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6h】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理论概述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由来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性质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地位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现状与挑战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现状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域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的制度模式与启示

(一)英国的政府公共预算管理制度模式

(二)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预算管理制度模式

(三)美国的专项基金预算管理制度模式

(四)德国的社会自治预算管理制度模式

(五)域外经验比较及启示

四、构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法律制度

(一)确立我国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改革思路

(二)明确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主体权限

(三)完善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法律程序

(四)强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的问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社会保险是保持社会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制度。社会保险事业顺利开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良性运转。若要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良性运转,就应当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并通过完备的法律制度明确基金各方参与主体的权责,确保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随着社会法治意识的提升和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法律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法律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本文第一部分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社保基金预算是关于社保专项基金与储备基金的预算,其主要目的是保证这些基金的安全流动与良性运行。社会保险基金在性质上被认定为参保人共同财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具有非营利性、公共性、法定性的特点。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一般公共预算这三本预算一起被纳入全口径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中。但是,依据社会保险自身运行原则和社会保险原始效能,社会保险基金应当归真返朴,回归参保人共同财产的性质,其基金预算也应与政府预算保持一定距离,强调自身的独立性。
  本文第二部分对我国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框架结构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以及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分别展开阐述,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并非是依据一年一度的预算计划,而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运行。而相关法律法规较为零散,内容笼统,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使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在实践中面临着机构分散、管理不透明、缺乏监督制约等弊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模式亟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第三部分对英国、新加坡、德国、美国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制度模式进行了研究。英国的制度模式中预算管理机构层次分明、定位清晰、职权明确。新加坡的预算制度模式则依托健全、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管理体制。美国则采取的是一种相对独立于政府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模式,由专门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单独管理并定期向公众公开基金运行管理状况,注重依靠社会的力量开展管理,重视社会监督。德国的社保基金预算制度模式与政府预算体系关联性不大,强调发挥社会和行业的积极性,保障参保人的社会保险权利。
  本文第四部分阐述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明确社保基金预算管理遵循法定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其次,建立独立社保基金预算管理模式,设立独立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负责预算。最后,提出建立独立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法律体系,明确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主体及其权限,规范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及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程序,强化相应的预算管理问责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