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服药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
【6h】

不同服药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一般资料特点

2.2 24h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的比较

2.3 各时间段血压变异性的比较

2.4 清晨血压及其变异性、血压晨峰

2.5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

2.6 不良反应

3.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血压昼夜节律对高血压患者服药时间指导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服药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规律口服两种及以上长效降压药物、诊室血压<140/90mmHg的高血压患者,完善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后予调整服药方法,由原来的晨起顿服改为分次服用,即晨起服用一种,下午4时至6时服用另一种,或者由原来的分次服调整为晨起顿服,随访观察8周后复查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比较各血压参数。
  结果:
  入选并完成研究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60例,平均年龄(64.7±9.4)岁,男性19例(31.7%)。分次服组与顿服组比较,分次服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128.15±9.51)mmHg vs(130.91±10.37)mmHg,下降了(2.76±10.30)mmHg,t=2.077,P<0.05;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129.33±9.92)mmHg vs(132.36±10.34)mmHg,降低了(2.97±10.77)mmHg,t=2.138,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118.90±11.96)mmHg vs(124.12±13.00)mmHg,降低了(5.22±12.89)mmHg,t=3.139,P<0.05;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66.20±7.39)mmHg vs(69.24±8.50)mmHg,降低了(3.04±9.15)mmHg,t=2.574,P<0.05;夜间平均脉压(nPP)[(52.70±10.51)mmHg vs(55.00±10.57)mmHg,降低了(2.30±6.46)mmHg,t=2.758,P<0.05。但是,分次服组与顿服组,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脉压平均值(24hP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白天脉压平均值(dPP)、24h收缩压变异性(24hSSD)、24h舒张压变异性(24hDSD)、24h脉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dSSD)、白天舒张压变异性(dDSD)、白天脉压变异性(dPSD)、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SD)、清晨血压平均值(MBP)、清晨血压变异性(MBPSD)、血压晨峰(MB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长效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次服与晨起顿服比较,分次服能有效地降低全天收缩压水平、更有效的降低夜间血压,昼夜血压差值改善利于恢复杓型血压节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