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勤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民勤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地理位置

2.2自然环境

2.3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民勤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3.1民勤县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3.2民勤县农村土地流转特点

3.3 民勤县土地流转空间分异规律

3.4土地流转典型模式个案分析

3.5民勤县政府为推动土地流转实施的政策措施

第四章 民勤县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的描述统计

4.2样本数据分析

4.3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民勤县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5.1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

5.2土地零碎化导致互换困难

5.3农民思想保守,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

5.4农村劳动力年龄偏高,失地农民就业困难

5.5土地流转形式单一,流转期限短

5.6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制约土地流转

第六章 主要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第七章 促进民勤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7.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7.2鼓励流转方式创新,提倡“土地入股”流转形式

7.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

7.4 尽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鼓励农户互换土地实现集中经营

7.5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7.6为“特色林果业”和“设施农牧业”发展“订单农业”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务农年龄偏高。传统“零碎化、高投入、低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已举步维艰,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土地流转在实现广大农村地区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经营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改变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路径。特别是西部干旱地区,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来整合粗放经营和抛荒的农地资源,来提高农民收入。
  本研究在农村土地加速流转且东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背景下,选择西部典型干旱绿洲区民勤县各乡镇作为研究区域,对其土地流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宏观角度来看,民勤县土地流转存在四个特点:①土地流转进程逐年加快;②流转方式多样化;③流转主体向多元化发展;④流转价格和期限差异大。微观角度而言,首先从交通条件和绿洲五大灌区两方面,分析了2016年民勤县土地流转空间分异规律。得出:①民武和民湖公路经过的主干道路区域流转面积大、流转速度快;②五大灌区流转比例为:环河灌区>昌宁灌区>坝区>泉山区>湖区。其次,通过对各乡镇实地调研总结出了六种典型流转模式:大滩乡红墙村的专业大户经营模式、西渠镇号顺村的村自办企业模式、三雷镇中陶村的近郊地换地模式、重兴乡的龙头企业模式、昌宁乡的农场经营模式、南湖乡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模式。最后,对七个乡镇问卷数据进行Logistic二项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八个显著自变量。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民勤县土地流转存在如下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健全;土地零碎化导致互换困难;农民思想保守,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农村劳动力年龄偏高,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土地流转形式单一,流转期限短;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制约农地流转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促进当地土地流转朝更好方向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鼓励流转方式创新,提倡“土地入股”流转形式;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尽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鼓励农户互换土地实现集中经营;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