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利率政策改革困境及其突破——金融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6h】

中国利率政策改革困境及其突破——金融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一、经济发展中的利率政策:从利率管制到利率自由化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理论

二、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借鉴

(一)工业化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三)中东欧转轨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四)不同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启示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目标的确立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模式

(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情况

四、利率管制:逐渐凸显的政府失灵

(一)助长民间借贷的黑市行为

(二)创造腐败寻租的空间

(三)弱化金融的资金中介功能

(四)降低资金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

(五)削弱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六)阻碍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五、利率政策的公共决策困境: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一)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抑制的内在逻辑

(二)财政赤字:转轨经济国家实施金融抑制的公共财政观解释

(三)制度变迁的成本分担假说: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四)利益集团寻租:被“俘获”的管治者

结语:公共利益的公共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尚未触及到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且市场化步伐越来越滞缓。本文综合运用金融学、公共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以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通过深入探究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抑制的根由,提出当前加快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要突破自身利益的局限,做到公共利益的公共选择。
  引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构、创新与不足做了简要说明。
  第一部分,经济发展中的利率政策: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对利率市场化的内在涵义、特征以及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梳理,总结得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归宿、次序及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必然。
  第二部分,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借鉴。分别就工业化、新兴工业化和中东欧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归纳和评述,总结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产生的风险、需具备的条件及实施步骤。
  第三部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全面总结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情况,从利率市场化目标的确定、遵循的基本原则、总体模式和具体进展情况等四方面展开描述,反映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思路清晰、推进有序,已具备良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基础。
  第四部分,利率管制:逐渐凸显的政府失灵。分析论证现行我国利率政策给社会、经济和金融带来的诸多问题,凸显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紧迫性,亟需政府突破利益阻力加快改革进程。
  第五部分,利率政策的决策困境: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运用发展中和转轨经济国家实施金融抑制的相关理论,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滞缓的深层次原因。
  最后结语部分,指出当前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非经济技术层面问题,更多是牵涉到政府及其所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其根本的解决路径在于政府的决策取向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