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氯化锌活化法桐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6h】

氯化锌活化法桐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活性炭简介

1.1.1活性炭的制备原料

1.1.2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1.1.3活性炭的表征方法

1.1.4活性炭的性质

1.1.5活性炭的应用

1.2微波在活性炭中的应用

1.2.1在制备中的应用

1.2.2在改性中的应用

1.2.3在再生中的应用

1.3课题背景

第2章桐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2.1前言

2.2实验部分

2.2.1试剂与制备仪器

2.2.2活性炭的制备

2.2.3热重分析

2.2.4桐壳基活性炭的表征

2.3结果与讨论

2.3.1热重分析

2.3.2活性炭的产率

2.3.3元素分析结果

2.3.4 N2吸附—解附等温线

2.3.5细孔结构与细孔分布

2.3.6晶体结构(XRD)

2.3.7表面形貌(SEM)

2.3.8表面官能团定性分析(FT-IR)

2.3.9表面官能团定量分析(Boehm滴定)

2.3.10活性炭的pH值

2.3.11有机物吸附性能

2.4本章小结

第3章桐壳基活性炭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3.1前言

3.2实验部分

3.2.1原料与试剂

3.2.2实验仪器

3.2.3桐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3.2.4桐壳基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实验

3.3结果与讨论

3.3.1标准曲线的绘制

3.3.2 TH-CT用量及粒径的影响

3.3.3吸附时间的影响

3.3.4苯酚溶液pH值的影响

3.3.5苯酚初始浓度的影响及苯酚吸附等温线的确立

3.4本章小结

第4章微波—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桐壳基活性炭

4.1前言

4.2实验部分

4.2.1试剂与仪器

4.2.2活性炭的制备

4.2.3分析测试

4.3结果与讨论

4.3.1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3.2元素分析结果

4.3.3 MW-CT14的N2吸附—解附等温线

4.3.4细孔结构与细孔分布

4.3.5晶体结构(XRD)

4.3.6表面形貌(SEM)

4.3.7表面官能团分析(FT-IR)

4.3.8重金属吸附性能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桐壳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分别采用传统的管式炉加热法及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了桐壳基活性炭(TH-CT)和微波-桐壳基活性炭(MW-CT),并采用比表面积和细孔分布测定仪、SEM、XRD、FT-IR、元素分析和Boehm滴定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桐壳基活性炭进行表征。选择在最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分别对苯酚、亚甲基蓝等有机污染物以及铜离子等重金属进行吸附实验,探讨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桐壳基活性炭对水溶液中有机物或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吸附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传统加热法,TH-CT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活化温度400℃、活化时间1 h、氯化锌/桐壳质量比为1/1。采用该法制备的桐壳基活性炭,产率最高为45.21%,最大比表面积和最高细孔体积分别可达 1 995 m<'2>/g和1.521 mL/g,在水溶液中对苯酚的吸附速度较快,30 min左右即可基本达到吸附平衡,且 TH-CT 的粒径和苯酚溶液的pH值对最大吸附量影响不大,苯酚吸附等温线呈L-型,并可很好地符合 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说明所制备的 TH-CT 对苯酚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对微波辐射加热制备法的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初步表明,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MW-CT,最佳实验条件为:微波功率650 W、微波辐射时间10 min、氯化锌/桐壳质量比为2.0/1,所制备的MW-CT产率为41.1%,最大比表面积和最高细孔体积分别为1 602 m<'2>/g和1.115 mL/g,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300 mg/g,对浓度为40 mg/L铜离子的吸附率达99%以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