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缺氧大鼠食欲降低机制的初步研究
【6h】

急性缺氧大鼠食欲降低机制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文缩写词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缺氧对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急性缺氧时大鼠下丘脑CB1受体表达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急性缺氧对大鼠下丘脑mTOR表达和摄食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原缺氧与能量代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常出现体重减轻。一些研究认为这与食欲下降有关。进入高原后进食量减少,体重减轻可导致劳动能力降低。因此,研究高原环境降低食欲的机制,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进入高原者作业能力的措施有积极意义。
  摄食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中枢神经系统在摄食行为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结合机体对能量的需要,通过味觉、嗅觉和视觉等系统获得食物的相关信息,同时产生“饥饿感”,促进机体摄入食物;摄入食物后,消化道在消化、吸收食物的过程中会分泌多种激素产生“饱食感”,使机体停止进食。机体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保持相对平衡。下丘脑是调节食欲和体重的关键部位。由于脑对缺氧十分敏感,推测,高原缺氧环境有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降低人的食欲。
  Ⅰ型大麻素受体(CB1)在下丘脑广泛表达,在调控动物食欲和体重中起重要作用。CB1受体位于突触前膜,与内源性大麻素结合后使突触后膜神经元去极化,然后通过逆行信使作用于突触前神经末梢,控制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或单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显示,激活下丘脑CB1受体可增加动物食欲,而阻断CB1受体,可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使动物摄食量减少。
  mTOR是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研究表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细胞的能量感受器,可以感受细胞内能量及底物的变化来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一些研究表明,下丘脑弓状核(ARC)中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后动物进食量显著减少。
  推测缺氧有可能直接影响下丘脑神经元中 CB1受体的活性或通过 mTOR抑制促食性神经元的活性,使动物食欲下降。本研究首先比较平原和模拟高原环境大鼠摄食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观察了平原和模拟高原大鼠下丘脑摄食中枢CB1受体和mTOR表达量的变化,以探讨急性缺氧降低大鼠食欲的中枢机制。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平原对照组、缺氧1 d组和缺氧7 d组。平原对照组大鼠置平原饲养,缺氧组大鼠置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舱中饲养。大鼠按照实验动物饲养标准单只分笼独立喂养,自由饮水进食。每天记录平原对照组大鼠摄食量和体重,同时每天进入模拟海拔5000m的低压舱中记录缺氧1d组和缺氧7d组大鼠摄食量及体重。平原对照组大鼠于第1天在平原取材,缺氧大鼠在模拟海拔5000 m低压舱中于缺氧第1天、缺氧第7天取材。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CB1受体和c-Fos蛋白表达变化。
  再取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和缺氧组。大鼠单只分笼独立喂养,自由饮水进食。两组大鼠先在平原禁食12h后,平原对照组大鼠在平原、缺氧组大鼠在模拟海拔5000 m低压舱中,继续禁食24h,然后给予食物,记录两组大鼠12h内的摄食量。重复上述实验和分组,但大鼠仅自由饮水,不给予饲料24h,平原对照组在平原、急性缺氧组在海拔5000 m低压舱中6h后取材,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两组大鼠下丘脑mTOR表达变化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活性。
  取大鼠随机分为雷帕霉素组和DMSO(dimethyl sulphoxide)组,两组大鼠先在平原禁食12h,期间,雷帕霉素组大鼠侧脑室注射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DMSO组注射等量DMSO,然后将两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000 m低压舱中并给予食物,观察大鼠在缺氧24h的进食量。重复上述实验和分组,但大鼠仅自由饮水,不给予饲料,在海拔5000 m低压舱中6h后将两组取材,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大鼠下丘脑mTOR表达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活性。
  结果:
  1.大鼠在模拟海拔5000m低压舱缺氧1 d的摄食量(4.9±0.7g)显著少于平原对照组(15.5±2.7g)。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大鼠摄食量逐日增加,缺氧3~7 d时的摄食量与平原对照组大鼠相当。大鼠缺氧后,体重显著减轻;至缺氧第2天体重降至最低;此后大鼠体重呈逐日增加趋势,但始终低于平原对照组。
  2.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缺氧1 d后,大鼠下丘脑内CB1受体、c-Fos表达较平原对照组显著减少。缺氧7 d后,大鼠下丘脑CB1受体、c-Fos表达较缺氧1 d组显著增加,且与平原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缺氧1d组大鼠弓状核(ARC)、下丘脑腹外侧区(LH)和下丘脑腹内侧核(VMH)CB1受体、c-Fos蛋白表达较平原对照组显著降低,缺氧第7天时,上述脑区CB1受体、c-Fos蛋白表达恢复至平原对照组水平。
  3.在模拟海拔5000m缺氧大鼠进食量显著减少的同时,大鼠下丘脑mTOR蛋白表达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活性显著增加。脑室注射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后,缺氧大鼠下丘脑 mTOR蛋白表达和下游信号分子活性显著降低,在5000m高原24h大鼠进食量显著增加(雷帕霉素组:24.0±1.6g vs DMSO对照组:6.9±1.7g)。
  结论:
  1.急性缺氧时,大鼠体重显著减轻,摄食量显著减少。
  2.急性缺氧时,大鼠下丘脑弓状核、下丘脑腹外侧区和下丘脑腹内侧核的 CB1受体、c-F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随着缺氧时间延长,上述脑区CB1受体、c-Fos蛋白表达逐渐恢复,CB1受体、c-Fos蛋白的变化趋势与大鼠摄食量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急性缺氧时大鼠摄食量的减少可能与大鼠下丘脑弓状核、下丘脑腹外侧区和下丘脑腹内侧核的CB1受体、c-Fos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3.急性缺氧时,大鼠下丘脑中 mTOR显著增加;脑室注射雷帕霉素抑制 mTO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活性后,缺氧大鼠进食量显著增加,说明急性缺氧大鼠摄食量减少与下丘脑mTOR信号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