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4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6h】

2004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文献综述

第1章 总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主要研究新意

第2章 通货膨胀理论

2.1通货膨胀定义

2.2测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2.2.1消费者物价指数

2.2.2批发物价指数

2.2.3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

2.3输入型通货膨胀理论概述

2.4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递途径

第3章 我国本轮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发展概述及原因分析

3.1我国本轮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发展概述

3.1.1我国2004年至2008年上半年输入型通货膨胀概述

3.1.2产生的影响

3.2我国本轮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3.2.1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国内价格上涨

3.2.2国际粮食产品涨价引发的国内价格上涨

3.2.3国际热钱涌入

3.2.4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

3.2.5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

3.2.6国际储备增长引发的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

第4章 我国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治理

4.1紧缩的货币政策

4.1.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4.1.2公开市场业务(国债回购)

4.1.3提高利率

4.2稳健的财政政策

4.2.1税收方面

4.2.2支出方面

4.3政策实施效果有效性分析

4.4存在的问题

第5章 输入型通货膨胀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5.1西方各国常用的治理措施

5.2不同时期世界各国治理输入型通货膨胀概述

5.2.1瑞典

5.2.2美国

5.2.3日本

5.2.4俄罗斯

第6章 输入型通货膨胀治理的对策

6.1防止国际粮食产品涨价引发的国内价格上涨

6.1.1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6.1.2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2防止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国内价格上涨

6.2.1降低高耗能产业

6.2.2构建资源开发的中长期战略

6.2.3建立综合的国际储备体系

6.3加强和完善金融体制改革

6.3.1人民币弹性汇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6.3.2改革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

6.3.3减少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

6.3.4完善防范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宏观调控手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2004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部分农产品主要产出国减产、欧佩克限产、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国际市场原油、粮食、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是当时全球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自2004年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共同面临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威胁。由此,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国际贸易顺差,国际原油及铁矿石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了我国本轮(2004年至2008年)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和加剧。我们必须看到,美元疲软导致当时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到147美元,同时,美国用粮食作燃料,全球粮食储备减少,粮食市场供应紧张导致粮食价格高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这种压力将进一步向世界其他国家传递和蔓延。因此,对于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我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针对本轮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我国目前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国债、提高利率、汇率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但效果不容乐观。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把国外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治理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找出适合我国治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办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对我国本轮始于2004年的通货膨胀所具有的输入型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分析基础上,介绍传统的治理工具及其有效性的问题,通过对国外相关治理工具创新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政府与市场合作的基础上,寻找出适合我国治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方法,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全球经济一体化下,输入型通货膨胀风险不可避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从效率、成效等方面来看,各种传统的治理输入型通货膨胀方法都存在着有效性的问题。
   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可忽视。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政策建议:
   1、强化农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2、通过建立我国国际储备分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风险。
   3、通过政府的经济和行政措施,为加强和完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平台。
   4、加强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特点的研究,推进输入型通货膨胀治理技术创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