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卒中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I型诊治进展
【6h】

卒中后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I型诊治进展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汉缩略语对照

前言

1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定义及分类

2 流行病学与预后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3.1 神经源性炎症

3.2 交感神经

3.3 中枢敏化作用

3.4 中枢神经系统

3.5 自身免疫

3.6 心理因素

4 潜在的生物学标志

4.1 心理物理生物标志

4.2 血液和血清生物标志

4.3 皮肤活检生物标志

5 临床表现

6 诊断

7 治疗

7.1 物理治疗

7.2 心理治疗

7.3 药物治疗

7.4 介入及手术治疗

8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 I型( CRPS)是脑血管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后好发于上肢的一种慢性疼痛,出现肩部、腕部关节活动障碍,故又称之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SHS),其发病常导致患肢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临床医生针对其临床表现将其描述为创伤后骨萎缩和创伤后营养不良等,这些术语曾得到广泛应用。1994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对其重新分类,并定义为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 I的产生及发展严重限制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早期诊治可以改善疾病进程,但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的不完全理解使诊断具有挑战性,加之目前还没有特定的诊断标志物,医生必须依靠临床症状来诊断。CRPSI目前也无特效治疗方法,常需要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及早预防并规范康复,合理止痛,必要的心理支持治疗,适时的介入和手术治疗等,均可提高卒中后CRPS I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针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潜在生物学标志以及最新的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