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抱朴子外篇》隐逸思想
【6h】

试论《抱朴子外篇》隐逸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言

一、前人研究综述

二、目前学术界研究之不足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魏晋时期的仕隐

第一节 传统人生价值观的崩溃

第二节 隐逸盛行和隐逸思想发展

第三节 隐逸的变质

第二章 《外篇》的隐士思想特质

第一节 《外篇》隐士类型

第二节 《外篇》隐士形象

第三节 《外篇》伪隐士特征

第三章 隐逸合理性之论证

第一节 隐逸的个体价值

第二节 隐逸的社会价值

第四章 怎样对待隐逸

第一节 仕隐的选择

第二节 当权者的尊隐举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学者多通过考察葛洪家世背景、社会生活和心理特征等分析他选择隐逸的原因,论述《抱朴子外篇》隐逸思想的特征及其在隐逸思想史上的地位。笔者认为,当前的研究较少涉及《抱朴子外篇》隐逸思想产生的社会思想史背景,不曾厘清其隐逸内涵,未能分析葛洪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隐逸的用心和做法。
  本文先是分析《抱朴子外篇》隐逸思想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魏晋时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士人读书习礼、修身取仕的传统人生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隐逸盛行当世,道隐和朝隐理论得到很大传播和发展;隐逸在盛行的同时出现隐逸内涵的模糊化,隐逸品味的庸俗化和隐逸精神退化等状况。
  笔者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现实的个人”的理论,将《外篇》中隐逸的内涵概括为:隐逸是才能卓绝、学问高深的士人根据主客观条件选择并坚持的一种淡泊名利、安于贫贱、疏离世俗,安顿自己心灵的生活方式。
  《抱朴子外篇》从全真保身、立德守志、藏器有为等方面分析隐逸的个人价值,并从不忧官旷,尊隐服众,立言弘教,养正议政,隐不沮众,濯秽激浊等方面说明隐逸的社会价值。笔者认为,借由这些论述,葛洪不仅为隐逸确立积极正面价值,还给魏晋的士人们寻找到实现个性、安顿身心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葛洪隐逸思想的目的是引导仕隐选择的主体和当权者正确对待隐逸。他认为士人应从自身性情和喜好出发选择仕隐以便“各从攸好”,还应名实相符,据才仕隐,并做到隐显任时,达乎通塞,乐天知命。他还指出当权者应该尊隐举贤,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实现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