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洛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话语研究——以“河南省政府微博、旅游者博客游记为例”
【6h】

洛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话语研究——以“河南省政府微博、旅游者博客游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理论及其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及其理论

2.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问题

1.研究思路

2.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

2.话语分析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1.研究的创新

2.研究的不足

二、洛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容分析及其特征呈现

(一)河南省旅游局官方微博的内容分析

1.微博数目及时间分布

2.微博类型

3.微博形式

4.微博议题

5.高频特征词分析

(二)旅游者博客游记的内容分析

1.博客游记数目及时间分布

2.博客游记类型

3.博客游记形式

4.博客游记的议题

5.高频特征词分析

(三)二者话语的特征呈现及异同

1.话语时间的差异

2.话语类型的差异

3.话语形式的差异

4.话语议题的差异

5.话语内容的差异

三、洛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话语分析

(一)宣传性旅游话语与感知性旅游话语

1.网络流行词的使用

2.句式结构

(二)政策性旅游话语与体验性旅游话语

(三)官方旅游话语的影响

1.建构旅游地形象的认同

2.建构体验话语

3.建构集体意识

四、洛阳旅游目的地政府与旅游者的话语互动

(一)河南省旅游局官方微博的话语效果

(二)河南省旅游局官方微博和旅游者的话语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网络媒体已成为建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话语媒介。一方面,旅游官方微博在政府建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旅游者在旅游之后会写完整的游记,并且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出行前也喜欢关注一些旅游论坛、游记攻略等信息,甚至在旅游过程中也不断关注其他游客的评论,作为自己旅途的决策依据。因此,把旅游目的地政府、企业等相关利益群体的旅游话语和旅游者的网络或自媒体等话语进行比较分析,看看二者的话语体系有何异同,就十分有意义。
  本文选取河南省旅游局发布的有关洛阳旅游的326条微博和蚂蜂窝、乐途网、去哪儿网等6个专业旅游网站上72篇关于洛阳旅游地形象的网络游记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建构洛阳旅游地形象的以下内容:两者在话语时间、话语类型、话语形式、话语议题、话语内容上存在的特征及其异同;两者是如何建构洛阳旅游地形象并试图研究两者的话语意图和内涵;两者的话语互动特征及其呈现。
  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旅游局官方微博更多的是宣传性旅游话语和政策性旅游话语,而旅游者所展现的则是感知性旅游话语和体验性旅游话语,较河南省政府微博而言,旅游者的旅游话语更为真切。河南省旅游局较具有独立性的旅游者而言,其话语是一种文化再生产,起到三个作用:建构旅游地形象的认同;建构体验话语;建构集体意识。河南省旅游局官方微博和旅游者话语之间有一些冲突性,在互动中,也看出河南省旅游局官方微博对旅游者话语进行了回应,并平衡、修正了自己的宣传话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