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洪敏俐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经验
【6h】

洪敏俐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经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先期资料采集方法

2.2 感染后咳嗽病例资料研究

2.3 数据的核查与抽查

2.4 统计学方法

2.5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入选医案的基本信息

1.1 一般情况

1.2 病程频次频率分布

1.3 季节频次频率分布

2 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2.1 主症

2.2 兼证

2.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2.4 证型分布情况

2.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2.6 方剂分布情况

2.7 病程与使用方剂相关性

1 一般情况分析

2 症候特点分析

3 洪敏俐教授辨证思路

3.1 注重四诊信息采集

3.2 注重素体禀赋、节气、年龄和宿疾等因素对感染后咳嗽的影响

3.3 病因病机

4 治疗方药

5 药对配伍特色

5.1 宣降肺气药对

5.2 解表药对

6 案例赏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感染后咳嗽研究概述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为了更好地传承洪敏俐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的经验,采用规范化的临床信息采集系统收集整理洪敏俐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医案,并对其进行挖掘,以探求洪敏俐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辨证思路、用药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其学术经验,推动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回顾性门诊感染后咳嗽病历及文献资料,电话随访、资料整理、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库、审核,建立标准化感染后咳嗽病例数据库,经数据挖掘、频数分析,按频次高低筛选疾病资料,分析导师临床用方、用药规律,系统整理导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思辨特点。
  结果:
  1.一般资料:感染后咳嗽以女性患者居多,不同年龄均可患病,病程以3-8周亚急性起病为主,好发春季。
  2.证候特点:临床以咳嗽和咯痰为主症,常见的兼症有咽痒、口干、口苦、鼻塞、流鼻涕、大便干结、胸闷等症。证型分布以邪郁少阳为主,其次依次为痰热蕴肺,湿热蕴肺,肺气虚、兼风寒恋肺,风寒犯肺,痰湿阻肺等。
  3.药物频次频率分布:诊次频率大于50%的药物有半夏、炙甘草、黄芩、柴胡、大枣、太子参、生姜、桔梗、牛蒡子。药性类别之间,清热和解少阳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补气药、宣肺止咳药、清热化痰解毒药等。
  4.方剂分布情况:小柴胡汤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柴胡桂枝汤、桂枝汤、三仁汤、玉屏风散、二陈汤、华盖散、六君子汤、桑菊饮、甘露消毒丹等。
  结论:
  1.洪敏俐教授注重四诊信息的采集,强调辨证论治,不拘一证一方,临症时常常合参患者的体质、发病节气、病程、年龄和宿疾等因素对感染后咳嗽的病性和转归的影响。
  2.洪师治疗感染后咳嗽常采用六经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
  3.洪师认为邪郁少阳是感染后咳嗽最常见的证型。洪师对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以和解少阳为主要治疗大法,表邪未解时以驱邪为主;正气已伤以扶正为主,兼顾驱邪。同时兼以利咽、清热化痰、健脾益气、宣肺止咳、解表、化湿等不同治法灵活运用。善用药对治疗感染后咳嗽。
  4.导师强调病后调治,常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避风寒,善后调治,防止病情反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