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坚持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坚持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剔除标准

5 分组方法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锻炼方法

2 评价指标

2.1 VAS评分

2.2 ODI评分

2.3 病变节段患侧多裂肌面积的改变率

2.4 腰椎不稳定前期症状问卷

2.5 腰椎X线评价其稳定性

3 评估内容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三组VAS评分比较

3 三组ODI评分对比

4 术前术后多裂肌面积大小以及变化率的比较

5 腰椎稳定性比较

6 腰椎不稳前期症状问卷调查

第四章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腰椎退变之间的相关性

1.1 加速邻近节段退变

1.2 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1.3 术后腰背肌萎缩

2 术后长期坚持腰背肌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3 腰背肌锻炼方式的选择

4 腰背肌锻炼的作用机制

4.1 增强背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4.2 降低椎间盘内部承受的压力,改善局部血供

4.3 加快代谢,减少炎性物质的堆积

4.4 避免神经根粘连状态,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5 如何合理地进行腰背肌锻炼

6 中医学对于腰椎术后腰背肌锻炼的认识

7 该课题研究的不足

8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腰椎术后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坚持腰背肌锻炼时间的不同对腰椎术后康复的影响,明确腰背肌锻炼获得临床疗效的时间,探讨长期坚持腰背肌锻炼的必要性,为腰椎术后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漳州175医院骨科住院治疗,并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3个月组(术后一周开始坚持规范的五点式腰背肌锻炼3个月)30例;6个月组(术后一周开始坚持规范的五点式腰背肌锻炼6个月)30例;1年组(术后一周开始坚持规范的五点式腰背肌锻炼1年)30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腰椎MRI检查,使用PACS软件测量病变节段多裂肌的横截面积,记录多裂肌面积的变化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VAS评分、ODI评分并且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腰椎稳定性。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均进行腰椎不稳前期症状问卷调查。
  结果:所有符合标准并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术前病程、年龄、体重等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术后1周(即开始腰背肌锻炼前)VAS评分、ODI评分、腰椎稳定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锻炼3个月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下降,与锻炼前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组停止腰背肌锻炼后VAS评分、ODI评分未见明显改善,与另外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6个月组停止腰背肌锻炼后VAS评分、ODI评分仍具有下降趋势,术后1年与1年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多裂肌面积变化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3个月组多裂肌面积萎缩最明显,6个月组次之,1年组多裂肌面积较术前比较略有增大。三组患者均无影像学上的腰椎不稳情况。三组患者的腰椎不稳前期症状问卷调查结果两两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组出现腰椎不稳前期症状的患者人数最多,频率最高,6个月组次之,1年组最少。
  结论:1.腰椎术后坚持3个月的腰背肌锻炼可有效改善术后的腰痛症状;2.术后坚持6个月的腰背肌锻炼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持续效果,此后仍需锻炼;3.术后长期坚持腰背肌锻炼可预防多裂肌萎缩,对于远期腰椎不稳的预防有一定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