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布拖县彝族为例
【6h】

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布拖县彝族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选题背景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方法及不足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3研究不足

3 相关概念的理解

3.1生产方式

3.2生活方式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调查点概况

4.2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布拖县彝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3生产生活方式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

4.4彝族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5生产生活方式变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影响

4.6 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创新发展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华大地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包括汉族和彝族、藏族、回族、白族、蒙古族、黎族、苗族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共同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产、生活、发展,共同孕育着华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为中华民族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精彩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的学者、专家对其解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衣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艺术文化、宗教祭祀文化、娱乐或体育文化等各个不同方面。而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一直延续至今,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和路径。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交通、信息的高速发展,地球逐渐成为了一个“地球村”,经济、市场、信息等逐渐形成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遇到的挑战也是一次新的机会。经济全球化推动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我国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强烈的冲击着我国的各个角落,过快过急的追求经济,追求时髦,使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濒临崩溃的边缘。西方的思想、文化、休闲娱乐方式渐渐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同胞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而开始去盲目崇拜和模仿,使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流失,丧失生存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大力提倡社会转型和城镇化发展,盲目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生搬硬套其他地方的转型方式,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风俗、习惯等趋于汉族化,少数民族长期流传的文化内涵、精神核心流失,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扬、流传。
  根据当地情况和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现状,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民族学、体育学相关理论,理论联系实践的对凉山州盐源县、布拖县彝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彝族传统体育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在生产生活方式变迁下的开展情况,思考彝族传统体育今后发展、转型的方式和途径。
  首先,本文对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的整理,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其次,对调查点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布拖县的情况做了简述,对两县彝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包括两县近年举办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情况、主要开展的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及组织方式;两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情况及原因、参与时机、参与原因做了调查分析;此外还进行了彝族群众对传统体育开展满意程度、制约彝族传统体育发展因素的进行了分析。
  第三,在调查的前提之下,首先阐明了生产生活方式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密切联系;此外对彝族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生产工具)的变迁现状和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字、服饰、饮食、居住建筑、交通方式、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现状及导致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原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第四,在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在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下,彝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地理结构分割,传统体育项目失去依托土壤,年龄结构老年化,传承后继无人和心理结构转变,体育文化内涵流失的挑战;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为彝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
  最后,通过上述调查、研究及分析,得出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影响着彝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处于“内忧外患”濒临消亡的困境中,内有文化内涵的流失、传承方式的不合理、传承者缺乏,外有汉族文化、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入侵,在此情况下,根据盐源县、布拖县两地彝族传统体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彝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