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宁市藏传佛教古刹大佛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6h】

西宁市藏传佛教古刹大佛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

第三节 研究理论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大佛寺的地理环境及历史沿革

第一节 西宁市藏传佛教概述

一、西宁市概况

二、西宁市城区藏传佛教寺院概览

第二节 大佛寺的历史沿革

一、大佛寺建立的缘起

二、大佛寺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大佛寺的现状

第一节 大佛寺现有的建筑

一、大佛寺院内建筑概览

二、“拉康”内部建筑以及供奉的神明

第二节 寺院经济

一、大佛寺的经济来源

二、与周边其他寺院的经济比较

第三节 僧人的经济来源以及生活方式

一、僧人的经济来源

二、寺院的僧人生活

第四节 大佛寺的主要宗教活动

一、大佛寺的主要佛事活动

二、日常的佛事活动

第三章 大佛寺在现代城市的社会功能与变迁

第一节 大佛寺的社会功能

一、心理调试功能

二、行为规范功能

三、交往和稳定功能

四、文化功能

第二节 西宁市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对大佛寺的影响

一、大佛寺信教群众多样性的转变

二、大佛寺的宗教活动及其他信仰方式的演变

第四章 大佛寺发展前景的思考

第一节 大佛寺面临的困难

一、寺院扩建面积的局限及资金短缺

二、寺院僧人的匮乏

第二节 现代化与世俗化的影响

一、对大佛寺的影响

二、西宁市城区藏族居民的信仰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大佛寺近照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藏传佛教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其理论知识体系博大精深。长时间以来,藏传佛教成为了藏民族的主流宗教,对藏族社会的诸多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传统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存在与发展,是藏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宗教场所,是连接藏传佛教和信教群众的纽带,在藏民族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社会中,部分藏传佛教寺院由于历史的原因,随着城市的建立和发展,虽置身于现代城市内,但依旧承载着自己的“使命”---传承和发展藏传佛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大佛寺,是为纪念藏传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智士”所创建的,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西宁市的不断发展,大佛寺处于城市的中心腹地,受到了西宁城内来自不同文化的影响。由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特殊,加之在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影响下,它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传统的藏传佛教寺院,所以笔者以青海省西宁市的大佛寺为例,来研究当下城市藏传佛教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藏、汉文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再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由此梳理了它的寺院历史轨迹和文化变迁,通过寺院的组织、经济和佛事活动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分析与研究了城市中藏传佛教寺院的发展现状和所处的困境,探讨了应该如何解决现实问题,拓宽城市中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发展道路,使城市寺院发展走上正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内容与结构如下: 绪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篇论文的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相关的研究动态、研究理论方法以及研究难点和创新。 第一章:首先概述了西宁市的地理环境和城市内的几座藏传佛教寺院;其次剖析了大佛寺建立的原因,通过藏汉文献的挖掘和整理,并以时间为主线,梳理了大佛寺在宋代、元明时期、清代民国时期以及近现代时期的大佛寺的历史概况和变迁。 第二章:是对大佛寺现状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大佛寺的现有建筑和内供神明;其次陈述大佛寺的经济状况,通过与其他寺院经济的比较,分析大佛寺在当今社会情况下,经济滞后的原因;再次介绍大佛寺的僧人们的经济来源与僧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现代化对他们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大佛寺现今的主要宗教活动。 第三章:从当今大佛寺的社会功能、西宁城市信教群众的多样性的转变和大佛寺的宗教活动及信仰方式的演变几个方面,来研究和分析了大佛寺在现代西宁社会背景下,其社会功能与变迁。 第四章:通过研究分析出大佛寺在当今社会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世俗化和现代化对其的影响。结语:总结了大佛寺的历史与发展状况及应解决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