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评估
【6h】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研究方法

1、纳入与排除标准

1.1纳入标准

1.2排除标准

2、检索策略

3、数据资料提取

4、文献质量评价

5、统计分析

5.1 应用软件

5.2数据分析

5.3分析方法与异质性

5.4发表偏倚

6、评价指标

6.1 疗效评价指标

6.2 安全性评价指标

6.3证据质量评估

研究结果

1.1文献检索情况

1.2纳入研究特征

1.3文献质量评估

2、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1对比术中出血的发生概率

2.2手术持续时间

2.3术后早期玻璃体出血发生概率

2.4术后晚期玻璃体出血发生概率

2.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2.6医源性视网膜破裂发生概率

2.7安全性分析

3、证据质量

4、敏感性分析

5、发表偏倚

讨论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康柏西普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究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设计:Meta分析。
  方法:全面检索 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月,语种不限,检索文献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及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GRADEpro软件对各评价指标的参数进行循证医学质量评价;采用漏斗图检测所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最后采用 Review Manager5.3软件行 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发表时间介于2008-2016年的1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包含923例患眼,其中493例患眼进入PPV联合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anti-VEGF组(试验组),430例患眼进入单纯行 PPV组(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试验组术中出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06,95%CI(0.02,0.15),P<0.00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②试验组手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WMD=-29.13,95%CI(-36.95,-21.30),P<0.00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③试验组术后早期(OR=0.29,95%CI(0.19,0.44),P<0.00001)及晚期(OR=0.34,95%CI(0.20,0.58),P<0.0001)玻璃体出血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④试验组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不优于对照组(WMD=-0.51logMAR,95%CI(-1.10,0.08),P=0.09),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⑤试验组术中医源性视网膜破裂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OR=0.24,95%CI(0.14,0.40),P<0.00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⑥在纳入的16篇文献共493例试验组患眼中,无一例报道出现与注射anti-VEGF类药物相关的明显眼内及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其具体的的实施方案,如注射药物的剂量、玻璃体腔内注射与手术的间隔时间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