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研究
【6h】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

1.3思路和研究方法

1.4存在问题及解决的具体措施

2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比较

2.1对“科学技术”一词含义的界定

2.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成就

2.3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成就

2.4中西方科技发展成就比较分析

3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特点比较

3.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特点

3.2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特点

3.3中西方科技发展特点比较分析

4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应用性比较

4.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应用情况

4.2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应用情况

4.3中西方科技应用性比较分析

5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差异性原因比较

5.1地理环境

5.2政治环境

5.3经济环境

5.4文化环境

6 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研究启示

6.1改革和开放是发展前提

6.2创新和应用是发展动力

6.3科技经济教育一体化是发展路径

6.4科技体制与政治体制匹配是发展保障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新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科学技术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动经济振兴与社会进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中西方的科学技术在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状态。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走下坡路,而西方的科学技术一改中世纪的黑暗局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从总体上考察这一时期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中西方科技发展的特征和应用情况等等,对于提高我们的科技意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将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对这一时期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其次,对比分析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的应用情况,最终得出中西方在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在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的科学技术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发展轨道,西方的科学技术已经开始步入了近现代的发展模式。再次,从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和研究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差异的原因。最后从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系列比较研究中得出有利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启示。这其中既包括了对中国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反思,也包括了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和学习。以此不断完善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方面面,努力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科学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推进整个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