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TT对儿童住院患者进行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的研究
【6h】

基于GTT对儿童住院患者进行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基于儿童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ADE)主动监测的触发器,建立本院儿童住院患者ADE的全面触发工具(GTT)主动监测方法,并与本院ADE的自发上报被动监测进行比较,全面评价本院的ADE,为医疗质量改进提出建议。
  方法:
  1、参考GTT白皮书和相关文献中的触发器、通过专家预调查,形成触发器初始条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专家咨询问卷。选取北京、上海等省市的27名专家,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触发器条目进行筛选、修改,得到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的触发器条目。
  2、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患儿归档病历1800份,按GTT进行回顾性病历审查,对检出触发器阳性的患者进一步审查以确定或排除ADE。所有ADE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累及系统与器官及相关药物分析,计算ADE检出率及触发器阳性预测值(PPV)等。
  3、回顾性分析2015年本院自发上报被动监测的和同期GTT主动监测的ADE特点。
  结果:
  1、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为92.6%、100%,两轮咨询后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1±0.05,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Vj)为0.29±0.13,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W)为0.346,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确定触发器37个,包括实验室指标20个,解毒剂10个,临床症状4个,干预措施3个。
  2、本研究采用的31项触发器,实际应用中有24项触发器呈阳性(74.4%),检出ADE的有23项。最终审查了1746例患儿的病历,触发器阳性者1213例(69.5%),检出阳性触发器2291例次,每个患儿1.3例次,触发器总体PPV为13.3%。1746例患儿共检出221例患儿的247例次ADE,检出率为12.7%。100例患者的ADE发生数为13.7995%CI11.2-16.1)、1000病人天的ADE发生数为17.4995%CI14.1-20.7)、1000次给药中的ADE发生数1.2995%CI1.0-1.4)、1000种药物的ADE发生数为9.9995%CI8.3-11.5)。检出的247例次ADE,用药错误(ME)32例次(13.0%);204例次(82.6%)为 E级,29例次(11.7%)为F级,14例次(5.7%)为H级,未发现G与I级伤害;最常累及胃肠系统(76例次,30.8%),其次为及外周神经系统(52例次,21.1%)、皮肤及附件系统(35例次,14.2%)。ADE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用药种类、用药剂数和既往住院次数。
  3、自发上报ADE中97.4%发生在门诊,GTT监测的ADE中82.4%发生在住院期间。自发上报ADE的可预防率(ME)为0.6%,GTT为13.9%。自发上报ADE最常累及皮肤及附件系统,GTT最常累及胃肠系统,其次为皮肤及附件系统。两种方法监测的ADE以E级为主,兼有F、H级,GTT监测的F级与H级事件较多;相关药物以抗感染药为主,而GTT涉及药物更广,如镇静药、抗癫痫药等;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而GTT能监测到更多由口服药物引发的ADE。
  结论:
  1、采用Delphi法构建儿童AD E触发器合理可行,为GTT主动监测法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GTT对儿童住院患者ADE监测及评价具有积极意义,ADE检出率大于10%,检出ADE以暂时性伤害为主(94.3%)。尤其对使用高风险药物、用药种类或用药剂数多的患儿可用GTT进行ADE监测。
  3、ADE的GTT主动监测与自发上报被动监测互为补充,建议结合两种监测方法以全面监测ADE发生情况,为医疗质量改进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