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丛枝菌根真菌对切花月季和切花菊生长及温度胁迫耐受性的影响
【6h】

丛枝菌根真菌对切花月季和切花菊生长及温度胁迫耐受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改善寄主植物矿质营养,促进生长发育,缓解干旱、盐碱和温度胁迫等多种逆境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同时也能提高多种抗病虫害能力。切花月季和切花菊是世界上重要的鲜切花,温度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高温和低温胁迫都会对其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本试验以切花月季品种‘卡罗拉’、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分别接种5种AMF(Glomus diuphauam,G.etunicatum,G.intraradices,G.mosseae,G.versiforme),通过测定相关形态和生理指标,探索AMF对切花月季和切花菊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对切花月季和切花菊生长效果最佳的AMF。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佳AMF,分别对切花月季和切花菊进行昼/夜高温(35℃/28℃)和昼,夜低温(10℃/5℃)胁迫处理,同时进行正常昼夜温度(25℃/18℃)处理。通过测定相关形态、矿质营养及生理指标,探索AMF提高切花月季和切花菊温度胁迫耐受性的生理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1.常温条件下,接种5种AMF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切花月季和切花菊的根系,提高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根系长度和花瓣面积等,促进植株生长。5种AMF均能增强植株根系活力,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进而改善渗透调节,减轻膜质过氧化。还能促进矿质营养吸收,提高植株根系、叶片和花瓣中N、P、K含量。5种AMF还能提高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增强植株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
   2.综合比较,筛选出透光球囊霉(G.diuphauam,G.d)和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G.e)这两种AMF是对切花月季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菌种,根内球囊霉(G.intraradlces,G.i)是对切花菊效果最佳的菌种。
   3.高温和低温胁迫下,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的切花月季和切花菊,在株高、叶片数、根长等方面仍然有明显增加。接种AMF能显著抑制切花月季和切花菊中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升高,减轻细胞膜伤害,能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并呈逐渐上升趋势。还能促进对N、P、K等元素的吸收利用,明显改善矿质营养。
   4.高温和低温胁迫下,接种AMF的切花月季和切花菊,均能显著提高植株体内SOD、POD、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并能促进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系统(AsA-GSH)循环,显著提高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氧化还原比例(AsA/DHA、GSH/GSSG),增强抵抗氧化胁迫的能力,明显缓解植株受高温和低温胁迫的伤害,从而大大增强切花月季和切花菊的温度胁迫耐受性。
   本试验结果表明,AMF可以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和N、P、K含量,降低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强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促进AsA-GSH循环,进而促进渗透调节,改善矿质营养,增强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从而增强切花月季和切花菊温度胁迫耐受性的能力。本试验可为将AMF应用到切花月季和切花菊的生产实践中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