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土地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以华池县柔远镇为例
【6h】

黄土地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以华池县柔远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2.1 交通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2 地质灾害灾情

2.3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三章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1 地质灾害概况

3.2 灾害形成机理

3.3 滑坡、不稳定斜坡分布特征

第四章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4.3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第五章 典型不稳定斜坡风险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黄土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大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6%。由于黄土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集中,而黄土本身具大孔隙,遇水易软化,易受风化侵蚀,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越来越大,黄土地区发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据统计,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滑坡,都发生在黄土地区,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黄土地区开展城镇风险区划研究,对于城镇未来规划、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柔远镇,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该区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发生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给柔远镇未来城镇化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借助ArcGIS软件,基于1:10000地形图和0.5m精度遥感图,通过遥感解译、现地调查,探讨黄土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机理与分布特征;以甘肃省《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技术导则》(试行)为指导,开展黄土地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主要内容如下:
  (1)经过前期资料收集、现地调查,柔远镇发育滑坡25处、不稳定斜坡41处、崩塌2处、泥石流7处,共威胁人口18679人,财产84746.88万元,灾情比较严重。统计分析了地质灾害相对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植被、人类工程活动的分布关系,发现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黄土不整合面附近、地形起伏度较大、距沟谷较近、植被稀少、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区域。
  (2)基于黄土不整合面界线和现场调查的46个地层分界点,利用ArcGIS软件插值工具生成柔远镇黄土层底面高程图,与原始地形DEM相减后,得到柔远镇黄土层厚度图,分析了黄土层厚度与灾害的关系。柔远镇大多数滑坡发生在黄土厚度<40m的区域。
  (3)使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由1:10000地形图内插得到精度为1m的DEM,单元大小依次取10m×10m、15m×15m、20m×20m…125m×125m,提取单元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两者差值为起伏度,采用曲线拟合和均值变点法,寻找大比例尺下提取黄土城镇地区平均起伏度的最佳单元大小。研究得到柔远镇在该精度下最佳单元大小为65m×65m。
  (4)建立黄土地区城镇危险性评估模型。危险性评价包括历史灾害强度和潜在滑坡危险性,其中历史灾害强度选取灾害面积密度,潜在滑坡危险性选取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植被和人类工程活动五个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取各因子权重,在ArcGIS使用栅格叠加工具,得到危险性分布图。根据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依据研究区的地表覆盖类型,得到研究区的易损性分布图。
  (5)在危险性分布图和易损性分布图的基础上,在ArcGIS中叠加得到柔远镇风险区划图,划分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极低风险区域,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6%、11.7%、30.2%、53.5%。利用工程地质经验法对武装部不稳定斜坡进行风险评价,得到该不稳定斜坡最大单人年死亡概率为1.625×10-3,处于风险不可接受区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