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美国债券和股票市场数据对跨期资本资产定价下两个贝塔模型的检验
【6h】

基于美国债券和股票市场数据对跨期资本资产定价下两个贝塔模型的检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创新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2 理论框架概述

2.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1.1 CAPM的前提假设

2.1.2 理论分析

2.2 跨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3 Two-beta模型

2.3.1 Two-beta的定义

2.3.2 BBGB的实证结论

3 主成分分析

3.1 主成分分析方法概述

3.2 实证分析

4 债券市场的检验

4.1 理论分析

4.2 债券数据的实证分析

4.2.1 数据

4.2.2 用不同期限下的零息债券收益率代替债券市场收益率

4.2.3 用算术平均的零息债券收益率代替债券市场收益率

5 BBGB再检验

5.1 折现率的检验

5.2 滞后阶数扩展与检验

5.3 其他股票分组下的检验

5.3.1 6组

5.3.2 100组

5.4 消除单位根后的检验

5.4.1 舍弃市盈率、价值利差两个变量

5.4.2 对市盈率进行一阶差分、舍弃价值利差变量

6 研究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从1963年以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难以解释价值型股票和小股票“风险小、收益高”的现象。在Campbell(2004)中,提出了跨期资本资产定价(ICAPM)下的Two-beta模型,将传统的β分解为现金流β和折现率β,该模型认为前者有较高的风险溢价。实证结果发现,相对于增长型股票和大股票,价值型股票和小股票有较高的现金流β,这就可以解释其具有较高收益率的原因。这一结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CAPM,并发现Two-beta模型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检验该模型正确与否意义重大。
  在分析了缺失变量对结果的严重影响之后,Chen(2009)采用主成分分析与Two-bet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但其采用的变量仅有11个,出于稳健性考虑,本文的主成分分析采用了89个变量,将拟合优度R2从1.2%提高到3.9%,预测精度大大提高。然而,并没有得到同Campbell(2004)一致的结论。
  Chen(2009)用国债数据对该模型检验,但是未考虑到组份的变化对该数据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现金流的变化。因此,在本文第二部分的检验中,首次用不同期限下、不支付债息的零息债券收益率代替债券市场收益率进行了检验,接着,又采用算术平均化后的零息债券收益率代替债券市场收益率对不同期限下的零息债券作了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均不能支持该模型。
  随后,本文对Campbell(2004)作了进一步的探究。首先,其在对折现率进行稳定性检验时,该文利用固定常数进行替换分析,其检验不能反映投资者的动态变化,本文采用由变化的、三个月的无风险利率转化来的折现率进行检验,该检验更贴近于实际;其次,本文将该模型扩展到滞后多期的情况;再次,French个人网站上将美国股票分成6组、25组和100组,该文仅对25组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又将其它分组情况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发现在该文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四个变量中的两个变量——市盈率和价值利差存在较显著的单位根,本文分别通过舍弃、差分这些变量的方法消除单位根后进行了再检验。除了第一点和第二点外,其余均不能得到与Campbell(2004)相一致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