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6h】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自我疏离感的研究

1.1.1 疏离感的解释

1.1.2 自我疏离感的研究新趋势

1.1.3 自我疏离感的测量

1.1.4 自我疏离感的界定及与同一性混乱的区别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

1.2.1 网络成瘾的概念

1.2.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测量

1.2.3 大学生网络成瘾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

1.3 自尊的研究

1.3.1 自尊的概念

1.3.2 自尊的结构

1.3.3 自尊的测量

1.4 社会支持的研究

1.4.1 社会支持的概念

1.4.2 社会支持的分类

1.4.3 社会支持的测量

1.5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1.5.1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1.5.2 自尊与大学生自我疏离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1.5.3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我疏离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

1.6 以往研究的不足

1.7 本研究的意义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思路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假设

3 自我疏离感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3.1 自我疏离感问卷维度的初步构想

3.1.1 研究目的

3.1.2 材料和程序

3.1.3 开放式调查结果内容分析

3.1.4 自我疏离感问卷维度的初步构想

3.2 自我疏离感问卷的编制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3 自我疏离感正式问卷信效度检验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方法

3.3.3 信度检验

3.3.4 效度检验

4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材料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的特点分析

4.3.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分析

4.3.3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自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4.3.4 自尊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检验

5 讨论

5.1 自我疏离感问卷的编制

5.2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特点分析

5.2.1 自我疏离感的特点分析

5.2.2 网络成瘾的特点分析

5.3 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5.4 本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自我疏离感初测问卷

附录二 自我疏离感正式问卷

附录三 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

附录四 自尊量表

附录五 社会支持量表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著作、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社会经济地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诱惑和压力让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丢失真实的自己,偏离最初的人生目标,他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我疏离感,增加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然而个体始终存有获得认可、交往、归属感等基本需要,当这些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很好的获得时,有自我疏离感的人学生很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宣泄白己的情绪,获取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一旦需要得到满足,这部分大学生则更可能对互联网形成心理和生理的依赖,从而造成网络成瘾。
  在已有文献和实证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从自我疏离感的角度出发,编制了信效度较高的《自我疏离感问卷》,通过对1000名大学生的测量分析,探究大学生自我疏离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白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自我疏离感的结构是由5个情感冈素组成:嫌恶感、焦躁感、束缚感、迷茫感和无助感。自我疏离感问卷包含23个题项,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8,各因素的Cronbachα系数在0.690至0.867之间,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31,各因素的重测信度在0.810至0.854之间;结构效度检验中,总问卷与各因素的相关在0.80以上,各因素间的相关在0.598至0.677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标:x2/df=5.022,GFI=0.916,PGFI=0.653, NFI=0.917, IFI=0.932, TLI=0.913, CFI=0.932, PNFI=0.714, PCFI=0.726,RMSEA=0.063。除卡方自由度比因样本量较大而增大外,其余重要拟合指标均达模型适配标准。因此,该模型可以被接受。
  (2)从大学生自我疏离感和网络成瘾的特点看,在性别方面,自我疏离感在无助感因素上存在差异,网络成瘾5个因素和量表总分均存在差异;在独生子女方面,自我疏离感5个因素及问卷总分均不存在差异,网络成瘾在网络戒断与退瘾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年级方面,自我疏离感在束缚感、迷茫感、无助感和问卷总分上均存在差异,网络成瘾在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和量表总分上均存在差异。
  (3)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尊和社会支持分别作为个体心理根源和外部重要资源与大学生自我疏离感和网络成瘾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两者在大学生自我疏离感和网络成瘾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以看到自我疏离感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其网络成瘾的程度也较高,而高自尊和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降低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