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召开年: 2015
  • 召开地: 重庆
  • 会议文集: 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伦理学会;重庆伦理学学会;西南大学
  • 出版时间: 2015-11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2/2>
38条结果
    • 作者:宋健,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与\"道义论\"或\"功利论\"相比,\"美德伦理\"似乎更该重视\"道德评价\"的问题;否则,其倡导的\"美德\"只能流于独断论或神秘主义.道德评价如何求\"真\",至少分涉\"行为是否属实\"、\"主体有无隐情\"、\"方法何以保真\"等三个方面.在儒家哲学中,与\"真\"相对的不只是\"假\";\"伪\"(人为)、\"情\"、\"私\"同样可以导致失\"真\".关注后三者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或许是儒家为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可以提供的思想资源.
    • 作者:伍龙,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听\"的繁体为\"聽\",从字形上看,彰显了其与\"德\"的关系.以\"耳\"听之,而有所\"得\"即为\"听\".在获\"得\"的过程中,个体塑造了\"听德\",后者具体展现为,因\"听得\"而修\"听德\".人皆有\"好听\"的本性,对\"听\"的内容进行筛选,以实现有\"节制\"的\"听\",是由\"听\"塑\"德\"的重要内容.\"听\"与\"德\"的关联不仅展开在\"听\"的践行中,而且存在于\"听\"的行为发生以前,其具体表现为,\"听者\"应具备与\"听\"之内容相匹配的德性,方可行\"听\".如果说\"修德\"、\"塑德\"关联的更多的是\"德性\",那么,\"听\"与\"德\"的关系还应涉及\"德\"的另一重要面向,即\"德行\",换言之,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具体展现在主体通由\"听\"践\"德行\"的过程中.
    • 作者:戴志成,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人学讲求面向自我,面向主观意识,弄清生存的意义何在.人作为万物精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作为衡量世界的尺度,人之所为决定世界外相.人也是思想的产物,人生的意义、生命的存在价值,以及其深层次的合理性与正义性都值得去思考.
    • 作者:白惠仁,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埃博拉病毒2014年在西非的大爆发引起了全球高度关注,针对病毒的有效疫苗研发成为抵御这一灾难的关键.发达国家对这类被忽视的疾病的疫苗研发不仅是出于慈善或人道主义援助的义务,而是一种全球正义的责任.全球正义理论是在面对全球贫困时所形成的,其将人权确定为对全人类都适用的普遍道德标准并形成了其平等主义的论证.然而,这种平等主义的全球正义无法为发达国家投入埃博拉这类特殊疾病的疫苗研发提供道德辩护.由此,通过对功利主义平等原则和无国界差别原则的论证,提出了一种能够作为科学政策基本理念的功利主义的全球正义,以此为基础的科研资源分配将支持世界主要国家投入埃博拉疫苗的研发作为一种正义的责任而在道德上得到辩护.
    • 作者:胡芮,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伦理意义体现在对\"仁\"的高扬与彰显,这一论点符合对中国社会德性论传统的认识,但这种只强调动机而较少关注道德实践结果的倾向却遮蔽了传统慈善事业重\"善\"的事实.认为,中国传统慈善是以\"仁\"的道德情感为动机,以\"善\"的实现为目的的道德实践.\"仁与善\"共同构成了慈善伦理的双重道德哲学意涵,并在慈善事业上的具体表现为\"养\"与\"教\".传统慈善\"教养兼施\"的模式可以在伦理型文化之中实现自洽,但近代以来,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崩解后,\"仁养\"与\"善教\"发生分裂,两种慈善事业路径分别孕育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事业的萌芽.
    • 作者:都萧雅,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颜习斋的思想学说因其对道学家的无情批判和对理学体系的彻底颠覆而在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中独树一帜.他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事功学说则正是在这种对理学的破斥中构立起来.他循着人禽之辨、格物致知之辨、知行之辨、义利之辨、志功之辩这条逻辑主线猛烈批判了理学的空疏学风以及这样的学风对于社稷民生的败坏,在这个批判的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自己学说的构建,提出重视\"六府三事三物\"的事功学说.
    • 作者:杨子路,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在道教思想史上,主要由重玄学派提倡的道性论持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而主要由阴符家发展的盗机论,则持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双方各自给出了不同的论证方式,既共存于道教思想体系而又互不通约,致使近世道教的生态实践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既有大量严格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戒律,但又有灵活之处;生态保护实践与研究科学技术并重.道教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不妨分别摄入胜义谛、世俗谛,即在出世的神圣维度强调人与万物同禀道性;而在入世的世俗维度,则强调人合理支配环境的权利.
    • 作者:韩辰锴,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萨默斯从哲学和经验层面上对当代的普遍主义道德责任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没有确认当代任一道德责任理论为真的原则性手段.这一立场被其称为\"道德责任元怀疑论\".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对其论题和论证过程的仔细重构,而第三部分则逐步对呈现于第二部分的论题和论证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在此基础上,认为其论证难于令人信服.
    • 作者:董大仟,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政务网站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了政府组织机构的改革,代表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当前中国政务网站尚处在建设的初级阶段,其政务能力、应用及其实际绩效与社会价值目标之间尚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地方政务网站的实际建设情况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切实建设好政务网站不仅限于提高电子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更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构建良好的伦理环境,建立公开公平的伦理监督渠道,积极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以充分保障政务网站能够运行在正义的维度之下,并在此基础上将正义内在化,追求法制与道德的融合,将政务网站切实建设成捍卫社会正义的平台.
    • 作者:孔峥臻,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生态危机教育了人类,工业文明不可持续性的历史教训和现实压力,迫使着人们不得不审慎思考\"人类文明发展将向何处去\".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呼唤着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走出生态环境危机的困境,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理性抉择,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粹,是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延续、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但从价值维度看存在发展面临的“悖论”,从时空视野看存在普遍理性和特殊理性的冲突,从主体角度看存在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对立,从价值、主体、理性三个维度阐述了生态社会转型中的伦理矛盾解构。
    • 作者:黎松,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身体与德性在传统的两种有无关系里,身体与德性有关显然是符合生命伦理和人自身的价值的.身体德性从身体本身的角度来说,指的是身体功能的健全、完善,最为基本的标志就是健康,而不是疾病;从人的身体的角度来说,就是身体的伦理性和价值性,体现出身体和人的自由与尊严,而不是工具性、低贱性和为恶性.身体德性实际上就包含着身体健康、身体自由和身体尊严的内容.人体整形技术以追求身体的美为表面性的目的,在医疗技术和美容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问题在于,它是否能真正实现人身体的美,身体的健康和人的总体幸福.从技术本身的两面性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而人体整形技术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就必须以身体德性作为基本的原则,即以健康为其奠基,以身体自由为其内在依据,以身体尊严为其目标,才能实现它真正存在的价值.
    • 作者:刘昂,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当前中国乡村消费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滞后消费仍然存在.与此同时,村民的消费大多偏重于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相对薄弱,环境保护意识也比较单薄.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大力发展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必须提倡科学消费、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和生态消费等消费伦理思想。
    • 作者:李凯,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狭义的启蒙在近代西方已经结束,中国的启蒙在上世纪前半夜完成,而广义上的人类精神启蒙和国民启蒙仍未终结.网络时代呈现出纷繁的信息-知识景观,从电脑到手机的终端变革意味着身体的信息革命,与信息狂欢伴随的是伦理的失落.启蒙的几大核心要义是—理性、自由和批判,网络社会和信息时代的诸多非理性症候、自由的悖论和批判精神的迷失都在呼唤信息启蒙的到来.信息启蒙是个体和社会的,也是民族和世界的,也是伦理的.
    • 作者:刁跃淳,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最主要的关注之一.对腐败的看法大多都是从法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事实上,腐败也是一个伦理问题.除了从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外,还应该从伦理学角度予以讨论.从职业伦理视角看,腐败违背了所在权力地位的所赋予的道德使命,当然也是对个人道德的违背;从制度伦理视角看,造成腐败,制度缺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针对当前腐败问题的上述伦理分析,认为在当前的反腐工作应该进行德性伦理建设和制度伦理建设。
    • 作者:杜盼盼,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环境人权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整个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应运而生的,它是为每个人平等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即每个人生活在有一定品质保证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能够维护人的尊严.从伦理角度来看,环境人权是人类尊严的表达,是一项道德权利,有着丰富的伦理意涵,即环境人权是一项不可放弃的道德上的要求权,它表达了对所有人的平等尊重,同时遵循不伤害原则,给人自由,幸福生活。
    • 作者:侯遒娟,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康德在其著作《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里,对人性进行了一个全面的阐述.从总体上看来,人既具有向善的禀赋,又具有趋恶的倾向.可人性究竟是什么,在康德的人性思想中,大致包括三方面的理解,即人性存在于兽性与神性之间,人性是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分有性,人性是善恶并存的统一体.这克服了单纯人性善恶的矛盾性理解,赋予了人性思想以伟大的意义.
    • 作者:李婧琳,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诚信\"(trust)、\"信义\"(faith)、\"契约\"(contract)和\"信用\"(credit)是贯穿人类商品经济运转的关键概念.对这些概念历史演变的清晰把握是理解近代社会经济伦理规范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国际学界逐渐开始重视近代科学的诞生与近代经济伦理核心概念的建立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这一点一直是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唯有在近代科学背景下把握霍布斯关于\"自然\"所做出的重新理解,及该解释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制度摆脱纯粹的道德、神意规劝转向法制规约的突破性贡献,才能深刻地理解现代社会运中的新契约观与诚信观.
    • 作者:阳姣,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摘要:伦理学界十多年来对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大讨论业已形成基本价值观、原则应用模式、程序共识论等多种代表性的观点.但是,应用伦理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并不能局限于这些既有的思维模式.学界对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已有的基本观点缺乏批判基础上的合理吸收和大胆的综合创新,从而使自身面临在哲学理论深度和应用实践效度上的双重发展瓶颈.本文在系统反思和批判吸收已有观点、回应质疑意见的基础上,指出应用伦理学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将学科性质定位在个体道德运行之宏观与微观两端之间的\"中观道德层面\",在对当代以\"组织\"、\"类组织\"伦理实体形态出现的道德主体及其行为和道德责任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大领域出现的重大道德问题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