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用农产品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的构建与推广应用研究
【6h】

食用农产品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的构建与推广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2.研究历史和现状

2.1农产品品质的概念与特点

2.2 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国内外发展情况

2.3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研究状况

2.4我国不同人群营养需求与饮食干预措施

2.5我国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软件及相关网站的研究现状

2.6我国应用软件的推广、产业化发展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2.7研究现状述评

3.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3.1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2结构安排与工作量分配

第二章 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

1.概述

1.1需求与可行性调查分析的阶段划分

1.2调查研究对象

1.3调查方法

1.4调查内容

1.5调查分析方法

2.调查结果分析

2.1有效问卷与具体意见分布

2.2系统构建具体需求

2.3需求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3.讨论

第三章 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基本架构与模块功能设计及实现

1.系统架构设计

1.1基本架构与模块

1.2系统开发方法

1.3应用到的其它技术

2.配置系统的实现

2.1设计流程图

2.2数据库设计

2.3建立优化配置算法模型

2.4编程实现配置系统

3.讨论

第四章 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推广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配置系统呈现形式的确定

1.2研究对象-微信与公众号

1.3微信的特点与用户概况

1.4系统分析方法

1.5推广方法与策略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微信平台推广现状

2.2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分析

3.讨论

3.1加强平台宣传,获取用户关注度

3.2重视用户需求,调整推广内容

3.3提高微信与网站的互动效果, 保证自动、人工回复质量

3.4对接上游平台功能,扩大受众面

第五章 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的应用研究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目的

1.2研究对象

1.3 基本分组与摄入干预方法

1.4监督方法

1.5统计学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脂血症的营养保健成分摄入干预研究

2.2痛风复发率的营养保健成分摄入干预研究

2.3高血糖患者的营养保健成分摄入干预研究

3.讨论

3.1针对结果分析的讨论

3.2 未来应用-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

第六章 精准化营养保健成分摄入干预研究-以高血糖用户为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营养保健成分摄入干预精准化可行性分析

1.2 研究对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分析

2.2 精准化营养保健成分摄入结果与分析

3.讨论

3.1 针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3.2未来应用-服务于肠道菌群研究、精准医疗等前沿研究

第七章 结语

1.本文工作总结

2.创新点

3.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当今社会人类饮食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开始重点关注农产品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但由于大部分人群在摄入营养保健成分时缺少科学指导、评估与干预,摄入量大都与实际需求有差距,除了造成农产品的浪费,还容易出现营养不足或者过剩的情况。长此以往,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的发病风险。本研究在分析人们对食用农产品营养保健成分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食用农产品营养保健成分优化的配置系统,并使用统计学方法验证了该优化配置系统对高脂血症、痛风、高血糖等代谢性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根据对大量用户使用习惯调研的数据结合分析系统呈现形式的结果,探索了优化配置系统的推广方法与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通过调查问卷、开调查会、专家访谈和查阅资料等方式,确定了大众对营养保健成分摄入优化配置系统的具体要求,了解掌握有关农产品的营养保健食疗品质与成分,按照系统的综合性要求,展开可行性分析,设计系统性能标准、内部结构以及开发工具等,按照特定的功能需求调查结果,描绘出所有模块的功能。 二.通过对需求的分析与处理,针对各种人群制定不同的摄入干预方案,使之同时适用于普通人群和疾病人群。构建摄入干预算法模型和数据库,最终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优化配置系统。优化配置系统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管理系统后台与客户端。它们都采用JAVA语言编写,部署在TOMCAT服务器上运行,运行环境为Windows Server,数据库采用MySQL5。 三.根据对大量用户使用习惯调研的数据结合分析系统呈现形式的结果,以微信结合浏览器+网站形式探索了优化配置系统的推广方法与策略,成功推广了系统,招募到316名系统用户(实验对象)。提出了加强平台宣传,获取用户关注度;重视用户需求,调整推广内容;提高微信与网站的互动效果,保证自动、人工回复质量;对接上游平台功能,扩大受众面等推广策略。 四.在系统推广过程中配置系统收集了大量用户的数据,以同时期用户的营养保健食疗成分摄入数据和体检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大数据分析,验证了该优化配置系统对某些慢性代谢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更证明联合使用保健、食疗成分优化配置比仅使用营养成分优化配置效果更明显。其中,配置系统干预后20周,高脂血症实验组用户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下降幅度明显;配置系统干预后48周,痛风实验组用户血尿酸值控制较好,同时一年随访痛风复发率明显降低;配置系统干预后20周,糖尿病实验组用户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值在7-8%之间,代表实验组用户的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水平较好。 五.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升级了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的原有算法,并对前期干预无效及有效的用户进行新一轮的摄入干预。用户的干预策略每天进行动态调整,使用单个用户该天之前的所有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用训练后的结果精准地调整该用户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通过MIV(Mean Impact Value)筛选,使用可变学习率算法与附加动量方法的联用,新算法可以较为精确的预测用户的餐后2小时血糖。升级后的系统针对第一轮高血糖摄入干预无效及有效用户16周摄入干预后有效率分别为66.7%和100%,提高了摄入干预的效果,也证明改进后的系统能够实现精准化的摄入干预。 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研究了各种人群,包括高脂血症、高血糖、痛风等慢性代谢疾病的体检生化指标与营养保健成分摄入量的量化关联,并实现了系统的软件化。系统除了拥有国内外常见的营养成分摄入指导、评估、干预功能外,还具有保健、食疗成分摄入指导、评估、干预功能。本系统能对上述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它实现了用户自我管理与专家科研管理相结合的一体化设计,满足了多方需求。除此之外,使用个体用户数据构建的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替换原有普适优化配置算法,优化后的营养保健成分优化配置系统可以为该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摄入干预方案。随着用户使用系统时间的增加,系统能够根据更多、更新的数据采用更为精准的干预策略,这说明优化后的系统是一个学习型、成长型的智能化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