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居民收入分配的测度方法研究及实证分析——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
【6h】

居民收入分配的测度方法研究及实证分析——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言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文献简述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构及创新

第二章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

第一节收入不平等测度指数综述

一、主要统计测度方法简述

二、基于社会福利函数的不平等测度

第二节主要不平等测度指数的比较研究

一、主要不平等测度指数的转移敏感性研究

二、主要不平等指数的临界点收入研究

三、主要不平等指数的转移漏出量研究

第三节收入不平等及其变动的解释方法

一、不平等指数的分解法

二、基于回归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关于基尼系数的若干问题研究

一、基尼系数计算方法简评

二、基尼系数的改进问题分析

三、对数正态分布下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四、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

五、基尼系数简易公式的误差分析

六、“部分分布决定性定理”的质疑

七、如何正确测算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第五节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证分析

一、城乡不平等

二、地区不平等

三、行业不平等

四、城镇内部收入不平等

五、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第三章居民收入贫困的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

第一节贫困及贫困线概述

一、贫困及贫困线的内涵

二、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贫困指数理论研究述评

一、基础贫困指数

二、贫困指数的公理体系

三、Sen贫困指数

四、FGT贫困指数

五、基于社会福利函数的贫困指数

六、贫困的多维测度和模糊测度

七、关于贫困指数理论研究的其他四个问题

第三节反贫困效果的模型分解法

一、贫困承受指数模型分解

二、SST贫困指数模型分解

三、增长和分配模型分解

四、部门模型分解

第四节中国农村收入贫困的实证分析

一、主要年份选定及贫困线确定

二、贫困指数的测算结果分析

三、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四、简短小结

第五节浙江省城镇收入贫困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城镇贫困研究简述

二、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表现

三、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

四、现有救助方法的效果分析

五、社会救助的博弈分析

六、城镇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第四章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

第一节两极分化的内涵分析

一、国内关于两极分化内涵的研究概述

二、两极分化的本质探讨

三、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和邓小平关于两极分化的论述

四、两极分化测度的若干特征探讨

第二节两极分化的测度方法述评

一、Esteban-Gradin-Ray类型的测度指数

二、Wolfson类型的测度指数

三、Wang-Tusi测度指数

四、Zhang-Kanbur测度指数

五、Milanovic测度指数

六、两极分化曲线占优法

第三节两极分化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总体思路

二、中国城乡和地区的两极分化趋势分析

三、中国城镇和农村内部的两极分化趋势判断

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两极分化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研究结论、不足及课题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及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居民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的测度方法,并对中国居民收入进行实证分析。旨在通过对各种测度指数的对比分析,提出比较科学的测度方法,达到全面准确把握近年来中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的变动趋势。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对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的概念作了梳理,特别是对两极分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三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第二,对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对三者的测度指数进行了述评,从而构建了准确全面测度的一般方法,即综合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测度不平等,结合单个贫困指数和模型分解法测度贫困,利用多种测度指数以及多种分组形式测度两极分化;第三,对近10年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作了比较全面的实证分析。 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形成的结论主要有三点:第一,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虽然很多情况下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但三者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尤其两极分化是一个有别于不平等的概念,它并非指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第二,尽管有很多指标分别被用来测度收入不平等、贫困与两极分化,但任何一个指标都是有欠缺和不完备的,多角度与多方法测度是非常必要的。选择对众数收入变动敏感的基尼系数、对低收入者收入变动敏感的泰尔指数以及对所有收入者收入变动同等敏感的变异系数同时进行测度,根据三个指数的测定结果来判断结论的稳定性,实证分析时应避免使用对数方差;任何单一的贫困测度指数都是不完备的,模型分解法无疑具有比较好的解释能力;任何一种两极分化测度指数也都存在不足,应该利用多个侧重点不同的测度指数同时测度两极分化。第三,中国居民收入近10年的实证表明:(1)城乡不平等和行业不平等正进一步加大,且城乡正朝着两极分化的态势发展;(2)城镇的区域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不断扩大,而农村的区域不平等和两极分化则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3)城镇内部及农村内部的不平等与两极分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城乡混合的全体居民不平等也呈现扩大态势,这其中城乡不平等的贡献率在70﹪以上;(4)农村贫困强度增大,要重视分配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对反贫困的促进作用;(5)城镇相对贫困比较严重,一方面要完善各项社会救助方法并提高救助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视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以及完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6)中国整体的两极分化程度大约处于世界的前30位,比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很多国家都要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