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部术后乳糜漏38例临床研究报告
【6h】

腹部术后乳糜漏38例临床研究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治疗方法

1.4观察指标

1.5随访

1.6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TPN组与LFD组比较

2.2 TPN+S组与TPN组比较

3讨论

4总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腹部术后乳糜漏的诊治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腹部术后CF三种保守治疗方案,以寻求最佳治疗策略,进而提高疗效,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9月至2017年9月腹部外科术后发生CF患者共3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4例由于带管出院,导致临床资料不齐,电话随访无结果,而也有4例治疗方式改变,共排除8例,余下30例被纳入研究,最终,LFD组7例,TPN组10例,TPN+S组13例,所有的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方案治愈;其治疗前性别、年龄、体重、乳糜漏首日引流量、NNIS评级等一般性临床资料经过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根据治疗后CF消失时间、再次正常饮食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来比较三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而组间比较选取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 经过保守治疗后,LFD组治疗后CF消失时间、再次正常饮食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4.29±5.59)d,(26.43±4.93)d,(29.00±4.62)d,(32.57±4.86)d;TPN组分别为(17.10±1.20)d,(20.20±1.03)d,(23.30±1.64)d,(26.60±2.17)d;而TPN+S组分别为(15.69±1.03)d,(18.77±1.01)d,(21.54±1.45)d,(24.38±1.56)d;通过对比,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部术后CF首选治疗方案应为全胃肠外营养+生长抑素,其疗效确切,显著优于其他保守治疗方案,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而低脂饮食可推荐为一种治愈后巩固措施,不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著录项

  • 作者

    胡勋;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学科 外科学(肝胆外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生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肿瘤学;妇产科学;
  • 关键词

    腹部术后; 乳糜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