"的提出虽然已经有80年了,在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我国80年代以来"胡焕庸线"两边人口总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市化水平等演变趋势和规律研究基础上,针对21世纪我国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的发展前景,辨析"胡焕庸线"在未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时代价值.
    • 作者:王春兰,杨上广,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跟踪研究2000-2010年期间上海人口郊区化态势,以及嘉定、松江、青浦、南桥、临港等5个郊区新城的人口集聚状况,发现上海人口分布变动模式既有延续性也有新变化.具体而言,单中心扩张的基本模式仍未被打破,但城、郊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缩小,多中心城市结构初露端倪;外来人口郊区化仍然比户籍人口郊区化走得更快、更远,但随着核心城服务业发展,外来人口重新集聚,使得外来人口分布出现"环间塌陷"现象;规划重点发展的新城人口增长势头仍不突出,以城区为核心的多层次、组团式、紧凑式的合理城市空间体系还有待发展完善.
    • 作者:吴文钰,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第五、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从不同尺度分析2000-2010年间上海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分布变动特征,剖析及机制;并与1900-2000年上海人口分布变化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十年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继续减少,边缘区增长缓慢;近郊区增长最为迅速,而远郊区人口也增长非常快.上海作为全球化中的大城市,其人口增长及分布变动原因概括为几个因素:首先,中国城市正处于加速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迁移人口,上海作为全球化的大都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从而成为迁移人口比较理想的目的地。其次,从内部空间分布变动看,上海人口向郊区扩散,是产业结构调整、城市体系规划、郊区相对成本较低、政府主动人口疏散、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发展、私家车逐步普及等因素导致的。建议是要加强规划,提高郊区新城在规划中的地位;另外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其生活、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质量,引导人口主动向郊区新城迁居就业。
    • 作者:陆希刚,王德,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利用上海市嘉定区分村(居)委会普查数据探讨大都市郊区人口空间变化特征与动因.在地域类型分类鉴别的基础上,通过常住人口增长方式解构,揭示了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迁移两种人口空间过程的地域类型偏好和影响动因,最后归纳大都市郊区人口空间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
    • 作者:闫庆武,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文章基于中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与2005年1%人口普查数据资料,采用地理流数据分析方法,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用省际人口迁移最大联系线、最大迁出流、最大迁入流、期望线、迁移效率、粗迁移率等方法系统地研究我国1995-2010年间省际迁移的时空动态特点及其区际联系.其中,省际最大人口迁出流是指由某个省迁出的省际人口迁移流中流量最大的迁移流,它为一失量,方向反映了某个省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数量大小反映了该省最大人口迁出流规模的大小。省际最大人口迁入流是指以某个省为人口迁移目的地的各人口迁移流中流量最大的迁移流,也是一失量,其方向反映了某个省人口迁入的主要源地,大小反映了该省人口迁入的规模。
    • 作者:张祥晶,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集中指数和重心显示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均趋向于不均衡,且经济分布的非均衡性大于人口分布,但二者之间的偏离趋于缩小.2010年浙江人口集中指数是0.3707,比1982年的0.2744提高了0.0963,人口分布性质由比较均衡转变为相对均衡;2010年经济集中指数是0.4448,比1982年的0.3719提高到了0.0729,经济分布性质由相对均衡提升至相对不均衡,2000年是分布性质转变的"拐点".基于浙江人口与经济分布的动态匹配变动过程,认为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分布的路径是:以产业结构升级及布局分布调整为核心动力,在经济超前型县域继续提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创造能力,以吸引人口集中为主,在经济滞后型县域承接产业转移和扩展产业的同时,以转移剩余人口为主;在协调发展型县域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与人口同步增长的协调发展速度。
    • 作者:游珍,封志明,杨艳昭,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城镇化将是我国未来十年决策层的战略着眼点和中央政策主轴.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格局和城市化水平为研究对象,全面揭示了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化水平的过去、现状,并运用Logistic模型系统和联合国法,预测模拟了中国不同规模城市未来二十年的分布格局和城市化水平.本文认为:未来二十年超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占比将明显提高,要统筹考虑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调控和中小城市发展问题,逐步消除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福利水平差异,缩小城市化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要加强东中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社区的网络化联系,全方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中部核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发展,逐步完善城市群网络架构;中国未来二十年将近一半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位于西部地区,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为逐步消除地区发展差异,应加快均衡化城市化发展策略,加大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
    • 作者:肖宝玉,朱宇,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计算流动人口密度、流动人口区位熵、流动人口开放指数及构建流动人口双向流动矩阵图等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省际流动的空间分异格局,并通过流动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的空间差异,推演近年来我国各省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时间变化趋势.
    • 作者:吴伟平,刘乃全,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现阶段政府公共支出与企业区域布局、城市居民福利密切联系,本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框架,考察了异质性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生产型与消费型公共支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机理不同:生产型公共支出的净效应取决于"生产率效应"与"拥挤效应"的权衡,消费型公共支出的净效应取决于"消费性效应"与"税收效应"的权衡;两类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均存在明显门槛效应且净效应方向相反.进一步,运用283个城市面板数据及非线性门槛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生产型公共支出、消费型公共支出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分别呈现倒“U”型和“U”型的单一门槛效应,并且生产型公共支出的门槛值(城市人口密度衡量)高于消费型公共支出。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迁移、流动,需要因地、因时和因人制宜的差异化公共支出政策。
    • 作者:李强,宋珊,吴瑞君,张欣,
    • 会议名称: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起点.本研究选取义务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作为研究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应用潜在变量模型(Latent variable models)构建义务教育资源的发展指数,应用增长曲线模型(Growth curve models)研究影响义务教育资源发展指数变动趋势的因素。数据来自2003-2013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研究的主要发现:对小学来说,教育资源的发展指数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发展指数高,中部和西部的发展指数低;对初中来说,虽然初中的教育资源发展指数整体高于小学,但是其区域差异和变动趋势和小学相似。东部是初中教育的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是欠发达地区。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发展指数高于农村,城乡差异随时间而下降,小学的下降幅度大于初中,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进步的体现。而增长曲线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位置和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显著影响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