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毕飞宇小说的乡土写作
【6h】

论毕飞宇小说的乡土写作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毕飞宇小说研究述评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乡土世界的构造

第一节 王家庄:乡土“地理世界”

第二节 乡土经验的转化

第二章 乡土存在之重

第一节 乡土的困境

第二节 乡村权力的日常化弥漫

第三节 畸变人格的诞生

第三章 乡土叙述之轻

第一节 流畅的叙述节奏

第二节 准确的细节呈现

第四章 乡土写作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乡土写作的独特姿态

第二节 从乡土记忆到文学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关注的对象是毕飞宇近些年来的有关乡土题材的创作。考察毕飞宇这一时期的写作特色,分析其创作转型的原因,不仅对梳理其个人创作历程有重要意义,而且通过将其放到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空间来考察,我们有可能更准确地理解毕飞宇创作的文学(史)价值。 绪论部分将对毕飞宇小说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问题:在当下都市经验书写、大众文化的遮蔽下,毕飞宇为何转而将关注点投向乡土,他的乡土写作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及意义?第一章考察毕飞宇乡土世界的构成,这既包括其笔下的“地理世界”——王家庄,也包括作者的乡土经验世界。在时空网络中构造出来王家庄,显示毕飞宇是如何将他的写作与农村、农民、土地联系起来的。而作者的乡土经验为他的写作提供贮备之外,系于土地又被土地隔离的处境,也使他的乡土写作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特殊的情感姿态。第二章重点探讨毕飞宇乡土写作的存在之重。毕飞宇的乡土小说往往着力描写种种乡村的生存困境,这里面反映的是作者对乡土权力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现象的认识和反思。尤其是其描写的文革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与乡村社会机制相互作用,造成了乡村之中各种畸变人格的出现。第三章讨论毕飞宇乡土写作的叙事特点。流畅的叙述节奏和对细节的准确把握,形成了毕飞宇独特的乡土写作风貌。第四章则试图分析毕飞宇乡土写作的当代意义,一方面,毕飞宇在乡土写作中显现出某些特点;另一方面表现在其创作既是对乡土文学传统的承续,也是新写实思潮影响下的对传统乡土写作的创新和拓展,表现为一种在当代文学空间下如何将个人的乡土记忆转化为一种完整的文学想象的有益尝试。在现代化进程无往不胜的背景下,毕飞宇凭借其写作实践已经成为中国乡土社会变动敏锐的观察者与思考者。

著录项

  • 作者

    姜伟平;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震;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20;
  • 关键词

    毕飞宇小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