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华社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议程设置分析——以“新华社通稿线路”为例
【6h】

新华社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议程设置分析——以“新华社通稿线路”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反贫困研究现状

1.3.2 国内反贫困研究现状

1.3.3 大众传媒与反贫困

1.3.4 新闻业界对扶贫报道的研究

1.4 概念界定

1.4.1 贫困的概念界定

1.4.2 “消除贫困”相关报道的概念界定

1.5 理论基础:议程设置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的确立

2.2 抽样与样本

2.3 分析类目的建立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创新与难点

第三章 “新华社通稿线路”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议程及议题分析

3.1 “新华社通稿线路”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议程分析

3.1.1 报道频数分析

3.1.2 报道篇幅分析

3.1.3 研究小结

3.2 “新华社通稿线路”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议题范畴分析

3.2.1 研究小结

第四章 “新华社通稿线路”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议程属性特征分析

4.1 “新华社通稿路线”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相关报道主题构成及分析

4.2 消息来源分析

4.3 报道倾向分析

4.4 报道模式分析

4.5 研究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新华社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议程设置研究总结

5.2 原因分析

5.3 结语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所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一直是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
  我国西部农村作为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状况最复杂的地区,其“消除贫困”斗争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在“消除贫困”的进程中,新华社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见证了政府、社会各界以及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群众艰苦奋斗的艰难历程。
  在现代媒介环境下,人们所了解的西部农村“消除贫困”斗争更多的来自媒体的报道,媒体的关注度、关注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判断。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具有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功能。本文从议程设置视角对“消除贫困”相关报道进行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纵向把握“新华社通稿线路”关于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议程设置的规律性变化趋势,并结合政策议程,分析变化原因,总结议程设置特征。
  从议程设置角度对“消除贫困”相关报道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结构层面上深入认识我国西部农村“消除贫困”相关报道体系;从媒介从业者角度来说,本研究将通过对媒介议程设置过程的细致分析,探究“消除贫困”相关报道的贴近性和实用性等问题,以期为今后的“消除贫困”相关报道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