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念训练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影响研究——共情的中介作用
【6h】

正念训练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影响研究——共情的中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正念

2.1.1 正念的概念

2.1.2 正念的测量

2.1.3 正念的训练方法

2.1.4 正念的相关研究

2.2 欺负行为

2.2.1 欺负行为的概念

2.2.2 欺负行为的类型及测量

2.2.3 欺负行为的研究现状

2.3 共情

2.3.1 共情的概念

2.3.2 共情的测量

2.4 正念、共情与欺负行为

2.4.1 正念与欺负行为的关系

2.4.2 正念与共情的关系

2.4.3 共情与欺负行为的关系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思路

4 研究一 初中生欺负行为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测量工具

4.2.3 统计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初中生欺负行为的人数及比例分析

4.3.2 初中生欺负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

4.3.3 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年级差异分析

4.3.4 初中生欺负行为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4.3.5 初中生欺负行为类型分析

5 研究二 初中生正念、共情和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测量工具

5.2.3 统计分析

5.3 研究结果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初中生正念与共情的相关研究

5.3.3 初中生共情与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

5.3.4 初中生正念与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

5.3.5 初中生共情在正念与欺负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6 研究三 初中生欺负行为改变的实验研究——通过正念干预共情的路径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被试

6.2.2 测量工具

6.2.3 研究过程

6.3 正念训练方案

6.4 研究结果

6.4.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差异分析

6.4.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差异分析

6.4.3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增值的差异分析

6.4.4 实验组追踪测量分析

7 讨论

7.1 初中生欺负行为的现状及特点

7.1.1 初中生欺负行为的人数比例的特点分析

7.1.2 初中生欺负行为在性别上的特点分析

7.1.3 初中生欺负行为在年级上的特点分析

7.1.4 初中生欺负行为在不同类型上的特点分析

7.2 初中生正念、共情与欺负行为的关系分析

7.2.1 正念、共情、欺负行为及其各维度间的相关作用

7.2.2 共情在正念、欺负行为及其各维度间的中介作用

7.3 正念训练对初中生正念、共情与欺负行为的影响

7.3.1 正念训练对初中生正念水平的影响

7.3.2 正念训练对初中生共情水平的影响

7.3.3 正念训练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影响

7.4 不足与展望

8 建议与对策

9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五因素正念量表》

附录B:《基本共情量表》

附录C: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

附录D:正念训练具体方案

附录E:团体契约书

附录F:家庭练习记录表

致 谢

展开▼

摘要

欺负行为是广泛存在于中小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进步、社会适应、个体成长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正念现已成为一种比较新的研究方向之一,正念的核心是正念训练,通过正念训练进行干预,可以降低个体的冲动性和敌对等攻击行为。本研究尝试建立针对初中生欺负行为的正念训练方案,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提供经验,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主要有三个部分:研究一,采用欺负行为量表(初中版)对994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生欺负行为的现状特点;研究二,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基本共情量表、欺负行为量表(初中版)对994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初中生正念、共情、欺负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三,在所有被试中选取 70名欺负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对实验组进行8周的正念团体训练,而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 本研究发现: (1)本研究中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为22.2%,表明欺负行为在中国的发生频率较高。 (2)初中生欺负行为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所占比例普遍高于女生。 (3)初中生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和欺负-受欺负者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表现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其人数逐渐减少,而欺负者在年级上没有明显差异。 (4)初中生欺负行为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5)初中生欺负行为有言语欺负,关系欺负,身体欺负三种,其中言语欺负人数最多,男生在三种欺负类型中的人数均显著高于女生。 (6)初中生正念与共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共情与欺负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正念与欺负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正念通过共情的中介作用对欺负行为产生影响,共情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7)以正念为内容的团体训练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共情能力,从而减少初中生的欺负行为,且干预效果持续性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