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
【6h】

论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两权分离的概述

第一节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

第二节 两权分离的提出

第二章 两权分离是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国有企业选择两权分离的依据

一、苏联模式违背了市场的规律

二、马列关于两权分离的经典论述

三、现代公司制改造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 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的缺位

第三章 两权分离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的提出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是对两权分离的否定

一、管理层收购是对公有制的弱化

二、管理层收购的动机不纯

三、管理层收购的操作过程缺乏透明度

第四章 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的完善

第一节 降低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成本

一、注重效益的价值取向

二、激励与监督相结合

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二节 提高犯罪成本

第三节 完善监督机制

第四节 对经营者的道德文化建设

第五节 建立有效的经营者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1984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国营企业实行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离,中国的国企改革一直沿着“两权分离”的方向进行,如今此项改革已经整整经历了二十七个年头。国有企业实行两权分离的改革,为国有企业的转换经营机制、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自主经营实现公有制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20多年来的实践也表明:两权分离并没有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国有资产的流失、侵吞;国有企业的亏损、经营效益的低下;时下诸多学者对“两权分离”产生了置疑,在MBO之争中,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两权分离不是国有企业应有的改革出路,提出管理层收购的举措和改革。笔者在此重新提起“两权分离”这个话题并非老生常谈。本文通过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认识,认为:两权分离的提出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的虚拟或者称之为缺位,使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不能因为两权分离存在的某些缺陷就此否定两权分离。管理层收购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但是由于MBO动机不纯、操作缺乏透明性,其并不符合公有制国有企业的需求,因而笔者对此做法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目前,必须对两权分离做出完善和改进,而不是根本的否定。最后,在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成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的条件下,如何确保实现国有企业所有权人利益的对策。特别是从法经济学成本—效益的角度、监督机制、经营者道德水准、经营者市场化方面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实现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