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召开年: 2015
  • 召开地: 北京
  • 会议文集: 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论文集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 出版时间: 2015-12-13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2/2>
32条结果
    • 作者:范悦,张翔,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自我选择作为选择哲学的重要部分,它是任何一个关注个人的生存境况的哲学家都无法绕过的话题.自我选择内在的存在着一个结构形态,它是由\"自我选择的起点\"、\"自我选择的面向\"、\"自我选择的层次\"、\"自我选择的归宿\"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的逻辑前后相贯,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自我选择的菱形结构.
    • 作者:康健,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周易》作为一部中国古代智慧的典籍,其中包含了古人对于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的思考.六十四卦之一的\"蒙\"卦,则集中体现了古人对于人的启蒙问题的中国式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蒙卦的梳理,将卦象和卦义相结合,重新认识中国式思维中的启蒙内涵,揭示出一个把普遍和特殊相结合的中国式启蒙观念.
    • 作者:胡静,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脉,在孔子这里集大成而成大美.《论语》展现了孔子所构建的和文化体系——以个体性内和为基础,主要表现在修身心、学经典、习六艺三个方面;以自然性外和为拓展,主要表现在尊自然、明天人两个方面;以社会性外和为核心,主要表现在爱人人、合群己、协万邦三个方面.《论语》中的和文化孕育于春秋之际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并呈现出和为贵、仁为内核、礼为规范、和而不同、致中庸等鲜明特征,对后世有着至深至远的影响,并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路与范式带来无限启发.
    • 作者:包米尔,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面对儒学的失势,唐宋时期儒者们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都有革新,重新选择经典并依据时代的要求诊释经典的义理,使得宋明理学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璀璨的一环。当今中国哲学面对的困境与唐宋时期相像,一方面需要解决学术研究内部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与外来压力相抗衡.本文通过论述《大学》成为经典的缘由、过程及其学术价值,旨在为当今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笔者认为用\"求真\"的态度再次选择经典,适当吸收西学给予其新的诠释,使其重新彰显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
    • 作者:李天赐,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中国传统一向非常注重教育,是以文献当中自然存有许多有关教育的哲学思想,许多经典内容笔者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解读反而更能够彰显古人所欲传达之真实精神.例如:所以提倡人性本善,就是种从教育角度来看的必然提倡:教育不就是应该正面积极鼓励人们往良善的方向去相信,去努力,然後去实现自我吗,然而,现今教育学院学习教育哲学的人,大多口中所说的都是属于西方的教育哲学理论,却很少涉及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论,这是非常可惜且偏差的现象.本文所谓“身心”,指得是个人自身心性与情欲、物欲间之关系;所谓“己外”,则是指人与人,人与物,进而推及到物与物间之关系。身心是需要安顿、知止的,而己外是需要调和、实践的。这是笔者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特色之概括性总纲。应该要尽最大可能的努力去教导、帮助学生们守住其自然察性,引导他探索、发掘自身潜能,进而让每个人开创出各自不同、属于自己应有的天命与幸福点才是,不该再让他们走上向外寻求幸福的歪路,成为像梵谷一样,明明己经找到了自己的天命,却因为外界的眼光与不认同等因素,痛苦终生而自尽的悲剧人物。
    • 作者:刘甘霖,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自胡适和冯友兰创立\"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伊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范式问题,就一直为学界所争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强大,学人对建立\"中国哲学\"自身独特范式的热情越来越高.本文认为,与其建立一个自说自话的新范式,不如在旧有范式已经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多填补旧有范式的缺失.故笔者提出一个粗略的建议——\"中体西用\":即以中国的经典文本为核心,以传统的方式来理解文本,并用西学的方法来研究它.
    • 作者:张焱森,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儒家所关注的焦点在于人间秩序的安顿,而这与西方宗教的概念似乎大相径庭,新儒家的学者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有别于\"宗教\"的\"宗教性\"概念.区别于西方宗教的\"外在超越\"的形态,儒家思想以\"内在超越\"构筑其\"宗教性\"形态,而\"天\"在超越层面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儒家\"天人合一\"的展现,不但是对于宇宙超越本体的向往与敬畏,而且与本体之间存有\"共生共感\"、\"交互渗透\"的关系.
    • 作者:董键铭,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体现为市场原则对日常生活的全面侵占.共产主义方案是一种黑格尔式的解决方案,其本质是对资本主义的内在性否定,这种否定能够促成概念的螺旋式上升,但当现实历史并没有发展到其临界点时,内在性否定依然处于潜在状态,因而并不具有其全部的现实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助于一种康德式的解决方案,对市场与日常生活进行清晰的划界.虽然这是一种基于外在性否定的\"权宜之计\",但它有利于将资本主义逼向其临界点,从而激发内在性否定的现实性.
    • 作者:张梅艳,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追求公共性是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发展的应有之义,对公共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开启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新的转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公共性转向也是马克思实践思维逻辑演进到现代的必然结果.公用性这一概念出现在新世纪之后,实践思维方式的公共性转向是公共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互动的结果.对公共性实践思维方式的研究具有了强势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注人类共同体的生活世界,指导世界卫生、环境、政治等各方面走向一个良性发展的态势.
    • 作者:吴新宇,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40年代中后期是第一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较为系统的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基于对西欧历史的考察以分工一所有制为依据对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划分;19世纪50年代是第二时期,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三大社会形式理论,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晚年是第三时期,转向人类学,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马克思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始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在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后,马克思深入研究前资本主义社会和东方社会,逐步丰富社会形态理论,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启示应该坚持生产力第一的观点,处理好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具体发展道路的关系,科学对待资本主义双重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作者:李晓龙,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习近平的宗教工作思想不是孤立地对宗教予以考察,而是将宗教纳入\"宗教、民族、国家安全\"这张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之网中加以全新认识.习近平的宗教工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习近平的宗教工作思想可概括为八个要点:一、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二、区分合法宗教活动与打着宗教旗号的违法犯罪活动;三、构筑打击\"三股势力\"的\"铜墙铁壁\"与\"战斗堡垒\";四、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团结;五、构建各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群众的\"共有精神家园\";六、保障宗教组织领导权在爱国人士手中;七、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八、强化边疆干部队伍建设.
    • 作者:王晶,刘建江,
    • 会议名称: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
    • 2015年
    摘要:时代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即挖掘马克思语境中的正义规范,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G.A.科恩是这项工作的极力助推者,他重构了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的正义模式最终指向\"人的自我实现\",它表现出两方面的独特性,一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挖掘正义的革命价值,二是在人类社会的视域中探索\"人的自我实现\"的正义旨向;科恩通过对应得原则和道德伦理两个方面的考察,建构了他的平等主义正义模式;这两种正义模式既因出发点和动机的一致而表现出承继关系,又因方法和视域的不同而展现出异质性.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