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文会议>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信息

  • 会议名称:

    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 2015
  • 召开地: 济南
  • 会议文集: 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主办单位: 山东大学
  • 出版时间: 2015-04-25
  • 排序:
  • 显示:
  • 每页:
全选(0
<3/4>
69条结果
    • 作者:邵华,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作为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早年曾刻苦钻研古典语文学,对于经典解释问题有着深入的了解,而且他终其一生与经典作品打交道,在他的全集中有大量作品是对于经典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的阐释.他所建立的哲学解释学渗透着自己的经典解释的经验.他对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经典性"也有些非常有价值的论述.这对于理解经典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伽达默尔从传统的连续性、人类的共同性以及真理要求来揭示经典的一般特征。正如文本第一部分概述的经典论争所表明的,批判者会认为经典是由社会力量建构起来的,传统对于经典的尊崇是带有欺骗性的,它掩盖了经典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即为现实的不公正、压迫服务。
  • 摘要: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等人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人为代表)。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释学”及重新认识中国实践哲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 作者:张瑞涛,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以蕺山的《学言》和霞谷的《存言》,为文本依据,阐论二人共同关注但又有差异的“性”学思想,以蠡探东亚儒学演进的内在理路,进而反思地域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思想机制。蕺山与霞谷共同体现出来的“圆融”哲学思辨方法,既不偏重某一方面侧面,又不求达固定的、特定的哲学本体,是以更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呈显哲学本体“存在”问题,‘从而深刻的推进了哲学思辨在中国和韩国的发展。当然,霞谷贯彻“圆融”哲学方法论未如蕺山彻底,亦是客观事实。
    • 作者:萧宏恩,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言及于此,不难明白,墨者心怀的医疗场域,是以兼爱为核心,是由「聆听」为起始、为主导的对话中建立关系,尤其在医病之间。如此,更深刻地让人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情意,塑造人文关怀的医疗场域。笔者主要从事教学的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医学系的教育宗旨即是「医学的目的在救人,医人医病要医心」,这是中山医学大学创办人周汝川博士,从医之理念。墨家立于处于弱势的平民之立场(角度)来与君主进行对话,实则墨家导正君主之天下而为万民之天下,是天下与天下的彼此聆听,是天下与天下的对话。如今,立于相对弱势的病人(及其亲属)之立场(角度)与医疗专业人对话,即应逐渐导正医疗专业人的医疗场域而为(病)人(及其亲属)的医疗场域,是(病)人与(病)人的彼此聆听,是(病)人与(病)人的对话。
    • 作者:丁蔓,王琳,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作为对新批评的革命,神话-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原型概念的引入,让文学形式的概念得到了丰富和扩展,文学批评由对单个作品的关心扩展到对整个文学的关心。在对整个文学的关注过程中,文学得以重新思考其与社会的联系问题,而这一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含的。弗莱认为,为了发展一种真正的诗学,第一步“必须识别并摒弃毫无意义的批评,即不再以一种无助于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的方式去谈论文学”。弗莱的理论意在“修复创作与知识,艺术与科学,神话与概念之间已经断裂的联系,即幻想与现实的联系”。弗莱认为,“所有杰作都刻划了作为神的化身的人以及脱离他们面对的种种矛盾,从而揭示了有限形式中居于无限意义的物象”。
    • 作者:崔永杰,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作为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斯宾诺莎(Benedict De Spinoza, 1632-1677)的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却十分丰富.相比较而言,以往人们关注更多地是其独特的本体论、认识论,而对他的其他理论,比如在《神学政治论》一书中系统阐述的宗教批判理论则重视不够.对此,英国哲学史家莱昂·罗斯(Leon Roth)明确指出了自己的如下主张:"我们务必不要忘记,在整整100年内,斯宾诺莎的名字主要不与《伦理学》而是与《神学政治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正是该书使斯宾诺莎具有"《圣经》研究领域的先驱"和"近代批判主义的真正奠基人"的显赫地位.鉴于斯宾诺莎宗教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圣经》批判,而《圣经》批判又是建立在对以往错误解经法的批判基础上的,因此,本文将集中考察他对以往解经法尤其是对迈蒙尼德解经法的批判,以期更深入地揭示其宗教批判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
    • 作者:赵卫国,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康德哲学被称为批判哲学或先验哲学,而批判本身就有划界的含义,《纯粹理性批判》防范知识越界,《实践理性批判》防范将信仰经验化或神秘化,同样有限定或约束之意。对知识或道德的约束最终归结为对主体之各种妄为的约束,同时就是对主体之有限性的揭示。先验哲学用主体所提供的规则或原理规范无序的、质料性的东西,或者规范自然给予的刺激,或者规范人自身的各种可概括为幸福的主观意向。康德正确地揭示出被规范的对象和规则本身之间的矛盾,黑格尔后来则扩展并发挥了这种矛盾,将其作为事物发展的积极动力。
    • 作者:CHEN Zhi-guo,陈治国,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将尝试从当代诠释学的视野来探讨一种合理而可行的中西比较哲学模式。第一部分,通过运用自我理解、效果历史和前理解等分析工具来揭示中西比较哲学的内在动因;第二部分,在批评两种常见性比较路径的基础上,提出并初步刻画“以中为主,中西互诊”的诠释学比较模式;第三部分,尝试进一步讨论中西比较哲学的预期成效。
    • 作者:宋薇,秦明利,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在伦理学界,规定人们在不同情形下应该如何去做的伦理原则和律令同教导人们发展某种道德品性的伦理德性一般是截然分开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以幸福为最高目的和善,既指人过得好,又要人做得好,将人的道德品性与具体行为连接起来.而故事作为一种既具有普遍性和可能性又能获得个体性与现实性的媒介,一方面刻画出具有某种道德品性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种人,一方面又能表现出具有这种道德品性的人在面对特定情境和挑战下的具体做法,不失为一种解释人类生存和德行的上佳途径.在亚氏德性的实现活动中,整体的合目的性,实践智慧对理性和欲望的连结,基于明智的中道原则,以及善的脆弱性,与故事理性的揭蔽性、语境化、适度性和偶发性一一对应.
    • 作者:孙兴娟,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早期弗莱堡时期是海德格尔创造性思想发端的时期,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他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性吸收,这种批评表现在对现象学的解释学化.在海德格尔看来,现象学的解释学化并非出于偶然,而有其不可不为之的必然性.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哲学的观念》第一卷(《观念Ⅰ》)中阐发了现象学"一切原则之原则":"每一种原初给予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在直观中原初地……给予我们的东西,只应按如其被给予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在此被给予的限度内被理解".海德格尔从对这个"一切原则之原则"的批判出发开展他对现象学解释学化的探索.
    • 作者:徐强,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首先立足于海外汉学界的中国哲学研究,把它看成是中国哲学世界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可供借鉴的资源。另一方面,把中国哲学的世界化或走向世界看成一个解释学问题,视为在全球化视域中对中国哲学的重新诠释和解读的行为。既然诠释行为,那么根据哲学解释学的观念,诠释视域、作为诠释行为之意义指向的问题意识、构建诠释行为的概念范畴体系、作为诠释“前见”的一般思想观念以及决定着诠释行为之具体言说方式的思维模式等等诸种因素都会影响着最终的诠释结果。结合汉学界诠释解读中国哲学的实践经验,认为中国哲学要走向世界需要在如上方面做出主动的转换。rn 最后,需要指出本文所做的探讨主要是在理论层面探讨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方法论问题,但是实际上要真正做到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或实现世界化,仅仅有理论建构是不够的,它还离不开实际的操作层面等。比如,成中英在《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中国文化的世界化问题》中指出的开放内外社群的沟通、跨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海外华人学者的实践推动:沈清松则提出要把这些理论放到他文化的脉络中,以实践检验这些世界化理论的可行性。
    • 作者:黄筱慧,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透过运用吕格尔的时间与空间的论点,本论文提出的看法是以一种时间中的叙事计画,继续其任务,在这个时间的轴列之下,每一个叙事都是一次现在与现场的机会可以重新得出诗学的叙事效能,即所谓的具有交织的事件与事件在现下这次的叙事的关系中,重新定出的诗学角度,以情节的交织定出其交错的安排,与交织後所得以形成的变化,在诗学的叙事上,即透过这个交织,使诠释者可以得到预期设计的观众可能有的反应与转折,因此这个交织使叙事得以在此次此地後,将原本己具有的内容,即所谓的在前己具足的模拟一,内含且外表,以进行模拟二的创意部份,发展为模拟三的动态。
    • 作者:王小婷,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揭示中国经学诠释暨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以讹传讹、"举烛尚明"的事例.由于语言文字的广泛应用,间接经验与最基础的直接经验渐行渐远.间接经验称为"知",直接经验则因附属于"行",较少被讨论到.在中国哲学史上有关知行关系的讨论中,《中庸》第四章(分章依朱熹《中庸章句》)是独山特色的.尽管《中庸》第四章的知行范畴反常识对调很可能只出自文本流传过程中简单的倒文,从而造成极其难懂,不好解释,然而它非但基本没有受到宋代以降力主知先行后之理学家的质疑,反而受到不假思索的欢迎。这在戴震那里可谓发展到一个极致。可以说戴震才是真正遵信《中庸》第四章的讹文而不疑的人,只有戴震据之调整《孟子》“自暴自弃”范畴的行为,最可称得上是“举烛尚明”。
    • 作者:陈太明,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康德的这一观念,在现代实证法理论的激进批判下愈来愈受到质疑。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马克斯·韦伯基于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这对概念对现代法律之性质所作的剖析。通过对现代实证法之形式化进程的经验考察与合理性分析,韦伯将现代法律描绘为一个以自由与意义丧失为代价不断获得其自洽逻辑的自我生成体系。哈贝马斯扮演了康德主义与韦伯主义的调和者角色,其以商谈论视角理解现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得出法律与道德同源互补的结论。这种新的理解方式独辟蹊径,开出了区别于自然法与实证法对道德与法律关系之理解的“第三条道路”。
    • 作者:LU Xing,卢兴,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作为现代新儒家第二代重镇,牟宗三先生对儒释道三教义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在《心体与性体》一书中,他细致而深入地梳理了宋明儒者的文献,对整个宋明儒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定位。在其书所涉及的九位儒者中,以朱子所占篇幅为最,而结论反而却是朱子正统地位的夺席。牟宗三的新说并非无据,其建基于对朱子著述的细密解析和诠释,在诠释过程中突出体现了牟氏独特的诠释方法,这些诠释方法对其“宋明儒学三系说”和“别子为宗说”的推导和论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先见前识,牟在学术史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诠释的问题,因而在牟前无古人的创见背后,也存在着不少误读和臆断,这是值得后人深入反思的。然而瑕不掩瑜,牟宗三在朱子学研究中所运用的诠释方法对后学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作者:田洁,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主要集中讨论前两个具体的语义问题以及这个表述在它出现的文本框架中的逻辑关系。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要回到出现这个表述的文本段落,而搞清楚这些段落的语义逻辑关系则是此处首要任务。所以本文的第一部分分析这个表述所出现的文段的整体论证,考察其逻辑有效性。第二至第四部分分析其他相关文本,看其是否能支持或改善第一部分中讨论的论证。最后一部分重新回顾这个表述,确定其具体意义以及“自身”与“朋友”在友谊中所扮演的角色。
    • 作者:李永刚,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伽达默尔的“历史性的解释学”以艺术作品的理解作为其典范,由此切入点而进入到对效果历史的理解,这是“历史性的解释学”的核心和重点,最后以理解的语言性作为归宿,建立了真正具有普遍性的解释学,由此而构建了“历史性的解释学”整个体系。伽达默尔的“历史性的解释学”是海德格尔所揭示的“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与哲学的解释学相结合的最重大成果,又是在存在论一生存论上对精神科学解释学的全面构建,从而在存在论一生存论上回答“理解何以可能?”这一根本性问题。
    • 作者:Huang Wang,黄旺,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以利科对记忆、遗忘和想象的沉思为主要基础,粗略地测量了生活世界的内容面向所覆盖的辽阔领域,这是胡塞尔通过发生现象学发现和初步勘测过,但却未来得及深入耕耘的领域。当以作为内容面向的生活世界为视角来重新理解利科这些思考时,不难把它们都看作是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进一步发展。借此,就能把利科的历史存在论解释学、遗忘存在论解释学和彼在存在论解释学统贯起来,以构成对人类生存的解释学处境、对生活世界的超越论主体性内容的一个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 作者:吴进安,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本文探讨如下三个研究的议题,一是中国传统经典之义理在文化中的价值何在?二是传统经典之内涵应如何诠释?三是经典诠释与今日生活之联结?这三个议题乃是在前述的研究背景之下,所作的思考与论述,或可为传统经典之义理解读与诠释,提供另一种思维模式。此种从事于精神活动的行为主体或互动主体,可称为文化我( culturalpersonality),而其目标乃在表现利他主义与完美主义的无我或忘我的境界。陈秉璋认为此种理想性或向往精神之次文化,系由下列三大精神活动面相所建构完成:其一,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活动;其二,以思考为基础的哲学活动;其三,以创意为基础的文艺活动,三者缺一而不可。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重建中,理解经典,赋予经典的时代意义,可以澄清事实与重建价值,产生新的文化,“文化人”或可成为经典诠释、知识建构与价值实践的目标。
    • 作者:魏淑英,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摘要:希腊化时期无论是斯多亚学派还是怀疑主义、伊壁鸠鲁学派都十分关注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问题,从而其哲学都呈现出普遍的伦理化倾向.斯多亚学派是希腊化时期一个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斯多亚学派认为自然的即是最高的善,动物的自我保存的第一冲动即是符合其本性的,从而也就是自然的,而与自然一致的行为就是有德性的行为.所以要追求"与自然一致地生活",将与自然和谐视为应努力达到的目的.本文采用王文华的翻译“权能之内”。爱比克泰德将事物分为两类:在我们“权能之内”的和不在我们“权能之内”的。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