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两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1.1 翼状胬肉的病因及表现

1.2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

1.3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现状:

2.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讨论:

4.1.翼状胬肉手术的选择:

4.2手术时机的选择

4.3手术难易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冰冻羊膜移植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两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
  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74例初次发病(共90眼),随机分为两组,羊膜移植术A组47例50眼,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38例40眼。观察对比术前术后两组手术方式对术眼的视力、眼压、角膜上皮恢复时间、散光变化及复发情况。术后随访半年。
  结果:⑴视力半年后A组视力提高的占44%,B组视力提高的占40%,A、B两组术后半年的视力变化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931,P>0.05)。⑵羊膜移植组50眼,术后复发7眼,复发率为14%,B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0眼,术后复发3眼,复发率为7.5%。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6,P>0.05),3月内复发的有3例,均为羊膜移植组,3个月至半年内复发的有7例,羊膜移植组4例,角膜缘干细胞组3例,A、B两组比较复发时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653,P>0.05)。A组活动性为轻度的有6眼,1眼复发;中度的有5眼,2眼复发;重度的有5眼,4眼复发。其中B组活动性为轻度的有4眼,无复发;中度有3眼,1眼复发;重度有2眼,2眼复发。炎症轻度、中度、重度比较复发数有统计学差异(χ2=9.240,P<0.05),轻度与中度比较两组复发眼数无统计学差异(χ2=1.837,P>0.05),轻度与重度两组比较复发眼数有统计学差异(χ2=9.746,P<0.05),中度与重度两组比较复发眼数无统计学差异(χ2=3.375,P>0.05);A组炎症轻度与B组炎症轻度比较两组复发眼数无统计学差异(χ2=0.667,P>0.05)A组炎症中度与B组炎症中度比较两组复发眼数无统计学差异(χ2=0.31,P>0.05)A组炎症重度与B组炎症重度比较两组复发眼数无统计学差异(χ2=0.4,P>0.05)。⑶A、B组自身术前术后比较角膜散光,半年后散光状态与术前比较,A组有两眼未见有变化,两眼有轻度升高,余46眼角膜散光均有下降,下降平均约-1.68DC,其中25眼为1月后散光状态达到稳定,21眼3月后散光状态达到稳定。B组有3眼散光值升高,2眼未见有明显变化。余35眼术后半年角膜散光值均有所下降,下降平均约为-1.35DC,A、B两组对散光值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χ2=0.580,P>0.05)。16眼术后一月达到稳定,19眼术后三个月达到稳定状态。⑷眼压术后1周左右达到最高,随后下降到术前水平,统计学尚不能认为A、B两组眼压平均值变化不同(F=0.27P>0.05)。⑸角膜上皮修复时间:A组中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4.12天并有3例角膜上皮修复超过1周,B组中角膜上皮修复的时间平均为3.84天并有6例角膜上皮修复超过1周。A、B比较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978,P>0.05)。⑹术后不适:A组术后32例出现术后术眼梗痛不适,B组28例出现术后术眼梗痛不适,但术后1周拆线后,A、B两组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比较A、B两组在主诉出现术后不适反应无统计学差异(χ2=0.356,P>0.05)。
  结论:羊膜移植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散光矫正好,是治疗翼状胬肉的较好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因根据胬肉的大小进行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