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环境下自由主义与媒介责任理论的整合——以维基解密事件为例
【6h】

新媒体环境下自由主义与媒介责任理论的整合——以维基解密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绪论

(一)引言

(二)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维基解密:事件、人物、组织、影响

(一)维基解密的解密历程

(二)维基解密的核心与灵魂:朱利安·阿桑奇

(三)并不是“维基”的“维基解密”

(四)“维基解密”的影响与批判

三、媒介的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概念、历史与发展

(二)自由主义视角下的“维基解密”

(三)自由主义面临的挑战

四、媒介社会责任理论

(一)媒介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责任理论的哲学内涵

(三)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五、激进媒体——媒介规范理论视角下“维基解密”的角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10年-2011年十分轰动的“维基解密”事件的梳理,以施拉姆的传媒自由主义理论和媒介责任理论以及麦奎尔的媒介角色理论为讨论空间,借由自古希腊哲学源流不断的理性主义精神相贯穿,按照“描述——解读——分析——启示”的框架,逐步探寻新媒体环境下自由主义与媒介责任理论的冲突与整合,并借由“媒介角色”这一新的媒介规范理论探讨了后“维基解密”时代媒体的规范与启示。
  “维基解密”事件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泄露各国政府的秘密文档以及令美国政府难堪,更不是有些人阴谋论话语中的“地缘政治新武器”。传统社会曾经面临遭遇的媒介革命,随着后“维基解密”时代的到来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要想分析“维基解密”这种在现实媒介变化与理论碰撞革新之际的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就应当沿着贯穿西方哲学与政治思想中的哪条涓涓细流——理性主义,上溯到约翰·密尔“观点的自由市场”那里去;上溯到施拉姆等的“报刊的四种理论”那里去;上溯到哈钦斯委员会的“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那里去。
  通过对于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梳理,尤其是通晓了当其面临新的经济、政治形势与传媒形态时,产生的理论分歧与最终演变成媒介责任理论的路径,我们就可以回到“维基解密”事件上来,充分考察这些理论会在后“维基解密”时代有何冲突或交融。这种交融的结果就是麦奎尔等学者的“四种规范性角色理论”。
  四种规范性角色分别是:监视的角色、促进的角色、激进的角色、合作的角色。这四种媒介规范性角色理论不是简单地对“四种理论”的复制或推翻,而是通过结合当前具体的经济政治形式以及技术与传媒背景,探寻媒介规范理论的一个“新开始”。
  借用“四种角色理论”中“激进角色媒体”的理论,我们可以很好的分析“维基解密”事件及其带来的影响,同时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在这种探寻中,我们不难发现,渗透在整个媒介规范理论中的理性主义的养分,正在支撑各种类型的人们与各种理论,共同推动与探寻最深层次的价值共识,那就是民主、自由、多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