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杀菌剂雾滴杀伤半径与小麦白粉病防效关系研究
【6h】

杀菌剂雾滴杀伤半径与小麦白粉病防效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植保机械及喷雾技术历史回顾与研究进展

1.1.1 国外植保机械与喷雾技术研究进展

1.1.2 国内植保机械与喷雾技术历史回顾与研究进展

1.2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1.2.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概况

1.2.2 小麦白粉病化学防治基础与需求

1.3 喷雾技术理论研究进展

1.3.1 雾滴沉积结构与防效研究进展

1.3.2 雾滴杀伤半径理论

1.3.3 生物最佳粒径理论

1.4 雾滴沉积分布及示踪剂研究

1.4.1 诱惑红简介

1.4.2 雾滴沉积分布研究方法概述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诱惑红作为杀菌剂喷雾示踪剂的可行性

2.1 诱惑红的光谱扫描曲线及标准曲线

2.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 添加诱惑红对药液理化性质及雾滴谱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2.2 试验方法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诱惑红在滤纸及麦拉片上的洗脱回收率

2.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3.2 试验方法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雾滴粒径下的杀菌剂雾滴杀伤半径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作物与药剂

3.1.2 试验仪器及材料

3.1.3 喷洒设备情况

3.2 试验方法

3.2.1 喷洒设备不同雾滴密度的实现

3.2.2 小麦白粉菌的接菌

3.2.3 不同雾滴粒径下的喷雾处理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喷洒设备雾滴密度与加液量(行走速度)的关系

3.3.2 Potter喷雾塔喷施不同药剂的雾滴杀伤半径与小麦白粉病抑制率的关系

3.3.3 Teejet11001喷头赜施不同药剂的雾滴杀伤半径与小麦白粉病抑制率的关系

3.3.4 Teejet11002喷头喷施不同药剂的雾滴杀伤半径与小麦白粉病抑制率的关系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田间喷施丙环唑和醚菌酯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低容量与常量喷雾在小麦田的雾滴沉积分布

4.2.2 低容量与常量喷施丙环唑和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前小麦白粉病以化学防治为主,植保无人机在小麦田喷雾应用越来越广。为建立杀菌剂雾滴杀伤半径与小麦白粉病防效之间的关系,指导杀菌剂田间喷洒,本研究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氟吡菌酰胺、丙硫菌唑、丙环唑、醚菌酯四种杀菌剂药液浓度、雾滴大小、雾滴密度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关系。室内试验采用potter喷雾塔和行走式喷雾塔产生三种不同大小的雾滴,设定不同的药液浓度和雾滴密度,研究了四种杀菌剂雾滴杀伤半径与小麦白粉病室内抑制率的关系;田间试验选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洒丙环唑和醚菌酯,以诱惑红为喷雾示踪剂,研究了两种不同喷雾状态下的雾滴沉积分布情况,调查并计算了其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主要结论如下:
  (1)添加诱惑红对杀菌剂药液理化性质(粘度、表面张力等)、雾滴谱不产生显著影响,且在滤纸和麦拉片上洗脱回收率高,
  (2)首次提出杀菌剂雾滴抑制中密度EN50概念,并计算了四种杀菌剂不同浓度、不同雾滴粒径下EN50值。以丙环唑和醚菌酯为例,当雾滴粒径为122μm时,丙环唑药液浓度分别为001g/L、005g/L、01g/L、05g/L、10g/L,对应EN50分别为187、228、98、62、51个cm-2;醚菌酯药液浓度分别为001g/L、005g/L、01g/L、05g/L,对应EN50分别为2271、778、150、64个cm-2,即田间使用Teejet11001喷头喷施05g/L的丙环唑和醚菌酯药液,分别只需62个cm-2和64个cm-2的雾滴即可达到一半以上的防效,
  (3)计算了四种杀菌剂不同浓度和不同粒径下的雾滴杀伤半径。以使用Teejet11001喷头喷雾为例,当药液浓度从001g/L增大到10g/L时,氟吡菌酰胺雾滴杀伤半径从011mm增大到052mm,丙环唑从092mm增大到177mm,当药液浓度从001g/L增大到05gL时,丙硫菌唑雾滴杀伤半径从022mm增大到050mm,醚菌酯从027mm增大到158mm。(4)相同药剂和相同浓度条件下,细雾滴的杀伤能力更强。001g/L的醚菌酯药液,43μm的细雾r50/VMD为716,122μm的中等雾r50/VMD为217,205μm的较粗雾r50/VMD为211。表明防治小麦白粉病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细雾滴效果更好,从药剂的角度看,三唑类杀菌剂丙环唑活性最好,醚菌酯次之,丙硫菌唑和醚菌酯相差不大,氟吡菌酰胺效果最差,
  (5)田间使用MG-1S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丙环唑、醚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无人机施药液量150L/hm2,药液浓度50g/L,在小麦旗叶及倒二叶的雾滴密度分别为297、95个cm-2,喷施丙环唑和醚菌酯3d、5d、7d后的防效分别为419%、807%、902%和308%、679%、845%,电动喷雾器施药液量4500L/hm2,药液浓度017g/L,在小麦旗叶及倒二叶的雾滴密度分别为2879、2042个cm-2,喷施丙环唑和醚菌酯3d、5d、7d后的防效分别为421%、853%、943%和285%、801%、905%。

著录项

  • 作者

    孔肖;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学科 植物保护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会珠;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435.121.46;
  •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杀菌剂; 雾滴杀伤半径; 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