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召开年: 2016
  • 召开地: 陕西杨凌
  • 会议文集: 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陕西省科协
  • 出版时间: 2016-09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2/3>
56条结果
    • 作者:石侃,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自2010年春季,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采用开顶式气室(OTC)大田试验,利用臭氧自动发生和调控系统模拟臭氧浓度升高环境,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硝化与反硝化速率,同时观测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探讨臭氧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无显著影响,但会降低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同时臭氧浓度升高会限制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随着臭氧浓度升高,Q10值减小,降低了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也会减小冬小麦农田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而臭氧浓度升高可能降低了冬小麦农田土壤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但降低幅度均不显著.
    • 作者:鲁建立,张睿,张德汴,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目的:分析主要农作物产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和建议.方法: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开封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气候变暖趋势、积温与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和积温分离成社会分量和气候分量进行研究.结果:开封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的积温和产量趋势均上升,气候变暖对开封市主要农作物产量利大于弊,小麦生长期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有利于冬小麦生长,棉花、玉米生长期极端最高气温下降,有利于棉花、玉米产量增加.结论: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采用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能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提高全市主要农作物产量.
    • 作者:陈焕武,徐钰,吴胜勇,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枣树为喜温树种,温度是枣树生长最重要气候因子之一.当春季气温13~15℃时,枣树开始芽开放,≤-5℃枣芽出现冻害;≥17℃时开始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气温达≥19℃时开始现蕾,20℃时开始进入始花期,22~25℃进入盛花期,≤20℃或≥38℃则显著地降低开花率;幼果膨大期温度25~30℃利于枣果的生长,温度不足则果实发育不良;果实成熟期的最适温度为15~24℃,昼夜温差在12℃以上糖分积累多,品质好.
    • 作者:夏明安,李文巧,刘莉,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利用2006-2014年勉县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樱桃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分析勉县大樱桃生长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勉县的温度、降水、日照气象条件有利于大樱桃生长,气象灾害出现概率较低,但一经出现会对大樱桃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倒春寒、连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严加防范.
    • 作者:王旭,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共气象服务的内涵,并对在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所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表述.具体描述了防御自然灾害在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利川市自然灾害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对防御自然灾害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建设气象灾害防御队伍、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意识、提高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
    • 作者:于瑞波,尹新燕,李四清,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石河子垦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带的重点,设施农业是近几年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对象.分析石河子垦区近35年来日照变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石河子垦区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春季增加幅度最大;日照时数的减少对棉花作物和设施农业均有影响,尤其是冬季日照时数的大幅减少对设施农业的不利影响较为突出.
    • 作者:张睿,鲁建立,张德汴,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目的:分析农作物产量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响应,研究日照时数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方法: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分析开封市气候变化中日照时数的变化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农作物和气象因子分离成社会分量和气候分量进行研究.结果:开封市近50年小麦生长期日照时数下降小麦产量增加,二者呈负相关,有利于优质高产小麦生长;玉米生长期日照时数下降玉米产量增加,二者呈负相关,适合优质高产玉米生长;棉花生长期日照时数下降棉花产量增加,二者呈负相关,不适合种植优质高产棉花.结论:及时掌握日照时数的变化,适时培育农作物的优良品种,对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摘要:采用澄城县气象局1961-2016年樱桃膨大期4-5月份逐日降水资料、相对湿度、日照、气温资料及庄头乡郭家庄樱桃基地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大棚樱桃在果实膨大期裂果的主要气象原因.研究表明,除了品种、土壤等因素外,连阴雨使大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明显增大,且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过大,是樱桃果实膨大期果实裂果的主要气象原因.根据果实膨大期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大棚樱桃防御裂果的8项适用气象技术.1.选择抗御裂果强的品种,选择棚内坐果率高,自花结实率高,裂果轻的品种.2.平衡棚内湿度,在果实近成熟期要平衡棚内湿度,一般保持在50%左右为宜.湿度大的棚,在棚内放置生石灰等吸水剂;放风要循序渐进,以免造成棚内湿度急剧变化;在中午温度高时,棚内湿度很小,可以适当喷水,增加湿度,减少裂果.3.改进樱桃大棚内灌溉设施,改以往的漫灌为滴灌或小沟灌溉,在樱桃第2次迅速膨大期和成熟期,应保持土壤适度湿润,要小水勤浇,防止过干过湿而造成裂果.4.加强果实膨大-成熟期连阴雨和低温寡照天气预报预警,在预报连阴雨天气来临前或连阴雨间隙,加大人力进行抢收,将八成以上成熟度的果实提前采收,降低损失.5.使用地膜覆盖和保水剂,地膜覆盖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同时又能增加地温和减小棚内湿度,避免裂果的发生.保水剂在浇水时充分吸收水分,以后水分可以缓慢释放,平衡土壤湿度,能有效的减少裂果.6.合理施肥.樱桃膨大期喷施叶面肥适当补充钙、硼、锌等,能有效地减轻裂果.7.根据棚内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实时监测状况,调节棚膜的开放程度,空气湿度保持在55%,5厘米土壤体积含水率在16%.调控温、湿度,主要通过揭、盖保温帘和启闭通风窗、门或薄膜重叠部分扒风口来实现.风口的大小要根据大棚内外的温度严格控制,做到勤扒勤调.放风降温时,多放顶风,少放前角肩风,减少果实因温度骤变、冷风刺伤果面引起裂果.8.采取起垄栽培方式建园,以增强土壤通透性,防止下雨或浇水造成土壤水分过大而裂果.
  • 摘要:为了研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变化特征,选用宝鸡市11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温资料和1981-2010年冬小麦生长状况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宝鸡市年平均气温以0.238℃/10a倾向率显著升高,以冬、春季升温幅度最为显著,影响冬小麦播种期气温明显升高;气温稳定通过0℃、14℃、18℃的终日以不同趋势延后,冬小麦越冬前有效积温显著增加,平均播种期推迟3~7d,利于长成壮苗安全越冬;在目前正常的气候年份内适当晚播有利冬小麦产量的提高.
    • 作者:乔娟,程龙,翟园,张雅斌,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利用2001-2015年西安城区和6个区县194个寒潮个例的高空、地面和EC数值预报产品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安地区寒潮时空分布特征:2006年之后寒潮天气年际分布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在2014-2015年和2010-2012年显著减少;3月和4月是西安寒潮多发期;寒潮天气空间分布表现为从城区向偏远区县逐渐增多的特征.根据冷空气不同移动路径将西安地区寒潮分为西北路冷空气型、北路冷空气型、西路冷空气型、东路冷空气型以及西北路冷空气和东路冷空气共同影响型五种.从24h和48h降温幅度、降温持续时间、伴随雨雪天气及持续时间方面,对比分析了五种寒潮的不同天气特征.从高低空冷空气位置和温度变幅,24h负变温范围和强度,地面冷高压变化强度等因子入手,分类型研究建立了高空预报指标、地面预报指标和EC数值模式预报指标.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榆林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榆林地面加密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产品,对2013年夏季陕西北部3次典型强对流天气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夏季西风带急流位于40°N附近,副高西伸北抬,天气区低层普遍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强对流发生与冷空气的影响程度关系较大;强对流发生在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叠加区.低层850hPa假相当位温6月份>65℃,7月份>80℃,8月份>75℃有利于位势不稳定.强对流发生之前,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可大可小.湿层较厚时的强对流天气以强降水为主,湿层较薄时强冰雹更多,但一般也会伴有短时强降水,雨量能达到30mm或更多,也会产生灾害;午后热力对流和干线、辐合等也能触发强对流天气系统的发生或者加强其发展程度,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生命史可达12小时,影响本地的时间一般为30-50分钟;雷达回波分析表明,反射率因子>55dBZ的强回波并伴有VIL>30kg/m2时,地面出现强降水,雨强>1.5mm/min或12.0mm/10min,当VIL>60kg/m2,对应地面有冰雹和强降水,地面雨强>2.2mm/min或18.0mm/10min,并有可能发展为更强对流单体或超级单体,强对流回波多发生在低空急流轴上,飑线系统中对流单体的发展与水汽条件正相关,还存在较强回波合并弱回波,较强回波变得更强.相对风暴速度图上能识别发展完好的中气旋,被包围在钩状回波内,中气旋水平尺度10km,最大风速>27m/s,持续时间达1小时40分,中气旋导致地面出现灾害性强风、大冰雹、短时暴雨等强烈天气.
    • 作者:王垒,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依据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和大数据特性,对气象大数据特征、面临问题和技术创新进行阐述,深入分析气象大数据服务方式和跨领域服务的发展方向.提出以标准先行为前提,集约整合为手段,通过数据层、逻辑层和界面层的整合来搭建面向服务的气象大数据环境,借助大数据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气象大数据发展步伐.
  • 摘要:采用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估模型和气象服务满意度指数CSIWS模型,对陕西近5年来的决策气象质量、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及气象防灾减灾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陕西决策气象服务综合质量评分总体稳定在7.5分以上,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指数稳定在93%以上,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上一个十年的年均109.4人降低到47.7人,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年均3.8%下降到1.5%.说明陕西决策服务工作整体具有较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气象服务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减轻灾害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指导各地今后更好地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而更好地发挥决策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中的效益.
  • 摘要:花生复合系统是促进低丘红壤区农业水分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耕作方式,其在不同时段水分动态、水分平衡和利用过程差异值得进一步探索.土壤表层采用15bar的先进负压计监测,结合定位法于2001-2003年监测收集了花生生长季花生复合系统、花生单作田间土壤水分、地表径流、降雨资料,分析了花生复合系统对土壤水分动态、降雨影响和水分平衡各要素的影响.分析表明,土壤10cm与60cm水分单作花生地与复合系统在雨季无明显差异,但受降雨过程影响.旱季单作花生10cm水势降到最低值-344kPa,复合系统水势最低值为-50.6kPa,60cm单作花生地水势数值也低于复合系统花生地,旱季复合系统能减少土壤表层的蒸发.3年土壤水分周期动态可分为3个阶段,即水分盈余期、水分消耗期、水分稳定期.花生复合系统旱季表现出较强的耗水作用,2001年7月贮水量减少108.8mm,2002年8月贮水量减少111.7mm,2003年7月贮水量减少105.5mm.花生复合系统平均渗漏量低于花生单作62.2mm,平均贮水量变化低于花生单作41.8mm.桔树与花生作物在旱季水分利用方面没有明显的竞争作用,花生复合系统的表土水分保持作用和生态作用明显.
  • 摘要:为研究新旧膜棚内小气候差异及其对小番茄果实产量品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千禧'小番茄为研究材料,对新旧膜棚内冬春季大棚密闭保温时段和春夏季全天通风时段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比观察小番茄生育期并记录测定两种棚膜栽培条件下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新旧膜棚内均可比外界提高日均温近3℃,且两者差异不明显;冬春季晴好天气下,大棚密闭的白天时段,新膜比旧膜增温效果好;其余时段无论晴雨或大棚开闭与否,两者增温、保温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季节或大棚操作,旧膜的棚内湿度均显著低于新膜,平均偏低3.6%,旧膜在降湿防病方面有一定作用;新旧膜内光照差异明显,新膜棚内太阳辐射平均值比旧膜棚高20.6%;在新膜条件下,可以不同程度地将小番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提前3~5d;果实大小和病果数受新旧膜影响差异显著;单果重、果实含糖量以及果实产量等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
  • 摘要: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棉花模型的综合模拟功能,提高其生产管理系统的机理性、数字化、可靠性和通用性水平,本研究以结构-功能模型CottonXL为核心,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棉花生产数字化平台.平台以气候和生产条件为基本输入,可为用户提供株型选育、优化管理方案、模拟预测、教学演示等服务.经测试,该网络平台界面友好、系统运行稳定、功能较全面,提高了作物模型在产量预报、灾害评估等业务中的应用能力,为棉花生产系统的数字化设计、精确化预测、动态化管理和网络化控制提供了支持.
  • 摘要:为了研究哈密北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一带的水分循环变化特征,利用巴里坤国家气象站1961-2015年降水量和蒸发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距平百分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以及干燥度指数,对巴里坤降水量、蒸发量和干燥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里坤年、季降水量和蒸发量年际变化明显;近55a年、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年、春、夏、秋季的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冬季增加不明显,受此影响,近55a巴里坤气候总体趋于干旱向半干旱发展的趋势,其中2009-2015年降水量明显增加,蒸发量明显减少,气候处于相对湿润期.
    • 作者:傅玮东,李兰,
    • 会议名称: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2016年
    摘要:利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1961-2010年日平均气温和1983-2009年杏树物候期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气温稳定通过3℃初日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杏树开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0年,库车县3℃初日呈不显著的提早趋势,且各年代际间3℃初日呈波动变化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最晚,2001~2010年出现最早.杏树开花盛期的日期呈显著提早的趋势,且呈逐年代际提早的趋势.其中2001年以来比20世纪90年代提早了5d,比1983~1990年提早了7d.杏树的开花盛期与3℃初日日期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杏树开花物候期的预测以及春季农业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利用2013年12月15日-2014年2月13日在库尔勒市西南上户镇香梨树大棚内外40cm和80cm温度、相对湿度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大棚内外不同部位微气候差异.结果表明:(1)晴天、阴天40、80cm平均温度棚内比棚外分别高出1.7℃和1.3℃,晴天40cm棚内温差小于棚外1.2℃,相对湿度棚内外均值为80.0%和69.6%,均湿差为10.4%.(2)阴天相对湿度棚内小于棚外,均值为69.0%和80.7%,均湿差为11.7%.(2)晴天80cm均湿差为10.2%,阴天为12.0%,高出晴天1.8%,40cm棚内外日均温分别为-6.8℃和-7.6℃,80cm为-6.6℃和-7.5℃,日均温差都为0.8℃.(3)40cm棚内外日均湿分别为68.2%和59.2%,80cm为67.6%和58.4%,日均湿差为9.0%和9.2%.(4)棚内外40-80cm间最低温差均值都为0.2℃,最低湿差分别为0.6%和0.8%.(5)40、80cm棚内最低温度分别比棚外高出0.4℃和0.2℃,最低相对湿度分别高出3.0%和2.6%.
  • 摘要:利用1960~2014年沈阳5个气象观测站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1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0~2014年沈阳体现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的显著趋势,平均每10年初霜日推迟1.3天,终霜日提前2.6天,无霜期延长3.8天.各地终霜日变化幅度均大于初霜日,导致无霜期延长,延长作物生长季,降低作物霜冻害风险.同时初终霜日变化对季节气温较为敏感,9~11月平均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沈阳平均初霜日期推迟2.8天;2~4月平均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终霜日提前4.1天.与初霜日相比,终霜日期的变化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