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供给机制:一种经济分析
【6h】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供给机制:一种经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现状、问题与出路

2.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2.2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现状与问题

2.3缓解高等教育财政困境的出路:成本分担

第三章中国高等教育产品属性与供给机制

3.1高等教育产品属性的经济分析

3.2高等教育供给机制与选择标准

3.3中西文化差异与我国高等教育供给机制特殊性研究

3.4结论:混合供给

第四章高等教育外部收益及其政府成本分担理论

4.1高等教育外部收益构成及其理论计量

4.2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理论依据

4.3公共财政视角下的高等教育

第五章高等教育政府成本分担政策和制度——基于政府间财政分工分析框架

5.1政府间高等教育财政分工原则与现实基础

5.2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分担历史、现状及其国际比较

5.3我国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分担机制:集权与分权模式选择

第六章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分担政策和收费制度

6.1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分担政策的理论基础

6.2中国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分担及其国际比较

6.3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学生资助体系

第七章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分析结论

7.2政策建议

7.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居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与政府教育财政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我国政府逐步放弃了“免费加助学金”的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并于1997年正式推出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财政机制。然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与机制的出现,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去审视政府、个人应该承担怎样的高等教育筹资责任,其理由何在?判断的依据与标准何在? 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来考虑,政府是整个高等教育资源主要供给者的事实已无可否认;同时,由于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因此,学生(家庭)和非政府投资者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者。但是,基于各国政治、历史、文化和经济等要素的差异,在各国政府和个人高等教育支出政策的制定和实践中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于是,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分担比例等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焦点。 基于上述背景,本项研究以探寻高等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公共性)及其有效供给机制为逻辑起点,分别通过对高等教育外部收益和个人收益的考察,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依据与可能的运行机制;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内,讨论了我国政府间(中央与省政府)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机理,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最后,通过国际比较,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学费政策和学生资助制度。 本项研究分理论研究与制度实践两部分。本文在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文化要素,考察高等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有效供给、成本分担机制与政策,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