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庆江津区四牌坊小学为例
【6h】

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庆江津区四牌坊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问题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体态语

2.2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3 理论基础

3.1 教师体态语

3.2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3.3学习者的情感因素

4 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 实验设计

4.2 实验过程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4.4 小结

5 结语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A班听写结果

附录B.B班听写结果

附录C.A班学生访谈大纲:

附录D. AB班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进步,对基础教育的教学活动也提出了更为细致、更为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大多数都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方式的,在交际中,有声语言也占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但是除了有声语言行为以外,教师还需要体态语来辅助教学和交流情感。
  教师体态语,属于非言语行为的范畴,是体态语在教师这个职业中的变体,它有着体态语的全部特征,但是又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而具备了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我们要研究教师体态语在课堂教学方方面面的具体运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词汇在整个语言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整个语言系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而在英语学习中,小学生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应当想办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鉴于此,本文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理论的参照下,根据教师体态语的定义、特性及分类对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找到有效的教师体态语以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了解儿童的认知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来设计正确的体态语。同时根据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理论,在设计教案和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情感因素,以便带来正面有效的影响。
  本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为例,对该校三年级两个班级进行实验,采取测试、访谈、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发现: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词汇课上的恰当运用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同时它能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水平,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因此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但在课堂教学推广中还有待改进的地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