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权制度改革对永昌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6h】

水权制度改革对永昌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水权及水权制度简介

2.1 水权概说

2.2 国外水权的配置制度

2.2 水权制度

2.3 永昌县现行的水权制度

第三章 水权交易制度

3.1 水价

3.2 水权交易的第三方效应

3.3 水权市场的理论及应用

3.4 水权交易实例

第四章 农业水权及其制度建设

4.1 农业水权的内涵

4.2 农业用水现状

4.3 农业节水制度

4.4 农业水价

4.5 农业水权市场化流转

4.6 土地流转下的农业水权配置

第五章 永昌县农村产业结构分析研究

5.1 水权制度改革前永昌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

5.2 水权制度改革前后永昌县农村产业结构对比

5.3 水权制度改革后的水量分配

5.4 政策对永昌县水权制度改革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资源作为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水权是产权在水资源领域中的体现,因此,明晰水权也是必要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总量日趋减少,水污染虽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不容乐观,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解决这种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当代社会关注的重点。《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对水资源的经营、使用、转让和收益等权利没有清晰的界定,造成水权不明确。水权制度现在被公认为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配置、水权归属、国家宏观调控等问题的途径,可以让水市场化,进而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做出合适的调整。
  本文对水权理论、水权性质、相关权利的区分、水权制度、水权交易制度以及农业水权进行详细论述的同时,以永昌县为例,论述了水权制度改革对永昌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水权制度提供一点参考。
  本文主要得出了3点结论:水权制度改革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其中清河灌区的朱王堡、水源两乡镇表现最为优异;推进水权制度改革是推动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解决因水资源短缺而制约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快了推进永昌县水权制度改革的进程,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