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胡索甲素和左旋延胡索乙素抗吗啡依赖大鼠的作用研究
【6h】

延胡索甲素和左旋延胡索乙素抗吗啡依赖大鼠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1 药物依赖的现状和危害

2 成瘾药物的分类

3 药物依赖性评价的动物模型

3.1 躯体依赖性实验

3.2 精神依赖性实验

4 阿片物质依赖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4.1 多巴胺系统

4.2 谷氨酸系统

5 国内外治疗依赖性的药物研究进展

5.1 化药研究进展

5.2 中医药研究进展

6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延胡索甲素和左旋延胡索乙素对吗啡躯体依赖大鼠模型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延胡索甲素和左旋延胡索乙素对吗啡精神依赖大鼠模型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延胡索甲素和左旋延胡索乙素对吗啡依赖大鼠CPP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小结与展望

小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主要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中药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延胡索甲素(corydaline)与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对吗啡(Mor)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Mor连续递增给药九天后,纳洛酮促瘾前30min给予不同药物处理,观察中药单体对戒断症状和体重的影响;采用自发活动实验,观察药物预处理对Mor急性致大鼠自发活动增强的影响,以及对Mor连续递增给药致大鼠行为敏化效应的影响;应用条件位置偏爱(CPP)模型,观察中药单体对Mor依赖大鼠CPP效应形成、表达和消退的影响。催促戒断动物模型用戒断症状评分,自发活动和行为敏化动物模型用大鼠自发活动距离,CPP动物模型用CPP偏爱评分来表示。CPP形成动物模型测试结束后,分别取海马(Hip)、纹状体(Str)、前额叶皮层(PFC),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luR1、GluR2和DRD2的表达。
  结果:
  (1)80mg/kg的延胡索甲素对Mor催促戒断症状无显著降低,而10mg/kg的l-THP能降低大鼠戒断症状。
  (2)实验剂量下的延胡索两中药单体组对纳洛酮戒断所致Mor降低大鼠体重效应逆转趋势效应不明显。
  (3)剂量在20mg/kg以下的延胡索甲素和在5mg/kg以下的l-THP不影响大鼠60min内自发活动。
  (4)最低5mg/kg的延胡索甲素和2.5mg/kg的l-THP均可显著降低Mor诱发的大鼠高活动性行为。
  (5)5mg/kg的延胡索甲素和2.5mg/kg的l-THP能显著降低Mor诱发的大鼠行为敏化行为的形成。
  (6)5mg/kg的延胡索甲素和最低1.25mg/kg的l-THP能显著降低Mor致大鼠的CPP效应的形成。
  (7)5mg/kg的延胡索甲素和2.5mg/kg的l-THP能显著降低Mor致大鼠的CPP效应的表达。
  (8)实验剂量下的两中药单体组对Mor致大鼠的CPP效应的消退与Mor组相比呈剂量下降趋势。
  (9)5mg/kg剂量及以下的延胡索两中药单体自身无CPP效应潜力。
  (10)在CPP形成的动物模型中,与空白组比较,Mor组大鼠Hip、Str、PFC脑区内GluR1、GluR2表达具上升趋势,实验剂量下的延胡索两中药单体组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
  (11)最低2.5mg/kg延胡索甲素和1.25 mg/kg的l-THP能逆转CPP形成动物模型中Mor所致的Str脑区内DRD2的表达下调,l-THP同时能逆转PFC脑区中Mor所致的DRD2的表达下调,并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延胡索甲素和l-THP对Mor依赖所致的大鼠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实验剂量下两中药单体无精神依赖效应;两者可能是通过上调Str、PFC脑区中DRD2的表达来发挥抗Mor CPP形成依赖的作用;l-THP的起效剂量明显低于延胡索甲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